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第二章-《圣经背景注释》
撒母耳记下第二章-《圣经背景注释》
撒母耳记下第二章
二1~7
大卫被拥立为王
二1 求问神谕 从撒母耳记上二十三章到全书结束,大卫一直是在祭司亚比亚他的引导下,用以弗得求问神。他在此所用的很可能也是这方法。求问神谕的过程,是向神明提出是/非问题,然后利用非是即否的机制求取答案。出埃及记描述的标准程序,是使用乌陵和土明(存放在以弗得的袋子)。
二1 希伯仑 位于耶路撒冷以南二十哩左右的希伯仑,座落在犹大山地的中央,是该区重镇之一。它占地十二英亩,定居日期约在主前一二○○年的遗址,附近的水泉超过二十四个,因此十分具有吸引力。大约在大卫的时期,这城装修扩建了防御设施。作为大卫首都的七个年头,是这城的全盛时期。
二4 支派君王 以色列最初也是在支派的级别上尝试实行君主制度(士九)。由于非利士人在基利波一役之后(撒上三十一),很可能已经占领了以色列的中部地区,有自由参与选立君王的,可能只有寥寥几个支派。支派自治在以色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此以前当地的迦南民族也是奉行城邦政体。再者,扫罗三个儿子与他同时阵亡,即使支派首领满意扫罗的王朝,非利士人亦容许他们继续执政,有关继位人选的清楚资料也不存在。基于上述因素,支派自行拥立君王是很合逻辑的一步。
二5~7 寻求支持 外约但的基列雅比应该还不是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下。由于他们曾得扫罗拯救(撒上十一),此地一直是扫罗关键性的支持者。如果能够说服这批忠诚拥护扫罗的首领承认大卫,他们或许能够率先成为其他外约但城市甚或北部地区的榜样。大卫指出他们妥善安葬扫罗,是已经报答他的恩情了──扫罗已经与世长辞,他们对扫罗和他一家已经没有什么亏欠了。扫罗昔日怎样护卫他们,大卫也愿意提供同样的保障。
二8~三5
大卫、扫罗两家之争
二8 玛哈念 除了作为扫罗之子的行政中心以外,此地也是大卫逃避押沙龙时设立大本营的地方(十七27)。史籍记载法老示桑克在所罗门儿子在位时入侵,摧毁了这地方。玛哈念虽然很明显是在外约但地区,确实位置却是不明。今日最普遍的看法,是认为它是雅博河北岸的达哈布加尔比遗址(Tell edh-Dhahab el-Gharbi)。这遗址未有挖掘活动,但表层勘测证实这时期有人在此定居。
二9 扫罗家政治实权的所在 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也是他军队的总司令(元帅)。他没有自登宝座,反而拥立了扫罗在世的儿子之一伊施波设为王。他似乎得到北方好几个支派的支持。伊施波设虽有王位,经文给人的印象却是手握大权的是押尼珥。军事强人立无能者继位是很寻常的事。在埃及初期历史中,第十八王朝末期亚肯亚顿属下的军事司令(可能还是他的岳父)阿伊(Ay),是亚肯亚顿年纪尚幼之驸马图坦卡门的头号支持者和顾问。
二12 基遍 基遍一城通常被考证为位于耶路撒冷西北六哩,艾城西南大约七哩,现代名叫吉布之处。当地的挖掘发现了早至士师时代已经建成的双重的给水系统。两个系统中时代较早的一个,包括垂直凿通三十五呎的石灰岩(井壁有供人上下的螺旋石阶)和一条隧道,容许城中居民在围城之时到遗址基层的水泉打水。第二个系统则是由一条有阶梯的隧道通往另一个(较可靠的)水泉。由于本节中的「基遍池」十分有名,这给水系统也是有力的证据,证明此地确是基遍的遗址。当地发现的刻有这城名字的瓶柄,更是进一步的证据(但必须同时一提的,是当地也发现了一些印有其他城市名字的瓶柄,原因是出口葡萄酒是这城的主要工业)。
_
基遍水利工程的隧道
二12~13 打斗的理由 基遍是非利士人所占领之地区中的主要城市,因此大概还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下。任何一方的军队竟然能够在非利士领土中彼此发动军事行动,是难以想象的事。比较有可能的是押尼珥有意投奔大卫,这旅程是初步的商讨。押尼珥不会愚蠢到不带兵随行,大卫亦自然谨慎从事派兵护送。约押在基遍截获押尼珥,二人决定派遣新丁或佣兵竞技以供娱乐。这些「比赛」发生流血事件虽在意料之中,争执却恶化到全面斗殴的地步。
二13 基遍池 基遍池是个著名的给水系统──现代工程的模范。建筑者向下凿通三十五呎的石灰岩,造成直径几达四十呎的宽井,井壁有螺旋石阶通往底部。井底再有一条直行的隧道,凿有石阶下落四十五呎,直达地下水位(石阶共有七十九级)。建筑这池的用意,是以备城被围攻之时,可以为城中居民提供安全的水源。学者估计这项庞大的建筑工程,一共搬运了三千吨的岩石。至于通往城外水泉的隧道,则要等到后来才开凿出来。
_
基遍的酿酒地窖
二14~16 单独比武 视一人为全军代表,让神明表达旨意的单独决战(如大卫与歌利亚的比武),有时自会发生。但本段所述的大概不是这种武斗,因为同时有十二组人对打,并且用意亦据称是娱乐。但值得一提的,是战争有时也被描述为节期(早至撒珥根年间,比较接近当代的则有《杜库提宁努他史诗》)。新国际本将「戏耍」译作「肉搏」,掩蔽了这是表演赛的事实。个人武斗的例子在埃及的便尼哈桑壁画(主前第二千年纪)和《辛奴亥的故事》,都找得到,一个主前第二千年纪上半的迦南陶瓶亦有绘画。时间上比较接近的又有希腊迈锡尼和赫人的文学。在哈拉夫遗址发现的主前十世纪浮雕,描绘两名比斗者抓着对手的头,用短剑互刺。
二16 刀 形容比武者所用兵器的希伯来语字眼,通常译作「刀」。但这字可以是描述两刃的短剑(长度不超过十六吋),或单刃的长刀。按照本节近身互刺的描绘,所用的兵器是前者。
二21 剥去他的战衣 单独决战的战利品是被杀者的财物。军人的衣着、盔甲,和武器的质量,能够反映其军阶和地位。这些物件就成了胜利者得胜的纪念品和地位的象征。亚撒黑不肯要无名小卒的战衣,只肯要军官的。
二23 枪鐏 枪杆的末端通常用金属包裹,并不磨尖,但收细为锐利的刃口。枪鐏可以当作刺棒使用,也可以用来把枪插在地上。这种金属枪鐏出土的很多,在壁画中亦有出现。
二24 地理概况 第24节中几个地名的考据都没有把握。「通基遍旷野的路」可能朝东北通往约但河谷。基亚和亚玛山都位置不明。基遍通往迦巴的路上,在其附近的肥沃谷地有一个小山,可能就是亚玛山。
二29 押尼珥的行程 亚拉巴是指约但河谷。押尼珥可能是经密抹隘口(见:撒上十5的注释),下入河谷中亚当城的渡口(见:书二7的注释)。毕伦可能根本不是地名,即使是,地点依然不明。
二32 葬在父亲的坟墓 铁器时代埋葬的习俗是多人葬在同一墓穴中。尸体仰卧,四周排列私人对象。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