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提要-《基督徒文摘解经》
哥林多后书提要-《基督徒文摘解经》
哥林多后书提要
壹、作者
使徒保罗(参一1;十1)。
根据圣经的记载,保罗原名扫罗(徒十三9),系以色列人,属便雅悯支派(罗十一1);按血统而言,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腓三5)。他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在名师迦玛列门下,按严紧的犹太律法受教(徒廿二3)。后来成为犹太教中最严紧的法利赛人(徒廿六5),为祖宗的律法大发热心,逼迫教会(腓三6);然而这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时候所作的(提前一13)。有一天,当他要去大马色捉拿信主的人们时,蒙主耶稣在路上向他显现(徒九1~5)。从此,他便成了基督徒,并奉召成为使徒(罗一1),主要以外邦人为传扬福音的对象(加二8)。先后至少写了十三封新约书信,是基督教真理的主要诠释者。
贰、写作时地
约在主后五十七年写于马其顿的腓立比(参二13;七5)。本书不但说保罗自己在马其顿时的光景,也对哥林多教会讲到马其顿众教会的光景(八1~5)。
哥林多后书距前书至少有一年(参九2),可能保罗夏天去特罗亚(参二12),冬天或翌年春天到马其顿(参二13),之后再到哥林多。
参、本书受者
在哥林多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一1)。
保罗在到达以弗所之前,曾在哥林多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徒十八11,18~19)。哥林多教会应是那一段期间,由保罗所建立的。他曾偕同亚居拉、百基拉、西拉和提摩太等位同工,在那里传扬福音,竭力作工(徒十八2,5)。
哥林多城位于希腊南部,雅典以西,位于罗马与东方交通往来的要道上,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哥林多向以庙寺闻名,以供奉希腊美与性的女神维纳斯最为有名。由于哥林多人的宗教信仰腐败,故这城也以不道德闻名于世。人们常以『哥林多化』一词,作为生活堕落与腐败的代号。
肆、写本书的动机
欲知保罗写本书的动机,便须先知道本书的背景。当保罗还在以弗所时就为哥林多教会极其挂心,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不久,先差遣年轻的同工提摩太去帮助他们(参林前十六10),可能哥林多信徒对待提摩太不太客气,于是保罗决定亲自再去哥林多一趟(参十二14,这里的『第三次』暗示他曾经第二次去过哥林多),但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应许不久再去(参二1)。到了以弗所,保罗就写了一封措辞严厉、却多多流泪的信打发提多送去(参二3~4),可惜这封书信已经失传。不久以弗所大乱,保罗几乎丧命,他便离开那里,但未去亚该亚,可能因考虑到哥林多信徒在未改变对他的态度之前,去访问他们恐于事无补,所以在特罗亚等候提多,既不见提多回来,就去马其顿的腓立比(参二12~13),那里教会虽好,但保罗因不晓得哥林多信徒对那封『流泪信』的反应如何,仍是内心不安,直到提多来了,才得了安慰(参七7)。
提多回报的大致是好消息,就是大部分人听从保罗的劝告就悔改了。但仍有缺点,还有人对保罗说要去却未去,而认为他反复不定(一17),其实保罗是为要宽容他们(一23);他们对待犯罪的人太严厉,不知赦免(二6~7);对一些假使徒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三1;五12);对伪师未划清界限(六14~16);一部分不顺服的人还在造谣毁谤保罗;有人以为保罗凭血气行事(十2);有人自信属基督,说保罗对基督的关系很少(十7);有人说保罗写信威吓他们,其实保罗是算不得甚么;又说保罗的气貌、言语都不及其它使徒(十10~11);也有人说保罗诡诈,用心计牢笼他们(十二16),不承认保罗所得启示,不相信基督在他里头说话(十三3)等等。
综合上述的背景,我们得出保罗写本书的动机如下:
(一)解释应许去而未去的缘故。
(二)解释自己行事为人并事奉的原则。
(三)劝勉哥林多信徒要认清假使徒并要与他们分别。
(四)劝勉哥林多信徒要赦免知错悔改的人。
(五)劝勉哥林多信徒要参与济助耶路撒冷贫穷圣徒的事。
(六)以各种凭据表明自己确实是基督的使徒,拥有使徒的权柄。
(七)叫那些不顺服的人悔改,以免保罗第三次去用权柄待他们。
伍、本书的重要性
《哥林多后书》虽然是一本抒发个人情绪的书信,但信中却含有许多重要的真理和榜样,不但在神学上具有相当的价值,且给主的仆人们和一切基督徒留下了事奉主并行事为人的基要原则:
(一)对三一神的本质、特性、心意和工作有极清楚的启示(参一10,18~22;四6;五18~21等)。
(二)对新约的特点和超越性提供吾人可资窥探的橱窗(参三章)。
(三)对肉身和灵性的轻重、相对与相关性也给我们清楚的指引(参四7~五10)
(四)对神工人的职责、行事原则与该有的存心留下了很好的榜样和说明(参五11~七16;十1~十一12;十二6,13~21;十三1~10)。
(五)对财物奉献和教会对款项的处理之道也提供了属灵的原则(参八至九章)。
(六)对使徒的凭据、权柄和运用权柄的原则也留下了很好的榜样(参十一23~十三10)。
陆、主旨要义
基督和十字架乃是新约执事的经历和他的职事。保罗在前书是以基督和十字架来对付教会中一切难处,在后书中他就以本身的经历见证说,他自己也是如何的活在基督和十字架的实际中。他之能成为神新约之下的一个执事,以及他能在神面前领受一份荣耀的职事,都是在于基督和十字架在他身上深深的作工、破碎和组织。所以我们从《林前》、《林后》二书合起来看就可以知道,这位神伟大的仆人,他所作的和所是的,乃是一致的,都是那一位钉十字架的基督。
陆、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保罗把他自己摆出来,但不是传自己,仍是传扬耶稣基督为主。保罗在对抗那些『最大的使徒』向他权柄的挑战时,让我们看见他在别处从未透露的内心深处的景况,以及他的生平和事奉中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因此本书也是他书信中最不带神学与教理,极具个人色彩的一封,让我们深深认识这位『在基督里的人』。
(二)保罗的喜、怒、哀、乐如同画在我们眼前,他的样子也可以从本书想象得到。他有时在喜乐的极峰,有时却在忧伤的深谷;令我们明白,即使坚强如保罗,也有他灰心失望的时刻。但叫我们鼓舞的是:主基督总是给保罗足够的力量,甚至连死亡都能胜过。
(三)这封信也让我们看见保罗如何处理他与教会的关系。他爱他们像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女。他管教、责备,为他们的争吵、分裂痛心。他关怀远在耶路撒冷贫苦的圣徒,因此在外邦人的教会中筹募款项,赒济他们。这样作,不只表明众教会在基督里的一体,也是把基督徒彼此的相爱与关怀见诸实行。
(四)可以清楚看到保罗的敌人们的策略和言论。他们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者的模样,先博得信徒们的好感,然后占领他们的心思。而另一面处处中伤保罗,使信徒们对保罗的态度,从信任转而怀疑,从怀疑变鄙夷。
(四)全备而被沿用的祝福词(十三14)。
柒、与《哥林多前书》的关系
《哥林多前书》是使徒的辩论、指责和定罪,使受搅扰并迷惑的哥林多信徒转向并注重基督;《哥林多后书》是使徒的见证、安慰和鼓励,带领哥林多信徒经历并享受基督。因此,后书比前书更重经历,更主观且更深入。兹将前后两书的主要相异点列述如下:
(一)前书对付教会中的各种问题;后书对付信徒内心的各种问题。
(二)前书对付信徒对恩赐的误解与误用;后书对付信徒对职事的无知与误会。
(三)前书帮助教会对抗世界与异教的影响;后书帮助教会对抗假使徒和异端的影响。
(四)前书说明基督徒真爱的道理和原则;后书表达基督徒真爱的榜样和实行。
(五)前书重在解决信徒与信徒之间的问题;后书重在解决信徒与工人之间的问题。
捌、钥节
「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祂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灵。」(三5~6原文)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杀死(原文),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四7~10)
「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五20)
玖、钥字
「安慰」(全书29次)
「夸」「自夸」(全书29次)
「职事」或「职分」(三7,8,9;四1;五18;六3…)
── 黄迦勒《哥林多后书注解》
哥林多后书概论
哥林多后书:基督里的人
钥节:四章7节
唯有瓦器破碎,旧生命的拆毁,才能显明神莫大的能力。
本卷大纲:
一、基督人的17种职分-事奉 一~七章
二、乐捐的恩赐 八~九章
三、基督人的本身五种表现-生命 十~十三章
基督人的职分:
(一4~7) 1. 受患难供应安慰的职分:亲身经历患难,为义受逼迫,才能安慰人,从出患难,凌驾于患难之上的真实经历,产生真实的东西,不是为罪受苦(参彼前四14~16)。
(8~11) 2. 死判决的职分:向自己死,向神活是生命长进三阶梯的道路,使灵魂体全然成圣(帖前五23)。帖前一9~10 说明三步得救具体的转变。
10节,灵的得救是一次永远,不付代价白白而得的,脱离极大的死亡。
魂的得救是天天更新变化,需要付奉献的代价,是得更丰盛的生命(约十10)。
将来还要救我们,体的变化,到祂那里去(腓三21)。
(12~14)3. 圣洁诚实的职分:单单事奉神属于神,良心无亏对得起神与人。
(15~22)4. 圣灵印记的职分:供应人生命,使主的印烙在人的心灵里。
(23~24)5. 扶助信心的职分:软弱的信心由刚强的肢体供应主赐的信心,主在离世前已经为我们祷告,叫我们信心不衰落(路廿二32)。
(二1~11)6. 爱流泪的职分:与肢体同忧同喜乐,赦免安慰跌倒的人,不给撒但留机会,识破牠的诡计。
(12~16)7.基督馨香之气的职分:基督胜过死亡,向仇敌夸胜的香气,供应周围的人,接受香气得救,拒绝香气必亡,玉瓶破碎,香气散发出来。
(17)8.诚实传道的职分:不为己利益,不奉承人,为神传令官,诚实无伪不折扣地凭基督的生命受约朿,受管治,受引导讲出神的话。
(三1~18)9. 新约执事的职分:
(1)是神的灵,即神的话,神的生命刻在心版上,即我们灵里(参约六63;约壹二27)。不是律法时代用墨写在石版上,是外面的,物质的。
(2) 是精意,生命又活又真的引导、启示、光照,使我们事奉生活有方向、有目标、有神的运行与主宰。不是字句、教条、形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能力做不到;乃是圣灵内住推动我们行出神的旨意(话)来。
(3) 是属灵的职事:有永远的荣光,即耶稣基督的生命,神的光照在祂脸上,祂就是光。事奉永远在光中行走,不是属死的职事,宣布律法,人不能遵行必死。律法是死刑判决书,不是叫人行,乃是叫人不能行,使人在绝路中归向神。
(4) 是称义的职事:叫人遇见耶稣基督,因信入祂而算为无罪,是永远长存的荣光。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祂能救到底。不是定罪的职事,律法叫人知罪,却无法供给人遵行的光,如同叫瘫子上楼梯,是暂时的荣光,与主相见暂时的光,离开神面光即消失,生命没有住进去,主耶稣还未上十字架,幔子还未裂开,到达至圣所的路还未打通,人不能住在神里面。
(5) 是废去帕子的职事:帕子遮心不能见主面,主上十字架幔子裂开,血打通又新又活的路,叫人心归向主,帕子律法的捆绑,成见都除去了。
(6) 主的灵更新变化的职事:与主的生命合一、扩大、占有,天天受光照,除去旧人,穿上新人,使信徒逐渐模成祂儿子的形像。
(四1~6)10. 光明的职分:蒙神怜悯,因宝血坦然无惧在施恩宝座前,不丧胆,弃绝暗昧可耻的事,不行诡诈.旧造中的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耶十七9),为己名利嫉妒别人吗?看低别人吗?利用别人成全自己权力吗?吃羊脂穿羊毛吗?为己利益乱讲神的道,更改福音,歪曲圣经吗?能荐于众圣徒的良心吗?传自己,自夸口得人称赞?还是传基督为主?是否清楚有力地把这一位神呈现在人的心里,吸引人归向神?
(7~18)11.破碎瓦器的职分:刚强事奉的人是破碎的器皿,丧失魂,拯救了魂,使撒但退后,神的能力大大地射出来。这是极少数人找到的路,有些人即使找到了也因为破碎的代价太大而半途而废。瓦器不破碎,能力不出来,这能力藏在生命中,随着生命的长大,能力也增强。不肯破碎向己死的人生命不长进。神常用四种方法来破碎我们,使我们脱离自己的捆绑,事奉有能力,攻破撒但的营垒。
(1) 四面受敌:敌对神的人攻击,追杀,内部同工的倾轧、排挤、争斗、嫉妒、毁谤、属肉体的基督徒,世俗化的基督徒,成为撒但的工具来压制十字架的门徒,在无路可逃之时,基督就是道路,不妥协,联于基督的死,撒但就逃跑。
(2) 心里作难:心被逼迫捆绑,撒但昼夜控告,失望灰心,经过黑夜灵里更刚强,基督是荣耀的盼望,暂时的作难总会过去,一切作难是从宝座上下来,基督是我们的满足。谁能占有我们的心?人都是虚谎的,唯有神是真实的(罗三4)。
(3) 遭逼迫,不被神丢弃:人不能越过神的界限,狂傲的浪到此为止(伯卅八11)。逼迫除渣滓,使纯金出炉,人的逼迫并不能动摇神的旨意,至暂至轻的苦楚是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4) 打倒了不至死亡:复活的生命吞灭死亡,不被征服。这是向己死,向神活,一个死了的人,生命供应出来使别人活过来。破碎器皿例一:诗卅一12;士七10,破瓶出火把;例二:可十四3 ,破玉瓶散香气(五1~13)12. 凭信心的职分:不凭眼见,感觉,乃因信入基督有目标,身体变化,在台前见主面的审定。
(14~16)13.受捆绑的职分:越亲近神越被神的爱捆绑,越认识神越奉献交出自己,不为己活为神活的动力是亲近神。
(17~21)新造和好的职分:在基督里一个新的创造,新生命供应人,使人与神和好。
(六1~10)14. 矛盾印记的职分:见证是神的奴仆忍受毁谤患难,荣耀羞辱,恶名美名是属地的人与属神的人的相反观点。
神 看 ︱ 人 看
───── ︱ ─────
荣耀的,有美名的 ︱ 羞辱的,有恶名的
诚实的 ︱ 诱惑人的
众人共知 ︱ 不为人所知
活 ︱ 死
富足 ︱ 贫穷
不丧命 ︱ 责罚
样样有 ︱ 一无所有
快乐 ︱ 忧愁
(11~13)15.口传心宽的职分:接纳神所接纳的一切人。
(14~18)16.分别为圣的职分:单单属于神,单单事奉神。与不信的人不同一目标,同一道路,与不义者无相交,与黑暗不相通,与撒但不相和,与不信者不相干,与偶像不相同。
(七2~7)17. 患难中喜乐的职分:喜乐是因为有神的安慰
* 乐捐的厚恩是神的感动,甘心先献上自己,身外之物都归于神。
* 基督人的本身:(1) 是属灵的兵器(十章)。属灵人能看透万事,活泼运用圣灵的宝剑神的话,攻破人心里撒但筑的营垒(林前二15;来四12)。
(十一1~22)(2) 是忌邪的贞洁童女:有基督的诚实,识破撒但的诡计。
(23~33)(3) 有患难劳苦的伤痕:外有敌下监鞭打,路途风险,内有假弟兄的危害,生活肉身寒冷饥饿。
(十二1~10)(4) 有三层天的启示与刺:神阻挡骄傲的人,刺为保护使徒不落陷阱,不偷窃神的荣耀,认识神的恩典。
(14~十三) (5) 有造就为父的心,作完全人。有基督大牧人的心肠,甘愿为羊舍命,达到生命成熟的地步即完全人。―― 张向晨《圣经六十六卷》
【哥林多后书简介】
一、著者︰使徒保罗。
二、着时、着地︰约在主后五十七年写于腓立比。
三、主题︰基督和十字架乃是新约执事的经历和他的职事。
四、钥节︰
1.『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祂叫我们能承担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灵。』(三5~6原文)
2.『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杀死(原文),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四7~10)
五、钥字︰『职事』或『职分』(三789四1五18六3…)──《读经指引》
哥林多后书简介
作者
前书的作者已确定为保罗,本书与前书的笔法极之相近,且早期教父如爱任纽,亚力山大的革利免等都引用过此书,并说明此乃保罗的书信。
年期
后书的著作年日为主后五十五至五十七年左右,约在写了前书不久,可能就在同一年内完成。
根据现有证据,本书写作日期最合理的估计,应是主后五十五年。由林前十六5~8看来,哥林多前书是在五旬节前(春季)写于以弗所,而哥林多后书则稍后于同年冬季来临之前写成。林后二13;七5显示,本书写于马期顿。――《新国际际版研读本》
受信人
哥林多教会及亚该亚各地的信徒(亚该亚乃罗马一省分,包括马其顿省以南所有的希腊领土)。――《新国际际版研读本》
目的
保罗大概听到哥林多事情严重,突然决定亲自由海路往哥林多,教训那些讥笑他不会再来的信徒。可惜这次的探访十分令保罗难过,结果匆匆离去。他返回以弗所后写了一封「忧伤的信」由提多带往哥林多,后来这封信失传了。其后保罗到了马其顿,见到提多之后获悉哥林多教会有所改变的好消息,因而保罗写了「林后」,表示对那封「忧伤的信」和提多的任务感到安慰。
哥林多教会受假师傅渗透,这些人攻击保罗个人的品格及他作使徒的权柄。由于保罗宣告更改他到哥林多的行程――由两次短期探访,转为一次较长的探访,敌对他的人便断言保罗的话不可信。他们又声称保罗不是真使徒,并诬蔑保罗把他们筹集给耶路撒冷信徒的捐姓,纳入私囊。――《新国际际版研读本》
特点
后书着重讲述保罗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本书可算为保罗的自传。我们可以从本书看出一个神所立为信徒榜样的人、一个新约的执事,当如何生活、如何为人、如何事奉。―― 封志理《新约的执事》
保罗写本书时所流露的个性:敞开、坦诚、真挚、正直、既刚强又温柔,意志坚强而情感丰富,有礼却不敷衍。他责备的时候,严严的责备;安慰的时候,深深的安慰。他难过的时候,多多的流泪;喜乐的时候,大大的喜乐。他是一个满有人性而又彰显神性的人。―― 封志理《新约的执事》
结构
本书结构主要与保罗行将第三次访问哥林多有关,它很自然地可分成三部分:
一、保罗解释更改行程的理由(一至七章)。
二、保罗鼓励哥林多信徒完成筹款事宜,以备他的到访(八至九章)。
三、保罗强调他肯定会访问哥林多;他确实有使徒的职分;及他已准备好在必要时以使徒身分随时执行纪律(十至十三章)。
――《新国际际版研读本》
哥林多后书简介
写作背景
保罗写了前书给哥林多教会后,该地信徒的属灵情况未见好转,反有恶化的倾向,于是他亲往该处试图解决教会中的间题,但结果不能达到前往的目的,甚至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见林后2:1)。 离开后,他在忧愁痛苦中(参2:3; 7:8)写了一封严厉责备教会的信,由提多带往哥林多。其间,保罗心里十分焦虑,盼望那封信能使教会回转。终于提多带回信徒悔改的喜信,于是保罗为之释然和欢喜 (参7章), 遂在马其顿写下本书(约为主后五十五至五十六年间),解释他改变行程的因由,劝勉教会接纳悔改者,解释自己事奉的身分和性质,并教导教会如何收集捐款赈济耶路撒冷信徒。
主题特色
本书较突出的主题有几方面:
1.受苦的含意、
2.捐献应有的态度、
3.作神仆的工作性质和权柄。
比起保罗其他书信,较着重作者个人与信徒的关系,而少系统化的教导,内容较缺乏条理;但保罗的性情、责任感、感受则表露无遗。
书中2:14-7:3这一段 , 有学者认为与上下文的连贯性较弱,可能出自保罗另一封致哥林多教会的信,但是,把此段看为保罗的离题发挥,更为合理可信。
另外,10-13章语调严厉 , 与前面和蔼语调不同,有学者认为这四章可能出自2:3和7:8所提到的「忧伤之信」。 不过,于1:13, 17; 5:12起; 6:12 起等段,字里行间都显示教会中仍有信徒对保罗不满和怀有敌意,所以保罗结束本书前再提出严重的警告。也可能保罗担心教会因情况好转而自高自满,于是改变语调向教会提出警告。
【200.哥林多后书是保罗在何时何地写的?为什么要写此书?】
一般解经家认为哥林多后书是在纪元后57年至59年之间所写,地点是在腓立比,是马其顿一个主要的城邑。
他写本书的原因有几:
一、当保罗在以弗所写成哥林多前书寄出时,是由提多送去的,保罗同时也离开以弗所继续他的宣道旅5程。先到特罗亚,后到马其顿(徒二十章1一6节;林前十六章5一7节),他本来有意在到达马其顿地区时,即到哥林多去与当地的信徒会面及过冬,但后来改变旅程,未到哥林多,哥林多信徒便埋怨及批评保罗“忽是忽非”(林后一章17节),因此保罗写这封“后书”为自己申辩,解释当时不到哥林多去的理由,是要“宽容他们”(林后一章23节)。这是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
二、哥林多前书满载哥林多信徒的各种罪恶,但当“前书”寄出后,哥林多信徒大都真诚悔改,远离罪恶,这就表示保罗蒙神指示所写的“前书”已发生极大的效果(林后七章8一11节),因此在“后书”不再有责备他们罪恶的言论。哥林多人顺服保罗的劝勉,从事在灵命上长进。保罗以此为“安慰的好消息”(本书充满安慰一词)。但仍有少数份子(可能是哥林多前书一章所说的那几派人中的人)不服从保罗,认为他并无“使徒的权柄,不应责备哥林多教会”,因此保罗再写一书信为自已的使徒资格申辩,并且说自已不在任何使徒之下(林后十一章5节),跟着在该章讲述自已负起使徒的重责,如何为主受苦,是其他使徒所不及。
三、本书八、九章提及为耶路撒冷贫苦信徒奉献的事,表示保罗对此事甚为关心 ,所以写这一段勉励哥林多信徒“以捐助为快乐”(八章3节乐捐一词)。可能哥林多教会一向对此善举已有良好习惯(林前十六章1一3节),而且保罗曾以哥林多信徒行善的模范鼓励马其顿信徒(九章1- 2节)。这是保罗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
四、本书最后几章(十至十三章),有不少解经家认为这是保罗所写的“另外一封哥林多书信”,称之为“严厉书信”。因为从十章1 节起,保罗的口气顿改,与前九章大相径庭,这封严厉书信,可能就是林后二章3- 4节所说的“曾写的信”,后来被搜集成为哥林多后书的后一段云。
不过,我们仍然相信哥林多后书是完整的一封书信,不过在最后的几章中,保罗说出其他书信所未曾透露的,保罗对信徒属灵的爱,他为主受苦的记录,被提到三层天的奥秘经验,和准备“不宽客”有意破坏教会的少数份子等。不过保罗在最后的结论中,说出他伟大的“领袖观”,“用主所赐的权柄,虽然可以严厉地对付不良分子,但目的为造就,而非败坏人”(十三章10节),这也是每一个在教会中身居高位的人所应以为“金言”的。
本书最后一节成为今日牧师通用的祝福语,为保罗其他书信所无,因此该“祝福语”可作本书的冠冕。――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