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十八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列王纪下第十八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列王纪下第十八章
夜郎自大(十八1~37)
亚述王有条件以他们的神夸口,他们自兴起即雄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军队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没有一个城能站立得住;面对这弱小,惯于倚靠他们保护的小国,他们又怎会将之放在眼内呢?虽然这次有多国联盟抗拒他们,但就像以卵击石一般而已。
亚述王不单以书函大出狂言(十九9~14),先前我们已从将军拉伯沙基的口中,知道亚述军队的狂妄自大。他所辱骂的不是以色列人,而是永生的耶和华。当人遇见敌对者的咒语,蓄意伤害时,其实不是我们个人在担当的,而是神与我们一起承担。因为我们既是祂的子民,祂岂不与我们一同面对仇敌的攻击与责骂吗?
希西家是一个十分敬畏神的犹大君王,圣经称在他之前,没有一个王及得上他(5),因他彻底地消灭那些外邦敬拜,甚至一些出于神的物但却取代神地位的,他都除去(4)。他也有一段顺利的日子,神使他战胜很多仇敌,虽然面对亚述强大的军队,希西家的表现也是十分有信心的(31),因为他所倚靠的是神,而不是自己。
希西家的生平绝非毫无风浪,他也曾遭遇困难,甚至有丧命亡国的危机。但他出于信靠神而不畏惧的表现是我们当效法的。在任何困难当中,请以神作为你的父,你的拯救者。
拉伯沙基的说话,只表现出他的无知与愚昧,对于一群倚靠神的以色列百姓而言,这些亵渎的话焉能使他们的信心动摇呢?你也有永不致动摇的信心吗?
思想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除了救恩之外,还有甚么是值得我们夸口的呢?──《新旧约辅读》
Ⅴ 犹大历史及耶路撒冷沦陷(王下十八1~二十五30)
本书历史最后的一部分单单集中于以色列(撒玛利亚)亡国之后的犹大国,其中的叙事以希西家在以赛亚的鼓励之下与亚述人对抗(十八1~二十21)以及约西亚的改革(二十二1~二十三30)为主,特别强调申命记的理想。其资料的选择乃以尽量少记反亚述的阴谋,及犹大丧失领土,以致削弱权势为准则。但同时也指出这些致命伤乃与以色列所犯致命的错误相似,同样地也会导致耶路撒冷沦陷、大卫家被掳的下场(二十四~二十五章)。此段历史需与历代志下二十九~三十二章(该处提供了更详细的资料)以及以赛亚书三十六~三十九章(王下十八~二十章之平行经文)对照来读。考古证据以及亚述历史均由另一个角度印证本段经文所载史实。
对撒玛利亚沦陷之回顾(9~11节)乃十七章3~6节之重复,在此添加有关此事之神学解释(12节),作者希望强化希西家早年之治的「成功」及北国末年的背道之对照。犹大并未出手拯救撒玛利亚,因为希西家采取不与亚述联盟的政策。同样地,当亚实突亡于主前七一二年时,他也没有与非利士人合作,反而在西拿基立于主前七○五年即位局势不稳,推罗的 Luli 以及西顿背叛新王之时,希西家自己扩张版图之举(十八8)便被视为是反亚述或亲埃及之举。
希西家的历史(十八1~二十21)资料来自不同来源,包括犹大年谱以及可能有关撒玛利亚灭亡之记录(十八9~12)。有关西拿基立攻击犹大之细节(十八13~16)以及威胁耶路撒冷投降(十八17~十九37)之记载均与亚述的记录相吻合。按先知的传统,此处强调以赛亚在国家、希西家得医治(二十1~11),以及接待巴比伦王比罗达巴拉但之使者(二十12~19)等事件中所扮演之独特角色。
虽然这些经文实际上有整体的一致性,但是许多解经家却仍然认为本段叙事为两种不同的版本之合并,例:十八章17节~十九章7节,以及十九章9b节~35节,正如圣经以外资料来源所常见的情形。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段经文是「通俗轶事传统」,相反的却应当视之为恰如其分的历史记载。另外有些解经家认为有关神的命令(十八6~7)或有关改革的记载(4节),乃是不同编者的作品,此位编者对犹大王朝持正面看法(被指为来源DtrG)。他的写作受到另外一位对律法及王是否顺从律法特别有兴趣之编者的修订(DtrN)。这种解释完全地忽略了在约西亚以前就有的神的律法,因此不能够成立(见导论Ⅱ B 「施行审判的神」)。
A 犹大的希西家(十八1~二十21)
i. 其早期(十八1~12)
首先是异乎寻常的前言(十八9~11),接着便是撒玛利亚沦陷之记录(十八9~11),与十七章3~6节之记载大同小异,并增加了神学性的注释。其作用可能是要将希西家新王朝的新气象与北国末代王朝的历史拿来作一对照。作者选择记录希西家靠着对神的信心以致拯救耶路撒冷(十八17~十九37)之角色,以及一次致命的小信导致与巴比伦结盟而最终向之俯首称臣(二十12~19),这两段叙事的选择突出了作者的重点。希西家的王朝亦以通常的结束公式告终(二十20~21)。
1~3. 何细亚第三年亦即主前七二九/八年,希西家于此年开始与亚哈斯共同执政,并于主前七一六/五年开始独力统治。将此节与第13节对照,他独力统治(主前716/5~687/6年)的第十四年(主前701年)乃是由西拿基立的年谱中可以证实的年份。希西家登基时乃二十五岁。他母亲名叫亚比(MT),乃亚比雅(代下二十九1)之简写。他行……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之好评与亚撒(王上十五11)、约沙法(王上二十二43)及约西亚(王下二十二2)的生平评语一样。他的幕后功臣是鼓励他将亚哈斯所关闭的圣殿重开(代下二十八24,二十九3),并洁净耶路撒冷之敬拜(代下三十14)的以赛亚。上述作为被称为是善行(参:代下十九3),先知弥迦对他的影响(耶二十六18~19)亦为人所称道。
4. 他改革的动机有二。首先,在面对亚述的威胁时,他希望能够维持国内的同心。历代志作者记载希西家向所有的以色列民发出呼吁(代下二十九5~11),导致一次全国性的逾越节庆典以及对圣殿的奉献(三十21~27)维修(16节),及其事工及工人之重组(三十一11~21)。其次,他很可能计划恢复以前的大卫及所罗门国度,集权于耶路撒冷,同时也包括他个人的敬虔及政治上的权宜之计397。他大发热心,摧毁向巴力烧香的邱坛(参十二3,十四4,十五4、35,十七9),可能已为西拿基立所得知(22节)。有些解经家视此次改革为编者手法,为要引进约西亚的改革。持此立场者忽略了一点,「行得正」这一评语乃从事改革之君王才能得到的评语(见:导论Ⅵ A 「前言公式」第7段)。有关邱坛,请见:增注,列王纪上三2;有关柱像,请见:列王纪上十四23;有关木偶,请见:列王纪上十四15。铜块(希伯来文为 Nehushtan,源自na{h]a{s%,「蛇」,及 n#h]o{s%et[「铜块」),乃受人敬畏的一条铜蛇标志,代表在摩西时代有信心者得生命一事(民二十一4~9),而非撒督在耶路撒冷所取得的耶布斯人之象征。这种蛇的标志似乎越来越受人敬畏(例:如在夏琐所发现的一个象征。IBD,p.1421)。因此,希西家将错误的敬拜目标打成粉碎。
5. 希西家的个性是倚靠耶和华神(5节)、专靠祂并跟随祂(6节),以致耶和华与他同在(7节),赐他胜利(8节)。就此而言他是自大卫以后无出其右的君王,与后来的约西亚一样遵守摩西律法(二十三25)。
7. 结果之一便是神因他所彰显的信心及勤奋地工作,以致虽然他面对困难,神却使他凡事俱都亨通(AV作「兴盛」)。
8. 击退非利士人收复亚哈斯所丧失的疆土(代下二十八18~19)。亚哈斯沦为亚述的藩属,希西家却寻求独立。他废去以革伦的 Padi,与亚实基伦的 Sidga 联盟,亚述年谱视此为反亚述的行动。迦萨则一直忠于亚述。
9~11. 撒玛利亚亡国记录乃十七章3~6节的重复(见:上)。亚述人攻取了城(10节,希伯来文:「他们攻取」)可能是指撒珥根二世及撒缦以色五世在此事件中的角色,见:十七章3~6节。
第12节的评语与作者的「申命记式」的风格十分相合,因为北国的态度与顺服的以色列当有的听从……不违背,亦即守约、遵行神命令的态度正好相反(出二十四7;申七~九)。
397 E. W.Nicholson,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Cult in Deuteronomy', VT 13, 1963,pp. 383~389; H. Reviv, 'The History of Judah from Hezekiahto Josiah', WHJP Ⅳ.1, p. 194; M. Weinfeld,'CultCentralisation in Israel in the Light of Neo-Babylonian Analogy', JNES23, 1964, pp. 202~213.
ii. 对抗兵临城下的西拿基立(十八13~十九37)
a. 西拿基立攻击犹大(十八13~16)
西拿基立王第三次的战役(主前701年)要经过腓尼基直下非利士,当时腓尼基的西顿王 Luli 逃往塞浦路斯,艾巴力取其位而代之,非利士的 Sidqa、伯大衮、约帕、便巴拉及亚所均被掳。以革伦人背叛当时被希西家拘留在耶路撒冷的 Padi 王,因此受到报复。根据西拿基立年谱,埃及王的军队远征至伊利提基398,于一场战役中被打败。西拿基立宣称自西顿、亚发、迦巴勒(Byblos)、亚实突、亚扪、摩押及以东处收取进贡。
在亭纳(Tell el-Batashi)及以革伦(Khirbetel-Muqanna`)沦陷之后,亚述王转向进攻犹大地的心脏地带。他选择梭烈谷及以拉为进出犹大的可能路线。西拿基立宣称叛徒希西家(Hezaqiau「犹太人」;Yaudaya 亦可能是指「犹大人」)「被关在耶路撒冷他的首都中,如同鸟被关在笼中一样」。西拿基立共掳获了二十万零一百五十人,以及「四十六所坚固城及数不清的小村镇」。同时,耶路撒冷被密密地包围399。见:下图。
b. 西拿基立威胁耶路撒冷(十八17~37)
见:以赛亚书三十六~三十七章;历代志下三十二章。作者已提及希西家借着倚靠神、祷告及必得拯救的应许而与亚述王对抗,在此则是有关此记载之事实。有些解经家在此看到两种资料来源:(i)十八章18节至十九章9a节,十章36~37节及(ii)十九章9b~33节的神学性总结。但这两种观点都可能是作者根据他的写作目的而编排的。这里所记载的与亚述年谱中并无不合,后者只提及一次攻城,并未提及自其中有任何掳掠。这是解经家认为后来又有一次攻城(约主前689年),因为认为出兵干预的埃及王特哈加在第一次攻城时太过年轻,故不可能。然而新资料显示在主前七○一年时他最少已达二十岁。
17. 敌军在水沟旁要希西家王投降,以赛亚也是在同一处地方呼吁亚哈斯信靠耶和华(而非亚述)以得拯救(十六5~10;赛十1~17)。上池(参:赛七3)位置不详,可能便是指城东的基训泉,水沟(部分在地下)便是藉此泉引水浇灌下池(Birket el-Hamra{)的田地401。有关希西家其它的灌溉工程,包括帮助圣城度过围城之险的西罗亚城沟在内,请见:二十章20节及历代志下三十二30。亚述派出来参与劝降的均为高级官员:(i)大元帅(吕译、和合作他珥探;希伯来文:tarta{n;亚喀得文为 turtan,参:赛二十1 [NRSV],「主帅」);(ii)拉伯撒利(rab[ sa{ri^s)可能是王室顾问之首(亚喀得文为 rab[ s%a re{s%i)总长(参 REB);(iii)拉伯沙基(NRSV "Rabshekah" ,可能并非战地统帅之意)乃一位亚述省长的官衔。这是一组强而有力的组合,被差出来与犹大本身的高官对阵。
18. 「家宰」以利亞敬(有关「家宰」,请见:列王纪上四6)乃希勒家之子。希勒家乃一通俗的名字(参26、37节)402。书记舍伯那曾经作过家宰、「财务大臣」以及宫廷事务总管(「总理」),以赛亚曾经因为他的小信而责备他。舍伯那一名亦曾出现于印记之上403。对史官约亚则除此处的记载以外并无所知(希伯来文:mazki^r,参:撒下八16)。
这里所记载的谈判乃是蒙骗及心理战的经典之作。亚述的主要代言人代表亚述大王(19节)对着人民向希西家王发言,一如亚述人于主前七三一年围攻巴比伦时一样404。他们的辩论是以打击犹太人之信心为目标,因为:(i)耶路撒冷并无足够的兵力或技能足以抵抗强敌(20、23节);(ii)耶和华不能够拯救耶路撒冷,正如亚述所攻取诸城之神不能拯救那些城一样(32~36节);(iii)埃及的帮助不可靠(20~21节);(iv)亚述的攻击乃是出于神的旨意(耶和华,25节)。这点基本上并没有错,因为犹大的军队乃是一支步兵队,仅有极少的骑兵。亚述人似乎知道以赛亚称他们为「神手中怒气的棍」(赛十5~11),并且强调埃及的软弱(21节;参:赛三十1~5)。
22. 希西家的改革可能并非全国性的,因此亚述人在谈判的时候便掌握这个弱点,试图分化他们。这里所提的改革乃是指希西家的改革,而非指约西亚的改革,在别示巴出土的那个时代被拆毁的祭坛可以为证405。
26. 这里解释他们为何坚持要用当时犹大通用的语言(希伯来文:y# hu^di^t[,「犹大言语」,28节;参:尼十三24),而不用亚述宫廷文件当时的官方外交语言亚兰言语(~@ra{mi^t[)406。亚述记录中有官员操这种地方性语言的详细记录,当中有些人是被掳的犹太人(见十七5)。
27~32. 亚述人的策略是运用恐惧及怀柔的心理战。他们的威胁是若犹太人不投降,将会遭受长期被围的痛苦(27节)。他们强调亚述大王(亚述王的头衔,在别处均指耶和华神,诗四十七2;玛一14;太五35)的能力(28、29节)。他们基于上述的威胁利诱,呼吁犹太人要与我和好(NIV、NEB、MT)。立约关系中的「祝福」──通常便是「和好」(s%a{lo^m)──只出现于此处,可能是指妥协投降便可以在他们自己的家园中安享和平富裕的田园生活(31节;参:王上四25;弥四4;亚三10)。古代近东所有的少数民族均长期面临被掳的危险,因此旧约中所提及的被掳不一定是指犹大被掳之后才写成的,例如撒玛利亚人的被掳便是记忆犹新的例子407。
33~35. 亚述人嘲笑犹太人的神无能拯救他们脱离亚述人的手,以赛亚面对这样的讥笑时便答以耶和华是真实永活的神,不能用其它的假神与祂相提并论(申四35,五7),祂也的确拯救了圣城(参十九31~36;代下三十二21;赛十9~11)。
哈马(34节)于主前七二○年被西拿基立攻陷后被他占领。亚珥拔(Tell Erfad,位于Aleppo 以北);西法瓦音及以瓦请见:十七章24节;希拿则不详,有可能是在其境内。有些抄本(LXX(L)及古拉丁文抄本)在以瓦后添加「撒玛利亚的神在哪里呢?」但这已可由上文下理中看出。「他们曾救撒玛利亚脱离我的手吗?」乃指撒玛利亚之诸神,见:十七章5节。
36~37. 百姓的静默显示他们支持他们的王,并不一定表示他们害怕,但有可能显示出他们所受到的压力极大,这由官员们撕裂衣服可以看出,那是传统象征哀哭的举动,在此可能是因为敌人对神侮辱及亵渎而引起(十九4、6;参:太二十六65)。──《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