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撒母耳记上第六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六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相关章:

6:1-9 非利士人无法忍受痔疮灾难,将约柜归还给以色列,采用的方式和过程如下:①决定附送赎愆祭物(五个金痔疮,五个金老鼠)(4节)。他们虽然是外邦人,却认识到必要赎亵渎神荣耀的罪。而律法规定,赎愆祭物必须是有生命牺牲之血(利6:1-18;来9:22),他们的祭物违背了此规定;②将约柜放在车上,让母牛拉车(7节)。律法规定,约柜必须由利未支派的哥辖子孙抬着(民4:15)。他们的作法又违背了律法,但神容忍了非利士人的这些过错,没有再次惩罚他们,因为他们是外邦人,不晓得以色列的律法。

6:1-2 自4章开始记录的关于约柜的事件终于在本文中告一段落。在4:11中被非利士人掳去的约柜,在本文中重新回到以色列。约柜归还事件证明神没有离弃以色列人,仍眷顾他们的事实。须知,约柜的归回完全靠的是神的能力和主权,其中丝毫没有以色列人的努力和功劳。

6:1 地:?“地”即“野地”,指“耕地”。这暗示约柜被放在偏僻的乡村,而非保存在人们所聚集的都市。 七个月:约柜停留在外邦人之地非利士的期间,非利士和以色列均遭遇了苦难。许多非利士百姓因痔疮而丧生,以色列则因失去约柜,而经历灵性上的混乱和彷徨。当圣徒未能正确事奉神的时候,平安和谐的生活将被打乱。

6:2 祭司和占卜的:他们虽是非利士的宗教人士,但对于搬运约柜的问题,却得出较接近律法的答案,从而彰显神的旨意(9-16节)。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属灵的洞察力,只是表明他们的思维在神的主权之下。圣经多处记载神使用尚未得救的外邦人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彰显自己的旨意(创20:9;21:22,23;24:50,51;民23:7-10,18-24;亚1:1-4)。神甚至驾御和治理不信之人的心和嘴唇,证明神是万物的根源和统治者(罗1:20;11:36)。

6:4 五个金痔疮和五个金老鼠:使人联想出埃及时使人免于一死的铜蛇事件(民21:4-9)。但这些礼物本身并不具有除去灾难的能力,收回灾难只在乎神的主权性旨意(17,18节)。

6:6 神在埃及人中间行奇事:指耶和华在埃及降下的十灾。

6:8 把耶和华的约柜放在车上:完全违背了神的律法,律法规定约柜必须由利未支派的哥辖子孙抬着(民4:15)。但神并没有责备他们。相反,神却严厉地审判了违背律法的以色列的伯示麦人(19节)或乌撒(撒下6:6,7)。由此可知,因无知而犯罪和蓄意犯罪之间有巨大的差距(太23:13-36;路12:47,48)。

6:9 你们要看看……是我们偶然遇见的:非利士人还在怀疑自己的痛苦是否来自上帝。因此想要利用本能所驱使的母牛来确认痛苦的来源。不肯完全承认神统治的人,只能继续存有疑心。

6:10-16 圣洁之神的约柜被外邦人非利士所掳去七个月之后(1节),因着神的直接介入,约柜得以回到以色列。约柜归还的属灵意义是神并没有离弃以色列,神的荣耀即便被以色列丢弃,也必重新得到恢复。在这个过程中:①神降下痔疮灾(5:6,9,12);②使用了非利士预言者的知识(2节);③甚至掌管拉车的母牛(14节),使约柜送回到以色列。今日神也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做他自己的工作。

6:14 车……就站住了:母牛拉车直行而停在“伯示麦人约书亚的田间”是颇使人惊奇的事情。神甚至通过母牛彰显了自己的旨意,得着了荣耀。 圣徒当反省自己,是否在言行举止之间彰显了神的荣耀(书1:7-9;诗1:1-3)。 献给耶和华为燔祭:祭物理当是公的(利1:3-13),他们却将母牛献为祭。这就暗示完成圣洁任务的母牛和车,断不能用于俗务。神要求与他相关的一切均是“圣洁”的,且要完全地委身于神(利11:45)。圣徒也应该过与这伯示麦的母牛一样的生活。

6:17-18 金痔疮和金老鼠按照非利士城邑的数目各自献上五个,这意味着全体非利士人均服在耶和华的能力和权势面前。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1:25)。

6:19 违背律法而擅观约柜的亵渎神之罪,理当处于死刑(民4:15,20)。伯示麦人使神的约柜沦为观赏物,神就亲自刑罚他们,以维护自己的圣洁。 七十人(七十人加五万人):根据当时的人口和城市规模来看,就是七十人。

—《精读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六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重获   唐纳   撒母耳记上   大卫   士人   以色列   耶和华   祭司   的人   以色列人   先知   自己的   母牛   注释   犹大   米勒   他们的   约拿   圣经   简介   耶路撒冷   点此   百姓   这是   利亚   支派   上帝   有何   痔疮   荣耀   思想   译本   经文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