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注释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注释
十三1-52讲论三:耶稣用比喻教训人
第十一和十二章显示众人对耶稣的教训,有极之不同的反应。第十三章的多个比喻,解释神的话语为甚么会招来如此好坏参半的反应,不同的反应也导致不同的选择。
这讲论的结构是经过小心铺排。最初的一段为撒种的比喻(3-9节)。接着是插段,解释用比喻的因由(10-17节)。然后是对撒种比喻的解释(18-23节)。随之是3个有关生长的比喻:稗子(24-30节);芥菜种(31-32节);面酵(33节)。之后是插段,解释用比喻的因由(34-35节),接着另外3个比喻:宝藏(44节);珠子(45-46节);撒网(47-50节)。最后是家主的比喻(51-52节)。
此段揉合了8个比喻,并解释使用比喻的原因,其中两个重要的比喻,也加上了解释,阐明其意。
我们一向以为比喻意即喻道故事,但希腊文parabole的含义更广,指一些隐晦的话,表面上难察其意,所以这种比喻须加上解释。正如一幅漫画,本身只是一个故事或画面,却引发人去参透其意思。故同样的一个比喻,未加上解释,可以启发一些人,也有些人可以无动于衷。第10-17节此段重要经文,就是探索这主题,而门徒得启示,与众人视而不见,形成强烈对比。
每个比喻都清楚地与天国有关,列出耶稣已建立之新秩序对门徒的要求,及有关连而又看似矛盾的真理,并众人不同的反应。
十三1-9、18-23撒种的比喻(及其解释)(参可四1-9、13-20;路八4-8、11-15)
耶稣的门徒听到天国的宣告,反应热烈,却不明白众人为何不欢迎天国的道理。此处的喻言,共分4个「场景」,指出不同的反应非因信息的缘故(都是同一样的种子),乃是取决于听道者的接受程度。3种不利于生长的土地(路旁、土浅石头地和荆棘里),在第19-22节被解释为不同类的听道者:有人根本不肯听,有人只作肤浅的响应,有人被众多的思虑缠扰。对于古今的传道者,必定熟悉这3类听众。门徒不应为他们的不同反应而感到惊奇。
这是听道者的错,非所传的信息出错。当种子落在好土里,它自然生长结实。耶稣藉此勉励门徒,虽然反应恶劣或不足,但总会有收成。就是在好土里,也有不同程度的收成,有百倍的,有六十倍的和三十倍的。门徒亦不只是一类人,但在天国里已为平凡人和杰出的人士,预备了地方。
正如七章24至27节指出,明白道理(19、23节)比听道更重要。撒种的比喻引伸10至17节,这段经文清楚划分两类人:听而不明者,以及能开启奥秘者。此段可称为比喻中之比喻。故第9节发出呼吁,叫所有人都注意,我们听道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门徒生活是否能结果子。
第1节「房子里」的隐密(比较36节),与湖边的许多人成对比,十三章全章清楚地将这区别勾划出来: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讲话,私下则对门徒解释比喻是何所指。
十三10-17比喻的作用(比较可四10-12、25;路八9-10、18,十23-24)
正如第12节指出,你要得到甚么,取决于你先付出甚么,比喻也同一理。从撒种的比喻可见,基于听道者不同的接受程度,他们对同一信息有不同的响应。耶稣向门徒解释比喻,开启了天国的奥秘。这奥秘有其逻辑性,但人的悟性未能参透;故此真理必须被显露出来。成为门徒,就是置身于启示学校中。
至于那些没有此恩赐的人,如以赛亚书六章9至10节生动地预言,他们听见神的信息,却永远只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不会有任何得益。但能成为耶稣门徒中的一员,却比古代的伟人(先知和义人)都更有福,因他们只能略知天国的事,却不能见其实体。
耶稣在此并不是说,比喻是要隐藏真理,从而将人摒弃于天国之外,但祂所解释的道理,却非人人都能参透。这洞察力是耶稣赐予门徒的,并非人的智慧所能达致。这段经文没有讨论人如何能成为门徒。门徒曾经是愚昧无知的,按此推断,如果他们能透过耶稣的传道事工得知奥秘,其它人也可得知。虽然这分别仍然存在,种子仍要落在不同的土壤里,比喻仍要继续揭示那不同的反应。
十三24-30、36-43稗子的比喻(及其解释)
真假门徒是很难辨认的,七章15至27节已说明这点。这比喻警告我们,凭外貌不能辨认门徒,惟有最后的审判才能辨清。在那天以前,门徒须忍耐,也不可期望可以将人清楚地分门别类。教会在世上也必会有麦子和稗子混在一起。
第36-43节的解释,集中在末日的审判,将麦子和稗子分别出来,以及两者的不同命运。在世上也许良莠不齐,在世界末了之时,一切都要辨别清楚。
第25节稗子可能是裸麦草,在生长初期,与麦子很相似,长成了却与麦子缠结在一起,若要拔除它,必会伤及麦子。第41节耶稣将「天国」和「人子的国」等同,暗示祂自己拥有天国的权柄(比较十六28,十九28,二十五31-46)。
十三31-35更多有关生长的比喻(参可四30-34;路十三18-21)
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是比喻其开始时极之细小。在犹太人的谚语中,芥菜种代表极小之物(比较十七20),但芥菜长成可高达3米。一小撮酵母最后能发成一大团面(按字面解释,3斗面制成的面包,足100人吃饱!)如此神的工作──天国,最初看来微不足道,就如外貌可以误导人,但到了末后,没有人可以轻视它。但在那日之前,门徒必须忍耐。人看事物会失诸偏颇,当神作工时,微小的会变为伟大。
第34节再强调10至17节的教导,重申耶稣用比喻的原由。在第35节中,马太用另一段公式引句,引用了诗篇七十八篇2节,以解释怎样用比喻教训门徒,成全旧约中的教导模式。
十三44-52更多的比喻
宝藏和珠子的比喻有着紧密的关系,阐明了人要全心全意,对天国作出回应;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也不要受任何忧虑的缠扰。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消极地「放弃」,乃是充满喜乐与满足。而天国是应该以热烈的行动去响应的。
撒网的比喻与稗子的比喻近似,解释的文句亦类似(比较49-50节及40-42节)。
第51节指出,正如耶稣所应许的(11节),门徒明白比喻的意思(比较13、14、15、19-23节有关「明白」的重要性)。如此,门徒对于「天国」,就能如文士(即律法师)对于以色列民──两者都能教导人有关神的作为。家主的比喻正好鼓励他们完成此重任:他们所教导的真理,包括新的宝藏──耶稣的教训,及古旧的真理──犹太文士所教导的。而耶稣的教训中关乎「创世以来」的事(35节),是要将神永恒的真理显明出来。
十三53至十六20群众对耶稣公开传道的反应
马太此段叙述的高潮,就是彼得认出耶稣是弥赛亚及神的儿子。作者以一连串略有关连的事迹,继续描绘众人对耶稣的传道工作不同的反应。文士、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一伙,愈来愈敌视耶稣,而耶稣继续展示祂行奇事的大能,引致彼得发出伟大的认信(十四33)。
十三53-58拿撒勒人的不信(参可六1-6;比较路四16-30)
由四章13节起,耶稣一直在迦百农和加利利湖一带传道,且已闻名当地。当祂回到本乡,即偏远山区的拿撒勒,所引起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像祂的家人一样(十二46-50),同乡对祂不以为然。第57节用一句谚语,道出原因:人总是轻视熟悉的人。
第55-56节木匠在当时即建筑工程的承建商,长子大多承继父业。耶稣的弟妹(耶稣出生后,约瑟和马利亚所生的儿女)除了其名字外,其它数据鲜为人知,唯一例外的是雅各布,他日后成为教会的领袖。
第58节关于神迹与信心的关系,请参看八章10至13节及九章2、22、28至2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