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后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彼得后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彼得前书相关章:

 

彼得后书

注释

一1-2问候

正如前一封书信一样,彼得依照当时写信的格式,在书信的开头先介绍自己。然后,他便道明受书者的身分,并向他们作出基督徒的问候。这次他补充一句话,来提醒受书者在何处可寻找真正的恩典与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

一1「西门」

是将使徒行传十五章14节所采用的希伯来名字直译出来。作者将西门和彼得两个名字连在一起(例如在太十六16),为要提醒我们恩典是如何在他的一生中带来重大的改变。他自称是「仆人和使徒」(彼得前书只用了第二个身分,犹大书则用了第一个身分),这强调他只是拥有属乎仆人的权柄,他的工作是完全受主人的委托。

「同得」这词表示「幸运地获得」,它指出这恩赐是白白的恩典,并非靠人的功德。此处所提到的信心,是神赐给人的能力,使人能够对祂的恩典作出委身与承诺的响应(参弗二8-9)。「与我们……一样宝贵」的原文字词,在新约中只在这里出现过。那时代的作者使用这词句时,是将它的意思解释为「拥有同等的地位」,是指享有相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人。它反映了使徒行传十章34至35节的意思,以及彼得认识到犹太人和外邦人都一同在神的计划中有份。这封书信不像是单写给外邦信徒的(参本书信和彼得前书的导论)。这亦进一步表现出彼得的谦卑,而他的谦卑更让我们重新思想到,虽然彼得身为使徒,但他仍然是个罪人,需要耶稣基督的义,跟那些受书者中的初信者并无分别。不过,「因…之义」这句词组也可能单指向神的公平。

「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似乎是单单指向耶稣,因此,它成了初期信徒相信基督之神性的重要证据(参一11,二20,三18;多二13)。在耶稣的名字前加上「救主」的称号,主要是在新约后期的作品中才出现,不过,彼得在他早期的讲道中已经常强调这点(参徒四12,五31)。有趣的是,彼得前书屡次提及救恩(一5、9-10,二2)和得救(三20,四18),而本书信则专注于救主。

一2「愿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给你们」

是重复了彼得前书一章2节(参该节的注释)。「因…认识」强调了信徒能藉此途径而获得丰富的恩典与平安。初期教会有一些高举知识,认为知识比信心优胜的假师傅,他们称为「诺斯底派」(此名称源于希腊文gnōsis,即「知识」)。为了响应这教派的论调,正统信仰的作者们便强调基督徒要获得「全备的知识」(epignōsis,正是此处所用的字词),来对抗此异端。这种真知识绝非像诺斯底派所推崇单纯来自思考的知识。它是源自在我们的主耶稣里与神建立的个人关系,并亲身经历神(参约十七3;腓三10)。

一3-11劝勉信徒在属灵上成长

彼得指出,基督徒回应假道理的最佳途径,就是不单要在信仰的知识上成长,更要活出信仰。而且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神已经将帮助信徒成长的各种资源赐给他们;在灵命上不断成长,亦可确保信徒能够有充足的信心站在神的面前。

一3-4神已提供了成长的途径

彼得热切地谈论他的主题,纵使所用的希腊文并非最优美,但意思却是清晰的。基督徒生命因着两个要素而得以成长,它们就是神的大能和神的应许。神愿意向那些对耶稣基督作出响应的人显明祂的呼召。认识神的信徒可以白白拥有各样的恩赐,使他们能够完成此成圣的过程──长成耶稣的形象。神的应许已确切保证我们可以享有这些恩赐。

一3「用自己荣耀和美德」

乃是指耶稣所拥有的神性,和作为人的崇高品格。这些素质不单只吸引了彼得跟从耶稣,亦成了使徒向未曾亲眼见过耶稣的人传讲福音时的基础。有些译本翻作「为着他自己的荣耀……」,视它为我们蒙召的目的,却似乎并非原文的含义。当彼得谈到耶稣的荣耀,他可能正想着耶稣登山变像的情景;当他提到耶稣的美德时,亦可能想到自己蒙召的过程(路五1-11),不过,此刻最有可能在他脑海中出现的,却应该是那些怀着信心来到耶稣面前的人所留给他的深刻印象(参约一14)。蕴含这种意义的同一个字词,曾在彼得前书二章9节出现过。

一4「因此」

是指前面所提及基督的荣耀和美德。因着信徒生命素质的改变,他们便可得着与神性情有份的应许。这教导与罗马书第六章的道理相符;基督徒因着认识基督,又凭着信心与祂联合,便能够在此刻享受到脱离罪和不被罪污染的生命──持续不断成长、愈来愈像耶稣的生命。「败坏」是万物注定要湮灭的过程。它因着人的堕落而进入世界(创三),也因着人类顺从情欲而产生。这句词组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理解,亦可以指人类每个世代都不能避免罪所带来的结果。无论是接受哪一个解释,神为我们提供脱离罪的方法,就是要抓紧祂的应许(正如耶稣在约十五1-18和约十六的教导,彼得在彼前二9亦曾引用),这样便能够在祂的性情有份。我们可以从类似约翰福音一章12节和约翰一书三章2至3节的经文中,追溯这句词组背后的思想。

附注

第3节「赐给」是一个不常用的字词(只在此处和可十五45使用过),它强调恩赐是白白地给予的。「生命」是耶稣赐予的丰盛永生(约十10)。「虔敬」是活像基督的品格,亦是这种人生所应该产生的品格。

一5-9

目标是成为结果子的门徒由于基督徒拥有这些恩赐(能力和应许),彼得便力言要尽一切努力去达致这个目标(长成耶稣的形象),并列出迈向此目标的步骤:

爱众人的心

爱弟兄的心

虔敬

忍耐

节制

知识

德行

信心

「信心」必须用行动(德行)来表达,而这个过程能加深我们对神的认识。我们因着认识祂而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在甚么地方应该操练节制。接着我们便要学习忍耐,只要我们专注于第4节──与神的性情有份(敬虔)──这个有意义的目标,便能培养出这份忍耐。这种对神的态度促使我们以一种崭新的接纳态度对待其它信徒(爱弟兄的心),结果发展成为一种毫无保留和没有界限的爱──达致崇高理想的高峰(参西三14)。基督徒因此面对两个可能的结果: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生命中努力发展这些素质,并在这过程中更深地经历主,以达致结果累累的基督徒人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这恩赐完全不加理会,可是,这只是一种短视,甚至是盲目的反应,因为它忽视了我们的救恩是何等奇妙。

第5节「加上」含有丰富供应的意思,这个动词在古时是用以描述富裕的市民赞助戏剧表演,或是为着引以为荣的国家斥资购买军备。信徒能够分享到神的生命,必然产生最美好和最吸引的品格。「德行」可能指第3节所暗示的同化过程。实际的基督徒生活与建立知识之间的关系,会在第8节再次提及(参约七17;西一10)。

第6节「忍耐」是指在反对甚或逼迫之下,仍然坚持目标的能耐(参来十二1-3亦采用同一个字根,中文和合本译作「忍耐」)。

第7节所强调「爱弟兄的心」,正是彼得前书一章22节和三章8节所说重生的果子,同时亦是耶稣的要求(约十三34-35)。

第9节「眼瞎,只看见近处的」似乎是一个奇怪而混合的比喻。彼得的意思可能是这样的人是短视的,因为他们回望过往时,看不见自己昔日的罪已经被洁净。他们也是眼瞎的,看不见在基督里达致灵命成长这个荣耀的目标。

一10-11终极目标是获得完全和最终的救恩

这驱使彼得力劝其它信徒要将自己与神的关系真实地活出来(借着上述的途径)。这样,他们便能够避免一事无成,并且还能欢喜、丰富地进入主永远的国里(参太二十五21-23)。彼得并非教导我们可以借着善行来赚取救恩,亦不是教导我们只要曾经真诚地响应基督的呼召,就可以不用理会与祂的关系。反之,他是在提醒我们,纵使我们有时候会失败,建立一个真正有基督样式的品格,才是唯一能证明我们是拥有基督徒身分的证据(对自己及别人而言)。这与耶稣(太七16-21)、雅各布(雅三2)、约翰(约壹一7-10,三10)和保罗(加五16-25)的教导是一致的。

第10节「殷勤」与第5节的「分外殷勤」出于同一个字根,作者可能是故意重复。「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是由第一封书信延伸下来的张力(参彼前一2、17;腓二12-13)。彼得在这里再强调,我们这些「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一1),必须避免在事奉上闲懒和不结果子。此外,他更暗示信徒甚至可能会在恩典中失落(犹24所用的动词含有同一个意思)。它在此并非指犯罪(正如雅三2),因此,作者并不是教导人要作个无罪的完全人。

第11节基督徒当然并不希望出现这黯淡的光景,反之,是欢欢喜喜地盼望进入基督永远的国。最后一句词组当然是指向耶稣再来时,天国要完全的实现。「丰丰富富地进入」原文的动词,就是前面第5节的「加上」。神丰富的奖赏正是策励我们完全为祂而活的力量。

一12至二22强调这些事情的理由

彼得详细解释他为何觉得必须写下这些事情。信徒需要有人经常提醒自己灵命成长的重要。彼得知道自己离世的日子不远,他作为一个亲眼见过耶稣的见证人,自然期望向信徒郑重强调,我们的信仰是建基于历史事实。此外,耶稣的生平事迹是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当彼得提到先知,便不禁引出了长篇关乎教会将出现假先知的提醒,正如旧约时代有假先知在神的百姓中出现一样。然后,作者便详细阐述这些假先知的危险,以及他们的错谬。

一12-15彼得个人的劝勉

彼得深知劝勉基督徒朋友追求灵命的成长,是他一生的使命。他现在写这封书信,是为了确保受书者在他死后还能记念这些事。基督徒虽然已认识真理,不过,传道人和教师还是要不断用真理提醒他们。

第12节「坚固」跟彼得前书五章10节的「坚固你们」是属于同一个动词。

第13节「还在这帐棚」是指我们活在世上的时间是短暂的(参林后五1-8)。

第14节译作「脱离」的这个字词,是形容脱掉衣服,再次反映了哥林多后书五章1至8节的意思。「所指示我的」可能是指约翰福音二十一章18至19节,或是较近期的一次启示。

第15节「去世」的希腊文是exodos,路加福音九章31节曾用这词来论及耶稣去世的事。彼得在此采用这词,可能表示正想着耶稣登山变像的情景。死亡是离开今生存在的模式,领信徒欢欢喜喜地进入基督永远的国(11节)。「时常记念这些事」可能是指念及这封书信,又或是指彼得渴望为马可提供数据,作为他写福音书的依据。

一16-18信心建基于事实

彼得对自己未来的信心,以及他要鼓励受书者追求灵命成长的原因,乃是基于他亲身体验过主耶稣的能力和同在,而并非凭借人用智慧所构思的故事。耶稣曾经在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中显现,彼得并能见证他在耶稣登山变像的时候,亲耳听见父神确认耶稣身分的声音。

第16节「乖巧捏造的虚言」(希腊文即「神话」)是假师傅所教导神学系统的一个特点(参提前四7;提后四4;多一14)。「大能和他降临的事」所用的字词,可以指耶稣在世的生平。由于「降临」在新约中是表示耶稣的再来(参三12;太二十四3、27;帖前三13),有些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是指「带着能力降临」(参可十三26,十四62)。然而,「大能」可以指登山变像这件事,而「降临」可以指祂的再来(可九1-13也有类似的思想脉络)。诚然,登山变像这事件预先揭示了满有荣耀的基督再来时的情景。「亲眼见过」的类似宣称,在彼得前书五章1节;路加福音一章2节;约翰福音一章14节和约翰一书一章1至3节均出现过。「威荣」在新约中仅用以形容神的荣耀(路九43;徒十九27)。

第17节在耶稣受洗和登山变像的两个情况里(可一11,九7),均有声音从天上传出,内容包含了诗篇二篇7节(神子的加冕)和以赛亚书四十二章1节(受苦仆人的任命)的预言。彼得略去了最后的一句,并吩咐所有人要听从耶稣基督的话。那山是「圣山」,因为神曾经在那里显现(出三5,十九23)。这字词未必暗示日后才发展出来的传统。

一19-21这些事件引证了众先知的话

彼得所提出的事例,众使徒都视为奇妙地应验了旧约的预言(例如太一22,二5-6)。耶稣亦曾向他们指出这点(路二十二37,二十四26-27、44;约五39),而彼得在他的讲道中也曾经强调(例如徒二25-36,三22-24)。既然那么多预言已经在耶稣第一次降世时一一应验,基督徒必须加倍留意还有哪些预言要在耶稣第二次再来时应验。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些预言并非出于人的臆测(正如第16节所言的「虚言」),而是神借着祂的灵所显明的启示。

一19

对于「更确的」,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论点在于先知的预言比从天上出来的声音更清楚。另一些人则接受上面的看法,认为有关主降世之预言的应验,使人较容易相信还有些预言会在主再来时应验。用「灯」来形容圣经,是人所熟悉的意象(诗一一九105、130),而这个世界若没有真光照耀,便成了一个「暗处」(约八12)。「天发亮」是指基督再来的日子(三10;罗十三12)。「晨星」(希腊文是phōsphoros)是带来黎明的星,这个字词在古时是指金星。作者在此采用这个字词,是要引伸以晨星来象征耶稣(民二十四17;路一78;启二十二16;参玛四2)。「在你们心里」是一句难明的话,因为基督再来将会是具体而可见的事实。这里的重点是在于说明基督的再来,会给属祂的人带来光明和喜乐。若将这句话与下面的一句话连接:「第一要紧的,该(在你们心里)知道……」,似乎不大可能。

一20-21

这两节经文对我们认识圣经的来源是极之重要的。当神使用不同背景、兴趣和性情的人(例如耶一6-7;摩七14-15;路一1-4),来传达祂的话,祂同时亦在引导他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内容(例如耶一7;摩七14-16;可十二36)。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在三章3节再次出现。「经上所有的预言」是跟二章1节所提及的假预言截然不同。「解说」这个名词,在新约其它地方未曾出现过,但虽然在马可福音四章34节解说比喻时曾用过,但有些时候,有人会引用这句经文来声称,人只有得着圣灵的引导,才能明白预言,因为预言是由圣灵引导作者写下的(另一些人则指出,只有圣灵充满的教会才能解说预言)。这种解释扭曲了「出于」这个动词的原意;将它理解为圣经的来源,而并非解释圣经的途径似乎较为恰当。新国际译本亦支持这种看法:圣经的预言绝非出于先知本人对过往、现在或未来事件的解释。「感动」是描述圣灵的工作,好像风吹动一艘船那样。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彼得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彼得   基督   的人   圣经   耶稣   基督徒   信徒   使徒   信心   先知   自己的   经文   生命   虔敬   荣耀   耶稣基督   这是   知识   上帝   再来   恩典   旧约   德行   圣灵   原文   美德   福音   是指   在此   主耶稣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