歌罗西书第三章-《每日研经丛书》
歌罗西书第三章-《每日研经丛书》
保罗在这里想弄清楚一点:基督徒在洗礼中就是死去而再活过来。水淹盖他的时候,便象征他在死后被埋葬;当他从水里走出来,犹如复活而得新生命。果真如此,基督徒经过洗礼后,便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么前后有什么分别呢?事实就是这样,洗礼后的基督徒必须思念上面的事。他再不关心地上过眼云烟的琐事;此后他要全心全意思念天上永恒的真确事物。
我们必须小心注意保罗在这里所指的意思是什么。他一定不会呼吁人接受一个厌世的观念,希望基督徒舍弃地上一切的活动,或者什么事情也不作,惟独思念天上永恒的景物。保罗说完这句话后,便立即把一套伦理原则胪列出来──意味基督徒必须继续在世上工作和保持地上所有的正常人际关系,然而情形将会有所不同──基督徒此后必须透过永恒的观点去看每一件事物;他的人生态度不会再看重这个世界。
很显然的,保罗在这里持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世人认为重要的事物,他再不会顾虑;控制世人的野心,再不能对保罗施加任何压力。不错,他仍然要使用这个世界的事物,但是他的态度不同了──他乐于施与而不计较获得什么;服事而不是统治别人;饶恕而不是复仇。基督徒的价值标准是属于上帝的,而不属于人的。
然而人应怎样做才可以达到完全的境界呢?基督徒的生命是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这里最少也可以看见两幅极鲜明的图画。
(一)我们已经重复多次看见,早期基督徒心中认为洗礼就是一种死亡与复活的写照。当一个人死亡和埋葬的时候,希腊人有一种极普通的说法──那个人犹如藏在泥土里;但是一个基督徒所经验的洗礼是一种属灵上的死亡,他不是藏在泥土里,而是藏在基督里。这就是早期基督徒所经历的洗礼整个过程,就是让基督把那个领洗的人包裹。
(二)这里可能是一句双关语,但是任何一个希腊人都会立刻把它认出来。那些假教师称他们的智慧书卷为apokruphoi──意思就是说,这些书卷除了那些接受人教矮式的人能够看得懂之外,对普通人来说,是完全隐磺的。保罗现在说:‘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这个字的动词apokruptein与它的形容词乓。apokruphos是同源的。毫无疑问,当人看见这个字的动词后,自然会想起那些灵智派的智慧书卷。保罗犹如对他们说:‘你们的智慧珍宝是藏在你们的秘密书卷中;但对我们来说,基督乃是智慧的宝藏,而我们就是藏在祂里面。’
这里还有另一个思想:基督徒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那隐藏的就不会显露出来,故此这个世界不会认识基督徒。但是保罗继续说:‘到了那日,基督将会带荣耀回来,而基督徒──现在世人不认识他们──将来会分享上帝的荣耀,那时人人都清楚认得他们了。’从一个意义来看,保罗是说(而这句话也是真确的):‘到了那日,永恒的审判将会扭转人类时间上的判决;上帝的审判亦会推翻人类所定的判词。’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三1-4)(续)
在第四节中,保罗给基督一个极伟大的敬虔名称。他称祂:基督是我们的生命。这个思想对保罗是非常亲密的。当他写信给腓立比人的时候,他说:‘因我活就是基督;’(腓一21)保罗在许多年前写信给加拉太人的时候,也曾说:‘现在活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加二20)正如保罗所见,对基督徒来说,基督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祂就是生命!
这是敬虔的奉献进入一种颠的境界,虽然我们的了解只是模糊难辨认,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有些时候,我们谈及某人:‘音乐就是他的生命──运动就是他的生命──他毕生致力于工作。’这种人就是能够在音乐、在运动、在工作中,各自按不同的情况,找到了生命与一切的人。然而对基督徒来说,基督就是他的生命和一切。
我们在这里再返回本段经文开始的地方──这正好解释为什么基督徒必须全心全意思念上面的事,而不是地上的事。他要藉十字架,藉为他而献出来的爱,去判断每一件事情。人若藉十字架去观看事物,世上的财富、野心和活动,便能现出它们的真正价值;同时,基督徒也可以具有力量,专心思念上面的事情。
应该放弃的事情(三5-9上)
我们在这里看见保罗的语调改变了。这是保罗写信的时候,经常都会这样做的──经过神学上的阐释,便要求读者接受生活伦理上的教训。保罗试图表达他的基督徒信仰,其思想深度是任何人也不能匹比的;他的思想领域经常都是未有人涉足过的;他的思测奔放,就是极有造诣的神学家也深感望尘莫及的。然而当他到了书信结束的时候,必定返回理论带来的实际生活结果。当他写信结束的时候,必定向那些读者作出一种不让步的和非常清晰的基督教伦理要求,训示他的朋友处于当时的真实环境中,应怎样去行。
保罗开始的时候提出一个很鲜明的要求。新约永远不会对那些与上帝敌对的事情稍作让步;并且坚决的要求,甚至用一定的暴力完全铲除这些阻碍。钦定本的第一句是这样译的:‘克制你们在地上的各肢体。’对十七世纪的英国人来说,这句话的含义是很明显的;但是对现代人来说,它已经失去传达原意的力量。今天的人认为克制肉体只能代表一种苦行修身的纪律和一种舍己的精神。这个含义是不足够的。保罗事实上是这样说的:‘把你自己与上帝对立,或阻止你不能遵行祂的旨意的每一部分,都要置之于死地。’他以同样的构思去写罗马书八章十三节:‘你们若顺从肉体活必要死;若靠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耶稣也曾以同样的话对门徒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地狱。’(太五29-30)
正如慕尔(C. F. D. Moule)把这节经文再用现代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基督徒必须铲除自我为中心的念头,且视自己的一切私欲和野心已经死亡。在他的生命中,必须在意志上有彻底的蜕变,而且中心点亦必须根本转移,凡足以阻止他顺服上帝和完全降服基督的每一件东西,都须动手术割掉。
保罗继续列举一些歌罗西人必须立即从生命中铲除的事物:
淫乱和污秽必须除去。贞洁就是基督徒带进这个世界的新道德准绳。在古代世界中,婚前或婚姻以外的性关系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认许的生活习惯。人们认为性的欲念应该获得满足,而不应加以制止。其实到了今天,仍有许多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去支持这种见解。龙.阿诺德爵士(Sir Arnold Lunn)在他的自传回忆(Memory toMemory)一书中,有一章是叙述一位他认识的著名哲学家祖思雷(Cyril Joad)。当祖思雷未信主的时候,他可以这样写出来:‘节制生育(他意思是避孕方法)可以增加人生乐趣──它能够使人尽情享受性的快乐,而毋须顾虑性带来的惩罚后果;无论正常或非正常的性行为,也毋须畏惧了……然而教会的牧师一般都认为,这种毫无羞耻,并可以带来无限享乐的避孕方法,特别对青年的一代,使他们大感震惊和愤怒。倘若他们能够办到,他们一定会加以禁止的。’但是到了他晚年时,祖思雷接受宗教的信仰,并且返回他的教会家庭中;然而整个过程给他带来极大的挣扎,特别是基督教会坚持的性贞洁的要求,给他极大的阻力──但到了最后他才下决心接受。他说:‘这当然是一项最重大的决定!我一直也很难说服自己,为什么教会坚持性的关系必须采取如此严谨的贞洁态度。’不错,基督徒的伦理观必须坚持贞洁的性行为,认为两性的关系,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故此人若滥交,必会招致损害。
邪情和恶欲。邪情(palkos)是指人作了情欲的奴隶;恶欲(epithumia)指人受自己的欲念驱使而做出错误的事情。
还有一种标准修订本译作贪婪的罪恶(Pleonexia)。Pleonexia实在是一种最丑恶的罪。我们虽然明白这个字所包括的意义,然而找一适合的字译出来却是非常困难。这个字是由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成。前半截是pleon解作更多;后半截是echein解作获得。Pleonexia基本上是指:希望获得更多的东西。希腊人称它为一种不能满足的欲望。人若把水灌注在一个有破洞的碗,要把它灌满就难了!正所谓欲望难填。他们给它一个定义──就是希望获取属于别人的东西的邪恶念头。有人描写它是一种无情的自我谋取。它的基本概念就是希望贪得自己不应有的东西。因此这种罪恶的范围实在很广阔。倘若人贪婪金钱,他会去偷窃。倘若人贪婪地位,他会产生一种邪恶的野心。倘若人贪婪权势,他会变成一个虐待狂的残暴者。倘若人贪婪得到一个人,他会犯上性行为的罪恶。慕尔描写得很好──‘它刚好与盼望施与的心相反。’
所以保罗说,贪婪就是与拜偶像一样。怎么会这样呢?原来拜偶像的本质就是要贪取一切。一个人供奉偶像的原因,是渴望从这个偶像得到一些东西。我们再引述慕尔所说的一段话:‘拜偶像就是想利用上帝替自己去做事,希望达成个人的目的,而不是把自己献给上帝,去事奉祂。’事实上,拜偶像的本质是贪图得到更多的东西。或者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说出来──人的生命如果被贪婪控制而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他便会为自己找寻许多物质上的东西,取代了上帝的位置──这种情况就是拜偶像了。
上帝的忿怒必然临到这些事情上面。所谓上帝的忿怒,就是指上帝对这个世界持的一种简单的管理法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人若犯了罪,他必不能逃避罪带来的后果。换言之,上帝的忿怒与宇宙的道德律,两者实在是同一样的东西。
必须放弃的东西(三5-9上)(续)
在第八节中,保罗说有些事情是歌罗西人必须替自己除掉的。他所用的动词是把衣服除掉的意思。这是在早期基督徒生活中可以看见的一幅图画。当基督徒受洗的时候,他先把自己的旧衣服除下来,然后走进水里去;当他从水里走出来的时候,便穿上一件新的和洁白的外袍。他舍弃旧有的生活,披上新的生命。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提及基督徒必须除掉的东西;到了第十二节,他继续列出基督徒必须穿上的东西。现在我们逐一看看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
基督徒必须除掉恼恨和忿怒。这两个字就是orge{和thumos。这两个字分别是这样解释的──thumos解作霎时而来的恼怒,但瞬息间使平静下来。希腊人把这种怒气比拟火焰在禾草堆烧起来,火势霎时间很大,但很快便会烧尽。Orge{所指的怒气是慢慢地升起来,像支持一段很长和很慢的火势;它本身亦拒绝让任何东西把它扑灭;这种忿怒经常是保持而不散的。作为一个基督徒,必须除掉一切怒气──无论是一触即发的,抑或慢慢冒升起来的,同样必须完全禁止。
要除掉恶毒;它的希腊字是kakia,这字很难翻译。其实它是指心中一切恶毒的泉源,其他一切恶毒都是从那里长出来的。故此这个字包含所有的恶毒。
基督徒必须除掉毁谤,和口中污秽的言语,并且不要彼此说谎。毁谤就是blasphe{mia。钦定本把它译作blasphemy──(亵渎)。其实blasphemia是指一般性的侮辱和毁谤的言词;当这种话是毁谤上帝的时候,我们便称它为亵渎。但在本段经文中,这个字的含义应该是指禁止对别人说出毁谤的话。译作口中污秽的言语的希腊字是aischrologia,这个字可以解作淫亵性的言语。这三件应该禁止的事情都是与说话有关的。其实基督徒可以用话语作出有建设性和造就人的事情,而不必视作一种消极性的禁制。有关基督徒对说话应有的态度,我们可以提供三个定律作参考。
(一)基督徒说话必须仁慈。我们要禁止自己说出毁谤和恶毒的话,这里有一个很古老的劝谕方法:当我们复述有关别人的批评的话之前,应先提出三个问题:这话是真的吗?这话是必须说的吗?这样说是仁慈的吗?新约严厉的毫不让步的教训人要免除一切毒害真理的闲言闲语。
(二)基督徒说话必须纯洁。在历史中我们未尝见过像今天的人随口说出这么多的污秽言语,最可悲的事就是许多人对自己所说的污秽言语,已经习以为常而毫不自觉。基督徒必须谨记:将来有一天,他必须对自己讲过的无聊话负责。
(三)基督徒说话必须真实。庄信医生(Dr. Johnson)相信人,许多时候说出虚假的事情,是不知不觉的,而不是故意说出来的。他认为若发觉一个孩子说了一些和实情稍有不符的话,我们便应该及时加以矫正。我们容易歪曲事实──有时把声调稍为更改,或用一种带有说服力的凝视,可以令人对事实产生误解。有些时候我们保持缄默,也会像说出错谬的和引人错误的话一样。
基督徒说话,无论对任何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必须保持仁慈、纯洁和诚实。
基督教对全人类的适切性(三9下-13)
当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之后,他的人格也必须完全改变。他就是放下旧我,披上新我,犹如一个领洗者除掉旧衣,然后穿上新的洁白外袍。我们常常避免坚信一个真理──基督教若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话,它便不视作完全。还有,这个改变是逐渐的。这个新造的人是不断更新的,叫人不断的在恩典和知识上增长,直至人获得上帝要他变成的──就是有上帝的形像。
基督教带来一项重大的果效,就是破掉一切障碍。信主的人再不分希腊人,或犹太人;受割礼的,或未受割礼的;不分野蛮人,西古提人;为奴的或自主的。古时候的社会的确充满许多人为的障碍。希腊人轻看那些野蛮人;对希腊人来说,凡不晓得说希腊语的人便是野蛮人。所谓野蛮人,就是指那些只会说:‘吧吧声’的人。希腊人是昔日社会的贵族份子,关于这点他们自己本身是知道的。犹太人也轻看世界其他各民各族。他们认为自己是属于上帝的选民,而其他国族的人只能充作地狱之火的燃料。众所皆知,西古提人是野蛮人中最卑劣的一族;希腊人称他们是野蛮人中最野蛮的。犹太的历史家约瑟夫说野兽比他们只略逊一筹而已。西古提人意即野蛮人是大家都明了的,因为他们以极残酷的手段蹂躏了当日的文明世界。至于奴隶,在古代法律中,甚至不把他们当作人看待。他们被视为一件活的工具;自己完全没有主权。那些善变的主人可以随意鞭打他们,或烙印、或弄瞎眼,甚至把他们杀害;他们连婚姻嫁娶的自由也没有。在古代世界中,一个奴隶与一个自主的人根本没有友谊关系的。
然而,在基督里这些障碍完全除掉了。赖福提醒我们一件事──对基督教表示最伟大的赞扬,并不是来自一个神学家,而是一个语言学者。密斯.梅拿(MaxMu/ller)可以称得上是语言科学中一位伟大的专家。在古代世界中除了学习希腊文以外,根本没有人会对外国语言发生兴趣的。许多希腊人却都是学者,而也们则不屑学习其他任何一种野蛮民族的语言。语言科学是一门新科学;渴望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是一种新的渴望。密斯.梅拿说:‘直至人类的字典删除了野蛮人这个字,而以弟兄去代替;直至世界各民族都被承认同属一类或一种,我们才看见语言科学新纪元的开端……这个改变当然是由基督教的影响力造成的。’,基督教能引导人类凑聚在一起,并产生足够的动力叫他们渴望彼此用不同的语言互相沟通。
雅博(T. K. Abbott)认为本段经文足以简括的指出基督教已把人类之间的障碍拆除。
(一)基督教把由于出生与国籍所造成的障碍毁掉。不同的民族之间,无论互相鄙视或仇恨,全被带进基督教的大家庭里面。不同国籍的人,无论彼此曾拼个你死我活,如今却能相安无事。大家和平地坐在主的圣桌面前。
(二)基督教把礼仪和仪式所造成的障碍毁掉。受割礼的和未受割礼的能够同聚一堂,结成团契。犹太人认为别的民族是不洁净的,但当这个犹太人成为基督徒后,便接纳任何种族的人为弟兄了。
(三)基督教把文明与未开化之间的障碍拆毁。西古提人是古代世界中最无知的野蛮人;那些希腊人是有学问的贵族分子;然而未开化的野蛮人与有文化修养的人,也可以携手进入基督的教会里。世界上最伟大的学者,与劳苦大众中任何一个凡夫俗子,也可以在基督教会中同坐,并结成一个完全的友谊团契。
(四)基督教把阶级之间的障碍毁掉。那为奴的和自主的大家可以携手进入教会。在早期教会中,有些教会领袖事实上是由那些曾作奴隶的信徒担当。在上帝面前,社会阶级的分别消失了。
穿上恩典的衣服(三9下-13)(续)
保罗继续列举歌罗西的基督徒应该穿上各项伟大恩典。在我们未查考列出的项目之前,应该注意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保罗称呼歌罗西人为上帝的选民、圣洁和蒙爱的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三项描述原本都是只属于犹太人自己所有的。他们是被拣选的子民;他们是敬虔的圣洁民族;他们也是上帝所喜爱的。保罗把这三件宝贵的东西,曾经是以色列族所拥有的财富,现在分赐给外邦人。由是观之,上帝的爱和恩典已经传出来,直至地极;而且在上帝的整个大计划里面没有一个民族是‘得天独厚’的。
(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保罗列举的恩典项目中,每一件都是提及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虽然其他的美德,诸如聪明、勤奋或者刻苦也很重要,但保罗则只字不提。基督徒的基本美德应该先注意人际关系,因为基督教就是一个团体的宗教。从神性的方面看,这是奇妙的礼物,使人与上帝和好;从人这方面看,信徒可以找到如何和洽共处的得胜秘诀。
保罗一开始就叫他们要存怜悯的心。古代的社会最需要的一件东西就是怜悯。没人去减轻动物的痛楚;残废的和患病呻吟的,只有绝路一条;老年人完全没有人去照顾;人们对白痴和弱智的人,全无同情心。基督教却能把怜悯带进这个世界,一切致力对老年人、病患者、身心孱弱的人,动物及妇孺等的关怀,完全是因基督教的感召力而发起的,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份。
保罗接说要有恩慈(chre{stote{s)。昌徐(Trench)称这个美丽的字代表优美的素质。古代作家给这个字一个定义──这是人的一种美德,他为别人的利益想,像为自己争取利益一般。约瑟夫用这个字描写以撒,因他掘了井并且把井给予别人,没有跟别人争执(创廿六17-25)。这字可以用来形容年代长久的香醇美酒,完全失去那些强烈的苦涩味道。耶稣说:‘我的轭是容易的。’(太十一30)容易原文也是恩慈。美善本身有时是非常严苛的;但chre{stote{s的美善质素则能使人如沐春风──耶稣用同一个字称赞那个前来膏抹祂的脚的有罪妇人(路七37-50)。我们相信法利赛人西门是个良善的人;但是耶稣不仅是良善,祂是个仁慈的人。赖恩斯(Rheims)圣经把这个字译作和蔼可亲(benignity),基督徒应该常以美善恩慈见称。
应穿上谦虚(tapeinophrosune{)。我们通常听闻人说,谦虚是基督教创造出来的一种美德。在古典希腊文中,所有用来形容谦虚的字必定带点奴役的成吩;但是基督徒的谦虚并不是卑躬屈膝的样子。它是基于两个原则的。第一,从上帝一方面来看,人自觉是受造物。上帝是造物主,人是受造物;故此受造物在造物主的面前必须有一种谦虚的感觉。第二,从人的方面来看,我们相信全人类都是上帝的儿女;故此在生活中我们不分男女同是王族的后嗣──任何人也不应轻看任何一位弟兄。
应有温柔(praote{s)。许久以前,亚理士多德曾对这个字作出一个定义──提出它是介乎过多与过少发怒之间的一种快乐中庸表现。一个能够持praote{s美德的人,必能自律,他晓得在最适当的时候才发怒;而决不会在不适当的时候,大发牢骚,因为他是受上帝管理的人。换言之,温柔的人是刚柔兼备的可爱君子。
应有忍耐(makrothumia)。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对同伴失去容忍的精神。他不会向愚昧和蠢钝的人发出冷言冷语,或表示失望;别人的侮辱和苦待决不会令自己苦恼或发怒。人类的忍耐该反映出上帝的神圣宽容,因为祂已担当了我们一切的过犯,并且永远不会抛弃我们。
应有包容和饶恕的精神。基督徒必须包容和饶恕;他能这样做,因为他作为一个被上帝饶恕的人,必须时刻晓得去饶恕别人。上帝已经饶恕了他,他必须饶恕别人──只有能饶恕别人的人,才获得上帝的饶恕。
完全的连结物(三14-17)
保罗在这些美德和恩典的事情上,再加一种──他称之为爱联络全德。爱是一种连结力量,能够把整个基督徒团体互相连接起来。无论任何一个团契,或早或迟都会解散的;然而爱心连结的团契,却是牢不可破。
保罗再用一幅极生动的图画展示出来:‘叫上帝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直译过来是说:‘让上帝的平安在你们的心中作公证人。’他所用的动词是竞技场中的惯用词语──如遇任何纠纷争执的事情,公证人便会作出最后的仲裁。倘若耶稣基督的平安在我扪心中作公证人,而当我们遇到任何意见不合和各走极端的事情,基督的仲裁必会保持我们在爱中互相契合,教会仍是一个身体。所以正确的行动乃是让耶稣基督作我们心中一切不和情绪的公证人;只要我们能够接纳祂的仲裁,我们决不会出错的。
有一点是很有兴趣的,教会开始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爱唱诗的教会。这可能是承袭了犹太人留下来的习惯,因为斐罗(Philo)告诉我们,他们会整夜唱诗和歌颂。有关初期教会的崇拜,最早的一段描述是由皮里纽(Pliny),即罗马派驻庇推尼的总督所写,他向罗马皇帝图雷真(Trajan)作了一项报告,提及基督徒当时的活动:‘他们在黎明的时候聚集,向基督唱诗,称祂为上帝。’教会时刻充满感恩的心,因此她应当以赞美和用诗歌向上帝表达。
最后,保罗说出一个生活最重要的原则──我们所做和所说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奉耶稣的名去做和去玩。这就是任何一个行动最好的试验准则:‘我们能否奉耶稣的名做这件事呢?我们可否祈求祂的帮助去做这件事呢?’同时这也是说任何一句话前最好的试金石:‘我们说这句话时,能否提到耶稣的名呢?当我们记这句话会进入耶稣的耳朵的时候,我们是否仍会说出来呢?’倘若人做任何一件事,说任何一句话,都能把耶稣基督摆在他的面前的话,他一定不会做错或说错。
基督徒的人际关系(三18-四1)
这封书信的伦理部分,现在显得更加实际。保罗展示基督教如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指导信徒应持有的人际关系。在我们未详细查考本段经文之前,有两个藏在经文的背后,和决定伦理要求的一般性原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基督徒的伦理是一种交互性的义务伦理。它永远不会把职责完全放在一方。正如保罗所体验出来的,作丈夫的与作妻子的应互相履行义务;父母所负的责任,与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相等的;此外,作主人的职责,与作仆人的也同样重要。
这种说法是完全新颖的。我们现在逐一查看经文展示出来的论点,我们就利用这个新的原则。
根据犹太人的律法,一个妇人只能算是一件物品;她是丈夫的所属物,就像他的屋子,他的牲畜或他的货物一般。妇女完全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权益。举例来说,依照犹太律法的规定,丈夫可以用任何一种理由作藉口,便可以休妻;但是妻子则没有这种主动性提出离婚的权利。准许妇女与丈夫离异的理由,只限于丈夫患了麻疯病,或放弃信犹太教,或强奸处女。在希腊人的社会中,受人尊敬的妇女,是过一种完全隔离的生活──她不许在街上单独行走;不准上街巿。在私邸里则居住在自己的私室,不准与男界来往,甚至与男子同桌吃饭也不容许。由是观之,妇女的地位只是处于一种奴役的生活,并且要求完全贞洁;但是丈夫则不同,他可以在婚姻以外和任何女子结合,而不会蒙上羞耻。故此从犹太人与希腊人的律法与生活习惯来看,一切权利全部属于丈夫,一切义务则全部归给妻子来承担。
在古代世界中,子女对父母的权利,必须唯命是从。最显明的例子就是罗马人所定的父权律例(Patria Potestas)。根据此例,父亲可以对子女随所欲为。他可以出售自己的子女作奴隶;可以差派子女在农庄劳役;有权定子女死罪,甚至可以亲手执行死刑。由是观之,一切权利和权力完全由父亲操纵,而子女则必须履行顺从的义务。
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奴隶制度了。从法律的观点看来,奴隶只不过是一件物品。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工作条件,昔日根本不存在。倘若一个奴仆失去替主人劳动的力量,他便遭主人遗弃,让他自生自灭。奴仆根本无权论婚嫁。倘若与人交配而生出来的孩子,便归主人所有;犹如羊所产下来的初生小羊归属牧羊人一样。我们再一次看见:一切权利尽属主人,而奴仆只许履行尽职的责任。
基督徒的伦理是建立在一种互相尽义务的关系上面──每一个人同样要分享权利且又分担义务。故此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交互性的伦理关系。而且基于这种原则,一切权利与权力只能放在背后,彼此高举共同尽义务的崇高目标。基督徒伦理观的目的不是问:‘别人欠我什么?’而是:‘我欠别人什么?’
(二)基督徒带来的人际新观点就是:在主里面。因此整个基督徒生活都是活在主里面。在每个人的家里,人际关系上,全是由一位看不见但却永远同在的耶稣基督所支配。统领任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就是上帝的父性;因此我们对待子女,要像天父待我们一般。决定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一项应守的原则:我们无论是主人或仆人,大家都是同属我们的主人──耶稣基督。基督教在一切人际关系中引进了一件新事物──就是把耶稣基督带进人类的生活当中。
彼此遵守的义务(三18-四1)(续)
让我们简单看看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中三个不同的范畴。
(一)作妻子的要顺服丈夫;作丈夫的要爱他的妻子,并要亲切的对待她。古时候的婚姻律法和生活习惯造成一种后果──丈夫成为一个家庭的绝对独裁者,而妻子的地位只不过高出仆人一点而已!她的责任是替丈夫养育子女和服侍丈夫。但这里所显示的基督徒基本教训,是把婚姻的关系改变为一种伴侣的形式──妻子不止为方便丈夫而设;夫妇两人应互相合力建立充满喜乐和完美的新关系。任何一种夫妇关系若只利用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便不能称为基督徒的婚姻关系。
(二)基督徒的伦理教训指出作儿女的责任必须尊敬父母。但父母与子女之间却经常出现许多困难的问题。倘若父母的管教过于宽容随便,子女则没有约束,将来便很难应付生活上的要求。但过严则会产生一种反作用。若父母只顾管教,便会絮絮不休,只会说出矫正和谴责的话。许多时候,父母存心希望子女做好,于是终日拉长面孔,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举例来说,我们还记得玛利.兰姆(Mary Lamb)提出一个带悲观口吻的问题──最后她能够摆脱了这种心理上的桎梏:‘我为什么出尽力量,但仍然不能取悦我的母亲呢?’还有,约翰.牛顿(John Newton)也说过一句极深刻的话:‘我的父亲非常疼爱我,这是我知道的;但是他似乎心中并不希望我知道这件事。’这种错误的爱心便会产生一种经常性的批评。
最危险的一件事就是使子女们气馁。这就是班杰尔(Bengel)用拉丁文描写的景况:‘青年的困扰:破碎的心灵。’在宗教历史中,马丁路德也曾亲口说过这样悲痛的话;这是因为他的父亲管教过严,结果路德后来自认在祈祷的时候,很难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因为父亲这个字在他心中代表严峻的责备。不错,父母的责任是管教,但他们亦应时常鼓励子女。所以路德说:‘若不用鞭子孩子便会学坏──这句话是不错的;但是除了用鞭子外,当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应赏一个苹果给他。’
龙.阿诺德爵士在回忆一书中叙述一段有关战地元帅蒙哥马利(Montgomery)的事迹。这个故事是从奇里夫顿雅各(M.
好父母必须避免使自己的子女气馁;同时也要晓得运用纪律与鼓励,才是管教的最好办法。
基督徒仆人和主人(三18-四1)(续)
(三)保罗现在讨论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奴仆和主人的关系。这段的篇幅比其他两段较长;我们从文字的长短来看,可以推测保罗当时正讨论一个冗长的问题,这可能是与那位曾逃跑的奴仆阿尼西母一事有关,而他后来再把阿尼西母遣回他的主人腓利门家中。
保罗所说的事情一定会使双方都觉得诧异。
他坚持奴仆必须是个有良知的工人。事实上,保罗说他所信奉的基督教能够使他成为一个更好,更有效能的奴仆。基督教永远不会在这个世界叫人逃避辛苦的差事;基督教反而叫人对工作更加努力辛勤。它决不会教人避免困难的环境;它要协助人获得力量,更有效能的去面对这些景况。
奴仆不应只作表面工夫,敷衍了事;他不应该只在管工监视的时候才工作。他也不是像慕尔描写的那一类仆人:永远不打扫装饰物背后的尘埃,或者清理衣柜底下的积垢。他必须记得将来也可以一同承受基业。这个见解实在是非常诧异的,因为按照罗马的法律,一个奴仆是不准拥有任何财产的,而保罗在这里承诺他们所得的竟然是上帝的产业。他必须记将来有一天,天秤会校准去秤他们──那时,作恶的必获惩罚;忠心勤奋的必获赏赐。
主人不应把他的奴仆视作物品。他应把奴仆当人看待;用公义和公正去对待他们,而这种态度有时比合理的对待还要胜一筹。
我们怎样可以实践呢?这个答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对基督教教义的见解。
工人所做的一切工作必须抱为基督而劳动的态度。我们不是为薪金酬报,或为野心,或为满足地上的主人而工作;我们的工作应该有一个目标──就是把每一件事工拿来奉献给基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上帝,好叫这个世界能够继续运行,而地上的人都有足够的生活所需。
主人必须记他自己也有一个主人──就是在天上的基督。他要向上帝负责,正如他的工人向他负责一样。主人不可以说:‘这是我的私事,我可以随心所欲而行;’他应该说:‘这是上帝的事;祂托我管理,我必须向祂负责。’所以基督徒的工作教义认为主人与仆人同样是替上帝作工;工作的真正报酬,并不是以地上的金钱去衡量,而是将来有一天由上帝给予──或者祂可以决定不给予。──《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