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18章查经资料
历代志下第十八章
历代志下第十八章
ii. 约沙法、亚哈和众先知(代下十八1~十九3)
「耶户……对王说,『你岂当说明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十九2)
十八2~34;参:王上二十二2~35
约沙法和亚哈尝试从叙利亚夺回基列的拉末,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叙述,有两个不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不过明显的这次战争主要是表明神应验先知的话语,尽管所有人为的努力与其背道而驰。在这个例子,先知的话语导致反向的结局,就是亚哈的死亡(33~34节),对于约沙法却是奇迹式的得救,不过他也受到警告(十八31~32,十九1~3)。
这段经文紧紧沿用列王纪上二十二章,只有开头和退出有些加添(十八1~2,十九1~3),在第31节也有些许改变,而且有些动词从单数变成复数(如5、14、29节)。这些改变并不是很多,但是本章在一个不同的脉络亮光之下,却重要到足以改变整个故事的诠释。列王纪上二十二章其实是关于亚哈与以利亚的冲突,和他与叙利亚战争中的众先知,而这里亚哈却只有扮演约沙法的配角。
在这新的背景里,故事反映历代志作者的两个主要关注点,首先是预言的重要性。不过其对话的形式,与历代志里预言一般的宣判风格,是十分不同的(如:代上十七4~14;代下十五17,二十四20)。米该雅资讯的重要性(7~27节)由加添第二次预言可以看出(十九1~3)。结果预言应用在两个王国上,而不是主要只针对以色列而发。这与历代志作者的第二个关注相连,就是约沙法与北国的关系(十八1~2,十九1~3)。尽管约沙法的用意良好(3~4节),他却成了以不被接受的方式统一两个王国的另一个例子(十18~19,十一1~4,十三3~19,十六1~9)。就如从前,历代志表明统一的失败并不是无可挽回的,以合宜的路线重新联合仍然是可行的(十九4,参十一13~17,十三12,十五8)。
这些议题对于历代志作者的时代是非常适切的,那时以斯拉和尼希米确保神的话语恢复其合适的角色,作为在以色列中权威的主要来源。先知话语的应验,在那次改革当中(如:拉一1,五1,九11;尼一8~9,九30),以及犹大与北国继承人的关系,都是个关键要素。后者特殊的例子包括对于混合婚姻的争议(拉九~十;尼十三1~3、23~29)和耶路撒冷的重建(拉四1~23;尼二19~20,四1~15,六1~9,十三4~9)。类似的冲突也影响到新约的教会。有人挑战神话语的权威,包括先知的话语,甚至质疑到他们信心的根基上(如:加三1~5;彼后二1~3;约壹四1~3)。其他像约沙法,被指责与那些否认福音真实基础的人建立正式的盟友关系。就像这里,可以包括那些参与拜偶像的人(林后六14~七1;参:王上十六30~33,十八18~19,二十一25~26),和否认基督道成肉身的人(约贰7~11)。
a. 为战争联盟(代下十八1~3)
与列王纪下二十二章合适的关联,从第3节才开始,随后是一个十分不同的前言(1~2节),所设置的主题:约沙法与亚哈之间的关系,乃是背离神的目的(参十九1~3)。经文也清楚提到,他们的联合并不是亚哈的投机主义,而是一个正式的「联盟」(1节,NRSV、RSV)。这个联盟在战争之前好几年(参2节),藉由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和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之间的婚姻缔结而成(参:王下八18;代下二十一6)。在古代世界,这种婚姻联盟是典型的,通常是原本敌对的双方藉此表示和平(参:王上二十二44)。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五十年敌对状态之后有平安的来临,对于许多人来说无论付任何代价也是欢迎的。至于历代志作者,就算这两个国王的联合是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也不足以给予这联盟神的认可(参十18~19,十一1~4,十三3~19,十六1~9)。第1节暗示了神不喜悦的原因,可以翻译成「虽然他大有尊荣赀财,自己却与……联合」,约沙法大有尊荣赀财,虽然是神的祝福(十七5),却使他盲目不见亚哈是执意反对神道的人(十九2;参:王上十六30~33,十八18,二十一20、25~26)。
亚哈可能指望轻易夺回基列的拉末,这是在加利利海的东南方一个有城墙的城市(可能是Tell Ramith),因为在先知的鼓励下,他的军队有两次击退叙利亚的攻击(王上二十1~21、22~34)。历代志作者的日期含糊(过了几年,2节),是由于他省略先前的战争(参:王上二十二1~2)。亚哈可能因为便哈达没能遵守与以色列的条约而受到刺激(王上二十34),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约沙法已经准备好完全加入。他的话你我不分彼此……(4节),暗示对一个契约或条约的忠诚(参:路一16;王下三7),亦如先知的批评所暗示的(十九2)。
b. 众先知和战争(代下十八4~27)
本章主要的部分是在两个国王和先知之间的对话,是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
1. 误导的预言(十八4~14)。预言的第一部分是回应约沙法(而非亚哈)重复尝试「谘询」耶和华(4、6、7节,GNB)而起。该希伯来文动词通常译为「寻求」(参十五2,十九3),在这里的用法是更熟悉的旧约圣经含义,亦即透过先知寻求引导(参:王上十四5;耶二十一2;结十四7、10)。亚哈首先似乎是十分愿意听从,不过明显没有打算遵行他所听见的。他因此召集了四百个先知(5节),他们可能是属于巴力和亚舍拉的先知团体,成为以色列政府中的一个部门(王上十八19)。约沙法并没有承认他们是属于最近遭受到逼迫的耶和华先知(6节,参:王上十八4),不过在那些宗教混杂的时代,呼求多个神明的名字,似乎是十分可接受的(参11节)。
这些先知异口同声地应许胜利: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5节)。这应许并且以稍微不同的措词两次被肯定(11、14节),一次由米该雅(!),但是也被西底家象征性的行动所支持(10节)。这种戏剧形式是先知启示的一种典型手法(参:耶二十七~二十八章),根据这个场合,角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参:申三十三17;但七19~八12;亚一18~21)。不过虽然这应许是如此地明确,由几个暗示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神的旨意。约沙法(6节)和亚哈(7节)都不接受这些先知的确是奉耶和华的名说话,而米该雅很清楚是在被逼迫的情形之下发言(12节)。两个君王穿上朝服在一个公开的「广场」,就是禾场(9节,NIV、NRSV、RSV),显明他们对于公众形象的关心远胜过寻求神的真理。
在某些程度上,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会发出这个特殊的预言。举例来说,这仅仅是在重复一个较早的预言(「交在你的手中」与王上二十13、28一模一样),不过先知没能了解,借来的宗教总是陈腐无味的。君王一起行动的意思在这里比在列王纪上二十二章更强烈,加强先知们想要顺从他们主人意愿的原因(我们可以不可以上去……?5节,攻取和得胜,14节,在这里是复数,而王上二十二6、15是单数,29节最后的动词也是)。这是一种悠久的传统,至少可回溯到主前十八世纪,在马里(Mari)王国,先知应该顺从王室的政策,就是说出君王所认为好的事情(7、17节;相同的希伯来文字词也在第12节强调胜利和吉言)。
米该雅效忠耶和华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为什么也会附议其他的先知,相当令人不解(7、12、13节)。可能米该雅只是为了讽刺,或是耶和华的先知也被当代风气所影响。更有可能的,这是故意的手法,让亚哈自食其果,作为神在他身上审判的记号。省略神的名很难是意外事件,因此可以作为这不是耶和华真正引导的暗示。然而这却预期到下一个段落的对话。
2. 米该雅的预言(十八15~22)。从亚哈的反应(15节)可看出他并没有被米该雅所欺骗,并且也想要听见神真正的意见,希望是支持他的看法。他的希求借着两个异象得到应允(都是以我看见作为开始),首先是提出神对于这次蓄意战争的指引(16节),而另一个说明为什么先知会说出他们所讲出来的话(18~22节)。
第一个预言或异象绝对不是用来鼓励亚哈,而是命令每个人平安的回家(NIV、REB、NEB、GNB)。其资讯乃是透过一个传统的描绘来传达:以色列是神的羊群,并被其领袖所牧养。但是这以色列在此却没有主人。不过一般认为这是预告亚哈的战败和死亡(参34节),但更有可能的是形容亚哈当下在神的眼中是毫无效用的领袖。这种悲剧绝非空前绝后(参:民二十七16~17;结三十四5~6;亚十2),但也是神深深关切的情况,并且终极会导致「好牧者」的来临(参:太九36;可六34)。
亚哈的观点却是神的话语是凶言(希伯来文 rāʿ,17节;NIV、GNB; 「邪恶的」, RSV、REB、NEB)。不幸的是对于亚哈,神对他持有相同的看法,而且相关的灾难(希伯来文rāʿâ,22节;NIV、REB、NEB、NRSV;「邪恶」, RSV)也命定要临到他。为了再次强调他的资讯,米该雅接着形容以色列人真正的主人是在天庭(18节)。在国家有重大危机之时,天庭的景象经常被提及(参:赛六1~8;结一;但七9~10、13~14;关于个人的背景,参:伯一~二),具有强调神的全权掌控祂百姓的功用。在此也是与两个国王穿上朝服作为讽刺性的对比(9~11节)。天上的万军(18节)包括天使和服役的灵,他们运行神的旨意(参:诗一○三21,一四八2;路二13)。他们要与相同的片语含有的其他两个极其不同的意思截然区分,一是指物质界的天(如:赛四十26;但八10),一是指外邦宗教的星象神明(代下三十三3、5;番一5)。
天庭提供说明神对于假先知计画的背景经文,描绘神乃是邀请在祂法庭的众灵,来引诱亚哈致死(19节),并且他们当中的一个最终被派作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21节)。这个奇怪的事件只能够以其他旧约经文的背景来了解,特别是申命记十三11和以西结书十四1~11。两处经节都提到百姓被假先知引诱,每个例子是与拜偶像相连的结果。以西结书十四1~11特别合适,因为是形容神引诱一个先知说预言作为拜偶像的审判,好洁净以色列。112因此假先知在这里的话语,乃是神对亚哈信靠假神的反应,和作为他拜偶像的定罪(参:诗四十4;摩二4,拜偶像的虚假)。事实上,亚哈以拜偶像(王上十六30~33,二十一22、26),和他的恶行(王上二十一20、25;这里的7、17节)恶名昭彰。下场就是耶和华透过以利亚(王上二十一21),宣告他倒毙(19节,新译)并有灾祸(22节,新译;「邪恶」,RSV),而这些由假先知不知不觉中使之生效(新约圣经的例子有相同的原则,参:帖后二9~12;启十三13~14)。
有三个评论值得注意。首先,合适地惩罚罪行的观念是典型的圣经原则(参:俄15)。第二,亚哈事实上不是受欺骗,甚至米该雅也没骗他,而知道他需要知道真话(15节)。困难不在于他不能知道神所希望的,而是他不愿意明白(26节)。第三,神刺激或是引诱一个人的方式,绝对不能解为是祂最终的意图。神的目标乃是洁净祂的百姓(参:申十三11;结十四11),并且给予他们悔改的机会。大卫是很好的范例,他也受引诱作为对他的刑罚,但是至终他了解到应该转向神求怜悯(撒下二十四1、14;代上二十一1、13;参:撒上二十六19)。亚哈却是执意把自己的命运驶向反向的方向(25节)。
3. 拒绝米该雅的预言(十八23~27)。西底家(23~24节)和亚哈(25~27节)的反应是拒绝神的资讯,也确定他该受到惩罚。西底家的话语显示他主要的动机是忌妒,悲惨地以暴力收场。他对待米该雅非常类似于受苦的仆人耶稣的遭遇(参:赛五十6;太二十六67,二十七30;约十八22)。他可能是指一个从耶和华来的灵(23节)而不是「耶和华的灵」(和合、RSV;参REB、NEB)。希伯来文的表达(字义上是「灵」,20节也是)是指一个特殊的灵,而上下文中并没有一定说这就是神本身的灵。113另一方面,这也不是一个邪恶的灵,或是撒但的原形,乃是神的仆人被差遣来运行一个特殊的任务。预言性的话语在神的天庭中说出,经由天使居间传达给先知的观念,参考如以赛亚书四十1~6;耶利米书二十二18、22;撒迦利亚一9、14。
亚哈对待米该雅也是与其他先知所受到的对待相类似,特别是耶利米(耶三十七15~16)。不过逼迫先知已经在亚撒治下就开始(代下十六10),同样的受苦传统也在耶稣和衪门徒的经历中延续(太五12,二十三30~35)。米该雅所得到的是「牢饭」(26节,REB、NEB),就是面包和水(字义上「压迫的面包和水」;「吃不饱,喝不足」,和合;参:赛三十20)。亚哈希望他的拘禁仅仅是暂时的,但是对于米该雅那将是否认神的话语(27节)。平平安安的回来这片语(26、27节)与希伯来文「平安的回家」(16节)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亚哈现在不能平安回家,他也永远不能如此。114
c. 米该雅预言的应验(代下十八28~34)
借着进入战场,亚哈因此应验起初的预言(参20节),并且在自己身上招来神的审判。他用改装的手法(29节)可能也是迷信,意图阻挠神话语的发生,好像亚哈认知到神的确对他说过话。约沙法接受这个计画(29节),是亚哈为较强势的伙伴的几个迹象之一(3、30节)。
「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箴十九21),是基列的拉末所发生的事情一针见血的总结。约沙法蒙解救而亚哈死亡,代表事情完全事与愿违。假设上叙利亚的战车兵在最后一刻认出约沙法是谁(或不是!),但是历代志却在第31节末加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显明这是神护理的奇迹式介入(耶和华就帮助他,神又感动他们离开他,并没有在MT的王上二十二32)。115约沙法绝望的呼喊(王上二十二32)也可以说是一个祷告,阐释历代志下六34~35神垂听祷告的原则(也参:代下十四10)。这种理解也借着得帮助这个字可以看出,因为这是形容神在战争当中拯救的典型辞汇(参:代上五20;代下二十五8,二十六7,三十二8)。离开一字也富有意义,因为第2节里相同的希伯来文动词被翻译成劝告(「说服」,NRSV、RSV; 「劝说」,REB、NEB),并且两者都是「引诱」或是怂恿的同义词(19节)。亚哈被诱惑导致审判,约沙法却透过祷告得以从中脱险。
换句话说,亚哈是死路一条。甚至「恰巧」(33节;GNB;随意,NIV、JB、REB、NEB)也作为神全权计画的工具。一个弓箭手「随便开弓」(字义,参Ackroyd)却射出他致命的一箭。亚哈在甲缝中受伤(准确的细节并不一致),并且在当天死亡。历代志或是列王纪都没有明显地提到,这似乎是以色列撤退和战败的信号(参:王上二十二36)。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