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以赛亚书第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第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以赛亚书相关章:

1:1-31 拯救的应许与审判的警告。控诉犹大在希西家统治中期横流于世的诸般罪孽,同时预言罪孽招致的后果——神可怕的审判。当时,北国以色列已被亚述所灭(B.C.722-721)。犹大亦受到亚述入侵,许多人被掳去,惟有耶路撒冷像孤岛般存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以赛亚宣告神对犹大的责备与拯救的信息。本章的结构:作者首先为犹大的悲惨处境发出叹息(2-9节);痛斥以色列堕落的信仰(10-17节);倾诉神依然应许救恩并督促百姓悔改的慈爱(18-27节);警告公义的审判必临到悖逆之辈(28-31节)。责备、得救的应许、警告审判亦是本书不断重复的主题。

1:1 犹大四王在位期间与以赛亚先知的事奉期间B.C.740-680相一致。以赛亚向这四位君王乌西雅(亦称为亚撒利雅,B.C.790-751)、约坦(B.C.751-742)、亚哈斯(B.C.742-725)、希西家(B.C.725-697)轮换着统治的犹大宣告预言。默示:意指“启示”或“预言”,指藉梦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包括有形的或视觉上的知觉,但主要指诸如梦、现象、感觉、洞察、想像等浮现于心头的视觉形象(撒上3:1;箴29:18;伯1:1)。

1:2 诗人藉呼天唤地,以磅礴的气势暗示说话者正是神,其对象是整个宇宙。神自称为父母,将以色列描绘成长子,以此确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以色列的背叛就是对父母之爱的悖逆。在此要留意宇宙之主以天地为仲裁者,责备以色列的罪过。这仲裁权原是神选民的特权,但因着堕落,天地得到这番荣耀,他们则像被告被离弃。

1:3 严正地指出以色列不仅失去仲裁者的名誉,言行举止也已沦落到不如牛和驴的地步。

1:4 嗐:一般言语不足以表达犹大百姓的悖逆,以赛亚以感叹词开始描绘其堕落景象。担着罪孽的百姓: 直译为“因罪孽而发沉”,如同诗38:4“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栩栩如生地表现出罪带给人心灵的压力。“以色列的圣者”是对以色列之主、圣洁之神(利11:45)的称呼。

1:6 形容病入膏盲的言语,暗示当时犹大每个人及整个社会都漫延着罪恶。以赛亚使用拟人法,生动地描绘漫延于犹大的罪之严重性。然而即使在这严厉的责备中,仍可感觉到神的深爱浓情。表明神如此严厉的责备,并不是想要灭绝他们,乃是出自拯救他们的慈爱(1-18节)。

1:7 以赛亚事工期间,犹大遭到以色列、叙利亚、以东、非利士及亚述的入侵,尤其在B.C.701,西拿基立率领亚述军兵,使整个犹大陷入灭亡的恐怖与羞辱中(王下18:5-18)。

1:8 瓜田的茅屋:看守黄瓜地或香瓜地的临时草屋,象征选民荣耀的锡安山竟落到如此悲惨地步,选民已蒙受极度的羞辱。

1:9 除了仅存的耶路撒冷,整个犹大已荒废,甚至连耶路撒冷,亦几乎像所多玛、蛾摩拉那样遭到完全毁灭。残暴的亚述王西拿基立为何存留耶路撒冷?圣经回答 :“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哀3:22),暗示神必为以色列介入历史。

1:10-17 堕落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以赛亚最先指出犹大的罪不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方面,乃在于信仰的堕落。没有信仰的悖逆无道者是因其没有根本,然而有些自称信徒的人言行举止也像不信者一样悖逆无道。他们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必会得救。但形式上认识论上的信仰决不是真信仰,真理告诉我们那种信仰并不能救人。陷入形式主义、律法主义、习惯性惰性(mannerism)里的人会因迟钝的灵性,只是急于祈福,在生活中不实践神的话语,却披着信仰的外衣。

1:10 以赛亚用所多玛、蛾摩拉区分官长、百姓,并非因他们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只是表明官长、百姓的处境与所多玛、蛾摩拉完全相同。因为比较所多玛与蛾摩拉,一方并不比另一方好(创18:22-32)。

1:12 你们来朝见:以色列所有男丁一年要三次朝见神(出23:17),以使他们对耶和华常存敬畏之心,通过圣会维续与神的相交。然而,以此为目标的聚会却变质,圣会违背神的心意,逐渐变成不以信仰为目的,而偏重人的利益和交流。

1:13 作罪孽,又守严肃会:圣会是比日常生活更洁净心献给神的神圣时刻,罪恶渗透到此,好比全地之水都在发臭,仅剩的最后一个水源也已被污染(太7:6)。

1:16-17 16节强调与神的关系;17节强调在人际关系中恢复实质性公义。希伯来文“辨屈”是法庭用语,意为“为某人辩护、为保护其权利提供帮助”,体现了圣经中高尚的保护人权与社会公义思想。

1:18-20 呼唤他们辩论。18节出现两种极端对比的色彩,在圣经中朱红色象征血、罪恶,白色象征纯洁。在希伯来文“辩论”是法庭用语,指通过辩论决定审判。神此番呼唤具有两种意义,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①神所喜悦的不是盲目信从,乃是基于真理的忠诚(创18:23-32;出4:1-17);②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毁灭被告,乃是为了恢复他们。此番呼唤同时体现神的公义与慈爱。

1:21 妓女:以赛亚用“妓女”形容犹大百姓离开神的正直,悖逆行恶。以妓女比喻离弃神的圣洁之爱,使人产生共鸣。

1:22 银子……酒:以赛亚用“银子”与“酒”比喻高官显贵,然而银子与酒未能尽其本分。纯正的银子变成渣滓,酒被稀释。它们已失去真正的价值。比喻世上虽然有形式上的正义与关爱,却没有真正的友爱。

1:24-31 必要来临的审判。圣经中罕见的对恶人的警告。有时神以失去悖逆之子的父母之心,有时神以失去恋人的心情劝勉他们悔改。然而,这并不是因神懦弱,而是因他的慈爱先于公义。但如经文所示,自甘堕落、失去承受神大爱的人,必受神公义的审判。同样,耶稣因慈爱背负十字架,而不是他没有能力,日后他将以审判主的身份再来。

1:24 雪恨:从反面表明,虽然此时神的心境并不舒畅,但为了成就大爱,他在忍耐中等候(结5:13)。

1:25 我必反手:象征神主权的介入,显明他的医治与恩典,有时表明可怕的审判(59:1;申2:15;诗119:173;可16:18)。22节的“渣滓”与“水”主要指个人的堕落,此节的“渣滓”与“杂质”主要指社会的腐败,尤其参看26节,可指腐朽的社会领袖。

1:26 我也必复还:“审判官”与“谋士”指犹大领袖。一个社会是否追求良善,很大程度上受其领袖影响。因此,神宣告首先当更新领袖的心意。在神面前,领袖不仅要为自己的人格负责,也要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雅3:1)。

1:27 必因公平得蒙救赎:“救赎”包含被“搭救”的意思。如以赛亚所记载,圣经明确指出神救赎的标准与目的就是公义。这与一些宗教的特权阶级承诺的非伦理性祈福不同,体现出渴望参与救赎的人所当持有的态度。

1:29 所喜爱的橡树……所选择的园子:当时犹太人在四季常青的橡树底下及特别的园子立偶像,聚集膜拜(王下17:10)。人离弃神的旨意,追求自己的安全与名誉,认为某些存在可以帮助自己。从属灵的角度看,这一切皆是偶像。如今,撒但依然疯狂地给人提供诸般偶像。

1:30-31 有权势的……无人扑灭:以赛亚指出,那些拜偶像的人,暂时像树汁丰盛的树木或水源充足的园子般富饶强盛,但终究归于虚妄。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刑罚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时代   赛亚书   耶路撒冷   先知   以色列   犹大   的人   书简   百姓   耶和华   经文   他们的   圣经   注释   宗教   点此   的是   上帝   约翰   本书   锡安   礼仪   福音   献祭   这是   都是   偶像   橡树   罪孽   亚述   顺服   子民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