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三十章-《圣经背景注释》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圣经背景注释》
出埃及记第三十章
三十1~38
香、油、水
三十1~10 香坛 圣幕摆设妥当、打扫干净,祭司又已就职后,神的临在就要进入至圣所,定期与摩西会面(二十九42~43)。故此另一样的陈设,就有了安放的需要;这个一方面代表神的临在,另一方面又能保护人,在人的眼前隐蔽这临在的陈设,就是香坛。它是一张皂荚木制成的小桌(18吋见方,高3呎),和祭坛一样有突出来的角,外面包金。香坛要安放在封闭至圣所的幔子外方。这个室内的坛和约柜一样也是安装了环子,可以用杠扛抬。每日晨昏要把特别调制的香料烧在坛上。赎罪日祭牲的血要点在四个坛角之上,作为一年一度再次净化之礼。
三十7~8 烧香 现存烧香的考古证据,可以追溯到以色列史最早的时期。然而在以色列神庙 * 原地(in situ)出土的香坛,却没有几个(亚拉得是个例外)。所用的香料大概是由乳香和其他有香味的树胶调制。烧香有其实用上和宗教上的目的。祭肉在坛上燃烧气味难闻,烧香可以把它盖过。用香烟来熏圣所有驱虫的作用,又能使圣幕笼罩在神秘中,代表神的临在,或使人不能眼见神的临在。另一个可能,是滚滚烟雾象征百姓的祈祷升到神面前。
三十10 一年一次的赎罪礼 赎罪日是一年一度,为消除去年罪行所构成之污染而设的特别日子。按照利未记二十三27~32,这日发生在新年之后第十天。大祭司当日要进到圣幕里面,在金坛上烧香。当日特献之祭的血也要点在香坛角上,使这个至圣的坛和流通其上的香,与全国之罪有洁净的需要相连。有关这个一年一度之 * 仪式,包括将百姓的罪归与阿撒泻勒等的详细讨论,记载在利未记第十六章。
三十11~16 人口统计和殿税 每个二十岁以上的男丁都要缴交半舍客勒的人头税,来支持圣幕的开支。这是人人平等的做法──不分贵贱,每人所付的数额都是一样。但本段也有阴暗的一面,因为若不全体接受统计,就会受到灾殃和冒犯神。其他经文(民一;撒下二十四)显示,由于人口统计有征兵和课税的用处,百姓对它必存疑惧。然而至少在此,男丁缴费被数之后「过去」,是象征他们接受了供应圣幕建造和维持需要的责任。
三十11~16 人口统计与吉利 早至主前二五○○年的埃卜拉版片,人口统计已经为古代近东政府提供实际的用处。百姓不能领会其中的益处,因为它能导致加税和征召壮丁作充军或强逼劳工之用。从这个角度看,难怪普遍信念视人口统计为不吉利或冒犯神的根源。美索不达米亚的 * 马里文献(主前十八世纪)描述有人逃入深山,来避免被数点。撒母耳记下二十四章形容人口统计之后,神降瘟疫来处罚大卫与以色列人。统计的动机是骄傲,可说是这个灾难的解释。
三十13 舍客勒 以色列男丁缴付的半舍客勒殿税用的是贵金属而非钱币;这作法至少维持到主前六世纪。一舍客勒的平均重量是十一又五分之二克,但经文所说的是「圣所舍客勒」,学者相信它比通用的舍客勒为小。考古学家挖掘到的法码,显示舍客勒的重量在九又十分之三至十又二分之一克之间。但本节所述的圣所重量,也有可能是指比「市用」之舍客勒更贵更重的标准。
三十13 季拉 季拉(这是来自 * 亚喀得语的借词)是以色列最小的重量单位。它是二十分之一舍客勒,大约等于半克。
三十17~21 铜洗濯盆 装了水的洗濯盆要安放在幕院里,祭坛和圣幕进口之间。祭司每次进入圣所之前,必须用它来洗手洗脚,作为供圣职的准备。他们藉此在献祭前从手上洗去外界的不洁,并且洁净脚部,免得从街上带来尘土和泥污。这盆子不是特别节日才用得上的器皿,而是每日都要用到的,所以它要等到将祭司分别为圣的就职典礼完成后,才加在圣幕用具总目上。
_
铜洗濯盆
三十22~33 膏油 圣经规定要用珍贵的香料(没药、肉桂、香蔗、桂皮),与橄榄油混和,来制造膏抹圣幕及其中一切陈设,以及祭司的物质。制作手续包括了把香料浸在水中煮沸,然后调油储存,变陈到香气渗透整个调剂为止。膏油是由专业的匠人制造,以保持其独特性。其作用是划定圣所和祭司为圣。
三十23~24 香料 膏油所列的香料全部都是进口的货物,价钱应当很高,并且十分珍贵。这些香料有些来自阿拉伯南部(没药)、印度和斯里兰卡(肉桂),有些则经固有的海陆商道从远方(耶六20曾经提及,和合本作「菖蒲」的香蔗)运来。有组织的专业的香水匠用它来调制成的香油,可以用作私人妆扮,也可用来膏抹祭司或圣地。
三十30~33 配方圣洁 膏油的配方保留作圣用。这种圣物产生的香气是专为圣幕及其中人员所用,不可当作俗用。
三十34~38 香的配方 圣幕金制香坛所烧的香,必须按照不可抄袭、不可作别用的特殊配方制造。配方所列的材料有四:拿他弗(大概来自安息香树〔balsam tree〕的树胶或树脂)、施喜列(软件动物的分泌物)、喜利比拿(一种波斯出产的树脂,能使其他气味更加浓烈),和来自阿拉伯南部的乳香。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