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十八章 注释
18:1-19 以利亚奉命去见亚哈
旱荒持续了三年,神才吩咐以利亚去见亚哈,公然向巴力的敬拜发出挑战。
1-2 这里提到三年的旱灾,但新约路4:25及雅5:17却记载以利亚这时有三年零六个月没有下雨。这是因为乾旱的情况需要约六个
月的时间才明显,初时仍会有溪水(见王上17:3-7),到後来才有饥荒。
3-6当时亚哈与俄巴底正分头找水源和青草,免得王室的牲口都死掉。
7-15同时亚哈亦到处追寻以利亚的下落。以利亚在路上遇见俄巴底,便托他约亚哈相见。
16-19 结果以利亚邀亚哈和敬奉假神的先知们一同上迦密山。
17 亚哈把旱灾归咎於以利亚的身上,大概是因为他认为以利亚对耶和华的热心触怒了巴力,所以天不降雨。
19「迦密山」:此山岭位於以色列西北部,拉近腓利基,是当时敬拜巴力的中心。
18:20-40 迦密山上的考验
亚哈照以利亚的提议,召集巴力的先知上迦密山,要在众人面前作一试验,看看耶和华是神还是巴力是神。试验的准则是使坛上的柴和祭
物著火燃烧。这是因为迦南人认为巴力是暴风雨的神,能降下雷暴、闪电和火。结果证实耶和华才是真神,於是以利亚按神的吩咐(参串
31),把巴力的先知杀掉。
21「心持两意」,原文可作「在两支柱上跛行」,意思是在两个意向中犹疑不决。
这话当然是指亚哈和以色列人同时拜耶和华与巴力,因此以利亚要他们选择其一。但有学者认为此处是描写向巴力跳舞时用
单脚互相交替的动作(26之「踊跳」亦用同一字根)。
24「显应」:即「回应」。
25-29「踊跳」(26)、「用刀枪自割、自刺」(28)和「狂呼乱叫」(29):乃当时敬拜巴力的仪式。
27根据迦南的神话,西顿的巴力喜爱哲学和远行。
以利亚在此讥讽巴力先知,说巴力可能正忙於沉思或旅行,所以不理会他们。
「走到一边」:原文作「转身退後」。有学者认为此字应作「忙於内务」。
「睡觉」:大概是指每年旱季时巴力进入静止状态,需要在雨季来临时唤醒它,才会赐下雨水。
29「献晚祭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三时。
32「二细亚」:约十四公升。
36-37 以利亚的祷告,指出是次试验的目的,是要使人知道耶和华是神(以利亚的名字即「我的神是耶和华」之意)。
结果神应允他的祷告。
18:41-46 天降大雨巴力的先知被杀後旱灾便告结束。
43以利亚上迦密山顶,是要祷告求神降雨(见雅5:18)。
46「灵」:原文作「手」,即「力量」之意。
「束上腰」:古人穿著长袍,在行动之前需要在腰间把衣服束起来,才方便行走。
「耶斯列」:离迦密山约卅七公里(十七英里),是亚哈王室避寒的地方。
思想问题(第十八章)
1 试用几个词语形容俄巴底。
你认为他对以利亚的答覆(9-12)表明他在属灵的学习上仍缺乏操练,抑或显出他的谨慎和智慧?
他在那些方面可作你的榜样?
2 你认为以利亚对百姓的挑战(21)是否合理?
今日你有否「心持两意」呢?
3 基督徒的祈祷不一定都蒙垂听,这和以利亚对巴力的嘲讽有何分别?
4 圣经教训我们不要试探神(申6:16)。
以利亚求神降火是否「试探神」?
这和法利赛人求耶稣彰显神迹(太16:1-4)有何分别?参36-37节。
5 以利亚的力量和得胜是来自何处呢?参18:41-45; 雅5:17-18。
6 有学者认为以利亚求火焚烧祭物,是要表明所谓掌管天气之巴力神的无能,而耶和华却能使自然界的力量在 手中任 差遣。
你是否也深信耶和华是「万军之耶和华」和「万王之王」呢?
7 有人认为以利亚纵然是一位伟大的先知,但他在迦密山上所行的神迹并没有带来全国宗教生活的改革(参22:52)。
你认为以利亚的神迹为何不能产生全面的效果呢?参路16:30-31。
主耶稣认为有什麽事情比神迹更加重要?参约2:23-25; 4:46-54。
8 以利亚对日後旧约先知有什麽影响呢?参玛4:5-6。
在新约中以利亚这名字往往和什麽事情拉上关系呢?
参可8:28; 9:1-13; 路1:13-17; 启11:1-13。
9 本章如何显出以利亚对历史和民族的重视?参31, 36节。
他目光之远、胸襟之宽对你有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