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廿四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廿四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24:1-22 隐基底洞事件:这部分记载了表现出大卫的信实和敬虔,扫罗身为一国之君,不应付非利士人侵略,反而投入全部的心血,只为夺取政敌大卫的性命。隐基底洞事件明确地显明了扫罗的行为是错误的。通过这件事情,扫罗也暂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认大卫的王权。因扫罗是被神的权威所立的君王,大卫没有害其生命。大卫的行为向我们展示了在任何状况中都认定神的旨意和权威的典范。明确神的旨意的人,超越环境和事由而能成就绝对的善(创39:7-23)。
24:1-7 大势的逆转:大卫的处境的转折点,大卫现在可以左右扫罗的生命,后来在扫罗的第四次追捕中(26章),大卫也得到杀死扫罗的机会。尽管大卫是弱者,但由于神同在,却可以左右强者扫罗的生命,像这样与神同行的人,软弱中也可以刚强。(但6:16-27)正如使徒保罗可以“似手足不为人知,却是人所共知;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描述(林后6:9,10)。
24:2 扫罗在以色列人中挑选的三千人:指扫罗建立的以色列常备军(13:2)。扫罗动员比大卫的军队多5倍的(23:13)常备军的兵力,追赶大卫到隐基底旷野表明扫罗下定决心要消灭大卫。但是在全能神的保护下的大卫来说,强大的军队根本不能奈他如何(诗23:6)。
24:3 扫罗进去大解:?“大解”指“方便”(这里衣服要遮盖脚)的委婉的表现。这句话除了上述的意思外,也有:①“休息”;②“睡觉”的意思(土3:24)。本节中好象同时具有①和②的意思。即追赶大卫的扫罗在洞的一边方便后,暂时坐着休息的意思。同时,因洞内黑暗,扫罗处于伸手不见五指黑暗中,而隐藏在洞内的大卫一行却能分辨出扫罗,因此在扫罗处于无防备状态下休息时,可以割他的衣襟(4节)。
24:4 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大卫如此行的目的是:①证明自己无罪(11节);②消除扫罗的憎恨之心;③证明自己不是为杀死扫罗而埋伏(22:8,13)。这里更加突出表现了大卫的信仰。
24:5 大卫心理自责:使我们感觉到大卫敏感的良心(诗32:5)。象这样凡事不急于辩护自己,而敏锐地聆听良心呼声的人,即使犯了严重的罪,也不迟延悔改的机会(诗51:1-3)。神喜悦与这样的人同在,并应允他们悔改的祷告(诗51:17-19)。
24:6 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没有把扫罗看成单纯的当权者,而是认定他是由神委任的人(罗13:1),因此没有下手害他。大卫没有把扫罗当作仇敌,反而当作自己需尽心侍奉的主人(8节;26:19)。
24:8-15 大卫的申辩:大卫向扫罗申辩:①自己纯洁的行为和(9-11节);②自己丝毫没有害扫罗的心(12-15节)。大卫的申辩在(诗篇7篇)中完全地表现出来。
24:8 脸伏于地下拜:表现出大卫谦虚的品性。谦虚和礼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证明真正的基督徒的外在证据。
24:11 我父啊:大卫不是因为扫罗是以色列国家的国父兼自己的岳父而如此称呼,而是作为对年长者的尊敬,称扫罗为父(王下5:13;6:21)。大卫放弃向自己犯极恶罪的人报仇,这是实现最高层次的爱的行为(罗12:21)。
24:13-15 恶事出于恶人: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证明其为人的意思。与主耶稣的“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他来”的话语一脉相通(箴13:16;太12:35;路6:44;雅3:11-13)
24:16-22 扫罗的悔改:听到大卫的申述(9-15节)后,扫罗就放声大哭(16节),说出类似悔改的话语,撤回军队。但参照下列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扫罗的悔改并不真实:①没有坦白承认自己的罪(17节);②侥幸自己从被害的危险中奇迹般得到平安(3,4节),只从人的角度向大卫道歉(18,19节);③承认大卫的王权,但后来还是追逼大卫(26章)。因此因一瞬间的感情冲动而做的悔改,不是彻底的悔改。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