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四十八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第四十八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48:1-22 对悖逆的犹大的最后警告。本章的预言是第三部分第一段的结尾,使人惶惑。本章内容与之前无条件施恩的信息不同,对终不悔改的犹大发出最后一次警告。前面记载的神无条件的慈爱强调神先伸出慈爱的双手领人走上义路。救恩的成就,并不意味罪人不需改变,神就会施行拯救。人悔改是神无条件的爱带出的结果,是神的公义得以满足的最低限度,是得救的必备因素。综合本章与其他内容,可以认识到,犹大作为一个民族得到了神的拯救,并不意味每个犹大人都无条件得到拯救;与此相似,列邦受到审判,并不意味着每个外邦人都受到咒诅。当时的国家作为义人与恶人的象征,成为拯救与审判的对象,并且证明犹大蒙拣选是为救赎史的展开。解释圣经不能断章取义,应通过整本圣经综合地解释。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圣经。并且,圣经作为神的启示,完全无误,但人对圣经的解释可能存在错误与局限。本章是演讲的形式,分为四个部分:①神对终不悔改者大发圣洁之怒(1-8节);②同时,神也应许救恩(9-11节);③神以信实再次阐明:毁灭巴比伦是为展开救赎(12-15节);④最后的劝勉与警告(16-22节)。
48:1-2 圣徒应当持续聆听、顺服、实践神的话语。神呼唤以色列的声音也是今日呼唤我们研究圣经的邀请。
48:3 事:与5-11节“这事”、“新事”相同,指神之前借以赛亚宣告并成就的所有预言。本文也是预言将来的事,预言犹太人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神必会成就。神提前预言并成就,表明:①预言的真实性;②成就预言的能力;③成就此事的功劳只属于神;④使人相信神而得救。
48:4 铁的……铜的:神以金属的刚硬特性描述以色列人背叛神的爱和忠告,栩栩如生地表现神对不肯悔改者的厌恶之情。颈项是铁的,表明不顺服神的权威 ;额是铜的,表明对待神慈爱与公义的无耻态度。
48:5 免得你说:与11节对称。神绝不允许救恩的真正意义因偶像崇拜者的愚蒙变得混浊。神拯救的纯洁动机是为了使人称谢、颂赞,拜偶像者的错觉等于亵渎神的名誉。得救者献上的感谢、赞美,对神是荣耀,对人是至高的喜乐。
48:8 极其诡诈:有些译本两次重复“诡诈”。在圣经文学中,相同的词重复两遍是表达强调、感叹、完全。
48:9-11 拯救的恩典。若按法律阐释在出19:5记载的神与以色列百姓所立之约,他们本该遭到灭亡。但神所立之约,是以永不更改的拣选与眷爱为前提。神甚至为不忠的以色列百姓提供“熬炼的炉”,维持他们选民的身份。如此,守约的神,为维系此约,甚至忍耐人的背叛。得到教训:①神为拯救人大发热心(诗74:12;哈3:13);②不必忧虑罪人能否得救;③神赐予并维持这约,我们只有感谢、顺服神,自己无可夸口的。
48:10 令人省悟神赐熬炼的真正意义,神的目的并非熬炼本身,乃在于通过熬炼使人得到净化。
48:11 人指着更值得信赖、更伟大的存在起誓,没有比神更值得信任的伟大存在,神只能凭自己的名起誓(45:23)。神并不是为维持自己的体面,乃是为应许以色列,永远顾念他们,使罪人确信随时可以悔改归回(结20:9,22)。
48:12 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意指“蒙我拣选的以色列啊”。使徒保罗以“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表达这个事实(弗1:4)。这样的拣选与人的意志无关,是神主权性恩典的拣选。所有蒙拣选的以色列,若省悟这种呼召,就有义务遵从神的教导(申4:1;箴7:24;弥1:2;可7:14;雅2:5)。
48:14 耶和华所爱的人:耶和华从未称古列为“所爱的人”,只是从使用的角度,称他为“受膏者”(45:1)。“受膏者”这称呼处于“所爱的人”这称呼的预备阶段。称古列为受膏蒙爱的人,是因为他成为完成神旨意的工具,但决不能理解成他蒙恩得救。圣经甚至如此称呼攻陷耶路撒冷、亵渎圣殿的尼布甲尼撒(耶25:9;27:6;结29:18-20)。如此,我们当希望成为神的目的,而不是神的工具。使徒保罗也警诫圣徒谨慎这点(林前9:27)。
48:17 得益处:神的启示带给人益处,神赐启示给人,激励、帮助人得到正当的益处(诗27:9;119:175;腓1:19)。
48:18-19 沉醉于过去是危险的事,但无视过去、不从过去吸取教训则是愚蒙之举。回顾过去,是为要面对未来。神论及以色列荒凉的状态,源于他的怜悯与眷爱,百姓未来必蒙祝福。
48:20-22 神引领圣徒。第三部分第一段的结尾,经文虽短,却浓缩了以赛亚信息的主题。20节,宣告神从悲惨的被掳中拯救以色列。21节,神宣告救赎,并应许直到以色列完全归回流奶与蜜的故乡,途中赐他们日用的饮食,正如昔日对待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使他们有勇气走上新的道路。两节经文在属灵上,象征神必引领圣徒,从罪恶世界救赎出来,直到抵达天国,一路给予保护。22节,警告神对恶人的审判。在未来,审判与拯救将会同时存在,每个人都必须认真选择站在哪一方。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