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启示录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启示录
注释
五1-14书卷与羔羊
异象的焦点戏剧性地转换了,彷佛一部天上的电视摄影机对准了神的手,这只手拿着一卷没有人能打开的书卷。镜头接着转移到一个首度亮相的人,祂站在宝座的中央;由于他具有得胜的功绩,祂能拿住这书卷和展开它。当祂这样做,天上赞美祂的声音响起。这是主耶稣的加冕典礼,有可能参考了古代中东帝王登基庆典的仪式:奏乐颂扬、步入正殿、加冕登位、子民喝采。颂扬记于第5节,第6节是入殿,第7节是加冕,第8至14节是喝采。如此,救赎主基督正式作王了。
第1节神手中的书卷是指甚么,历来都众说纷纭。在众多假设中,有两个比较值得参考:一说这是一份两面书写的契约,另一说是一份遗嘱。前者的方式有极古的历史:古时契约写在石板上,包上泥土,外面再简单叙明契约的性质。蒲草纸或皮卷出现后,步骤基本上还是相同,并在这文件上再加7个印封住。立遗嘱也是用类似的方式:一份遗嘱是有7个见证人加封的,当立遗嘱的人死了,遗嘱就得尽可能的在原来的7个见证人面前开启。遗书的外面并不注明内容,但约翰的异象似乎故意反照以西结书二章8至10节。事实上,上述两个解释是有密切关系的。契约是日常生活中所立的约,而遗嘱却是一种特别的约。透过这样的理解,神手中的这书卷代表了祂为审判与国度而立约的应许,而这个应许是赐给普天下人的。
第2-3节这位天使一定很「大力」,他的声音要贯通天上地上及地底下(即阴间,参腓二10)。
第5节「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参创四十九9)、「戴维的根」(赛十一1、10)的「得胜」,是因祂从死里复活,所以「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借着基督所完成的救赎,神救恩的国度得以建立。
第6节羔羊的描述揉合了不少希伯来文化的思想。牠看来「像是被杀过的」,却是「站立在宝座中间」。活着而且得胜!在启示录中,出埃及是救赎的基本图画;被杀的羔羊就是逾越节的羊羔。我们也会想起以赛亚书五十三章7节所记载的被宰杀的羊羔──主的义仆是为全人类无辜地受苦。不过,这里的羔羊有「七角」,象征莫大的权能(诗七十五4-7)及帝王的身分(亚一18)。这种笔法引用了当时启示文学的惯常表达:弥赛亚是神群羊中的大能领袖(山羊),祂释放群羊,胜过企图消灭牠们的野兽。在撒迦利亚书四章10节,那具有「七眼」的是神,象征祂是无所不知的;这里则等同于「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这与约翰福音十六章7至11节的教训吻合。旧约所应许,以及启示文学中所盼望的弥赛亚,就在此启示出来。这样也使新约得以应验。
第8-10节基路伯和长老「唱新歌」,是因耶稣借着祂的救赎,带来了神国度的新时代(参赛四十二9-10,那里提到的新歌含有相似的意义)。至于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言下之意是人获得释放,是需要付代价的。古时的奴隶得释放,往往是有人肯为他慷慨解囊;现代的人质也得付上赎金才可获释。这里的图画乃是以色列民从埃及释放出来,到达应许之地作神自由的百姓。然而更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在神国度里得着永远的生命,这是全赖救赎主付上流血的代价。如此,被赎的人「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新国际译本:「事奉神」)」,于是成就了神在古时呼召祂百姓来担任的职分(参出十九6)。「在地上执掌王权」就是他们的事奉(参二十4-6,二十二3)。
第11-14节现在千万天使以赞美的歌声称颂羔羊(参但七10)。这荣耀颂遥指基督开始作王时的权柄与尊贵(十一17),也与七章12节中向神的歌颂极为近似。所有在天上、地下、沧海里,甚至在已死的人中的,最终与成群的天使和天使长,齐声歌颂(13节)。在8至12节中,天上颂赞庆贺羔羊的救恩国度开启了,但普世向神和羔羊的敬拜尚待出现。类似的情况见于腓立比书二章6至11节的赞颂:主已得着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使祂升为至高,直到父神的宝座;但这事实要获得全体受造物所公认,则要等候祂的荣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