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二章-《圣经背景注释》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二章-《圣经背景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相关章: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二章


二1~12
最后的反叛
  有些帖撒罗尼迦基督徒认为,主临到的日子已经来过了。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保罗提醒他们,当他在那里的时候,如何教导他们耶稣讲过的话(二5、15):在* 基督回来之前,必定先有最后的反叛出现,这乃是先决条件。

二1 这里的「临到」(二章8节有进一步的描述;参:帖前四15)和「聚集」,在文法上是连在一起的,而两个词都源于耶稣说过的话。「临到」是一个普通的字,但若用来指君王,就别有一番含义,指隆重的拜访。有些犹太典籍用这个字来指神从前的显现,以及未来在荣耀中的启示;马太福音二十四3、27、37和39用它来指耶稣回来审判世界。
  许多典籍,包括* 旧约(如:赛二十七12~13)和后期犹太人的文学,都讲到以色列的聚集,成为神的子民;保罗可能是采用耶稣的话,就是后来记于马太福音二十四31(那里用了一个相关的词),讲到义人聚集的图画。

二2 若有人只在聚会中听人读过一次保罗的头一封书信,可能会误解其中的重点。希腊人的看法,认为死后是活在地下世界中,或是灵魂得脱,进入最高的天,但并不包括未来死人* 复活一事。帖撒罗尼迦基督徒可能是从自己的文化前提来解读保罗的话:他们或许假定,在* 基督里未来的实况已经成就了,并非只是开端而已。保罗回答说,「主的日子」虽然随时可到,且其时间无人能预知(帖前五2),但在此之前仍会有普世的反叛(帖后二3~12)。

二3~4 第一个条件或是「反叛」(NIV、NRSV、TEV),或是「背道」(NASB)。倘若是「反叛」神,那就是世界对祂最后的侮辱(二4):倘若是「背道」,那就是指耶稣的话,后来记在马太福音二十四10~13。这两项罪都列在犹太人的末时苦难清单中,但由于保罗省略了这些清单中大部分列出的记号,只集中于耶稣提过的几项,因此这里的用词可能指背道。无论是哪一种,保罗都暗示这个词不适用于他的读者(二10~15)。
未来将有一位敌基督(如一般对他的称呼)的人物出现,这似乎主要是后期犹太文献中的说法,不过当时的犹太典籍也用类似的名词,来称某些从前或现今的君王(亦参:但九~十一的邪恶诸君);异教君王以自己为神祇的传统,可谓渊源久远(赛十四13~14;结二十八2;但六7)。
  * 死海古卷提到一位「说谎之人」,他反对他们团体的创立者;* 所罗门诗篇也以这类话语形容罗马将军庞贝;而罗马皇帝一般都适合这幅图画。在本信之前约十年,该犹.卡立古拉想要把他的像放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结果几乎引起叛乱。卡立古拉是在现任皇帝革老丢(主后41~54)之前。
  在本信的二十年之后,提多摧毁圣殿,他的手下在圣殿现址摆设维斯帕先(Vespasian)皇帝的衣冠,视同神祇崇拜,以污秽圣殿。
  不过,此处所用的比方主要来自耶稣(参:太二十四15),而耶稣是引用但以理书(但七25,八11,九26~27,十一31、36;参:代下三十三7;结八3)。有些学者仔细研究预言之后,认为但以理书十一章是形容伊比芬尼所带来的污秽;但是「末时」似乎在当时已经临到(十二1),即在耶稣之前两百年。正如亚伯拉罕后裔得地为业的应许,在士师时期、从大卫到约西亚之间,以及后来的时期,因着以色列的不顺服,一延再延,这节经文可能也是 * 末世延期的例子。然而,倘若计算但以理书九24~27的时期,受膏君(有些人认为是弥赛亚)将被「除掉」的时间,大约即为耶稣死的那年;四十年之后圣城被毁,又暗示至少延迟了四十年。
  福音派的诠释者对以下的看法有差异:(1) 未来是否会有特定的大灾难(也许即帖撒罗尼迦后书二8~9所指);(2) 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的犹太战争是否完全应验了预言(参:太二十四15~21);(3) 这一段时期所含括的历史(参:启示录的注释,尤其十二章);(4) 这用语是以不同的方式再三使用,每一次所言皆为真实。

维斯帕先头像
_


二5 帖撒罗尼迦人显然误解了保罗对未来 * 国度的讲论(徒十七7),保罗如今传给他们的教导,似乎大部分都来自耶稣(帖后二15)。

罗马的提多拱门
_


二6~7 这一段的解释,是 * 新约圣经中最分歧的。甚至连应当如何翻译,也不太确定(第7节的末了,那约束者是否「被挪走」,那无法之人是否「从其中前来」?)。对「约束者」的看法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约束者」是耶稣所提末世临到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福音传至万国(太二十四14);这个看法颇有道理,但严格来说,传福音的完成应当是在末世之前,而非背叛出现在末世之前。
  「约束者」也可能只是神主权的约束(如:结五11);亦可能是天使长米迦勒,即犹太传统中以色列的守护天使(参:但十二1);又可能是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团体(太二十四16~21);许多学者更主张,是自称为神之皇帝前面的那一位君王,或几位皇帝。
持最后一种看法的人指出,保罗写此信时的皇帝名叫革老丢,这名字和拉丁文的「约束」有关;他是逼迫者尼罗的前一任皇帝;有关尼罗,见:彼得前书的导论。早期教会的教父许多人认为,「约束者」乃是罗马帝国。
  现代有一个流行的观点,即「约束者」是 * 教会,但却缺乏当时情境的支持,因在保罗的时代教会并没有充分的社会力量,来执行这个功能。
  帖撒罗尼迦前书四15~17所描述* 复活时教会从地上挪走的情景,并不符合这里的上下文,因为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惟有到了审判之日才能脱离苦难,得着安息(帖后一6~9),而且只在主的日子(二2)才被召聚(二1),而主的日子之前则有背叛(二3~4),背叛之前有约束者(二6~7)。

提多拱门内侧雕刻着搬走圣殿物品的场景
_


虽然没有一位古代的基督徒作者主张约束者是教会(大灾难之前被提的思想,首次清楚出现在历史上的时间,为一八三○年左右,是时代主义的推论),但今天许多人赞成这个看法,而且举出许多其他新约经文作为左证。
  无论如何,帖撒罗尼迦人显然了解保罗的意思(二5),而他的重点亦清楚无疑:这件事还没有发生,因此背叛与主的日子、教会的召聚,都是未来的事。

二8 保罗借用以赛亚书十一4的话(参:何六5)来描述那无法之人的结局,和其他犹太典籍的说法相仿。保罗将耶稣亲自的临到(参:帖后二1)与那无法之人的来到(二9)作对比;这种对比法,请参看:启示录十三的注释。

二9 保罗的时代已经出现虚假的神迹。术士与医治神庙的神祇比比皆是;虽然皇帝崇拜的焦点并不在医治,但东地中海的一些人也向皇帝的灵祈求,以他为神来崇拜,希望能得到医治。坊间流传维斯帕先皇帝(主后七十年,他的衣冠被放在圣殿中供崇拜)能行神迹,但是一般的皇帝并不以行神迹者自居。圣经很早就记载假先知能行神迹(出七11),不过保罗讲到他们与末世有关,他的数据源可能还是耶稣的教导(参:太二十四24)。

二10~12 在* 旧约中,神对人的刑罚常是让他们在自己所选的事上盲目(赛十九14,二十九9~10);犹太文献中记载,万国都故意远离神的真理,只有以色列接受祂的 * 律法。在犹太人的思想中,* 撒但最主要的角色是控诉与欺骗或试探;有关伊比芬尼的欺骗,参:但以理书八25;有关一般性的偶像,参:以赛亚书四十四20和杰里迈亚书十3~5。哲学家自认为是爱好真理的人,在保罗的时代,这样的人在有闲阶级中被视为怀有崇高的道德理想,还有一些会停步聆听人演讲的人,也会推崇他们。可是保罗,就像大多数犹太人一样,认为神的全备真理只由启示而来,并非来自哲学家有限的推理。

二13~三5
感恩、祈愿祷告与代祷事项
  这里和帖撒罗尼迦前书三9~13一样,保罗第二次提出感恩以及祈愿祷告,然后再进入本信的劝勉部分。

二13~14 在*旧约里,神「拣选」以色列;* 外邦信徒接枝至祂的子民中,*新约则称之为「拣选」(参:罗九14~29的注释;亦参:太二十四31)。有关 * 圣灵(一些犹太教派常将其与灵里的洁净相连)与成圣,参:帖撒罗尼迦前书四7~8的注释。有关「荣耀」,参:帖撒罗尼迦后书一10和12的注释。

二15 犹太教的 * 法利赛人强调,要将从前教师的传统谨慎地传递下去。保罗曾将耶稣的教导传给帖撒罗尼迦信徒,本章有不少内容是隐指耶稣的教导。

二16~17 此处保罗提了一个「祈愿祷告」,即用「愿某人如何」的讲法作为向神的祷告。虽然这番话不是直接向神说的,但意思却如同祷告一般,期望神会回答。—— 《圣经背景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二章   罗尼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迦后书   保罗   罗尼   基督   的人   信徒   福音   罪人   真理   圣经   日子   是指   再来   圣灵   耶稣   教会   基督徒   大纲   主耶稣   第二章   自己的   注释   这是   神迹   他们的   使徒   的是   教训   都是   约翰   点此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