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相关章: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


五1~11
要儆醒
  保罗继续谈论主的临到(四13~18),结尾同样是劝他们要彼此安慰或鼓励(四18,五11)。

五1 此处保罗引用耶稣的另一段话(后来记在徒一7;作者通常在引用时,会用相近的话来说)。末时的时间无人知道,这类思想在其他犹太人圈子中也司空见惯;至于义人是否可以促使末时早些临到,还是末世只在神命定的时刻才会临到,教师们常辩论不休,不过大多数人都同意,人不会知道末时的时间。不过,有些人作出繁复的表列,来预测末时何时会出现;保罗却不采用这类理论。

五2 这一节是耶稣的另一段话(太二十四43;亦出现于彼后三10;启三3,十六15)。「主的日子」在*旧约里是神的日子,指末时的审判(有时早一些的审判为其预表,不过最后的形式则为终极的大灾难)。犹太人的 *启示文学常说,末时将于人想不到的时候临到,然而却会有征兆。保罗并不是说,主的日子之前没有征兆(帖后二2~4),只是说,这些无法准确告知人时间,也不会让恶人心生警惕(帖前五3~4)。

五3 这些「生产之苦」不是马太福音二十四8的长期痛苦,而是主的日子最后的毁灭性痛苦,如以赛亚书十三8所言。生产之苦是痛苦与毁灭常用的比方(诗四十八6;赛二十一3,二十六17~18,四十二14;耶四31,六24,十三21,二十二23,四十九22~24,五十43;何十三13)。突然的毁灭也是圣经常见的概念(赛四十七11;耶六26),恶人在出乎意料的时刻受到审判,是犹太人启示文学惯用的题材;但是保罗在此可能主要反映出耶稣的教导(太二十四36~44)。
  犹太人很清楚何为假太平:在旧约中,假先知预言平安,却导致犹太人亡国(如:耶六14);主前一世纪罗马将军庞贝进入耶路撒冷,假装带来和平;而在保罗写此信大约二十年之后,得胜的假预言导致耶路撒冷人遭提多手下的罗马军队大肆杀戮。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读者可能以为,他的话是在攻击从前罗马皇帝的声明,他们声称,罗马已经使整个帝国达到了和平与安全(pax et securitas)。像这类的教导听来像是反叛的言论,可能会令基督徒遭到逼迫(徒十七7)。

五4~5 这几节的背景很自然:保罗将主的日子临到比作夜间的贼(参2节的注释)。贼通常是晚上偷偷进屋,可是在耶稣里的信徒却是在主的日子之白昼中。保罗将白天与光、晚上与暗作模拟,是运用当时善与恶的一般比方。「……的众子」(NIV、NASB)或「……的儿女」(KJV、NRSV)是「具……特色之人」的说法。

五6~7 晚上是睡觉的时间,也是醉酒荒宴的时刻。保罗除了明显使用马太福音二十四43之外,还可能用到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四42、49和二十六45的话。其他道德教师也用过「保持清醒」之类的比方。

五8 除了参加狂欢宴会的人之外,罗马守卫和其他守夜的人(如牧羊人),是晚上惟一保持清醒的人。保罗的武器比方可能也反映出犹太人标准的末世前最后之战的想法,而道德学家也常用军事比方讲述他们与情欲的斗争(参:罗十三12的注释;亦参:弗六10~20的注释)。

五9 虽然「拯救」可以指「脱离」,但上下文若是在讲最后的拯救(正如此处),它就一定与义人的身体 * 复活相连。犹太教将这种复活,与神临到时将忿怒倾倒在* 外邦人和不顺服的犹太人身上,两件事并列,认为会同时发生。

五10 「睡觉」的比方,参四章13节的注释(这里不可能是指五章5~7节的比方,那是指属黑暗的人)。

五11 参四章18节的注释。
五12~22
在神子民中当如何行
  第12~15节是讲彼此当如何相待;第16~22节是谈共同的(及一部分私下的)敬拜(参:弗五18~21对共同敬拜的类似劝勉,接下来便论到家规)。

五12~13 用来称「管辖」(NASB、NRSV)或「在上管理」(KJV、NIV)帖撒罗尼迦基督徒的字(和合本:治理),在希腊罗马世界主要是指 * 庇护人,他们支持 * 受庇护者,或某些宗教团体。倘若这里是指这群人,他们便是开放自己家庭的基督徒,让 * 教会在其中聚会,并按自己的力量在金钱和政治方面帮助教会(帖撒罗尼迦的庇护人可能包括耶孙,徒十七5~9)。
  他们可以「责备」(不单是「教导」,NASB、TEV),这不算不寻常,因为他们可能是会众中比较富有的,因此受过较好的教育。
  古代大多数人根本是文盲;而凡是受过训练,且有时间去读圣经的人,要劝诫人就并非难事,因为在犹太人的会堂或教会中,劝诫人都是以圣经为根据。
  如果没有人特别富裕,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人必须尽力履行庇护人的功能,这些家庭教会就会在小一点的房子里聚会,会众或许很拥挤;不过会众中可能总有一些较富裕的人(徒十七4)。

五14 「不守规矩」(KJV、NASB)的人是未受适当管教的人──「闲懒者」(NIV、NRSV),他们可以做工,却不肯去做(参四11;帖后三7~8)。「内心脆弱的人」(NASB、NRSV)或「胆小的」(NIV、TEV)特别是指自我诋毁的人,他们的自我形像很差。参:以赛亚书三十五3~4。

五15 可与耶稣的教导比较(太五39);有些犹太教师也劝人不要报复(参:罗十二17的注释)。

五16 希腊伦理学家常会列出简洁的要点,就像保罗在此所写的话。许多圣经的诗篇将喜乐与庆典和敬拜相连(如:诗九14,三十三1,四十七1,九十五2,一四九1~5);因此这里自然将喜乐与祷告和感恩相提并论。

五17 犹太教最严格、最敬虔的人也不会整天祷告;不过他们会定时、忠心、多方的祷告。「不住祷告」可能是指这一类的祷告,或者存着祷告的态度过日子,不单只在团体敬拜,或个人安静的时间才祷告。

五18 那些认为万事是由命运之神或某个神祇主宰的异教徒,会以为对凡临到自己的事都应当接受,并且心存感谢。就保罗而言,凡是相信神的主权与大爱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感恩。

五19~20 早期犹太教多半将 * 圣灵与 * 预言相连;保罗不希望有人藐视真正受感而说的信息。译为「消灭」的名词,通常是指灭火,这正适合 * 旧约的一个比方,刻画先知无法压抑神的感动(耶二十9)。

五21~22 按上下文看,「凡事试验」(NIV)可能指要试验预言之类的话(五19~20),保留好的,拒绝坏的。或许由于某些希腊宗教的信徒在神秘经验中会受感说话,因此保罗警告帖撒罗尼迦人,不要把他们的受感说话与异教徒的作法混为一谈;不过,在旧约里面已经有判断预言真假的事。在旧约中,许多先知是在有经验的先知之下受教,经由他们的指导来分辨圣灵的感动(撒上十九20);由于早期基督徒会众没有机会遇到这类有经验的先知,因此,透过同样有先知恩赐之人彼此来查验,乃属必要(参:林前十四29的注释)。
五23~28
末了的话
五23~25 有关「祈愿祷告」,请参三章11节的注释。保罗在此按犹太人一般的方式(参如:申六5;路十27),列出人各种不同的结构,以强调全人,不过他用的词汇是当时的文化用来描述人的各个部分(他在别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区分,如:林前七34,十四14~15)。他并不像有些哲学家,把人的结构详加分析,将灵魂分为二(*西塞罗)、三(* 柏拉图、* 斐罗),或八(* 斯多亚派)部分。保罗和大部分犹太作者与 *旧约一样,视人为一个整体,在死亡时身体和灵魂分开;若他们指出各个部分,只是作为强调的说法。
  后来华伦提努(Valentinian,译注:二世纪)的 * 诺斯底派将魂与灵的区分大作文章,他们主要受到中期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把人分为「属魂人」与「属灵人」,而保罗在此并没有这种思想;他们的区分极端到一个地步,以致否定身为道的耶稣会完全成为肉身,或取了肉身。坡西多纽(Posidonius,译注:二世纪斯多亚派哲学家)、马可.奥热流(Marcus Aurelius,译注:二世纪罗马皇帝,斯多亚派哲学家)等人则倡导一种三元论(三部分);后期 *撒玛利亚人也主张将人分为三部分,不过他们并不用保罗在此所用的词汇。晚期犹太教中的神秘派,称为秘术派,将魂分为十部分,包括三而一的三个一组成分。古代埃及人的思想也似乎承认人有不同的成分,把身体和 ba、ka、akh 分开。

五26 亲吻是向亲人或所尊敬的人问安时,很普通的示爱方式;参:罗马书十六16的注释。

五27~28 许多人不能阅读,因此若要全会众都能明白,把他的信读出来是惟一的方法。—— 《圣经背景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五章   罗尼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迦前书   的人   保罗   罗尼   信徒   基督   基督徒   教会   再来   圣经   先知   喜乐   圣灵   日子   是指   耶稣   前五   都是   注释   光明   之子   白昼   是在   导论   这是   他们的   劳苦   信实   新约   平安   旨意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