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导论-《圣经背景注释》
哥林多后书导论-《圣经背景注释》
哥林多后书导论
导论
作者与合一性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同意哥林多后书是保罗所写,但它究竟是一封信,还是几封信的集成,学者的意见却差异甚大。对本书的分隔法,有些建议获得的支持较多;从语气而言,最明显的区分是第一至九章和十至十三章,后者一变而成热烈的辩护。不过,古代的信件收集在一起时,尽管常会除去信头与信尾,可是仍会保留每一封信之间的分别(如:* 西塞罗、* 辛尼加)。把哥林多后书分为两封信,从解读证据而言虽有可能,但是想要把它分开的人必须提出证明,而主张其合一性的人却无此需要。
背景状况 学者们对 * 新约某些书卷的背景争议极大,哥林多后书即是其中之一。若要重塑当年的问题为何,则牵涉到全书的合一性。所有的人都同意,保罗是针对反对他的人带来的紧张情势而写──至少十至十三章是如此;至于反对者究竟是怎样的人,看法则有差异。诺斯底派(虽然在保罗之后半个世纪,完整的 * 诺斯底主义才开始出现在各种文献里)、巴勒斯坦的犹太基督徒、非巴勒斯坦的犹太基督徒等人,都曾被提出来作反对保罗的人。保罗在十一章22节提到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代,至少澄清他们是犹太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分争纯粹是犹太人的问题。分争似乎是因对工作的观点不同而引起,并不是一般所谓的神学问题:保罗以仆人的模样在他们当中劳苦工作,而指控他的人自视甚高,比较类似古代以高阶层人士作领导人的想法,与保罗的观点并不相同。
目的 保罗想重新建立他带领信主之人对他的信心,以及亲密的关系。因此他写了一封自我推荐的信,这是一种特殊的荐信形式,在面对指控的时候非常需要。第十至十三章是对哥林多人提出的反讽性自我辩解。这封书信包含了古代书信体的几种要素:责备、安慰和(最重要的)友情。另一个关注焦点,则是保罗为耶路撒冷的穷人向哥林多基督徒要求捐款的事(八至九章)。后来到哥林多而反对保罗、想取代他的宣教士,会为自己募款,但他却从来没有这样做;可是这点却触怒了会众中的上层人士,他们认为,会众应当付费用给教师,而教师不应当藉做粗工来过日子(富有的人瞧不起工匠)。
注释书 许多书颇有帮助,以下几本特别有价值:C. K. Barrett, A Commentary on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HNTC 8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F. F. Bruce, 1 and 2 Corinthians, NCB (1971; reprint, Grand Rapids, Mich.: Eerdmans, 1980)。较详尽的作品有,Victor Paul Furnish, II Corinthians, AB 32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84);Ralph P. Martin, 2 Corinthians, WBC 40 (Waco, Tex.: Word, 1986),高程度的学生会用得着。更深入研讨细节的作品有,John T. Fitzgerald, Cracks in an Earthen Vessel, SBLDS 99 (Atlanta: Scholars, 1988),这本书是最有用的作品之一(本书用到他的一些看法);H. D. Betz, 2 Corinthians 8-9, Hermeneia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5),对第八、九章中许多要点也很有帮助;亦可参 Peter Marshall, Enmity in Corinth: Social Conventions in Paul's Relations with the Corinthians (Tu/bingen, Germany: J. C. B. Mohr, 1987)。
哥林多的草场崁图
_
幸运女神头戴第一世纪的哥林多城墙作冠冕
_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