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启示录第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启示录第四章
四1~11
约翰所见宝座的异象
犹太的神秘主义者(* 启示文学的作者大多属之,如 *以诺一书)努力追求不可见之神的异象,而以赛亚书六章和以西结书一章神荣耀宝座的异象,成了他们观点的模型(参:出二十四9~11;王上二十二19;但七9~10)。不久,这些异象又被渲染,添加了各种对神荣耀难以置信的惊人描绘,极尽神秘的想象之能。与这类对神先存之宝座详尽的描述对比,约翰的形容相当简单,就像 * 旧约的记载:只以点到为止的笔法讲述神的尊贵。宝座所在的房间,包括宝座四围之活物的动作,或许是诙谐地仿效皇帝的朝廷,以及在皇帝庙中的敬拜仪式──这对像约翰这样被放逐的一名犹太先知,是很大胆的启示。
四1 「此后」是转接词,连到他所见的下一个异象(七9,十五5,十八1;参七1,十九1,二十3;约五1,六1,七1);这个词通常是作这类转接之用。「我观看,看哪」是典型的异象术语(如:结十1,四十四4;但十5;及以诺一书、*以斯拉四书,和其他同 * 风格的作品)。吹号,请参:启示录一10。启示录其他地方曾叫约翰「到这里来」(十七1,二十一9;参:约一39),但这里则是「上到这里来」,这可能暗指神对摩西的呼召,要他上山(后期犹太典籍则说是到天上)去领受启示(出十九24,二十四12,三十四2);*启示文学经常出现这种说法。天开也是启示的象征(启十一19,十九11;约一51),这亦是旧约对这类异象的重要描述法(结一1),后期一些犹太启示文学则加以发挥(包括有一道门,如:以诺一书)。
四2 「在* 灵里」意思是约翰在异象中受到预言之灵的感动(参一10的注释);以西结同样曾在异象中被带到别的地方去(结十一1、24)。犹太的神秘主义者强调,升上去见神的宝座有致命的危险;这些人必须知道口令,据说许多人曾上升,但因知道得不够,无法通过所有灵界的范畴(尤其见:*以诺三书和 * 拉比的作品)。但是有些启示文学作者说,天使可以将人一下子就带到天上去(*巴录二书、* 以诺的比喻、以诺二书、亚伯拉罕遗训)。约翰就像以西结一样,由神的灵一下就带到天上去了。
四3 这里对宝座的描述,请参照:以西结书一26、28和十1。宝座暗示统治者的尊贵,一般有七层阶梯;其基部可能绘着统治者所征服的众民。
这个简单的描绘与罗马皇帝的浮华成为对比,也和其他典籍所描述天庭的华丽(以诺一书十四章)、神威严的壮观(如:后期 * 拉比的加冠天使有五百年旅程那么高),或地上、天上、地狱之旅(尤其后期的作品)成对比;约翰甚至没有将 *旧约现成的宝座异象各个成分编织在一起(参如:以诺一书十四章中的但以理书第七章)。
四4 「长老」,在旧约里是各个城里有权威的人士,后来在犹太人的团体中,则是代表该团体的人(如:申二十一6);见:以赛亚书二十四23。在小亚细亚的艺术品中,几位祭司可以代表数千位崇拜者。至于「二十四」这个数目,有些人指出犹太作者认为希伯来圣经正典共有二十四卷书,有些人提出十二支派加上十二*使徒等等,但是最有可能这是暗指祭司的二十四个班次。在* 旧约,这些班次是固定的(代上二十四至二十五章),* 新约时期仍然照章实施,在后期的碑文中,拉比仍提到此事。因此这里是以祭司向神献祭来描绘尽忠至死的人(启一6)。犹太 * 启示文学常将未来世代的意象和现今已死的义人在天堂之意象重迭在一起。
希腊文献有时描述神祇穿白衣显现(如:德美特和科尔);至少某些古代的思想家,如 * 毕达哥拉斯和一些 * 拉比,将白色与善相连,黑色与恶相连。这种对比在古代的思想中盛行,无疑是因白昼与黑夜的对比,后者常与巫术和(在犹太思想中)魔鬼相连。
罗马人为死人穿上白衣埋葬,犹太人也常如此。在犹太典籍中,天使几乎都是披着发光的白袍。和这里比较相关的,是信徒穿白衣敬拜的流行传统(三4)。犹太教师描绘,以色列在西乃领受启示,犹如戴上冠冕;义人有时被视为在天上戴着冠冕。
以赛亚升天书记载,义人在天上头戴冠冕、身穿袍子、坐在宝座上,不过这卷书也可能是基督徒所写;所罗门颂歌讲到人被圣灵提到天上(参四2),这也是基督徒的作品。不过,哪些是早期基督徒的作品,哪些原来是犹太作品而后来经过基督徒的润饰,很难区分。不过这里的冠冕可能是得胜者的冠冕,就是那些坚守信仰至死之人所得的(参二10,三11的注释)。
许多犹太典籍讲到天上的集会,在* 拉比著作里,它是法庭式的仲裁团体,由天使或已去世的学者组成;这个意象的前身,可溯至旧约中,神和天使的法庭,以及迦南人的意象,讲到伊勒(译注:神之名)的万神殿中有七十位神祇,而犹太典籍则将它换成掌管七十个国家的天使。
座位的安排显然极富意义。希腊的歌舞队常会围着圈唱歌或舞蹈;露天剧场会围着舞台;犹太人的 * 公会座位排成半圆形,大祭司坐在中间。
四5 这里的特殊音效重演了神在西乃山显现时的荣耀(出十九16;参:结一4、13)。有些 * 启示文学记载,闪电和雷轰是出于某层天。
四6~7 「玻璃海」(十五2)暗指所罗门圣殿中的「(铜)海」(王上七23;代下四2、6)。神天上的殿自然会以象征的方式来描述(如:诗十一4),因为按古代近东的传统,地上的神庙乃是天上神殿的反映。约翰强调的是敬拜,故完全以圣殿术语来描写神宝座的殿堂:香坛(五8)、祭坛(六9)、约柜(十一19;参十五5~8),这些在旧约和其他典籍中都具备神宝座的功能。
水晶的穹苍来自以西结书一22。在以西结书十12,基路伯的全身都布满眼睛;在以西结书一10,四活物有四个脸庞(不过在那里,每一个活物都有这些特征)。以西结的意象可能是故意用象征笔法写的(参:代上十二8),不过也可能借用了巴比伦宝座与神庙的意象,而暗示神的伟大超越异教徒的想象;亦请参:列王纪上七29。
四8 以西结也提到六个翅膀(一11)。三重颂(「圣哉,圣哉,圣哉」)是来自以赛亚书六3,那里描述撒拉弗(如火的圣天使,类似圣所中的基路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围绕着神的宝座,象征祂在全地的荣耀(赛六3),并显出像先知这样有罪之人的不洁(赛六5)。后期犹太典籍也采用圣经所记这些活物的意象和这首颂歌,而 * 会堂和后来的 * 教会仪式也都加以运用。别迦摩的皇帝敬拜有一个固定的诗班,其中有三十六名成员,他们要唱歌颂赞被神化的奥古斯都,以尊荣他。
四9~10 屈身、面伏于地,在古代是向神祇和统治者表达崇敬之意。
四11 多米田皇帝要人敬拜他,视他为「我们的主和神」,不过他从未自取创造者的角色。耶稣在约翰福音二十28得到同样的尊崇。
奥古斯都骑马铜像
_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