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廿三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第廿三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23:1-21 耶何耶大的革命与宗教改革:本章记录了大卫家族的复权革命。事件的大致顺序如下。为起义作准备(1-11节)→亚他利雅被杀(12-15节)→耶何耶大确立王权和恢复祭祀(16-21节)(王下11:4-21)。通过本章,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①恶人的悲惨结局(21节):历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恶人最终受到报应。如法老的军队被淹死(出14:23-31),扫罗和加略人犹大自杀(撒上31:1-6;太27:3-5),耶洗别则更凄惨,她的尸体被狗吃掉(王上22:37,38;王下9:30以下)等。本文中的亚他利雅也不例外。她不仅残杀无辜的王室后代,篡夺了王位(22:10-12),而且为了巩固政权,施行暴力,更是为了得到崇拜巴力的国家的支持,迷惑百姓,继续助长偶像崇拜。其结果死在百姓的乱刀之下(21节)。可见,神不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诗62:12;箴24:12;罗2:6;提后4:14),而且“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34:7)。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恶人称霸,义人受苦的事情常有发生,但信徒应当坚信到了末日神必审判,至终不会失望(但7:10;罗2:8,9);②神是不可战胜的:如果亚他利雅杀绝了包括约阿施在内的所有的王室成员,那么神与大卫的约(撒下7:12,16;王上2:4;6:12;8:25)和弥赛亚要从大卫家族诞生的应许(7:18;赛11:1)就不能成就了。但神通过约示巴救出了约阿施(22:11),并通过耶何耶大立约阿施为王(1,20节),从而遵行了自己的约。同样,耶稣基督也受到了撒但的试探(太4:1-11)和希律王的威胁(太2:13-18),但在神的保守下最终完成了他的救赎的使命。
23:1 耶何耶大:是当时的祭司(8节;王下12:7),约示巴的丈夫(22:11)。他反对亚他利雅滥杀无辜,崇拜偶像,并谋划发动起义恢复王位。祭司参政的例子除了统一王国时代的亚比亚他和撒督之后这是第一次,显示了犹大祭司的政治性。
23:4 凡安息日进班的:王下11:4记录为“迦利人和护卫兵的众百夫长”。结合本节可推断,他们兵分三路,各守王宫、苏珥门以及护卫兵院的后门,协助耶何耶大的起义。
23:8 都照着祭司耶何耶大一切所吩咐的去行:信仰虔诚的利未人和犹大的群众遵照耶何耶大的命令行事,辅佐约阿施即位。他们保护君王,控制圣殿的出入(6,7节),忠于耶何耶大的指挥,配合了耶何耶大的起义。根据王下11:9的记录,百夫长也领兵参加了起义,而且护卫兵也听从耶何耶大的指挥,可见祭司耶何耶大有很高的威望,同时说明当时亚他利雅已失去了民心。
23:13 王站在殿门的柱旁:(王下11:14)。 亚他利雅……喊叫说“反了!反了!”:亚他利雅见约阿施登位,便大声喊叫。历史学家说亚他利雅率领护卫兵前往圣殿,但被起义军阻拦,便自己一个人进了圣殿。总之,圣殿内没有她的支持者。当她明白起义的事实之后悲愤不已,便撕裂衣服绝望地呼喊。她的这一喊叫并不是向圣殿外的护卫兵求救,而是对突如其来的事态本能的反应。
23:14 因为祭司说,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耶何耶大并没有打算在圣殿里处死亚他利雅,因为神圣的圣殿不能被偶像崇拜者和杀人犯的血玷污。因此耶何耶大先将她赶出圣殿,之后在王宫的马门口处死了她(15节)。可见,尽管在起义的紧要关头,耶何耶大仍没有为了起义而触犯律法。他的这种行为教训我们,今天的教会和信徒在事奉神的过程中,无论其目的或是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圣经的真理。
23:16 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除掉亚他利雅后,约阿施成了犹大的正式的君王,从而政治意义上的起义宣告结束。但在宗教意义上的起义尚未结束。因为,在亚他利雅的鼓动下兴起的巴力崇拜蔓延了犹大全地。因此耶何耶大首先更新了与神的约。本文说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但(王下11:17)则说耶何耶大使王和百姓与耶和华立约。这说明耶何耶大作为神的祭司,与摩西一样起中保的作用。约的内容就是“作耶和华的民”。这与神通过摩西与以色列所立的约相同(出19:5-8;24:3-8;34:10-28),是指“以色列要敬拜神,遵行律法,耶和华作以色列的神”。
23:18 耶何耶大派……:有人认为“殿的看守”是守护圣殿不受巴力崇拜玷污的人。但他们是大卫根据班次组织的“献燔祭,歌唱”的人,因此把他们视为监督圣殿上的敬拜和祭祀是否按照律法规定进行的监督者比较妥当。在亚他利雅统治时期,圣殿的敬拜和祭祀、歌唱等仪式或被废除,或变得腐败堕落。因此耶何耶大在约阿施登基的同时,确立了大卫所定(代上23:27-32)的圣殿仪式秩序,从而恢复了圣殿原来的职能。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