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第19章查经资料
士师记第十九章
士师记第十九章
B 攻讨基比亚、刑罚便雅悯支派(十九1~二十一25)
十九1~9. 利未人及其妾。此句句首对时间并没有清楚指示,与前章没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曾说十九至二十一章发生于第十七、十八章之前,69其中提到亚伦的曾孙非尼哈(二十28),支派联盟仍然存在,仍然能够采取联盟的行动,与约书亚记二十二9~34所述一样。在士师时代的后期,非利士人强盛之时,不太可能有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伯特利显然是主要的圣地,并不是非利士人时代的示罗。从但到别是巴一词(二十1),后来可能成为全国通用的俗语,为后来的口传者或编者加入,因此并不表示这几章发生于但族安居以后(十八29)。
本叙事中的利未人一如米迦(十七1)一样,家住以法莲山地那边(直译为「在以法莲山地遥远的地区」,RSV)。因为当时南北主要交通路线位于山地中央,因此这里可能是指山区的东翼或西翼,经文中虽提到耶路撒冷、基比亚或拉玛等地名,都无法证实这里到底是指东翼或西翼。此两段附录均提到犹大伯利恒(参:十七7),亦即那个妾所回去的家之所在地,这也是两段附录的共通点。她回家的原因,在许多古抄本中都写道「因为她生他的气」(RSV),这比 AV、RV 或和合本所采用的译法因为她行淫可信度更高。淫乱的罪可招致死亡(利二十10);比较可能的是,在激烈争吵过后,利未人怒气消减,便去寻求和解。对她说好话(3节,RV、RSV;和合本:用好话劝她),在希伯来原文中,则是「说到她心坎里去了」,是常用、传神的成语。两匹驴中的一匹,应当是为了给她回程时骑的。妾的父亲之态度,显示并没有很严重的事发生。若他女儿与她丈夫离异的话,父亲会蒙受耻辱,因此当他见到利未人时自是欢喜异常,热情款待了。利未人受到的招待,反应出典型东方人悠闲的生活(尤以节庆时为然;参:创二十四55),以致虽然他打算第四天动身回家,整个计画却全被打乱。第五天时,岳父几乎又成功地用同样的盛宴挽留住他们,显然这是当时的礼节。这位好客的伯利恒人(9节)所用的辞语十分传神,内容与在旷野时期半游牧式的飘流生活有关。日头偏西了(RSV),直译为「当日扎营的时候」,亦即扎营准备过夜的时候;译为「家」的字,实际上意为「帐幕」。虽然时过境迁,这样的用语似乎已经过时,不过这种表达方式仍继续为人采用。这一回,利未人去意已坚,大约于下午过了一半的时候离开了(见十九14之注释)。由事情后来的发展看来,那天他若坚持自己的意思早一点离开,或是向岳父的心意让步多留一晚,可能不会发生那么悲惨的后果。
十九10~15. 由犹大伯利恒至基比亚。我们可以想象利未人为了要弥补这么晚起程而行色匆匆的情形。耶路撒冷(见一8的注释〕,位于离伯利恒以北约六哩之处,不须两个小时便可抵达,当时被耶布斯人所占据(因此该城又名耶布斯城,耶布斯人可能有亚摩利人血统),直到后来大卫及其随从掳获该城为止(撒下五6~9)。利未人的仆人看到夜色将至,有受到野兽或强盗侵袭的危险,便敦促主人在该城留宿,但他的提议未获采纳。主要是因为主人情愿在以色列人的城市中住宿,而不愿意在陌生人中寄宿,这使得后来基比亚人之行为更当受谴责。基比亚是现代的芙勒废坵(Tell el-Fûl),距耶路撒冷以北约四哩,亦即离伯利恒不到十哩。当他们抵达时已经日落,显然他们启程的时候不可能早于下午三时。他们提到另一处可能住宿的地方是拉玛,在基比亚再往北约二哩的地方。日头既已西落,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在最近的城市寻找落脚之处,那城市正好便是基比亚。基比亚最早建于以色列人入侵迦南之际,第一座城于西元前十二世纪中期被大火摧毁,无疑与二十章37节及以下所记载之事件有关。被毁后的一个世纪无人居住,第二个城市因扫罗的出生及选为首都(撒上十26,十一4;参:撒上十三~十五章,数处经文皆有提及基比亚)而著名。利未人一行人在该城空旷之处坐下,可能正好在城门内(城门是当时居民为了社会、商业或审判等事而聚集之处),他们期待有人接待,结果却失望了。接待客旅乃是东方人神圣的责任,便雅悯人不接待客旅,显示他们是十足的粗人,因为两匹满载粮草的驴已保证他们不会增加任何人的负担(参:十九19)。这种破坏礼节的行为,对基比亚人无疑是一种控诉,也是将要发生之事的不祥预兆。在这里又看到叙事者高超的说故事技巧,用许多精巧的伏笔,营造出一种气氛,带出了便雅悯人城市的居民之罪行。
十九16~21. 基比亚一位好心的外地人之接待。利未人一行人,似乎再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着落,但是因为一位老年人的到来而有了转机。这个老年人本身是以法莲山地的人,在基比亚算是一位外地人。老年人提出两个问题,利未人的答案是读者已经知道的事实,但此处多了一个额外的理由,他提到他们要往耶和华的殿去(18节,AV、RV)。到此为止,第一次知道这个理由,可能利未人本来就打算去,为了他与妾和好献感恩的祭。也有可能这是他的策略,因为若有人知道他的旅程是为了宗教目的,人们会更乐意接待。第三个可能性,根据七十士译本(此为大部分学者接受之解释),应当读成「我的屋子」(my house;RSV:我的家),表示所有格第一人称单数代名词的字尾(yôdh)被误认为耶和华(Yahweh之简写)。利未人谨慎地指出接待他们三人两驴不会有很大的负担,因为他们有充足的装备。但是,老年人并不关心这些,而是好心、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成为他们的主人。他最关心的是他们能得到栖身之处,因这是东方传统的规矩。同时,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驴得草料,客旅得以梳洗干净,身体所需的食物也得到充分供应。他们在旅途中担心找不到栖身之处的恐惧,可能因为这老年人的接待而消失,但这也使得后续的风波更加令人震惊;这正是叙事者巧妙编排的用意。
十九22~28. 基比亚人之兽性。基比亚人(被称为「彼列之子」,AV、RV)将房子围住时,打断了屋内的宴客。「彼列」一字是复合形式(belîyaʿal),来源不明,其一般意义却很明显,通常的解释将之与希伯来文yāʿal(意为「使得利」或「帮助」)相连,意为「一文不值」。也有人视之为巴比伦的农作女神,可能也是阴间的女神,与阴间(Abyss 或 Sheol,一去不复返之所在)同义;诗篇十八4~5在经文的对句中,将「彼列」(「匪类」,AV、RV)与死亡及阴间相提并论,更加强上述解释的可能性。第三个,也是可能性较小的解释便是将之与动词ʿālâ(意为「上来」)相连,带有「一事无成」的意味,用现代俗语来说,便是「无业游民」。叩门(22节)一字原文为动词 hithpaʿel 的形式,带强烈的强调意味,可见他们的言语行为都很吓人。德莱弗说:「这群无赖用身体的力量冲撞大门,企图破门而入。」70但是基比亚的长老并没有惩罚闹事者,也没有因他们的恶行责备他们,由此可见该城大部分人都参与此一恶行,并非只有一小撮恶棍独行其事。有可能他们的动机之一是,无法忍受他们不肯招待的人竟然在城中得到招待,有损他们的尊严。从他们对房主老人(22节)的要求,可以看出他们在性方面的变态程度。由老人的回答(23、24节),可以看出老人知道这种恶行完全不合接待客旅的传统,他立时的反应是害怕、退缩(参:四17~21;雅亿出卖的举动)。有一段乌加列经文,曾提过理想的儿子应当「将任何想要骚扰他(亦即他父亲)招待留宿之客人的人赶走」。71作恶(AV、RV)并不足以表达其原文neḇālâh 之意义,亦即指对神或人的要求不够敏感,因此最好译为「不敬虔的」(impeity)、「下贱的」(churlishness;参:撒上二十五25的拿八)、或「荒唐的」(wantonness)。这件可怕的事和创世记十九1以下所记载的事72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基比亚没有天使来拦阻城中恶人的恶行。
房主老人因为急于保全接待客旅的传统,甚至愿意破坏一个对现代读者而言更加重要的规矩,亦即关顾保护软弱无助的人。古代世界很不尊重女人,实际上女人之所以能够享受现在地位,主要应归功于犹太教、特别是基督教信仰中之教导与启发所致。房主老人情愿牺牲他尚未出嫁的女儿及利未人的妾,以满足那些恶棍变态的情欲,也不愿容忍他的主客遭受任何伤害。然而,这建议对那些恶棍来说,宛如耳边风。而利未人的作法更令人心寒,毫不珍惜信誓旦旦的爱人,更正确的说,他更爱自己,竟然强将他的妾推出门外交给那群恶棍。叙事者并没有描写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但是世上可能没有哪一个人的经历会比那个妾在那一晚所遭遇的更加可怕了;相信那个夜晚对她而言,可能像永恒那么久,像地狱那么黑暗。基比亚人禽兽不如的行为显示那时代道德的沦亡。但是,利未人的表现一样令人不齿,他似乎若无其事地,打算在第二天清晨离去,完全看不出他对妾的下场有任何关心。当他见到她倒卧在房门前时,竟然是冷淡地命令她起来(27、28节)。这些均显示他虽有宗教之名,却无真正感情。在他发现她已经死去之后,才开始感到愤怒,将她的尸体驮在驴上,继续前行。这件骇人听闻的事使得以色列人群情汹涌,先知何西阿更将之引为败坏之首(何九9,十9)。
十九29~30. 号召全国。利未人的作为带有献祭仪式的意味,可能是呼吁人们为被夺去的生命,不计代价,团结一致。其原本的意义可能带有魔法的意味,表示不采取回应者会受到血的咒诅。此与扫罗呼吁全国与他一同支持基列雅比之人所采用的方法相似,不同的是扫罗乃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撒上十一1~8)。希伯来文的动词切成乃是献祭仪式中肢解祭牲的用语(出二十九17;利一6、12,八20);切成十二块,与十二支派正好吻合,表示此时期乃在南方的犹大及西缅被孤立以前。
由经文可以假设便雅悯支派亦受到号召,但是他们却未表态支持,因此自然使他们与基比亚人站在同一阵线,如此便可解释二十章3节的附注。带着这些可怕的证物去到不同支派的使者,无疑亦负有传讲基比亚人恶行的使命,第30节(特别是下半节)显然是出自他们的口。他们的话显然在听者耳中产生了震惊的回响。这个恶行,被视为是出埃及(奠下以色列建国根基的决定性事件)以来最残忍的事件。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