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帖撒罗尼迦前书相关章: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

【帖前四1「弟兄们,我还有话说:我们靠着主耶稣求你们,劝你们,你们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知道该怎样行可以讨神的喜悦,就要照你们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

〔文意注解〕本节按原文在开头有『所以』(中文漏译),将上文主再来的事(三13)带进应用里。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弟兄们』表示保罗在站在弟兄的地位上说话,而非高高在上;『我还有话说』这句话是变换本书主题的连接话,前面一至三章提到保罗与帖城信徒之间的种种情形,从这里开始直到全书末了,保罗教导帖城信徒如何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信、爱、望,预备自己以迎见主的再来。

「我们靠着主耶稣求你们,劝你们,」『靠着主耶稣』原文是『在主耶稣里面』,意指他的劝勉不是出于他自己,乃是出于主耶稣,并且惟有在主耶稣里面的劝勉才会使人有所改变。『求』和『劝』两个不同意思的动词,表明了保罗既谦卑又恳切的态度。

「你们既然受了我们的教训,」这话表明以下的劝勉乃是根据他已往的教导,进一步有所补充和追加。

「知道该怎样行可以讨神的喜悦,」『行』指一个人在生活上的行为;这里表明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动机,不是为着满足自己,乃是为着讨神的喜悦。

「就要照你们现在所行的更加勉励,」这里暗示帖城信徒已过的行事为人是在正确的原则上,但仍不够完全,需要更进一步的改善。

〔话中之光〕(一)工作上的成功,或信仰上的勇敢,并不代表灵命成熟。凡等候主来的人,都该在工作和生活这两方面常作准备。

(二)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真理若不付诸实行,便是空洞的道理,没有实际的价值。

(三)许多人在劝告别人的时候,总是把对方看作比不上自己的人,不知不觉地站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上劝告,因此得不到多大的果效。

(四)基督徒若有甚么劝勉和教导,都要在主里面而作,也只有在主里面的劝勉才能产生作用。

(五)我们对别人的劝告,应当谦卑地看自己是不配的,惟有靠主才有资格说话。

(六)劝中带求,求中有劝。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箴廿五15);我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西四6),才能进到人的心里,产生功用来。

(七)基督徒生活的全部,都要为着讨神的喜悦,所以我们应当明白神的旨意,知道甚么是讨神喜悦的事。

(八)生命不增长便会萎缩,灵程不进则退;基督徒不能耽溺满足于现况,应该『更加勉励』。

(九)基督徒无论达到甚么程度,都不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乃是竭力追求,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腓三12~14)。

【帖前四2「你们原晓得我们凭主耶稣传给你们甚么命令。」

〔文意注解〕本节按原文开头有『因为』(中文漏译),表示上文讨神的喜悦(1节),乃是主耶稣的命令。

「你们原晓得,」这是再一次提醒他们回想过去他所给予他们的教导。这一类的话在本书信中一再的出现(参一5;二1,2,5,11;三3,4;四1,2,6,9;五1)。

「我们凭主耶稣传给你们,」指保罗的教导是以主耶稣的权柄(或权威)为基础。

「传给你们甚么命令,」『命令』是一个军事术语,指从上级长官所传下来必须遵守的指令(参徒十六24)。

〔话中之光〕(一)传道人相类似的信息,必要时应当重复不断地传讲,直到深入信徒们的心灵里面,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行事为人产生影响为止。

(二)许多信徒只为听道而听道,喜欢听各样新鲜的道,因此对于已经听过的道会显得不耐烦;这种听道的态度,拦阻他们从听道中得到益处。

(三)如果我们存着诚实的心要行道,而不是专为欣赏别人的讲道而听道,我们就会觉得实在需要传道人一再地提醒我们相类似的道,好叫我们能够清楚了解,并且付诸实行。

(四)所有的教训,都应当凭主耶稣传给别人,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把自己的意思当作主的意思。

(五)保罗说:『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甚么都不敢提』(罗十五18)。

(六)信徒应以基督的精兵,听从祂的『命令』为己任。

(七)基督徒若能以绝对服从主命令的心态来领受圣经的话语,就必会有全新的看见,因为神的旨意是向那些存心遵行的人打开的(参约七17)。

【帖前四3「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

〔背景注解〕当时罗马帝国的性道德观念非常低落,认为贞洁为一种不合理的束缚,因此视婚外性行为如同寻常,特别是在希腊地方,异教徒鼓励藉性事以崇拜异教神明。帖撒罗尼迦信徒乃是在这种环境中得救,有可能对性的观念仍不很清楚。

〔文意注解〕本节按原文开头有『因为』(中文漏译),表示『神的旨意』乃是与『主的命令』为平行子句,同样和『讨神的喜悦』有关。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神的旨意』指神所喜悦的心意(参1节);神的旨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信徒个人的引导,譬如到那里去、作甚么事(参雅四13~15;徒十三22),另一类是对所有信徒通用的旨意,譬如祂要我们行善(彼前二15)。在这里是指后者,即对每一个信徒均适用的旨意。

『成为圣洁』按原文意指从世俗中分别出来,在此特别指从异教的淫风败俗中分别出来。

神的旨意乃是要祂所救赎的人,都照着祂神圣的性情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参彼后一4),从神以外的一切事物分别出来完全归给神。为这个缘故,神赏赐圣灵给我们(参8节),帮助我们,又亲自使我们达到全然成圣的地步(参五23)。

「远避淫行,」『淫行』指正当婚姻关系之外任何形态的性结合;信徒应当完全避免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包括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以及同性恋行为等。

〔话中之光〕(一)神拣选我们,使我们成为神国度子民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能明白并遵行神的旨意,好叫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所以我们信徒应当以神的旨意为重。

(二)基督徒存活在地上,应当学习大卫的榜样,凡事遵行神的旨意(徒十三22,36),这样,我们活着才有价值(约壹二17)。

(三)但愿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我们,叫我们遵行祂的旨意,又借着耶稣基督在我们心里行祂所喜悦的事(来十三21)。

(四)基督徒在地位上虽然已经成圣称义(林前六11),但在实际生活上也须有圣洁的见证。

(五)神照祂的形像造人(创一26~27),好叫我们人能够彰显祂(参罗九23);就神的这个旨意而言,没有一件事比淫乱更触犯神,也没有一件事比淫乱更破坏人。

(六)任何使我们不圣洁的事,永远不需要我们特意去寻求是否符合神的旨意,因为它们总是违背神的旨意。

(七)神的旨意是要我们成为圣洁,圣洁与淫乱是相对的。没有一件事像淫乱那样破坏信徒(参林前十六18),因此我们务要彻底禁戒淫乱。

(八)万恶淫为首。『淫行』的试探,比任何其它罪恶的试探更厉害,更普遍,信徒当更加谨慎(参林前五1)。避开试探,不接近试探,是胜过罪恶的秘诀。

(九)我们要逃避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二22)。

【帖前四4「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

〔原文直译〕「要你们每一个人晓得,在圣别和尊贵里持守住他自己的身体。」

〔原文字义〕「守着」购买,拥有,掌握,占据,控制,保守,保全;「身体」器皿。

〔文意注解〕「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用圣洁、尊贵』原文是『在圣别和尊贵里』,圣别重在指神面前的光景,尊贵重在指人面前的地位;信徒的身体如果有淫行,就在神面前污秽不洁,在人面前卑贱不堪。

『身体』原文是器皿,信徒的身子是用来承受宝贝的器皿(林后四7),总要脱离不洁、卑贱的事,才能作贵重的器皿,合乎主用(提后二21)。

〔问题改正〕「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有一些解经家根据《彼得前书》将身体(原文『器皿』)解作『妻子』(彼前三7),因此本节意指各个弟兄要守护自己妻子的贞洁或者对自己的妻子忠贞;但这种解法显然将妻子当作丈夫的器皿,而该处经文是说丈夫和妻子都是承受生命之恩的器皿,只不过妻子是较软弱的器皿而已,因此我们不能赞同此种解法。

〔话中之光〕(一)每个信徒必须尊重自己的身体,好好地持守住身体,使其适于为神所用。

(二)任何淫行,都是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身体的行为。

(三)信徒的身体是基督的肢体,是圣灵的殿,是重价买来的(林前六19~20),所以不可犯淫乱的罪,当用它来荣耀神。

(四)信徒对于自己身体的运用,不该仅仅被动地逃避(3节)和抗拒而已,应该主动地掌握、控制和支配(『守着』的原文意思)身体,使它专作圣洁和尊贵的用途。

(五)信徒主动运用自己身体的最佳方法,就是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十二1);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以至于成圣(罗六14,19)。

【帖前四5「不放纵私欲的邪情,像那不认识神的外邦人。」

〔原文字义〕「放纵」投入其中,在里面;「私欲」欲望,心愿,渴望,贪欲;「邪情」情感,情欲。

〔文意注解〕「不放纵私欲的邪情,」『私欲』的原文含义是一种主动且激烈的欲念。本来神在造人时,赋与人身体内各种正常的欲望和本能,例如食欲叫人喜欢进食而长大,性欲使男女相吸、藉结婚而繁衍人类等,但这些欲望和本能因着人的堕落而被罪所利用,成为可羞耻的情欲,喧宾夺主地支使人作出一些不合理的事(参罗一26~31)。这种不受正常控制的情欲,就是这里所说的『私欲的邪情』。

「像那不认识神的外邦人,」『外邦人』指不信主耶稣的人(参林前十20;弗四17;彼前四3;约参7)。

〔话中之光〕(一)信徒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应该行使主权使用自己的身体,而不随着身体的欲望行事。

(二)身体内的各种欲望必须加以控制与支配,才能有正常且合理合法的表现;正常的基督徒乃是凌驾在身体的欲念之上,而不受身体欲念的支配。

(三)不认识神,乃是人放纵邪情私欲的基本原因。

(四)世风日落,信徒生活在这样邪恶败坏的社会中,决不可随波逐流,而应显出与世人有所不同的风格与见证。

(五)基督徒的行为,理应和世人有分别,因为他们不认识神(参耶十25;诗七十九6),而我们却认识神。

(六)基督徒越认识神,就越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也就越在肉身上彰显神(提前四15~16)。

(七)我们信主的华人,不再是『外邦人』了,乃是与圣徒同国(弗二19),是神国度里的人了(帖后一5;启一6)。

【帖前四6「不要一个人在这些事上越分,欺负他的弟兄;因为这一类的事,主必报应,正如我预先对你们说过,又切切嘱咐你们的。」

〔原文字义〕「越分」越过界限,出了轨,跨出步外;「欺负」损害,占便宜,贪得无厌。

〔文意注解〕「不要一个人在这些事上越分,」原文没有『一个人』;『这些事』指淫行(参3节);『越分』指过犯。

「欺负他的弟兄,」淫行不仅得罪神,也得罪人,因为除了伤害当事人之外,还会伤害到配偶或未婚夫妻(包括自己的和对方的);若是淫行的对象是信徒或是信徒的配偶(包括未婚配偶),当然视同欺负弟兄。『欺负』是指贪婪的欺骗;『弟兄』在此是通称,包括姊妹在内。

「因为这一类的事,主必报应,」『这一类的事』指越分欺负弟兄的事;『主必报应』指主必然审判犯淫行者,给与当得的惩治。畏惧主的报应,乃是我们另一个保持贞洁的动机。

主的报应,有时发生在人还活着的时候,例如大卫王因犯奸淫而得神的报应(撒下十二11~14),又如许多人得性病、艾滋病,或离婚、身败名裂;也有时须等到人死后才执行。但无论是在生前或是在死后,人最后都得在主的审判台前为自己的行为交账(罗二6)。

「正如我预先对你们说过,又切切嘱咐你们的,」『切切嘱咐』意指说了再说,仍旧放心不下,再三叮咛。

〔话中之光〕(一)在性的关系上持放松的态度(参5节),就容易踰越规矩,不但得罪神,且也会伤害别人。

(二)今天世人认为两情相悦的性关系便不是犯罪,他们完全不顾自己配偶和对方配偶所应有的权益,这在公义的神眼中乃是越分和侵权,祂必报应。

(三)在教会中千万不可欺负弟兄,或言语,或行为,或态度,凡是叫弟兄受到伤害的(不仅是淫行而已),主都必审问(参太十八6,10;廿四48~51)。

(四)有些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传道人在教会中应该多讲积极正面的话──『要…』,而少讲消极负面的话──『不要…』;但是保罗却不是这样,凡是该警告、该提醒的话,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再三讲说。

【帖前四7「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原文直译〕「神本是在圣别中召了我们,并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

〔文意注解〕本节按原文开头有『因为』(中文漏译),表示信徒应当『远避淫行』(3节)的另一个理由。

「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沾染污秽』指行淫的后果,是得罪了自己的身子(林前六18),使自己的身子不洁。

「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成为圣洁』与『沾染污秽』是两个完全对立的词。信徒须在一切所行的事上圣洁,因为那召我们的是圣洁的(彼前一15~16)。

神呼召人的目的,乃是要人远离污秽,成为圣洁,这是信徒另一个必须保持贞洁的理由。

〔话中之光〕(一)神的救恩绝不是给我们一种可以放心犯罪的保证,所以我们不该仗着神有赦罪之恩,而大胆地去沾染污秽。

(二)从一方面的意义来说,信徒是神所分别出来归于祂自己的人,所以他们已经是『圣徒』了;但从另一方面的意义来说,他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将此种成圣的身分表彰出来。

【帖前四8「所以那弃绝的,不是弃绝人,乃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神。」

〔文意注解〕「所以那弃绝的,不是弃绝人,」『弃绝』意指『拒绝』那要我们成为圣洁的命令。

「乃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神,」这里含有两方面的意思:(1)神赐圣灵给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圣别我们;(2)圣灵在我们的里面感动运行,其主要的工作就是使我们成圣。

〔话中之光〕(一)我们不要轻易批评、弃绝同工或弟兄,恐怕他所说或所作的若是出于神的托付,我们就不是在批评、弃绝人,乃是批评、弃绝神了。

(二)活在性不道德的罪中,就等于拒绝神,特别是拒绝圣灵。

(三)顺从圣灵是信徒能过圣洁生活的诀要(罗八6,13~14);我们若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

【帖前四9「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神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

〔文意注解〕「论到弟兄们相爱,」『弟兄们相爱』在原文只有一个字(philadelphia),此字原指同一位父亲所生儿女们之间的爱,新约圣经转用来指同一位父神所生儿女们之间的爱,也就是在基督里信徒之间的爱。

「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神的教训,」这话有两方面的意思:(1)信徒里面有神圣灵的引导和神生命的感觉,使我们自然知道应当彼此相爱,而不用别人在外面教导我们(参来八10~11);(2)当保罗还在他们那里时,已经在弟兄相爱的事上教训他们了,因此不用他再写信提到这事。

「叫你们彼此相爱,」『相爱』的原文是神圣、高尚的爱(agape)。

〔话中之光〕(一)圣洁的生活(参1~8节)必须加上爱心(9~10节),因为只有爱才完全了律法(罗十三10)。

(二)个人的圣洁生活和群体的相爱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个人不圣洁的行事,都带着自私和损害别人权益的性质,而违反相爱的原则;反之,我们若不能彼此相爱,也就无法有个人的圣洁生活。

(三)凡是真实蒙恩得救的信徒,都必会从神领受直接的教训(参赛五十四13;约六45;林前二13)。

【帖前四10「你们向马其顿全地的众弟兄固然是这样行,但我劝弟兄们要更加勉励。」

〔文意注解〕「你们向马其顿全地的众弟兄固然是这样行,」『这样行』是指爱弟兄的行为。帖城信徒不但在的信心行为上,作了马其顿众教会的榜样(参一7~8),而且也在爱心的行为上有好的表现(参林后八1~2;比较帖前三4,6)。

「但我劝弟兄们要更加勉励,」这话表示爱心的行为应当多而又多,永无止境(参三12;彼后一7)。

〔话中之光〕(一)不论信徒的信心与爱心进展到甚么地步,总是还要更加进步的。

(二)爱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因此爱心的增长也应无止境。信徒的爱心要不断增加,在质的纯洁方面,和量的宽广方面,都该继续不断的增长。

(三)爱心不怕多用,只怕滥用;不怕爱得太广博,只怕爱得不合真理。今天的教会正是要在爱心上『更加勉励』,多而又多。

【帖前四11「又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正如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

〔原文字义〕「立志」热望,企图,努力寻找。

〔背景注解〕当时一般希腊人鄙视体力劳动的工作,认为它只适合低贱的奴隶去作。也有可能帖城信徒中有些人误解了主再来的教训,既然主再来的日子是那么迫近,就应当放下手中世俗的工作,专心一意等候主降临。

〔文意注解〕「又要立志作安静人,」意指『安份守己』,不要多管闲事(参帖后三11~12),也不要成为别人的累赘(参二9;帖后三8)。

「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此话显示帖城信徒中间有些人因着错误的观念而不屑作工,必须倚赖他人来维持生计。

「正如我们从前所吩咐你们的,」这话表示当年保罗传道时,不仅在道理上教导信徒,并且在实务上(practical)劝勉信徒。

〔话中之光〕(一)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容易对别人的事产生过分的兴趣,以致给人一种多管闲事的印象。

(二)基督徒应当有一个企图心,在地上过一个安静的生活,尽本份而不喧嚷;单纯地为主而作、而活,不惹事生非。

(三)信徒不亲手作工,专靠别人的爱心接济,这是误解并误用信徒的爱心,我们若不予以指正,就如同溺爱,爱之反害之。

(四)爱心的生活(9~10节)不是指望别人发爱心,乃是要自己劳动生产,足用有余而爱给别人。

(五)信徒彼此相爱的生活,不是制造机会让别人来爱我们,乃是发现机会去爱别人;不是借口让别人有爱的机会而不作工,乃是为着爱别人而亲手作工。

【帖前四12「叫你们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没有甚么缺乏了。」

〔原文字义〕「端正」端庄正直,规规矩矩。

〔文意注解〕「叫你们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叫』字表示是后果,而其前因则是前面的『亲手作工』(11节);『外人』指不信主的教外人;『行事端正』指行为正当,不会招致批判。

「自己也就没有甚么缺乏了,」意即自己也就不再需要倚靠别人的供给了。

〔话中之光〕(一)非基督徒看不起那些自以为属灵,只会动口教训别人却不会动手作事的基督徒。

(二)信徒在生活上至少应达到社会公认的好标准,取得教会外面的敬重。

(三)许多基督徒在世人眼前没有见证,因为他们或者作起事来敷衍塞责,或者根本就不肯作工,羞辱主名。

(四)信徒若自己不作工,而靠他人的供给来生活,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别人会因此看不起他们和他们的信仰。

(五)凡是因为不好好作工以致有缺乏的基督徒,必定不是爱主、顺服主的基督徒。

【帖前四13「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

〔背景注解〕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们领受保罗的教导,一心忍耐着等候主耶稣基督从天降临(参一3,10)。但当保罗离开他们之后,他们可能对主的再来有所误解或受别人的误导,而产生了如下的错误观念:(1)最好甚么事都不作(参11节),专心等候主;(2)以为主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很快就要再来,所以信主的人都要活着见主;(3)死后没有复活(参林前十五12),人一死就了了,就甚么指望都没有了。

〔文意注解〕「论到睡了的人,」『睡了的人』指死了的信徒;基督徒死了还会再复活(林前十五22),如同睡了的人还会再苏醒过来一样。

「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这是保罗惯用的口吻(罗一13;十一25;林前十1;十二1;林后一8),表示他非常乐意将他所知道的属灵真理或经历,与别人分享,好让他们与他一同受益。

「恐怕你们忧伤,」这话不是说信徒遇到亲人辞世时不该有伤痛的感觉,乃是说信徒不该像世人那样,觉得与去世的亲人从此生死两隔,后会无期,人生的希望因死亡而破灭,所以忧伤逾恒。

「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指不信主的世人。当时的希腊异教徒对死亡深怀恐惧,认为人生一切的希望终结于死亡之时。

〔话中之光〕(一)任何正常的人,都喜欢和自己所亲爱的人分享好处,更何况基督徒,岂不更乐意彼此分享从神所得的领受?!

(二)基督徒对亲人之死,一面在情感里有点依依不舍,但另一面在心灵深处有一个确信,将来必要相会在天,共享永福。

(三)在基督徒看来,死亡是一桩快活的和胜利的事情(参林前十五57)。

【帖前四14「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

〔原文直译〕「…神也必照样将那些借着耶稣已经睡了的人,与祂一同带来。」

〔文意注解〕「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乃是我们信徒也要复活的理由之一(参林前十五12~16);我们既然相信祂死而复活了,我们也要照样死而复活。注意,这里保罗不用『睡』字而用『死』字,似乎有意要强调一个事实:主耶稣既已充分承担了死亡的恐怖,所以相信主的人不必再怕死了(参来二14~15)。

「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指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参16节)。

「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他』字指那些已经在主里死了的人;『一同带来』表示已死的信徒先要复活(参16节)与主相会并同在。

〔问题改正〕「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有的解经家认为按原文乃是『那借着耶稣睡了的人』,所以这些人应当解作『为主殉道的人』,这样,似乎只有为主殉道的信徒才够资格被主一同带来。其实,这种解法过度牵强,只在介系词上下工夫,而罔顾上下文;并且,一般信徒也都是『借着耶稣』才到父那里去的(约十四6),故仍宜解作『所有死了的信徒』。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的信心是活的信心,是可以把所相信的原则活用在自己实际生活上的信心。

(二)主耶稣基督不但今天与我们信徒同在,带领我们行走人生的路程,并且将来还要与我们同在,带领我们进入荣耀里(来二10)。

【帖前四15「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

〔原文字义〕「降临」临在,来临,显在身边,靠近身侧,同在。

〔文意注解〕「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这『一件事』指主再来时的情景和信徒先后被提的次序;『照主的话』关于这事并未见于四福音书中,因此有两种可能:(1)主亲自向保罗说话,给他启示(加一12);(2)主耶稣在世时曾经说过这话,后来由听见这话的门徒们口舌相传。

「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指当主再来时还活着的信徒。注意,这里不仅提到『活着』,并且也提到『存留』(参17节),本来人『活着』就是『还存留』在地上,并不需要特意去说明,似乎显得语气重复,但圣经的遣词用字往往深具含义;『存留』按原文又可译作『留下』,意指这些活着的信徒当时是被主留下来的,所以他们应该是那些在大灾难之前未被主『取去』而被『撇下』的信徒(参太廿四39~41)。

『我们』乃是一种写信人与受信人认同的说法,并不表示保罗相信他会活到主再来,因为他在别的书信中曾说神必叫『我们』从死里复活(参林前六14;林后四14)。

「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这句话不但指明了主再来时信徒被提见主的次序,并且也解明了当时帖城信徒可能有的一种疑虑,即他们害怕在主再来以前去世的信徒可能会错失被提见主的福分。

根据这一段经文(15~17节),主再来时信徒被提见主的次序如下:(1)基督再来;(2)已死的信徒复活;(3)仍活着的信徒身体改变(林前十五52),和复活的信徒一同被提到空中云里与主相遇。

【帖前四16「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原文直译〕「因为这位主祂自己必从天降临,有发令的声音,有天使长的声音,有神的号声;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起。」

〔文意注解〕「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这是要应验主升天时天使所说的话:『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徒一11)。

「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当主降临之际,有三种不同的声音发出,提醒人们注意即将有惊天动地的事要发生。『呼叫的声音』是一种发令的呼叫声,有如集合的信号;『天使长的声音』很可能就是指那从天上殿中出来的天使,向那坐在云上的人子大声喊叫的声音(参启十四14~16);『神的号吹响』就是末次的号筒吹响(林前十五52),可能是为着聚集神所救赎的人(参民十2)。

由于这里所描述主降临时的光景,有三种引人注意的响声,因此必然引起举世之人的注目,并且有『神的号吹响』,所以这是指主再来时的第二阶段公开降临(参太廿四27~31),而非第一阶段隐秘降临(参太廿四36~44)。第一阶段应是发生在大灾难之前,而第二阶段则发生在大灾难末期。

「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意指在此之前已经死了的基督徒,必要应声而起。

【帖前四17「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原文字义〕「被提」抓住,攫住,抢出,强烈地被拿去;「相遇」相对而行,相会,迎接。

〔文意注解〕「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我们』是指当时还存活在地上的信徒(参15节)。

「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他们』指死而复活的信徒(参16节)。得胜者要在这世代的末了,三年半大灾难之前主隐秘的降临时,先被提到三层天神的宝座那里(启十二5~6,14),而大体的信徒要被留下来(太廿四39~41),等到大灾难的末期主耶稣公开的降临时,才和那些死而复活的信徒一同被提到空中云里。

「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这是一句笼统的话,从复活被提见主,到永远和主同在,这中间仍有不少的过程和细节。

〔问题改正〕「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这是新约圣经中极少数清楚提到『被提』的经文之一,而此处的被提,又伴随着三种大声音(参16节),因此传统的解经家认为信徒被提并非隐秘地进行,乃是公开、众目可见的事;他们甚至将信徒被提的事统一归纳成全体信徒都要『一同被提』,也就是说全教会都要同时被提。而相信全教会将会同时被提的人,又分成灾前全教会被提、灾中全教会被提和灾后全教会被提等三派,每派都有著名的属灵伟人支持。但这三种说法都有破绽,对许多处经文无法作合理的交代。现代解经家逐渐多有人相信基督徒在灾前、灾中、灾后『分批被提』,例如戴德生、史百克、倪柝声等人均持这种看法,本书编者亦赞同此说,理由如下:(1)主耶稣预言人子降临时,清楚提到『取去一个,撇下一个』(太廿四39~41),所取去的是得胜者(参启三10),所撇下的是大体的信徒,并且主耶稣形容祂如同『贼』来到(太廿四43),故应当是指祂在灾前隐秘的降临空中;(2)本段经文所提『这活着还存留的人』(15,17节),含示被提者不仅指当时还活着的信徒,并且他们是在此之前未曾被提而『存留』(即被留下、撇下来)的信徒,这里应当是指灾后公开提接大体的信徒;(3)《启示录》中提示有不同阶段的得胜者(启十四1~5;十五2~3)和不同梯次的被提(启十二5;十四15~16;十六15),可见在大灾难中仍有得胜的信徒被提。

「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许多基督徒误用这句话,以为信徒所有不同(得胜或失败)的讲究,都在人活着的时候,一旦信徒死了或复活见主了就不再有甚么差别,大家都立刻『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基督徒死后决没有审判』。这是误解圣经。基督徒得救之后的行为和工作,仍须受主的审判(参太五22;七21;廿四51;廿五19;林前三13;林后五10;彼前四17等)。

〔话中之光〕(一)和主永远同在,乃是我们信徒的主要盼望(参帖前五10;约十四3;林后五8;腓一23;西三4)。

(二)死亡只不过是基督徒进入永世的一道关口(有些人甚至不须经过死);我们与基督的结合是由相信而建立的,这种结合不能被死亡破坏。

【帖前四18「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

〔文意注解〕「所以,」表明本节是13~17节的结语。

「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这些话』指13~17节的道理教训;当教会里有人过世时,这些话有助于彼此劝勉与安慰。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无需忧伤(13节),因为神的话语才是最大的安慰,这远比人凭自己而说的安慰话有功效。

(二)信徒应当常用主要再来的话互相劝勉,因为这就是教会现今要等待成就的事。

── 黄迦勒《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注解》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

【帖前四1靠着主耶稣是整个劝勉的基础。保罗并非因他个人的道德标准或知识,而想把一套行为规范强加于他们,而是凡在基督里的人都应表现出这种行为,就像保罗自己和帖撒罗尼迦信徒一样。

重要的是他们应该照所行的更加勉励,这里动词和三12的(「充足」)一样,意思指「充满」;只是后者是表示充满爱,而这里则完全在表达基督徒生命是一种更丰盛之生命的思想(参约十10)。只有这种生命真正使人自由。──《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138因着使徒是这样摸着了『神的旨意』(3节),涉及了『神的喜悦』(1节),所以凡弃绝他们和他们的教训的,『不是弃绝人,乃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神』(8节),这是何等严肃的事!同样的,在今天这混乱的时代中,我们也当谨慎,甚么好像都可弃绝,但那些摸着神永远丰满旨意的人,和他们的教训,那是万万不可弃绝,不能得罪的!不然的话,我们弃绝了他们,神就也要弃绝我们;这位赐圣灵的神,就要从我们收回祂圣灵的同在,圣灵的能力,和圣灵的祝福了。可不警惕!──《读经指引》

【帖前四1~10使徒在这里的劝勉,两次说到要『更加勉励』(1,10节),照原文意思也可译作『更多丰富』。这是说明,使徒劝勉人的目的,并非仅仅要人作个良善规矩的人而已;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所盼望的,乃是在人身上,能显出一种生命丰盛的光景,这也就是基督的丰满在基督徒的身上,有了具体的彰显。无论是本身的『圣洁』(1~8节),或是彼此的『相爱』(9~10节),都是为要见证出基督的丰满。既是如此,就是一个无止境的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我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腓三12)。所以他也劝勉别人要『更多』,要『更加』。哦,真是以丰满基督为标竿的人,是永不会自满自足,固步自封的。反之,凡以为自己样样都有,『已经富足』,对于属灵的事,这一件早已『摸透』了,那一件早已『到家』了,再无可改进的了,再无需要别人帮助的了,这些观念无非证明自己根本没有看见丰满基督的异象,这真需要向主买眼药,好好擦明自己的眼睛(参启三17~18)。主可怜我们!──《读经指引》

【帖前四2命令parangelias)这个字并不常用,新约中另外只出现两次(提前一5、18;同语根的动词较常出现),都是关于信心的命令。正确地说,它是指像一列士兵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传递命令;军事命令常用这个字。──《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2~8请留意在这一段里已提到三位一体神的各位格。父(3节)、子(2节)、圣灵(8节)。何等奇妙的构思!神本体各位格都关系到使徒成圣,并都参与其中。──《活石圣经注释》

【帖前四3人所犯的罪,都是在身体以外;惟独淫乱,是得罪自己的身体(参林前六18)。所以我们必须严格的避免邪淫的行为,才能成为圣洁,讨神喜悦。尤其在今天这个『邪恶淫乱的世代』(这是主亲口说的,参太十六4),到处充满着淫色、淫声,稍不小心,连神的儿女也会陷落其中,不能自拔。真是求主多多保守我们!──《读经指引》

希腊原文的旨意没有冠词,意即下面提到的并非神的全部旨意。神的旨意涵盖极广,而其中之一当然就是下述的命令。基督徒不能只关心那些投合自己心意的事。他们必须知道神看重他们一切所行的,而神的旨意是他们应该圣洁。这里所论及的圣洁特别是指性的圣洁。消极地说是远避淫行。──《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3~8「淫行」是指一切婚前和婚外的性关系,保罗的劝勉是要信徒「远避」它、不要接近它。至于方法则是「守」(或作「控制」)自己的身体,不放纵私欲的邪情(4~5)。换言之,人与生俱来的性欲,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应该控制的,这是信徒意志能力范围之内的事。神所赐给我们的性欲,是可以用「圣洁尊贵」来控制的。──《新旧约辅读》

【帖前四4「身体」原文是『器皿』。―─ 牛述光

有趣的是保罗用「晓得」作动词(NIV,「学得」),好像对于每个了解基督教信仰意义的人而言,这种罪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里保罗重复前一节的「圣洁」两个字,因为守着自己是那些行圣洁之道的人所追求的。它与「尊贵」并用是因为淫乱总会带来不名誉和耻辱。──《丁道尔圣经注释》

「守着」的动词原意较接近「获得」,它可意指获得之后的结果,即「拥有」;这里是指「逐渐达到对于身体之完全的支配」。──《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5其中的 pathos(私欲的邪情)指一种困扰心灵、难以克服的感情,人在其中一生受制于魔鬼,有如牠的工具。这是恶的被动面。反之 epithymia「放纵」,则是主动面。两者并用表示向邪情投降。──《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6除了违反圣洁与尊贵,淫乱是一种欺负弟兄的行为,因为那是夺去原属他所有的。就这层意义而言,弟兄当然是指「你为人的弟兄」而非「在基督里的弟兄」。保罗所说的显然指通奸;它使通奸者两人之外的其他许多人也犯了罪。同时这也包括婚前性行为;不洁的人不能行使那贞洁被视为理所当然之相对义务的婚礼。──《丁道尔圣经注释》

淫行就是罪,得罪神的圣灵(林前六19);得罪自己的身体(林前六18);也得罪别人。因此,保罗补充说:不要一个人在这事上越分,欺负他的弟兄。换句话说,作为基督徒的男人,一定不可越过婚姻的界线,与弟兄的妻子偷情,欺负他的弟兄。──《活石圣经注释》

【帖前四7因为(for,译文:中文和合本未译)把这一节和前面所说的连起来。基督徒的生命是以神的呼召为基础,而非出于人的主动(见二12,五24;帖后二14)。──《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8所以为我们指出一个结论。因为神已召我们成为圣洁,所以那些轻慢这事的人是直接藐视神。atheteo{弃绝,这个字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它有几种不同的译法,例如「废掉」(加二21)、「废弃」(林前一19)。其意大约是「取消」、「不当一回事」,这里正是这意思。这里保罗是以「祂这圣者的灵」这种不平常的字序来称呼圣灵,在一般的表达方式更为庄严,强调出圣灵的高贵和这段经文的特色──圣洁。──《丁道尔圣经注释》

【帖前四9弟兄们相爱philadelphia)和 agape{ 不同。每一个 agape{ 所临到的人,必会具有经历神之 agape{ 的特征(见一3)。64基督徒以这种爱对待所有人,不拘好坏,一视同仁。但他对那些在属天大家庭中与他合一的人,也应有另一种弟兄之爱。在新约之外,philadelphia 总是指一种连系在一群同父所生的孩子之间的爱;在新约中则无例外地用来指把基督徒合而为一的爱。

我们回想耶稣的话,祂说:「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七17;参约六45)对于敬虔寻求的人,神永远是充满作为的,尤其是教导信徒如何去爱。──《丁道尔圣经注释》

那里有爱,那里就有合一的心;那里有合一的心,那里就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气(诗一三三1,3)。──《活石圣经注释》

【帖前四9~12爱心的生活不是指望人发爱心,乃是要自己劳动生产,足用有余而爱别人。―─ 牛述光

【帖前四11蒙恩的人固然应该凡事倚靠主,也仗赖教会中弟兄姊妹的爱心帮助;但这绝非叫我们偷懒,成为好吃懒作的人。正常的基督徒,像这里所说,都是殷勤作事,不但能自理自顾,『没有甚么缺乏』(12节)还能有余力,顾念别人,显出爱心。──《读经指引》

「我们劝你们……要立志淡泊」(腓立斯)。他所用的动词是(philotimeomai),在古典希腊文中是「野心勃勃」之意,后来指「拼命努力」或「不停地寻觅」,亦即全心全力追求目标(参罗十五20;林后五9)。

显然是因为某些帖撒罗尼迦信徒好逸恶劳,依赖同伴的施舍过活。他们可能借口基督很快就要再来,因而一个人花全部时间,准备迎接主再来并无不妥。先不管这理由是否成立,有些人的确不愿工作维生,保罗似乎即针对他们发出强烈的劝勉,要他们辛勤工作,避开浮华不实。希腊人鄙视体力劳动,视之为奴隶的工作。但基督徒(像犹太人一样)却坚持劳力的高贵(参弗四28)。──《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实际上告诉他们最好的等待方法,就是让耶稣基督来临的时候,看见他们安静地、有效率的并勤奋地做他们的日常工作。──《每日研经丛书》

本节里的三个命令是:

1.不要爱出风头,当满足于「微小、不为人知,惟独接受基督爱护和嘉许。」

2.办自己的事,不要打扰别人的事。

3.自食其力,不要作寄生虫或「闲荡的人」,依赖别人过活。──《活石圣经注释》

【帖前四12在某种意义上,基督徒活着必须无视于世界的批评,因为他的标准是主的道,不是所处环境的风俗习惯;但另一方面他必须了解这个世界的反应,因他不可由于言行疏忽而使信仰蒙羞。基督徒诚然得随时准备帮助别人(加六2),却也有自己的担子要负(加六5)。任何辛勤工作的人,将会发现神丰丰富富地供给他所需的,不再有任何欠缺。──《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一个基督徒的身上,我们看见他的可爱善行工作──尽量去施予和帮助别人;但同时必须建立一种自立的精神,只要他双手有能力去工作,能赚取每天的生活所需,他必然不会靠别人的施舍而过活的。──《每日研经丛书》

我们都是基督徒,并且期待基督的来临,但这事实却不会撤消我们在生活上实际的责任。我们应当切记,世人都在监视我们,人们藉看我们的行为来判断我们的救主。我们应当向不信的人行事端正,在经济上独立,不用依赖别人。──《活石圣经注释》

保罗的教训是:基督徒的自给自足是由对上帝的信赖而来的,又基督徒是团体的一分子,他的工作,生活等都不能忽略别人的权利及存在。因此,基督徒虽然是应自给自足,独立生活,却是不能独自生活,因为也要顾念别人的事。基督徒不能成为别人的负担,同样的,必须常常担当软弱人的重担。──《中文圣经注释》

【帖前四13睡了的人,所用的现在分词(另一处在林前十一30)表示一种活着的状态,比用完成式或许更能表达未来复活的确定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282.“睡了的人”是什么人?本书中有数次提及“睡”,,意义有何不同?(帖前四章13节)】

本书曾四次提及“睡”,即:

一、“睡了的人”,指在主里去世的人(四章13一15节),共三次。

二、“不要睡觉”(五章6节),是指灵里沉睡而言,所以下文有“儆醒谨守”一语。

三、“睡了的人 (五章7节),这里所说的睡了的人与四章所说不同,这是指身体的睡眠而言,因为下文说“是在夜间睡”。

四、“睡着”(五章10节),是指身体睡眠而言,主那稣再来时,有人睡觉,但有人醒着,均将被提与主在空中见面了。

所有在保罗的心目中,“睡”有三种:即“灵性的沉睡”(弗五章14节),“身体的睡眠”与“在主里去世”。基督徒有“醒着的本份”,即“儆醒”,但也有“安然睡觉”的权利,因为“那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诗一二七篇2节)。同时“在主里睡觉”而去世,是一种福气(启十四章13节)。――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帖前四13~18本章从13节起,说到一个重要的真理,是每一个基督徒必须清楚知道的,那就是关乎信主的人逝世的问题。这里确定的告诉我们,因为主耶稣是死而复活的,所有『在耶稣里睡(即死)了的人』,也必复活;并且当主二次再来时,还会把他们一同带来,和我们相会。从此我们可得两个教训:(1)如有亲友故去,千万不可像外邦人那样一直哀伤不已,因为他们死了是永别,我们死了却还能再见。所以当有丧事临到,一面我们固然免不了作人的悲痛,另一面却当因这可以再见的荣耀盼望,在悲痛之间,深处还能得安慰,有喜乐。这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见证。(2)所以我们当趁死亡尚未临到我们的亲友以前,尽早把福音传给他们,带他们信主的救,才有永远的保障。像外邦宗教那样,在人死后再来『超度』,是绝对没有用的!──《读经指引》

这里题起复活见主的事,说出一个属灵原则:惟有对基督复活的大能所有的认识──『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13节),和交通──『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18节),才能消解死亡的『忧伤』,带来荣耀的『指望』(13节)。今天仇敌常用各种方法,例如罪恶、世界、血气、肉体,以及遗传的规条,呆板的字句等等,把一种属灵的死亡,不断的射入教会之中;叫许多神的儿女,心中罩着死亡的阴影,面上带着死亡的忧伤,缺少新鲜、活泼,反而痛苦、沉闷,追求觉得是鞭策,事奉感到是重担,在他们身上失去了作神儿女那喜乐的荣光。哦,面对这严重的问题,单是指责、定罪,固然要使情况更糟;就是变更讲道的题目,改换治理的方法,也非根本解决之道。只有当我们回过来,注视复活得胜的基督,并祂在我们这必死的人身上所显的奇妙大能,不断的述说祂,颂扬祂,以祂作我们认识的目标,以祂为我们交通的中心,祂那复活的生命就要吞灭所有的死亡,我们对祂那荣耀的盼望也要取代一切的忧伤。蒙拯救的路就在于此!──《读经指引》

【帖前四14「在耶稣里,」原文的意思是『借着耶稣』。新约里面只有说『在主里』、『在基督里』、『在基督耶稣里』,但是从来没有说『在耶稣里』或『在耶稣基督里』。因为,耶稣是祂在地上的名字;基督,是祂复活之后,被神膏油涂抹的名字。基督耶稣,意思是今天的基督就是从前的耶稣;耶稣基督则是祂复活以前的名字,就是说这一位耶稣是将来要作基督的,这是祂在地上为人的名字。我们只能在基督里,不能在耶稣里。── 倪柝声《初信造就》

「在耶稣里睡了的人」可译作『为耶稣』或『借着耶稣睡了的人』。―─ 牛述光

就自然人而言,任谁也无法抗拒死亡,但对基督徒,死亡一点也不可怕(参林前十五54~57)。死只不过是暂时睡了,而这种转化乃是「在耶稣里」才得成就。──《丁道尔圣经注释》

爱基督的人与基督所建立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这个关系已经超越了死亡。正因基督死而复活,所以与基督同在的人也必再复活。──《每日研经丛书》

【帖前四15~17主再来时所要发生的一些事,这些事的内容是:

   主必亲自从天降临,与此同时,有主呼叫死人复活的声音,有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角吹响的声音(参出十九16;启十一15~19)。

   那些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

   还活的信徒,必和复活的圣徒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 所有信徒与主永远同在。──《新旧约辅读》

【帖前四15~17要留意在这些经节里主这字的重复出现:主的话(第15节)、主降临(15节)、主亲自(16节)、与主相遇(17节)、要和主永远同在(17节)。──《活石圣经注释》

【帖前四16呼叫keleusma)常用来指车夫对马或猎人对猎犬的吆喝;也可用来表示船长对水手或指挥官对士兵的命令。总之是带着权柄和具有催促之意。──《丁道尔圣经注释》

286.“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是指什么声音而言?(帖前四章16节)】

主那稣再来的时候,从他天上的宝座下来到空中,这时有三种不同的声音出现:

一”、呼叫的声音。有人以为是天上的天使天军一齐欢呼的声音而言。因为主那稣要从天上降临了,所以千万天使天军很自然地要欢呼。

可是,“呼叫的声音”一词原文是KELEUSMA(x*叫a),原意为“命令”、“吩咐”(帖前四章16一18节)。表示主那稣从天降临是“奉命”而来,当神发命令之后,那稣马上降临,然后天使长(可能是武天使长米迦勒)发言,大概是召集天军的声音,跟着有神的号(吹响)。

原文可以这样翻译:因为主自己要在命令中、在天使长的声音中和在神的吹号中从天上降临”,或“因为主自己要带着命令、天使长的声音和神的号从天上降临”。

因此“有呼叫的声音”一语是错误的翻译,因为无法指出这种呼叫的声音从何而来,但如照原文直译,则很容易明白,因为是“神发命令”。

至于“天使长和神的号”并不难明白,主那稣在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曾預言他再来的时候,“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31节)。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谈及将来的事情之时,也提及“号筒”,而且说“号筒末次吹响”,表示该种号筒要吹很多次(林前十五章52节)。

请注意约翰在拔摩海岛见异象时的事,他曾看见七位天使拿着七枝号(启八章2节),每一天使吹号时,便有灾难临到地上,等到第七位天使吹起第七枝号时,一切都改观了,因为那时天上有大声音歌唱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十一章15节)。保罗所说的“号筒末次吹响,”是否就是约翰在启示录所说的第七位天使所吹的第七枝号,实耐人寻味。如果是的话,那么信徒复活、改变与一同被提当在第七位天使吹号之时了。

至于主那稣再来之时,天使多次吹号,是否到末次吹号时,信徒才能看见,或者由第一次吹号至未次吹号,只有信徒听见,世人都听不见,圣经对此不加解释。不过我们相信,天使吹号与信徒的复活与改变及被提有极密切的关系,则是不能否认的事。――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帖前四17「与主相遇」可译作『进入主的迎接』。―─ 牛述光

常和神的显现及作为连在一起(参但七13;太廿四30;可十四62;启一7)。他们在空中与主相遇。译为相遇的字,本是一种用在「新上任高官之正式欢迎式」中的术语(MM),很适合用在这节经文中(参太廿五6;徒廿八15)。主耶稣要选在这个区域与圣徒相遇,正显示了祂那完全的,至高无上的主权,因为空中被认为是各样邪灵的居所(参弗二2)。同时这只是相遇的地方;主似乎要和祂的子民一同审判这世界(参林前六2)。──《丁道尔圣经注释》

283.基督再来时,信徒要“被提”至空中与主相遇,到底全部新约圣经,提及信徒被提,共有几次?(帖前四章17节)】

全部新约圣经,只有一次清楚说明“信徒要被提”,就是保罗在这里所说的,除此以外,新约圣经也有几次提及“被提”,但与信徒被提无关。

一、腓利在迦萨的路上为埃提阿伯太监施洗之后,被圣灵提去了,放在亚锁都。但他的被提与信徒将来被提无关(徒八章39节)。

二、保罗被提到三层天上去(林后十二章2节),这被提与信徒无关。

三、启示录异象中的妇人生了孩子之后,那孩子被提到神的宝座那里去。该妇人预表以色列国,孩子预表那稣,所以这被提与信徒被提亦无关(启十二章5节)。

四、至于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所说“取去一个,撇下一个”(40一41节)的預言,见马太福音该处的难题研究,该处有三种说法,其中有一说主张与“被提”并无关系。

所以全部新约清楚提及信徒被提到空中与主见面的启示,只有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信徒透露。

许多人在讲解启示录时,总喜欢把“信徒被提”这一件事,大加渲染,大事分析。可是,在启示录全书中,除了在第十二章那异象中的小孩被提之外,并无只字提及信徒被提。因为主那稣再来为万王之王是启示录的主题。主那稣为启示录全书的中心,信徒被提并非

主要的部份。

因此,根据启示录来分析,信徒在大灾难前被提,或在大灾难后被提、或在大灾难中被提,都是盲人摸象的解释法,但宣传及强调主那稣一定要再来,而且快要再来,是很重要的。基督徒的本份是儆醒祷告、生活圣洁、良善忠诚。至于何时被提,是主的计划,何必作盲人摸象之事呢?――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284.信徒被提至“空中”的空中,到底离地面有多高呢?(帖前四章17节)】

保罗在写本书时,对于信徒被提至空中的启示,相信曾有一番思考,因为在希腊文有两个字表示不同的“空中”。

希腊人站在离开海面有一万罗马尺的阿林匹山顶上时,向上指,便说“爱替亚”(AITH ER,。*和),意即“高空”。但向下指则说“阿以亚”(AER,英文AIR空中或空气,即源出于此,&加),意即“不太高的普通的空中”。一万罗马尺等于四千公尺,这就表示四千公尺以上为“高空”,四千公尺以下称为“普通的空中”。

四千公尺的空中并不太高,现在的喷射机往往飞到一万公尺以上。

当保罗执笔论及信徒被提到空中时,在这两个“空中”中必须选择其一。圣灵便指示他用第二个字,即四千公尺那个空中,主那稣再来到空中与信徒相遇,是在不太高的空中,其作用可能是要叫世界不信那稣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见(最少可以用望远镜去看),他们在光明的云彩中的奇景,千万信徒与主那稣在空中相遇,热闹非常,他们便会后悔为什么不相信那稣了。

保罗在以弗所书二章曾说“魔鬼是空中掌权者的首领”,这个“空中”原文也是第二个空中,即四千公尺以下的空中。这就说明,主那稣与众圣徒要在空中相遇,魔鬼不得不离开他久已占据的空中,被摔在地上了(启十二章7一9节)。

至于保罗所说,信徒被提到空中之后,就要永远与主同在,并非永远在空中与主同在,乃是说在空中见主后,以后不再与主离开,然后圣徒们要与主从空中降临到大地上为王。――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287.主那稣再来时,信徒从地上被提到空中去,是用什么速度上升?(帖前四章17节)】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科学家发明人造卫星之后,定下几条“宇宙速度”定律。

一、每秒钟飞行八公里的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所以人造卫星飞绕地球一周只用九十五分钟。这种第一宇宙速度每小时飞行二万八千八百多公里,比那些超音速的飞机快三十倍。

二、每秒钟飞行十一公里以上的称为“第二宇宙速度”,科学家已经能够制造这一种更快的飞行工具用这种速度飞升,由地球飞到月球去。这种第二宇宙速度,每小时飞行三万六千多公里,亦称为“脱离速度”,因为不再受地心吸力所吸住,可以一直飞离地球到月球去。1969年美国航天员二度登陆月球,就是用这种速度。

三、每秒钟飞行十六公里以上的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假如科学家能够制造更快的宇宙飞船,便可飞抵太阳系中任何一个行星甚至恒星上去,这种速度亦即“光速”,是光进行的速度。这种光速亦即每小时前进五万七千多公里。

人们如果能用第三宇宙速度飞升又能进占其他星球的话,人们便可以进占太空,不受世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四、可是基督徒在主那稣再来时,保罗曾这样说:“在一霎时、眨眼之间”,来形容我们被改变之迅速(林前十五章52节),如果这种迅速的程度与被提有关的话,那就是说,我们要在“一霎时、眨眼之间”由地上被提到空中去,那么这种速度应比第三宇宙速度更快。我称之为“第四宇宙速度”或可称之为“被提速度”更合适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四章   罗尼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迦前书   保罗   信徒   的人   罗尼   基督   基督徒   耶稣   圣洁   再来   自己的   这是   圣经   弟兄   身体   睡了   旨意   是指   死了   导论   主耶稣   前四   声音   圣灵   注释   他们的   新约   原文   教会   第四章   天使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