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历代志下第廿四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历代志下第廿四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历代志下相关章:

历代志下第廿四章

重修圣殿(二十四116

  有关约阿施的经文不多,因他不大忠心。然他也有善行,就是重修圣殿。这里「神的殿」一词出现了十多次。

 .家庭与政治的情况(1~3)──约阿施作王后,蒙神祝福,生儿养女,与先前他自己为孤儿的苦况大大不同。王愿意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可惜,只限耶何耶大在世时才如此,这暗示了日后态度有改变。

 .修殿事工遇困难(4~7)──这时敬拜生活已恢复,无奈圣殿仍有损坏,需要修理。王决心改善,但他没有出钱,也没有向利未人直接收取款项,乃是呼吁子民自由奉献。不过,可能利未人感到出外募捐似不是他们分内的工作,反应不大好。

 .修殿事工的完成(8~14)──王采取新募捐方法,就是将捐献柜放在殿门外,困难就解决了,修殿工程也得以完成。柜放在门外,乃因百姓不能进入内院。「捐完」即捐满的意思。百姓继续忠心事奉神,但经文点出只限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表明他们对神的心并不完全。

 .耶何耶大逝世(15~16)──他一生为神重用,死时与王同葬,是极高的荣誉。他死时一百三十岁,较摩西、亚伦及约瑟还高。在以色列人心目中,长寿乃是神的祝福。

  我们需要重视敬拜生活,这不单指重视仪节的进行,也包括教会建筑物及有关设备。我们对这些事物的态度,反映了是否乐意事奉神。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是不是自发的敬畏尊重神,抑或只是受外在环境所逼才如此。王与百姓敬拜的心似都不是发乎百分百爱神的心,环境一变,他们的心也就随之改变,这是有信仰者的悲剧。

祈祷 神啊,求光照我的心,叫我晓得是否全心爱。

忘恩负义(二十四1727

  耶何耶大去世后,犹大国的宗教政治生活立刻倒退过来。

 .忘记神的厚恩(17~19)──神过去怎样保守约阿施的性命,怎样让他重登王位,又祝福他的家庭,王全都忘记了。众首领提出了背道的意见,他很快就同意并实行。不听取神藉先知的多番警告。

 .忘记耶何耶大的厚恩(20~22)──王离弃神后,自然也不将人放在眼内,纵使是恩人的儿子撒迦利亚来规劝,他竟忍心以凶残手法对待。这是何等的讽刺:昔日他被保护之地,今却成了他杀人之处;昔日恩人耶何耶大避免血溅圣殿,但王却毫无忌惮的加以破坏,且流的竟是恩人儿子的血。

 .神施行审判(23~27)──面对这位忘恩负义的王,神不得不施行审判,只一年时间,惩罚就临到犹大国。耶路撒冷虽没有失守,但王的损失也极大。约阿施的生命也不保,很快便被背叛的臣仆杀掉,他虽被葬在大卫城,但经文清楚指出不能与列王同葬,这就表示他属不义之王,他的死与耶何耶大的死,在意义上有极大的不同。这里强调亚扪及摩押地,可能想藉此叫人知道,与外族建立婚姻关系(像犹大王一样)是无好处的。

  人心是何等的凶残与恶毒,在这件事上又再一次证明出来。今天,当我们享受主恩的时候,真需要主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指责王的失败倒是容易的,但我们何尝不是常面临这样的试探!也许,我们需要间中拨些时间出来,让自己安静在神面前数算主恩,以致这种操练成为我们生活形态的一部分。这样,才不会辜负神在我们身上施恩的作为。各位弟兄姊妹,你有这种感动吗?

思想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极之重视「报恩」的观念,你认为它与圣经的教导有没有共通之处?──《新旧约辅读》

约阿施不想念(Ⅰ)(廿四1-27

历代志对约阿施朝代的记载分为两部分:他发起的改革(1-14节),以及他后来的背道(15-27节)。列王纪平行的记载,只从好的方面去看约阿施(王下十二章)。所以,历代志又再一次提供了一幅更加不同的图画,强调义人可能陷入严重的堕落。

约阿施不想念(Ⅱ)(廿四1-27)(续)

(一)约阿施的改革。约阿施虽然清楚受到耶何耶大在世时的影响(2节),自己立定主意消除『亚他利雅的众子』对圣殿所造成的破坏(7节。这必定是指那些拥护王后之人,就是那些为了把持权力而摧毁了王的家,见廿二10)。历代志自始至终,把一个王对圣殿及殿中之敬拜的态度,作为衡量他的义的尺度。约阿施的衡量,以他言及『摩西……所定的捐项』(请比较出三十11-16)和他征募利未人,因此可以作为模范。约阿施的改革,实际上可以作为圣殿发展的里程牌,是具有最重大意义的。这并非主要地是因为修理的范围,那范围相当大的(12-13节)。一座像所罗门所建的圣殿,如此巨大,繁复──而且到现在又这样古旧了──要加与例行的修理,其工作之多是可以想象到的。重要的改变在于把维修的财政责任从王转到百姓身上。虽然如此,记载其事,并不是要减低约阿施对圣殿关注之情。极可能他自己倾全力而不能适当地做好这种工作。而且明显地那责任并不是强加于不愿那样做的百姓身上(10节);毋宁说,王的热心是受欢迎的,显示在他行义时期,人民意识到蒙福的路就是顺服之路。

在这记载中有些细节是要提到的。利未人的表现显得不那么光明,因为他们显然不愿意把王的吩咐付诸实施(5节)。他们的迟延并没有说明理由,但列王纪下十二章四至八节,暗示他们并不完全诚实处理他们所收到的银子。也许亚他利雅的某种影响仍然影响了那些看守圣殿的人。

十四节和列王纪下十二章十三、十四节之间,显然有抵触。前者说,从百姓募集的银子,有些用来制造『耶和华殿供奉所用的器皿』;而从者则明明表示,没有用那些金钱作这种用途。历代志作者必定把列王纪下十二章摆在面前,否则大概不会作出这样明显的矛盾。他可能已经觉得那句词组『工程完了……』,已经解释了这问题;暗示修理期间,虽然没有用那些银子来买那些器皿,在修理工程完毕时,那些银子才这样加以应用。

(二)约阿施背道。约阿施朝代的转折点,随耶何耶大之死而出现。按常规为君王保留的尊荣都给了耶何耶大(15-16节)。这件事对于约阿施来说,可能是一次创伤的经验,这个祭司自王从襁褓时期起,便担任他的父亲兼师傅;而且他甚至可能还掌实权摄政,直至王成年之时,这是可以充分理解的。然而,约阿施立即辜负了耶何耶大给他的一切栽培,表现出其个性致命的弱点。正如从前接受这位祭司良言的忠告一样,现在他照样向百姓的首领中,那些有势力之拜巴力的接受压力;后一类人在亚他利雅治下曾享受恩宠和威望,由他们而来的压力,使他完全降服了(17节)。在这一方面,约阿施与罗波安性情相同,后者因感受错误的影响力,而丧失了大部的国土(代下十章)。然而,他心意的改变,似乎比罗波安要残忍而且厉害得多,因为他从前曾有过长进和委身;特别因为他竟谋杀了先知撒迦利亚,这个撒迦利亚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恩人耶何耶大的儿子(21节)。忘恩负义,这个因素是历代志最后定约阿施之罪的中心点,给我们在其它君王(例如罗波安,亚撒)身上所见的背道这个主题,提供了另一个不同形态。约阿施以谋杀回报爱(『仁慈』这个词常常用来代表上帝的爱或恩典),把背道以最可憎的形式暴露出来。在葡萄园的比喻(可十二1-12)里面有它的回声,在那里被谋杀的儿子代表基督自己。当耶稣以此作为谴责以色列的罪行时(路十一49-51),新约进一步忆述这个事件。请也比较希伯来书六章四至六节。

(三)约阿施受的惩罚。撒迦利亚临死时说的话(22节),曾被人用来与耶稣临死时说的话(路廿三34),司提反临死时说的话(徒七60)相比较。然而,在这里我无意以拙劣的见解来介绍先知(新约也没有这个意思,正如我们刚才已注意到的)。他的话,倒不如说是被历代志用来正式宣告约阿施的命运。在他说的话里面含有一种可怕的讽刺。约阿施在早年热心之时(6节)曾指摘耶何耶大不要求(希伯来文为darash。译按:中文本作『叫』)利未人征收百姓按律法所课税。撒迦利亚用同一个字指责约阿施(标准修订英译本译作『报仇』)。诚然,在较早以前(代上廿八9),耶和华叫所罗门要从心里作出爱的回应,就曾用同一个字。在这里和在那里一样,互相『寻求』的概念与互相『离弃』(20节)的概念是平行的,这是约阿施的命运现在可怕地例证的。人若没有『寻求』的回应,耶和华的『寻求』便含有一种可怕的性质。我们在这里绝非从人的复仇心理来看,不过,有人时常都会尝试把以色列的上帝减缩到那个层面上去。人对上帝复仇概念的正当回应是敬畏。希伯来书十二章廿八、廿九节对约阿施最后的状态,提供一种异常合适的注释,而且是对各个时代之上帝子民的一种警戒。

约阿施王的挫败,首先是藉亚兰人的一次袭击(这次的袭击,可能与记载在王下十二17-18的不是同一回事),在这种逆境中他本人大受痛苦,最后且被他的臣仆刺杀,他们对他这样行显然由于他杀害撒迦利亚。他虽然有好的开端,但是到了末了却亳无尊荣可言,甚至不把他葬在『列王的坟墓里』(25节)。――《每日研经丛书》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历代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二十四章   文摘   唐纳   志下第廿四章   志下第   二四   历代   先知   利亚   犹大   圣经   耶和华   祭司   的人   简介   点此   二十四   注释   百姓   约翰   以色列   这是   君王   银子   大卫   十二章   福音   所罗门   摩西   器皿   工程   希伯来文   他们的   放在   敬拜   彼得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