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前书第四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彼得前书第四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彼得前书相关章:

 

彼得前书第四章

 

受苦及荣耀(四111

  神造万物均为美好,祂没有不给我们享用;但是因为私欲与罪的关系密切,所以神的儿女要十分小心,「宁枉勿纵」才是上策。因此,道成肉身的主给了我们最完美的榜样(1)。当然,我们不能、也无能依足我们主在地上的榜样生活,但是成为神的儿女,便要以那样的心志来度日。

  「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1),其实暗示在神的国度尚未完全建立以前,基督徒在世的生活就是一场属灵的战争,而心志是我们主要的武器,这武器是用来对付私欲,使我们与罪断绝。

  如果神的儿女怕吃苦,就会放纵私欲及顺从情欲(2)。外邦人存不虔不敬的心,使他们随从私欲而行邪淫、醉酒、荒宴等的事情(3)。他们在饮食上浪费了资源及时间,已成了社会繁荣中的一个现象,也是人放纵自己的一个机会。世人这样行不足为怪,反而我们要从中分别出来,便被他们视为怪了。然而基督徒要小心及醒觉我们所做所行的一切,均要在主面前交帐(5)。

  在这放纵任性的时代,食、色两性均如脱缰之马,这是万物结局近了的预兆,所以神的儿女要谨慎自守(7),惟有警醒祷告才能使我们得胜。

  基督徒不是一个个体,所以要有整体的行动,要彼此相爱、互相款待和服事(9~10)。这都不是从私欲来的,而是从神来的(11),目的不是为情欲、或为满足自己的喜好,反而要在凡事上使基督得荣耀。世人犯罪亏缺神的荣耀,神的儿女蒙恩乃是要荣耀神,受苦与否不足挂齿,最重要是让救赎我们的主在我们身上得荣耀。万物的结局近了,信徒应该三思。

祈祷 倘若受苦能带来荣耀,求主让我受苦。

 

受苦与「讨苦」(四1219

  在生活中遇见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或面对考验、困难是司空常见的。世人以为不幸的事,神的儿女却要小心分辨和思想:

  若是因基督的缘故而遭受苦难,我们可以安心,因为我们不是单独面对,而是与基督一同受苦(12~13),且在全能者的荫下(参诗九十一1)。有祂的同在,我们就不是单独作战,这是莫大的安慰及鼓励。

  试验的苦难不但使我们与主更加亲密,而且使我们更有盼望(13)。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欢喜快乐。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因环境的压力,使内心发出更强的盼望。

  因基督的名受辱是有福的(14)。神不是自私的神,祂顾及每一位敬畏祂和为祂名受苦的人。神的灵在那些人身上,与他们一同经历苦难,主也承担那些苦难。

  然而神的儿女也要小心,不要将软弱、失败所招惹的苦当作为主受苦(15)。这里提到好管闲事,是指强自出头所招来的烦恼及苦难。我们的私欲,会因我们个人之利益、喜好、面子及习惯,使我们在一些闲事上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要小心,因为在末世若不能分辨先后次序,便有许多琐事叫我们分心。基督徒不但要有被感动的心,也要有神所赐的智慧分辨主次,因为理性也是神所给的,一个全面的配合才是完全属灵的人。

  我们不要自讨苦吃,但若因基督的缘故受苦,我们必须坚定地相信──神必审判(17),且将由神的家起首。在今日的教会中,可能有些实在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放心,因为审判会从那里开始。那一个审判,绝对没有宽容,也不会不公平,而且那是决定性的判决。

祈祷 求主使我勇于面对苦难,不要因受苦而退缩。──《新旧约辅读》

 

妻子与丈夫(三17

  在人伦关系中,夫妇之道是最奇妙不过的──两个不同的个体结合成一体。婚姻为神所设立,但也是人类最易疏忽的一环。两个人从不同的个体,结合为共同生活,双方都有不少应注意的地方:

  1. 婚姻、家庭是否美满与妻子的顺服有极大的关系。妻子如何感化和吸引丈夫?有人以为女性应以美貌吸引男士,这是一种方法,但不是上策,因为外面的美貌会随年日而消失。只有外面的吸引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不足称为真美。但发自新生命的内在温柔的心、安静的灵,却是长久的、有感染力的,在神面前是极为宝贵的(4)。在提倡女权、个人自主的社会中,教会也受影响,有人以为此处经文不合现代男女平等的理论;其实此处之提醒并非压抑女权,只是鼓励姊妹们善用天赋之温柔及安静的心,来达到以柔制刚之目的。彼得称善用这种妆饰是极宝贵的(4),并称她们为圣洁的妇人(5)。撒拉听从亚伯拉罕而蒙福;当然若遇到拿八那一类的丈夫,就只有交托给神了(参撒上二十五章)。

  2. 对丈夫而言,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他要考虑如何与妻子一同生活,并关怀她。一方面因为她比较柔弱──当然今日有许多女强人,不少女性显出刚强的一面,但圣经在此指出:当两人一起生活时,丈夫需要在责任上承担多一点;此外,二人要同为一体,承受同一的生命和生命之恩(7)。如果夫妇能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别人便会予以敬重。

  3. 这样,因为有主在其中,两人合成的力量是不易折断的(参传四12),而且二人同心合意的祈祷,也必蒙应允。夫妇若能在祷告的事情上同心,他们的感情也是最真挚不过的。

祈祷 求主使世上的夫妇都能同心合意,建立美好的家庭。

 

彼此相待(三816

  人若能生存在和谐的环境中,是最美丽不过的。诗人亦曾称赞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但在群体中,难免有人与人的冲突,因此要有和睦的成果,必须付出代价。

 .彼此体恤(8):各人都要有体谅别人的心。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各种原因及动机,若能多一点考虑别人,多一点体恤,则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便会减少。否则,误会往往变成问题的起点。

 .存慈怜谦卑的心:各人若能有多一点同情、怜悯的心肠,则在考虑别人的问题时就有更大的体谅。我们不可忘记基督的榜样(9)。

  克制自己,不随便出言,特别是恶言及诡诈之言。因为美好的生活,是由美好的生命所流露,有美好的生命又怎会发出恶言呢(10)?因此,要离恶行善,专心寻求平安、和平,才能与人和睦相处(11)。

  但当信徒专心、热心行善之际,所遇到的人是否都能同心呢?不一定,因为这世上有行恶的人(12)。那么我们应怎样面对,或以甚么态度来处理呢?

 .要相信神是全能及完美的裁判者(12):主的眼是遍察全地的,祂不但看行为,也鉴察人的内心;主的耳垂听那合乎祂心意的人的祈求;主的面表明祂的态度;向敬畏祂的人,主用面光照他们;向行恶的人,祂示以不喜悦的表情,并要除灭他们(参诗三十四15~16)。

 .不要恐惧那些行恶的人所惧怕的(14):他们行恶,遇见困难必有恐惧,神的儿女若坚信生活在神的爱里,就不会有惧怕(参约壹四18)。

  在积极方面,我们应该心中有主,并且尊主为大,这位主是我们心思意念的主,是一切行为出发点的主(15)。一位有主在心的人,他的内心必有敬畏及温柔。他敬畏神,因为他深知神是那一位;他有温柔,因为他是由神作主,而非自我作主。

祈祷 主啊,让我倚靠在世生活及与人相处。

 

受苦与得胜(三1722

  受苦表面上是不幸的,但各人落在此际遇中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受苦是犯罪的结果,例如纵色好赌以致身体染病、生活潦倒,这是因行恶受苦;又如大卫王犯奸淫以致刀剑不离家,那是人行恶而要承担的责任。但世上亦有人天生不幸,例如生下来就是瞎眼的人,他们生活不便,也要受苦,主耶稣说那是为神的荣耀,是神的作为(参约九3)。有些为真理而受迫害的信徒,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受苦的不同原因,从而明白神的旨意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

  受苦也有另外一些的意义。神道成肉身,来到人间,经历苦难,与人认同,从而完成了完备的救赎。祂为罪而受苦,是人类的罪加在祂身上的苦(18),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祂受苦是为人类开一条出路,使凡信的人都可通往永生。

  受苦更有另一重意义,就是能使我们经历考验。这些考验对信仰,对信心均有相当大的测验作用。未经考验便不知道信仰是否真实,信心是否牢靠;受苦能考验人依靠神的真正程度。挪亚预备方舟不是一件享受的事,而相信可藉方舟得救就是考验,结果只有八个人得救(20)。可见能从痛苦中经过又能得胜的人实在不多。

  神的旨意是愿意人都蒙福,但进入祂恩典中的人,必须经得起考验,这些考验不但发生在心灵上,也会发生在生活上。

  基督经过地上生活考验的苦难,在十字架上为世人的罪受死。祂不但经过,而且得胜苦难,以致进到全能者的右边,使一切有权柄的都服从祂(22)。这个得胜与祂的受苦是有关连的,因为若没有受苦便不能有完全的荣耀。

  主在升天之前,已经把此命令指示跟从祂的人,「所以你们要去…」(太二十八19),这个「要去」并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必须具备受苦的心志才能领受;在整个「去」的过程中,是充满考验和困难,只有得胜的人才能通过,并得赏赐。

祈祷 主啊!我愿为受苦,而且得胜,不愿无惊无苦过一生。──《新旧约辅读》

 

四.应具备的心志(4:1-6)

上文使徒已用基督的受苦勉励信徒,但上文所注重的是基督受苦的果效方面,祂受苦的结果,不但为我们成功了救法,并且祂自己也被神升为至高,得着天上地下的权柄。在此仍以基督肉身的受苦劝勉信徒,但其重点在于劝勉信徒效法基督受苦的心志,以胜过罪恶。

1.受苦的心志是拒绝罪恶之兵器(4:1)

1 A.基督既为我们受苦,我们就当为祂受苦,祂既有受苦的榜样在先,我们就当跟从祂的榜样。为着报恩,我们应当为祂受苦;为着跟随祂的榜样,也当为祂受苦。

B.既然基督尚且要在世上受苦,并又以受苦的心志为兵器,何况我们是祂的门徒,岂不应当受苦,并要以受苦的心志为兵器么?基督若不要受苦,是很容易的,祂自己说:「你想我不能求父为我差十二营多的天使来么?」但祂并没有这样作。祂虽然可以拒绝那十字架的苦杯,但祂却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样,我们这些因祂受苦的功效而属于祂的人,岂可例外地不存受苦的心志,而能遵行神的旨意么?

C.基督既在「肉身」受过苦,可见祂所受的苦与我们相同,是肉身的苦。所以祂能体恤安慰我们(来2:18;4:15-16)。祂所允许我们遭受苦难,必然是我们力所能胜的;当我们受试探时,祂总会为我们开一条出路,使我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在肉身受苦亦特指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基督既为扺挡罪而受苦到了钉十字架流血的地步,就没有任何人间的痛苦,能使祂失败了。

D.受苦的心志,乃是胜过魔鬼的各种试探的属灵兵器。魔鬼的各种试探,都多少包含着使我们的肉身有享受或可以不必受苦成分。若以受苦的心志为兵器,便使魔鬼的诡诈失去效力。许多时候,我们不能胜过苦难的原因,并非我们没有这种力量,而是没有受苦的心志。心志摇动,所受的苦难便倍感难以扺受。

E.「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断绝」英译作ceased即「停止」的意思,原文pausto{(pauo{)在3:10译作「禁上」,在路8:24;徒21:32;来10:2译作「止住」,在徒5:42;6:13;13:10;20:31;弗1:16;西1:9译作「住」

所以,这句话并非说受苦有除罪的功效,乃是说甘愿在肉身受苦的结果,就使我与罪停止了交往,使罪的诱惑力量停止作用,在我们身上被禁阻,不能继续下去。

在肉身受过苦的人,对于罪恶所招致的痛苦会有更深切的认识,并且领悟出罪恶乃是各种痛苦的根源;不论因我们自己犯罪而陷于苦境,或因别人犯罪而陷我们于痛苦,都是罪的恶果。

F.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我们若在肉身方面为着对付罪而受过痛苦,就必更愿意停止与罪来往,并且离罪、恨罪。例如一个信徒偷取别人的东西,后来为所偷的东西向人认罪、赔罪,以致肉身受苦,其结果必使他有更大决心远离偷窃的罪。

G.基督在肉身受苦,乃是为我们而受,但祂却宁愿为罪受苦,不为肉身享乐。我们纵然受苦,也是为自己而受;这样我们岂能不存一个心志──宁愿受苦也不肯犯罪么?

2.受苦的心志是遵行神旨之能力(4:2)

2 本节指出我们不能遵从神旨意的原因,是因为受肉体与情欲支配的缘故。在此「人的情欲」是多数式的,指各种带罪成分的邪情恶欲。受苦的心志,使我们能胜过这些欲望,不受他们的左右而能遵神的旨意。保罗的书信告诉我们,在我们里面情欲与圣灵相争,使我们不能作所愿作的(加5:16-17;罗8:5-7),在这种「相争」之中,需要我们运用意志的力量拣选神,不拣选肉身。而受苦的心志乃是我们能拣选神的旨意不拣选自己的喜好的因素。所以存这样受苦的心,就可以结束「钟摆式」的灵性生活,「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了。

「余下的光阴」,不论我们在世的年日还有多久,都是「余下的光阴」。吃苦的心志,使人对于今世的一切,不存永久的盼望,而寄望于永世;又使人爱惜余下无多的时光,为永世而积极努力。

3.信徒圣别之生活常是招惹逼害的原因(4:3-4)

3 A.往日的情形

在此使徒追述受书人未信主之前的心意如何,从前他们不但没有吃苦的心志,反倒像外邦人,好行邪淫和各种罪恶的事。彼得站在一个得救者的地位上,追想往日犯罪的生活,而感叹地说:「已经彀了」。这种对于罪恶的生活感到厌和「彀了」的心意,是每一个基督徒应当有的。

本节所提的几种罪可分为二类:

一类属于放纵私欲的,另一类关乎拜偶像的。

但是外邦人的拜偶像,与「邪淫……的罪很有关联,因许多拜偶像的罪是同时放纵肉欲的;所以圣经常将拜偶像的罪与奸淫的罪相提并论。

4 B.现今的改变

信徒不与「外邦人」同奔放荡无度的路,乃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必然有的改变;但这种不与罪恶为伍的圣别生活,却常是招惹外人嫉恨、毁谤和逼害的原因。因为信徒既因归信基督,而在生活上大有改变,表现好的品德,就使那些仍在黑暗路上行走的人,所行的事被显明是属罪恶的,像一些丑事被光显明出来一般,使他们自觉羞愧而愤恨,结果便要设法毁谤并逼迫那些有好品行的基督徒。彼得这样解明信徒受外邦人逼害的原因,是要安慰当时的信徒,使他们知道这样因生活改变,有美好见证而引致人的逼害,是正常的,足以证明他们是发光的信徒,是主所喜悦的。

……就以为怪」,这是许多信徒有过的经历。当他们不照着已往的样子,不随从不信者犯罪时,他们就被人看为「怪」。而彼得这样向信徒解说的目的,正是要说明如此被人视为「怪」的信徒纔不是怪,才是正常的。信徒不应恐怕被人视为而不敢拒绝罪恶,信徒在心理上应有这种准备,才能在外人之中显出分别为圣的生活。

4.逼迫信徒的人必受神审判(4:5-6)

5 交账

「他们」,指上文逼害信徒的人。「他们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账」,换言之,他们必须对于他们逼害信徒的事,向神有所交代。主耶稣曾说:「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太12:36)。这样,那些毁谤信徒的话当然更要供出来了。

圣经论及向神交账,可分为二类,即基督徒……包括神的仆人(罗14:10-12;来13:17),及不信主的人……如本处所论者。表明在这位公义的主面前,对于这些恶待祂儿女的人,必会给予适当的报应。这些话对于受毁谤中的信徒是一种安慰,因为在今世信徒虽或会受屈的苦楚,但在神面前,必然会获得公义的判断(参罗12:19-20)。

「审判活人死人的主」这句话最自然的解释就是:审判一切人的主;彼得对当时仍活着的信徒说明,不论是仍活着的人,或已死的人,主都审判他们的主(太25:31-46;可8:38;13:33-37;路12:35-36;约5:22-27;徒10:42;17:31;罗2:16;林前4:5;提后4:1)。

6 有福音传给死人吗?

本节解释与3:19论及基督下阴间的解释,同样引起解经者的争论。在此提出三种解释以为参考:

A.认为本节的死人指灵性死的人

换言之,本节应按灵意的解释。弗2:1称不信者为「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而在此的审判指福音之光照。圣灵使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而自己责备自己,他们这样为罪自责的结果,引致他们信靠基督而得新生命。所以本节下半说:……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这种完全按灵意解释的缺点,是难以使本节与上节的意思连贯起来,因上节说:「他们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账」,其中「在主面前交账」,表示其上句的审判乃是指将来的审判,而「活人死人」是应按字意解释,指普通的活人死人。这样若上节的「死人」是按字意解,指实在的死人,而本节的「死人」则指灵性死的人(按灵意解),这是令人难以满意的。

B.认为本节的死人是指3:19「监狱里的灵」

这种见解与3:19耶稣到阴间传道的解释附和。但这种解释的困难在于:

1. 何以死人能有机会听福音?

「福音」的含义,是表示听见的人可以有悔改得救的机会。「曾有福音传给」在原文仅一个字 euaggelisth。主曾在太11:5;路4:18用这个字表示祂如何向穷人传福音,暗示听信者均可得救。圣经没有传一种不能得救的「福音」。而本节下句的「要叫……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更清楚说明这种传福音的目的是要使听的人可以得救。所以若本节的「死人」是3:19的监狱之灵,就等于说人死后仍有听信福音的机会。这和圣经一贯的真理相背。

2. 并没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肯定本节的「死人」必然指3:19的灵。因3:20已明指那些「灵」是挪亚时代的不信者,而本节之「死人」是连着上节之死人讲的,指普通的死人,并不专指某一时代的死人,这样,是否一切古今未来的死人也要有福音传给他们?若挪亚时代的不信者有耶稣到阴间传福音给他们,则其它时代,谁负责传福音给他们?神是否可能差遣一位常驻阴间传道的神仆?

或说这死人不是指不信者,乃是指旧约的信徒;但旧约有信心的人早已称义,且靠神活着(参来11:4-5),无需再有人到阴间去叫他们的灵性靠神活着。旧约的人所信的虽是豫表中的基督,但与我们所信的已经降世的基督并无分别。若以为他们要到基督下阴间宣布救恩成功之时纔得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参王下2:11)

C.认为这死人指古代听过福音的人

当福音传给他们时,他们仍是活着的,但使徒写信时则已死,故称之为死人。本书认为这种解释是较完满的,且与本节很自然地与上下文的意思吻合。既无需在紧连的两节之中,将两个「死人」勉强作两种不同的解释;又使下句「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与首句的意思连贯起来,说明福音传给已往世代的人听的目的,乃是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一般的情形死去──肉体按着人受审判(创2:17;来9:27)──灵性却因信靠神而活着。

……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亦可解释为:叫他们在肉身方面虽因人的逼害,按着人的审判而被定罪;但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本句亦助证,上句那些「死人」是未死之前听见福音的,因他们听了福音之后,仍在肉身活着,甚且为福音的缘故,舍去肉身的生命。

此解又与彼得写信劝慰受苦信徒的宗旨相合,使那些对于信徒为主受害而死感到惶惑的人(参帖前4:13-18),得着安慰。

五.应追求的生活(4:7-11)

使徒在本分段中指导信徒追求一种凡事叫神得荣耀的生活。实际上这正应当是信徒行走今世路程的目标。在此分三点:

1.要谨慎自守(4:7)

7 「万物的结局近了」,是信徒应当谨慎自守,儆醒祷告的理由。「万物的结局近了」,也可以说是各人向神交账的日子近了。信徒在世上为主的名受苦、受毁谤和各种冤屈苦楚的日子也无多了,既然如此,就当更加谨慎而儆醒祷告。

圣经除了在这里提及世界的结局已近之外,尚有多次类似的话(罗13:12;腓4:5;雅5:8;启3:11;22:7,20)

「近了」表示快到终点了,在这最后的一段路程中应有更好的表现,更加快速追赶,更不容许陷入迷惑,误走歧途。

「近了」是按主方面来看(彼后3:8;诗90:4)。神能使千年的事在一日间成功,或使一日的事千年纔成功。信徒与永生的神相交相亲,对永世的事认识得更确切,就必对今世的事更觉得短暂。

2.要彼此切实相爱(4:8)

8 「最要紧的」加强下句彼此相爱的重要。本书上文已屡劝信徒彼此相爱(1:22;2:17) 在此加上「最要紧的」,使信徒格外注意,不可以为是老调重弹而忽略了它的重要。 

万物的结局既近,仇敌的迷惑就更利害,反抗真道的势力也更大,信徒的处境必更艰难;这样,信徒「彼此切实相爱」就更重要了。

「切实相爱」既不是虚有其名的相爱,就不会轻易因受挫折便失落了相爱的心 许多信徒的「相爱」,很容易因别人的反应不好便失落,这样的爱心是不够真实的。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本句是应当切实相爱另一个有力的理由。但本句不是说爱的本身有除罪功效,也不是说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因此饶恕我们的罪;除罪惟靠基督的宝血。本句也不是说因爱弟兄就替他隐瞒罪恶的意思,乃是说:

A.爱能使人看不见对方的罪,完全不去留意别人的亏欠。纵然别人有甚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因爱而包容了,饶恕了,便不觉得对方有甚么错。

B.爱心使我们不愿故意将弟兄的错失宣扬于人前,因而不致引起更多的纷争和坏事,免使主的名受更多羞辱。

C.爱心能使我们去挽回弟兄的错失,使他从迷路上回转,而不致于犯更多的罪(加6:1)。

3.要互相服事(4:9-11)

A.款待与怨言(4:9)

7本节提出一些很实际的方法,以指导信徒如何相爱。「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就是相爱的最实用方法。这样对当时的信徒有更大意义,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主仆出门布道,或信徒为道受逼害,以致逃散各地;信徒接待这些人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参徒9:43;16:15;21:16;罗16:1-2;林前9:4-14;约三5-8)。这种「款待」虽然看来只是一些饮食事务方面的效劳,但实际上却是爱心的重大考验,不但增加经济的负担,而且一个陌生的客人住在家中,有许多习惯上的不同,可能引起各种误会与磨擦,很难免会彼此「发怨言」。所以使徒在此劝勉他们不论接待人的与被接待的,都不要发怨言。按帖后3:7-11看来,当时亦有些信徒利用这种机会,寄人篱下,只吃闲饭,不肯作工,保罗则对那些人加以责备。但无论如何,这种爱心接待的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工作,并且是一种很好的爱心学习。

B.彼此服事(4:10)

10 「恩赐」圣经中有时是指救恩而言(约4:1;罗6:23)。但这里是指神所赐人的一种才能,使他们可以作神所要他们作的工(罗12:3-8;林前1:7;7:7;12:4-14;提前4:14;提后1:6)。

「各人要照所得……颢示各人所得的恩赐并不一样,而且都不完全。我们都是各得着某方面的恩赐,因此我们需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受人的服事及服事人。这是神赐我们恩赐的目的。神并未给某人有全备的恩赐,乃是让我们各有别人所无的,然后互相补满,如此更能训练我们相爱的心,更使我们觉得需要互相倚存。

「作神百般恩赐……,神的恩赐是「百般」的,罗12:3-8;林前12:28-31;弗4:11都列举了许多不同的恩赐,但只是举例的性质,并非说除了那些地方所列举的之外,就不再有别的神的恩赐了。使徒可能只照神赐给当时教会的恩赐而举例,但并未限定只有那几样恩赐。恩赐是根据工作的需要赐下的,这样在不同的工作对象中,神当然可能另赐下适应那种工作的恩赐。

「神……恩赐的好管家」,彼得将神的教会作为神的家。所有有恩赐的人,都是「管家」。他们的本分是替他们的主人服务,照主人所交托的恩赐使这个「家」兴旺起来;并且每一个管家都要向他主人交账(路12:42-48;林前4:1-5)。管家能否得到赏赐,不在乎所领受的是甚么恩赐,乃在乎有没有照神所交托的运用,或是否为神运用,抑或只为自己应用。在此可见一个「好管家」应当是:

1. 不把恩赐埋藏起来而不加运用(太25:14-30)。

2. 应照自己的恩赐来服事。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心,不干扰别人,或轻视别人(参林前12:31)。

3. 为神运用,不为自己(路16:1-13)。

4.站在管家的地位上,不以东家自居。不论工作的成效如何伟大,都承认那本是他所应做的分,并无可夸之处(路17:10)。

C.凡事叫神得荣耀(4:11)

11 注意本节将讲道的与服事人的放在一起讲,可见使徒并无一种观念:以为讲道的人,与那些服事人的人有甚么高低的分别;反之,他们都同样领受了神的恩赐。使徒所注意的乃是,他们有否照他们的本分忠心运用他们的恩赐。例如:讲道的人有否按神的圣言讲?服事人的有否照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却不是注意他们所领受的是甚么恩赐。虽然使徒保罗告欣我们按工作的恩赐言,先知讲道是最值得切慕的 但是大的恩赐并不代表大的成功;因为「成功」的大小,乃在乎我们是否忠心运用神所交付的恩赐。

「按着神的圣言讲」意即按神话语的正意来讲(提后2:15)。讲道不是发表自己的意见,讲道者的成功不在于其口才与动听的言词,乃在于是否照神话语的正意来讲。传道人是传神所交托的信息,不是传自己所发明的道理。

……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这「力量」包括身体、灵性、物质三方面,按神所赐的,尽力之所能,为服事神而服事弟兄。这句话的意思更可推广运用于一切其它的恩赐上,也就是都当照自己所有,善加运用。

「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这是神赐恩赐的目的。神何以要赐下百般的恩赐,又使信徒彼此服事呢?就是要叫祂因基督得荣耀。保罗亦劝勉信徒即使吃喝都要为神的荣耀而行(林前10:31;罗1:21;14:21;徒12:23)。神得着一切荣耀原是应当的,因为「荣耀权能都是祂的,直到永永远远。」

六.应以为主受苦为乐(4:12-19)

1.不要把苦难看得太严重(4:12)

12 彼得自己有此经验,他曾以主耶稣会受苦「为怪」(太16:22);而这里的受书人似亦有疑惑,以为一个爱主敬虔的人,何至于为主受苦而看不见主的眷顾?彼得就用他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不要以信徒受苦为怪,因罪恶的世界对于敬虔的基督徒是容纳不下的,正如当时的世代容不下主耶稣一样。信徒的善行常使世人的良心受到一种无声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因此世人一有机会便起而反对、逼害。所以信徒切勿以为行善的结果会受人欢迎,其实不然,他们虽或可以得着少数热心信徒的敬爱;但反对的人一定更多。

「亲爱的弟兄阿,有火炼的试炼临到你们……,1:7已提及火的试炼。以「火」形容试炼,是要强调试炼的猛烈与令人难以抵受。主在世时曾以风与水的比喻论及根基之试验,那是关乎信仰本身之真伪的试验;保罗在林前3:10-15也提及火的试验,那是「工程」之质量的试验,是关乎将来到主前的时候,我们的工作生活如何,将被显明出来。但在这里的火的试炼,乃是关乎今世信心锻炼的试验,是今世临到信徒的苦难或其它事情,这些试验能使信徒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形,并使他们经过试验之后信心更加坚固,且在属灵方面具有更高贵的价值。普通的废铁,和经过精炼的钢,在价值上有极大的分别。照样,经过火炼的信心,也使信徒在神面前,可以作更尊贵的用处。

从另一方面来说,神允许我们遭受如火的试炼,正足以表示神对我们的好意和重视,表明神认为我们是一种贵重的质量,如金、银、宝石一样值得加以精炼,以备作尊贵的用途。

「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本句被放在括号内,为解释上句「不要以为奇怪」的意义。使徒告诉他们,不可把试炼看得太严重,或太希奇,应当知道「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这乃是通常有的情形,不是甚么希奇的事。许多时候,信徒会在试炼中失败、丧胆,或灰心的原因,乃是由于魔鬼把我们所面临的苦难,在我们的心理上予以扩大,使我们感到十分严重,无力取胜,结果在试炼还未来临之前信心已经动摇。正如以色列人的十个探子,夸大迦南人的强悍可怕,以致以色列人大发怨言,终于受神管教倒毙旷野(民13:25-33;14:26-35)。

又如现代战争中,有时敌方会将他们的新武器宣传得过份可怕,使对方不战自败。所以信徒不要对于将要来的苦难看得「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应当靠主刚强壮胆,以免中了魔鬼的诡计。

2.现今所受苦难是为将来的快乐(4:13)

13 为主的名受苦,不觉愁苦,倒以为是喜乐;这是彼得自己的经验(徒5:41),他用本身的经验劝告信徒。

为甚么为主受苦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这句话表示:我为主名受苦,便在「耶稣的患难上」有分(参启1:9),这是我们极大的荣耀。并且在我们受苦的时候,有主与我们同在(提后4:17)。我们今世和祂一同受苦的结果,也必在永世的荣耀与祂一同有分(彼前5:1;提后2:12-13)。

「倒要欢喜;因为……,注意使徒在此提醒我们,当苦难来临时,不是先求苦难离开我们,而是先求我们对苦难的态度转变。「倒要欢喜」,这是我们在苦难来临时应当有的态度,当我们觉得为主受苦是一种喜乐和荣耀时,「苦难」已经不再成为我们的重担了。

「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这句话给我们的亮光就是:信徒受的苦难只是暂时的,在信徒的前面有一个「荣耀的……时候」,就是祂显现的时候。现在的苦难是将来的荣耀,逃避苦难等于逃避荣耀。今世为主所受的苦难不过像种子种在地里,使我们将来可以收获荣耀与快乐的果子而已(太5:12)。所以基督的显现,乃是我们荣耀的盼望,我们应当为这美好的盼望而甘愿照主的旨意受苦;因基督也曾因那摆在前头的喜乐而受苦(来12:2),结果被升为至高(腓2:9-11),我们现今照祂的踪迹而行,也必与祂同享荣耀。

3.为主受苦是有福的(4:14-16)

A.有福的受苦(4:14)

14 本节与主在太5:11-12;10:42的教训相同。注意:「为基督的名」表示我们受苦的最大价值,不在乎所遭受的苦的大小,乃在乎是否「为基督」;若为基督而忠心受苦,不发怨言,就是荣耀神,在魔鬼面前夸胜了。

「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这是为基督的名受辱骂却仍有福的理由。这荣耀的灵就是指圣灵,圣经常用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真理的圣灵(约14:17;15:26;16:13),恩惠的灵(来10:29),智慧和启示的灵(弗1:17),都是指同一位圣灵,而不是表示有许多不同的圣灵。正如圣经对神和主耶稣也同样用了许多不同的名称,无非是要从各方面使我们认识神。此外圣经亦常称圣灵为神的灵(弗4:30;帖前4:8;罗8:9,14;林后3:3)。

在此特指圣灵为荣耀的灵,与上文的论题有关,为使那些为主受辱的信徒知道,他们虽然受人的羞辱,但那位荣耀之神的灵却住在他们里面;祂要作他们的荣耀(诗3:3;89:17),证明他们是应当与主同享荣耀的,并帮助他们在苦难中荣耀神。

B.不应受的苦(4:15)

15信徒因基督的名受苦,固然有福;但若因自己犯罪,或越过基督徒的本分,以致招惹一些不必要的痛苦与逼害,却是没有价值的。这世上有许多属世的活动,不论政治、经济或社会的活动,都常带着罪恶的成分,但郄不是信徒的权力所能干预的;信徒若不知道自己在世上的属灵职责,或做出一些干犯别人利益或主权的行事,引起世人的厌恶与反感,因而招惹世人的逼迫或辱骂,便不算是荣耀神了。

C.应视为荣的苦(4:16)

16 本节实际是重复14节的意思。「基督徒」在当时乃是讥笑信徒的一种别号(徒11:26;26:28)。「这名」「基督徒」「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就是要因背负这被视为羞耻基督徒之名,而归荣耀给神。

总之,信徒受苦应为神的荣耀,却不可为自己的罪恶、无知,或自己的喜好。

4.审判要从神家开始(4:17-19)

17-18 这几节说明信徒应当为主名受苦的另一理由,因为一切的的事神都必审判,并且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解经者对于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A.有人认为这审判,指将来对教会工作的审判(林后5:10;林前3:13-15;4:5)。教会被提至空中后,要先受工作的审判,然后不信者纔受审判。而本节首句「时侯到了」并非真是到了,只是感叹那审判的时候将要立即来到了的意思(参太24:33)。而下句「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就是:若信徒──那些受逼害的人──神尚且留意他们的生活工作是否忠心,先行审判,则那些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包括逼害信徒的人──他岂能逃避神的审判?紧接着的18节,则系从另一方面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来鼓励信徒为主受苦:「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意即义人将不只是仅仅得救的;他们的生活工作,如何因不忠心便要受审判而「仅仅得救」,亦必同样因忠心受苦而不只是仅仅得救,更要得赐。

B.另有解经者认为这17节的审判不是指将来,因按原文17节首句「时候到了」应译作「时候是到了」,换言之,当时已经到了。这意思就是当时信徒所受的苦,就是审判的起首了。这样,所谓「审判」是指信徒在肉身方面所受的管教、苦难或试炼。而「从神的家起首」,就是神的家──教会──先受苦,而不信者,以后亦必受苦和受审判。另一方面,彼得的意思亦可能是指,信徒所受的只不过是灾难的起头部分──只不过是大灾难的先兆──尚且使他们感到像「火」一般猛烈难受,何况那些不信者,将受到是大灾难的末后部分──引致永火的痛苦──他们的结局是何等可怕呢?

照这解释,18节就是加重上文的意思,若义人尚且只能「仅仅得救」,则按神公义的尺度看来,那些恶人岂不是要灭亡到无地可站么?(仅仅得救又可译作艰难地得救,参提后3:12)按这解释,彼得是以当时那些逼害信徒的不信者,将受更重的痛苦,以慰勉受苦中的信徒。

19「所以」,证明本节是将上文的讨论作一个结论。既然神是审判一切人的主,不论以上的解释那一种完满,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照神的旨意受苦,且在受苦中一心为善,忠心行神旨意,切勿因苦难而灰心,自暴自弃,跟随恶人行恶,或以恶报恶;乃应将自己的生死交在信实的造化之主手中,信赖祂的眷护与安排(参路23:46;徒7:59)。

问题讨论

解释3:13的意义?

3:15-16中有那三种存心,可使信徒在患难中坦然?16节下半应怎样解释?

「代替」为题,分析3:18,作为传福音的讲题。

关于基督下阴间的问题,解经家有那两种不同见解?尽量详细的解释。

洗礼有除罪的功效吗?那为甚么要受洗?

「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罪断绝了」怎样解释?受苦有除罪的效果吗?

「审判活人死人的主」怎样解释?

有福音传给死人吗?这样,已死的人有得救机会吗?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应该作怎样的解释?

怎样才是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审判要从神的家开始」有那两种主要的见解?――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得前书第四章

 

【彼前四1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武装自己」(新译)。基督在肉身受苦是除掉我们的罪,我们在肉身受苦,就会与罪断绝。我们当凡事拣选苦难,胜过拣选罪恶。―─ 牛述光

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安逸,安闲,逍遥,享乐,怎样能叫人犯罪;劳苦,负重,受压,为难,也怎样能叫人不犯罪。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神没有意思要祂的子民受苦。受苦的心志并不是受苦。受苦的心志的意思就是:我里面在神面前有一个心愿,愿意为主受苦。主不一定安排我们天天都受苦,但是所有作主工作的人,不能有一天缺少受苦的心志。――倪柝声《主工人的性格》

受苦的心志是比受苦深得多的;有受苦的心志,不一定就在外面受苦;在外面受苦的,也不一定有受苦的心志。这就像在物质上贫穷的人不一定灵里贫穷。人一没有受苦的心志,他在工作上就不能作到甚么地步。外面的要求越过他的能力的时候,他就立刻退缩。――倪柝声《主工人的性格》

受苦的心志是兵器,这是厉害的,这叫撒但没有办法得胜。受苦的心志一没有,撒但只要把你所怕的一样东西摆进来,你就落下去,你在神的工作上就退下去,你就没有用。――倪柝声《主工人的性格》

 

【彼前四1~2我们巴不得每天都是舒服的度日,一点不受苦。当一点难处临到,就要求神把那难处除去。但这里是说,要把受苦的心志,当作一种兵器。我们想基督既在肉身受过苦,我们也应当受苦。受苦不只是本分,并且是职分。受苦是我的事,我巴不得受苦。有这样的心志当作兵器,就一切都可打倒了。不只不怕受苦,并且欢迎受苦;不只见苦难不退缩,并且让苦难来找我。能如此,我们就能『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倪柝声

 

【彼前四4「放荡,」原文是放纵情欲、淫佚任性。―─ 牛述光

 

【彼前四7你们要...儆醒祷告。」

朋友,不要冒险和世界接触,如果你还没有祷告。当你晚上跪下祷告的时候,瞌睡压在你的眼皮上,一天辛苦的工作成了你的托辞,你就缩短你的祷告,从神面前退去休息了。到了早晨,因为起身迟了,一天的工作已经堆在你面前,你又向神通融一下,匆匆促促把晨间最宝贵的交通草率了事。

你一点都不儆醒祷告!你忽略了儆醒,这样的忽略能不能补救呢?不能!

你不儆醒祷告,是一件何等严重的事!魔鬼的试探,你无法对付;罪恶的引诱,你无法站住;四围的难处,你无法忍耐;和神交通,你无法维持;和同作肢体的生了隔膜;在不信的人面前失去了见证;属灵的能力消失;爱主的心冷淡;作事凭自己的喜好,不凭神的旨意;你会觉得你和神离得非常遥远。不祷告一天,等于堕落一天。 祷告的时候,如此以疲倦为借口,敷衍了事,你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这一天或许照常过去,但包含在祷告里的新鲜力量,却没有你的分了。─劳勃生

信徒们,不要作无谓的冒险,把儆醒祷告这件事忽略了。刚强的神子耶稣基督,尚且需要天未亮即起身祷告,把祂心中的事向神倾吐出来,何况我们呢?

主耶稣如何借着祷告而充实了属灵的生命,我们不太明了,但是我们确实知道:无祷告的生命,是无能力的生命。不祷告的生命,可能在外表忙忙碌碌,但是却远离了日夜为我们向神代求的救主耶稣基督了。──选

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如果照中文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小心,保守自己,提高警觉来祷告。但是原文意思是『要想祷告,要先作到有个清楚的心志(clearmind),而且要自我约束(self-control),然后方能祷告。』我们祷告,不是开口就可祷告;要有一个清醒的心志,不是糊里胡涂就祷告;在祷告前要先想想你这个人和主的关系是否调整好了。―─ 寇世远《谨慎之道》

万物的结局近了;…要…儆醒祷告。』今日世人所看重所倚靠的世事世物,将来都要过去,都要有一个『结局』。世事世物越近结局,迷人累人就越厉害。只有儆醒祷告,能叫我们胜过这种迷人累人的光景。

 

【彼前四8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切实相爱在希腊文可以翻译为『不失败的爱』。在主面前,爱是不失败的,谁拥有了爱,谁就永远成功。我们能够在爱里,享受主给我们的得胜。―─ 寇世远《谨慎之道》

「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这句话常被人误解,在原文之意,不是说甚么罪都可以用爱遮掩,那么教会岂不成了藏污纳垢之所?神的话乃是说『爱能补救许多的过失』,有漏洞把它填住,有错误把它纠正,把失败变为成功,这是真爱。而且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补救之后要遮盖、不宣扬。只在暗中补救,不要公开宣扬。人们常把垃圾扫到地毯底下,这是遮盖污秽;垃圾是不能如此处理的,要把垃圾扫出来,经过化学处理,使之变成肥料,这才是真正挽回之道。总要给人一个新的开始,这是真正的彼此相爱。―─ 寇世远《谨慎之道》

 

【彼前四9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请人吃饭是款待,但假如单是请人吃饭,可能变成酒肉朋友,基督徒应当是道义之交,而不是酒肉朋友。原文所指,并不单是款待,引伸有接待之意,更好的解释是『恩待』;你当于我有恩,我也有恩于你;我当不放过机会恩待你,你也尽一切本分恩待我,彼此都以恩慈相待(弗四12)。但人们有个毛病,恩待人时,若不谨慎就会发怨言,因为有时人会恩将仇报,反过来对付你,这时你就难免会发怨言,悔不当初了。你存着报答主恩的心恩待别人,结果无论对方有甚么反应,对你是好是坏,都无所谓了。―─ 寇世远《谨慎之道》

 

【彼前四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按原文前面是『恩赐』,后面应翻译为『恩惠』;这两者的不同是:『恩赐』是才干,如讲道、祷告、谈道、探访…等恩赐,恩赐是关乎『工作』方面,即属世所谓的才干;『恩惠』不是指才干,而是指『品德』,你可以没有恩赐,但你不可没有恩惠,品德是关乎『生活』方面。当主耶稣来的时候,主先问你的生活,然后问你的工作(太廿五21『良善』代表生活,『忠心』代表工作)。―─ 寇世远《谨慎之道》

 

【彼前四12~13亲爱的阿,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

大卫的遭难,使他的古琴发出更悦耳的音乐来;他的遇险,使他发出感谢和歌唱的声音(赛五十一3)来;他的诗篇,直到今天仍能叫地上的许多软弱信徒得到帮助,叫天上的父神得到快乐。

究竟甚么东西使耶西的儿子有这般属灵的修养呢?

仇敌的吼叫,逼他发出向神的呼吁来。神大能的拯救,丰富的恩慈,使他唱出感谢和欢乐的赞美来。所以,每一次的苦难,在他琴上添一根弦;每一次的拯救,给他一个赞美的新题目。

一次痛苦躲过,一次祝福扣留;一次危难避去,一次荣耀失去。平稳度日的人不懂得依靠,所以他们不会看见神的荣耀,也不会唱出赞美来。

如果我们要多明白属灵的奥秘,我们就不能惧怕在前面等候我们的苦难;因为有许多宝贝的功课,是必须在苦难中方能学到的。──薛伯登

「祂试验我,为要派我服事祂」(提前一12韦氏译本)。

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倒要欢喜。」意即不只是在试炼的时候要喜乐,是有试炼临到的时候就要喜乐。意即要欢迎试炼,要感谢赞美主说,又来了。有的弟兄姊妹,一见试炼来到,就皱起眉头来。―─ 倪柝声《得胜的生命》

 

【彼前四14常住在你们身上,」原文是停止、安息等意思,不是荣耀逐渐离开,乃是久停的光景。―─ 牛述光

 

【彼前四19一心为善,」一心是不变的意思。―─ 牛述光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彼得   第四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彼得   基督   的人   荣耀   基督徒   信徒   福音   他们的   自己的   上帝   苦难   这是   心志   书简   肉身   圣经   耶稣   旨意   经文   死人   是指   原文   教会   第四章   都是   信实   保罗   不信   点此   本节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