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第八章八1~5天上的帐幕 犹太教常讲天上与地下的对应(如:天上和地下的法庭,或公会),古代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
希伯来书第八章八1~5天上的帐幕 犹太教常讲天上与地下的对应(如:天上和地下的法庭,或公会),古代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
希伯来书第八章
八1~5
天上的帐幕
犹太教常讲天上与地下的对应(如:天上和地下的法庭,或公会),古代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思想(如:巴比伦的玛尔杜克神庙,称为厄撒吉拉〔Esagila〕,以及迦南的巴力神庙)。
有些古代近东的神庙,和后期的 mithraea 的设计方式,也是要反映整个宇宙的结构,表明该神祇统管万有。* 斐罗跟随柏拉图的模式,自然将天上原型与地上仿造的原则作更广泛的应用。在比较天上与地上的圣殿时,斐罗把许多细节寓意化,认为天上理想的圣殿是德行,其祭坛是思想,其衣袍是地土……等。
出埃及记二十五8~9刻意透露地上的圣殿是对应天上的圣殿,而希伯来书八5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
犹太教许多典籍,从 * 希腊化的智能传统(所罗门智慧书九8)到 * 启示文学的异象,以及好些作家和后期的 * 拉比,都讲到地上的圣殿是天上圣殿的模仿。和天上的真圣殿比较起来,旧圣殿的永恒性和价值都是相对的。
八1 耶稣坐在神宝座的右边,诗篇一一○1可以为证(来一13),这篇诗明显称同一位为照麦基洗德作祭司的那位(诗一一○4,引用于来五6,七17)。
八2~5 见八章1~5节的前言。希伯来书的作者就像 * 柏拉图的跟随者一样(在这一点上,* 斐罗也相同),认为地上之物是天上实体的「形状和影像」(八5)。
「形状」一字意思是「素描」(NRSV)或「计划、大纲」,如 * 七十士译本的以西结书四十二15,那里在讲论未来世界的圣殿;其中许多细节,希伯来书的作者可能会用象征的方式来解释,这种诠释法不见得不符合以西结在其他地方所用的象征性语言,如三十一2~9。
希伯来书的作者和柏拉图不同之处为,他并不以为天上的实体只是理念世界,只能透过思想来了解;耶稣乃是真的去了那里。犹太的 * 启示文学作者有时也讲到未来地上的国度(一般都会说,其中有一座荣美的圣殿),认为那是天上现今已有的实体。
八6~13
新的约
作者在这里从杰里迈亚书三十一31~34引用了很长的一段话,来说明他的主张,即圣经本身预先说到 * 律法会有改变。这段经文也是写 * 死海古卷的 *昆兰派很强调的;他们视自己为这群「新约」的子民。但是他们对摩西律法的解释更为严格,而在这方面,本书的作者可能被人视为像自由派的犹太人,甚至比 * 斐罗还开放(十三9),他只看重原则,视之为永恒,但认为形式都是文化的,暂时的。
八6~7 作者重拾他留在七章12节的线索:旧的祭司职与旧律法和其中的约紧紧相连,而如果两者都是要被取代的,就显明它们是不完全的。
八8~9 杰里迈亚书三十一31,一般译为新约的「新」字,也可译为「更新的」。前一个约原来是要写在百姓的心上(申三十11~14),而义人也的确将其存在心中(诗三十七31,四十8,一一九11;赛五十一7);但根据杰里迈亚,大部分以色列人没有将其放在心上(参如:申五29)。前者与新约的区别在于,以色列人违背了前约(耶三十一32),但在新约中,律法会写在他们里面,他们必定认识神(耶三十一33~34)。
八10~12 杰里迈亚套用了前约的词汇:「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如:利二十六12)。「认识」神也是立约的词汇,不过若用在个人身上,便是指和神有亲密的关系,就像先知的经验一样。
八13 作者写「就必快归无有」,显然是因为圣殿的事奉并没有直接因耶稣的升天而消失,但当时它已濒临即将消无的边缘。这封信极有可能写于主后六十年代末期(参导论),许多 * 散居的犹太人看出,罗马人可能很快便会击溃耶路撒冷,毁掉圣殿。在圣殿于主后七十年被毁之后,除了少数几个不太倚赖圣殿的团体(如 * 爱色尼人)之外,大部分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不得不在文化上作重大的调适。
会幕帐篷的织物
_
——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