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雅各书第二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雅各书第二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雅各书相关章:

雅各书第二章

壹、内容纲要

【基督徒信心的察验之一:须有爱的行为】
一、爱是不按外貌待人(1~7节)
1.按外貌待人绝不是出于信心的行为(1节)
2.重富轻贫乃是偏心待人(2~4节)
3.重富轻贫不符神对信和爱的原则(5~7节)
二、按外貌待人乃是犯法的行为(8~13节)
1.按外貌待人就违犯『要爱人如己』的至尊律法(8~9节)
2.若违犯一条律法,就是违犯全部律法(10~11节)
3.按外貌待人乃不怜悯人的行为,要受律法无怜悯的审判(12~13节)
三、若对弟兄缺乏爱的行为,这信心是死的(14~20节)
1.没有行为的信心不能救人(14节)
2.没有行为的信心不能助人(15~16节)
3.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17~20节)
四、真实的信心须与行为并行(21~26节)
1.亚伯拉罕的信心藉献以撒的行为得着成全(21~24节)
2.喇合的信心藉接待使者的行为得著称义(25节)
3.信心与行为有如身体与灵魂,相依并存(26节)

贰、逐节详解

【雅二1】「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原文直译〕「…你们既有了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的信心…」
〔原文字义〕「信奉」信心,信服,信从;「荣耀」有荣光的,尊荣的;「按着外貌待人」偏心,以貌取人,差别待遇。
〔文意注解〕「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我的弟兄们』指主内弟兄姊妹;『你们信奉…主耶稣』本句乃证明本书的受者为基督徒,并非指一般犹太人;『荣耀的主耶稣基督』此话暗示:(1)惟有主自己是荣耀的,此外没有任何人配得特殊尊荣的待遇;(2)我们所信的主既是荣耀的,我们信徒无论贫富,便都与主一同得着尊贵的身份。
「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便不可』意指下述按外貌待人的情形,与我们的信心彼此相左,因此绝不容许其存在;『按着外貌待人』原文是『接受脸孔或外表』的意思,意指根据其所显于外表的容貌或衣装而判定尊卑、贵贱,因而给予不同的待遇。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所信奉的,乃是荣耀的主自己,而不是一套神学教义。
(二)信主的人因着信心而应对人有崭新的看法和表现,待人不可随从前老旧的观念,并世俗的作法。
(三)真正的信心具有一种特质,就是必定会在我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上,表现出与它相符合的行为来。
(四)在主耶稣基督荣耀里面,是没有阶级、背景、教育、文化与性别的差别。圣经不但主张自由、和平、平等与互助,同时也教训我们要怎样尊重人权(参加三28~29;罗一14)。
(五)教会应该是不会因社会地位而产生隔阂的地方;在教会中,以外表来分别人的属灵程度、对错、尊卑,这种行为表现与我们的信仰背道而驰,每个人都应当注意去对付。
(六)解经家伯迪克说:『按外貌待人是违反信仰的本质,换句话说,这种行径与我们所信的真理不符合。』

【雅二2】「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
〔原文直译〕「因为倘若有一个(手)戴金戒指、衣着光鲜的人,进到你们的会堂来,同时有一个衣衫破旧的穷人也进来;」
〔原文字义〕「进」进到,来到;「衣服」外衣,礼服;「会堂」聚集的地方;「肮脏」污秽的,垢污的,褴褛。
〔背景注解〕「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当时戴金戒指以炫耀财富是一种风尚,许多人在每根手指上都戴金戒指,甚至在同一指头上有复数的戒指,以示其财富过人。教父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eria)曾劝告基督徒不要随从这种陋习,若真想戴戒指,只能戴一只,且戴在『小指』上。
〔文意注解〕「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若…』假设语气,带有举例说明按着外貌待人(参1节)的意思;『带着金戒指』古时常以一个人手上所戴金戒指的质量,来衡量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华美衣服』指闪闪发亮的贵重衣服。综合而言,『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显示其身份乃属富贵人家。
「进你们的会堂去,」『你们』指犹太人信徒;『你们的会堂』教会初期常借用犹太人的会堂聚会(参徒十八26;十九8)。
「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肮脏衣服』指没有经常换洗并擦亮的旧白袍;穿这样衣服的人,当时被人称作『衣衫褴褛的人』,视为贫贱人家。
〔话中之光〕(一)信仰无分贵贱,教会的门向着各等人敞开,无论甚么人都可以进来(参路十四23),一视同仁。
(二)外面的穿戴,不能代表人里面的品格;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三)教会中固然有穿着的自由,但只要整洁雅观即可,最好不要『过度』华美或污损,以免招致别人不良的观瞻。

【雅二3】「你们就看重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
〔原文直译〕「你们要是特别看待那穿华丽衣服的人,且对他说,…」
〔原文字义〕「看重」重看,注重,敬重,仰视;「好位」美好的,佳美的,舒适的。
〔文意注解〕「你们就看重那穿华美衣服的人,」『看重』按原文指用一种特别的眼光看待或注意地看(looked upon);『那穿华美衣服的人』不仅指其社会地位,此句应用在教会中,可以引伸来指那些具有属灵外表的人:(1)公认的教会中地位;(2)神学或圣经知识;(3)事奉的功绩和成效;(4)恩赐表现等。
「说请坐在这好位上,」『这好位』指会堂中离献祭处近旁的座位,被视为『上座』,相当于今日的特别包厢。
「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那里』指离献祭处较远的地方;『脚凳』指一种矮石凳;『我脚凳』暗示这人不但有座位,而且座位旁边还有脚凳,可见其身份属中上阶层;『坐在脚凳下边』即席地而坐。对待穷人,或是叫他站在远处,或是叫他坐在地上,甚至脚凳都不让坐。
〔话中之光〕(一)聚会场所的招待人员,对于赴会的弟兄姊妹应当一视同仁,千万不可带着不同的眼光来对待人。
(二)理想的教会聚会场所,不宜有好坏座位的区别,应当一律规格化,不必为某些圣徒和贵宾特设『好位』。
(三)在一般信徒的观念中,对于聚会的座位不可有『这』、『那』和『上』、『下』的区别;依赴会的先后次序,先从最前面和最里面的座位坐起。

【雅二4】「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原文直译〕「你们自己里面岂不是有了差别待遇,而按不好的心思(或邪恶的意念)判断人吗?」
〔原文字义〕「偏心待人」有分别,差别待遇;「恶意」邪恶的意念,恶毒的意图;「断定」审判,判断。
〔文意注解〕「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偏心待人』指在教会中分门别类,对不同等级的人施予不同的待遇。
「用恶意断定人吗?」『恶意断定人』指将人区分成不同的等级,乃是出于邪恶的看法,其所以『恶』,理由如下:(1)歧视穷人,与神的心意完全相反(参5节);(2)奉承富人,与富人行为当得的报应不符(参6~7节);(3)重富轻贫,违反『要爱人如己』的至尊律法(参8节)。
〔话中之光〕(一)在神面前,人只有『信』与『不信』的区别,凡是信徒都一律平等,绝不容许我们对人有差别待遇。
(二)凡是和神的心意不同的,都是『偏心』,也都是『恶意』;我们对待别人,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5)。

【雅二5】「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祂所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国吗?」
〔原文直译〕「…神岂不是拣选了那些世上以为贫穷(却)在信心上富足的人,…」
〔原文字义〕「拣选」挑选;「在信上」在信心上,在信仰上;「承受」后嗣,继承人。
〔文意注解〕「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请听』意指下面所要讲的话相当重要,应当注意听清楚。
「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世上的贫穷人』又可解作『没有得到世界的人』,他们虽得不到世界物质的享受,神却乐意让他们有机会在别的方面得着补偿。
「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在信上富足』意指信心丰富的持有者,这是神对贫穷人今世的补偿;贫穷人虽然缺少物质方面的享受,却有可能藉着信心,得着属灵方面丰富的享受。
「并承受祂所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国吗?」『祂所应许…的国』指神对贫穷人来世的补偿;『承受…国』意指将来在神的国里得着祂荣耀的奖赏(参帖前二12);『给那些爱祂之人』指爱神乃是得着神奖赏的条件。
注意,本节并不是说,所有世上的贫穷人都自动的在今世得着属灵丰富的享受,在来世得着神国度的享受;前者的享受乃以『信心』为前提,后者的享受则以『爱心』为前提。本节乃是说,神特别厚待贫穷人,使他们比一般富足人更容易信靠神并敬爱神,从而更有机会进入那更高一层的境界,诚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按外貌待人,就是轻看神所重看的,不尊重神对人的心意。
(二)凡是在信上富足的人,就必然爱神又爱人,因为信心能使人生发爱心(参加五6)。
(三)信心能叫我们在世上过属灵富足的生活;爱心能叫我们在将来承受神的国。

【雅二6】「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拉你们到公堂去吗?」
〔原文直译〕「…那些富足的人(复数词)岂不是欺压你们,并且他们还拉你们上法庭吗?」
〔原文字义〕「羞辱」轻慢,不尊重;「欺压」压迫,压制;「公堂」法庭,审判席。
〔文意注解〕「你们反倒羞辱贫穷人,」『反倒』意指他们之所为与神的拣选(参5节)正好颠倒、对立;『羞辱贫穷人』指轻视贫穷人。
「那富足人岂不是欺压你们,」『那富足人』原文是复数词,故并不是指某一富人,但也不是指所有的富人,而是指一般富人惯常会有如下的表现;『欺压你们』指仗势欺人,不给人公平对待的机会。
「拉你们到公堂去吗?」『公堂』指法庭;全句指上法庭控告你们。这种诉诸法律的行为,照理不是基督徒所该作的(参林前六1~8),但事实是,当一个基督徒看重外面过于里面,物质过于灵性,字句过于精意(实际)时,便会找个歪理,堂而皇之控告弟兄。
〔话中之光〕(一)神是一位眷顾、保护与供养贫穷人的神(伯五15~16;六十九33;七十二12~13;诗一百十三7),我们信徒也应以天父的心为心,关顾贫穷人,尤其是对主内的贫穷信徒。
(二)自以为属灵富足的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轻看别的信徒,甚至剥夺了别人的尊严、权利和享受,这是一种变相的羞辱和欺压。
(三)基督徒无论甚么理由,都不可主动的控告别的信徒;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罗十二18)。

【雅二7】「他们不是亵渎你们所敬奉(所敬奉:或译被称)的尊名吗?」
〔原文直译〕「他们岂不也亵渎那被你们尊称的美名吗?」
〔原文字义〕「亵渎」毁谤,辱骂;「所敬奉的」所尊称的,被称为的;「尊名」美名,嘉名。
〔文意注解〕『他们』指富足人(参6节);『亵渎』有二意:(1)用言语毁谤;(2)用行为侮辱。此处若是指有财势的基督徒,则他们不看顾贫穷人(参15~16节;一27),便是羞辱了主的名。
注:许多解经家将6~7节的富足人,认定是指那些『偷着进来的假弟兄』(加二4),才会有这种『非基督徒』的行为表现。然而,我们放眼看今天的基督教世界,许多『真正的基督徒』也不知不觉地犯了这些错误,连带地使『基督』这名受人批评。
〔话中之光〕(一)凡不遵照主的教训,故意违背祂旨意的信徒,乃是亏缺了神的荣耀,羞辱了主尊名的人,所以我们在对待人的事上,应当小心谨慎,不可凭自己的喜好而行。
(二)基督徒每题到主的尊名,应当真诚且郑重,不可轻易、随便的称呼主名,以免外表像似高举主名,实则反倒羞辱主名。

【雅二8】「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原文直译〕「的确,你们如果按照经上所记,要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确实地遵行这至尊的律法,你们就作对了!」
〔原文字义〕「人」邻人,邻舍;「全守」完成,成全,满足;「至尊的」君王的,和王有关的,最高的。
〔文意注解〕「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经上记着说』下面要爱人如己的话,引自《利未记》十九18;『人』原文是邻人或邻舍,可视为指神的子民或信徒,特别是指经常有来往接触的弟兄姊妹。
「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你们若全守』按原文的连接词含有『真正地遵守』或『确实地遵守』的意思;『这至尊的律法』按上下文看,显然是指要爱人如己的诫命,它包括并完全了一切的律法(加五14;罗十三8~10);『才是好的』意指『这就作得好』。
〔话中之光〕(一)『爱人如己』的诫命对我们基督徒而言,就是要我们『彼此相爱』(约十三34~35),因为弟兄姊妹是我们真正的『邻人』。
(二)『爱人如己』是最尊贵的律法,因为它是出自最高贵胸怀的最高贵表现,无论在神或在人看,都是值得尊敬的。
(三)凡我们为了爱神和爱人的缘故所作的一切事,都是最高尚的事,也都是上好的行为。

【雅二9】「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原文字义〕「按外貌待人」以容貌取人,依外观定取舍;「犯罪」未中目标,定为有罪;「犯法的」违犯者,干犯者。
〔文意注解〕「但你们若按外貌待人,」『但』字表明否定了前面所说『才是好的』(参8节),情况转变为『不好』了;『若按外貌待人』这是被认定为『不好』的理由;以貌取人的行为,就算不得『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所以不好。
「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犯罪』指偏离了神的心意,因而被认定有罪;『犯法』指逾越了神的界限,因而被判定违规失格。
〔话中之光〕(一)我们若不因对方是『人』而爱他,却受财富(参2~4节)和外貌所影响,便是犯罪,被律法定为犯法的。
(二)在教会中,任何的理由──肉身关系、衣着、国籍、种族、言语、地域、社会阶层──都不能使我们偏袒一方、而歧视另一方,因为这样作,乃是『犯罪』、又是『犯法』的。

【雅二10】「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
〔原文直译〕「…但是只要触犯了一条,他就等于触犯了整个律法。」
〔原文字义〕「遵守」保守,看守,防守;「全」全部,整体;「跌倒」失足,绊跌,犯错;「犯了」干犯了,触犯了。
〔文意注解〕「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因为』表明下面的话是解释『被律法定为犯法』(参9节)的理由;『全律法』意指全部的律法。
「只在一条上跌倒,」『一条』在此特指『要爱人如己』(参8节)那一条至尊的律法;『跌倒』指触犯条规;我们若按外貌待人(参9节),便是违犯了这一条要爱人如己的律法。
「他就是犯了众条,」这里是强调律法的『整体性』,只要违犯律法的一部分,便是违犯了律法的全部;律法有如环环相连的铁链,只要破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便是破坏了整条铁链;又如伤了一个人的任何肢体,便是伤了他的身体。
〔话中之光〕(一)事实上,旧约的律法无法『全守』,所以凡主张新约的信徒仍须遵守旧约律法者(例如『安息日会』),无异自投网罗,欠行全律法的债(加五3)。
(二)新约的信徒是在基督里成全律法的要求,凡事让基督的生命从我们身上活出来,这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所以遵守或不遵守外面的规条,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作新造的人(加六15)。
(三)有些自认为所见高人一等的传道人,将圣经的道理教训划分成『高品』和『低品』两类,无形中鼓励其追随者重视所谓『高品』的道理,而鄙视『低品』的,以致冒犯了神而不自知。

【雅二11】「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原文直译〕「…你即便不犯奸淫,却杀了人,你还是犯法的。」
〔原文字义〕「奸淫」不合法的性行为;「成了」成为,是。
〔文意注解〕「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原来那说…也说』指神自己;这里的含意是说神赐下全律法,律法全都属祂。违背任何神律法的,就是违背神;触犯神任何律法,都表示这人触犯了神──律法的创立者。
『不可奸淫』这是旧约十诫中的第七诫(出廿14;申五18),『奸淫』是指夫妇以外的性关系;『不可杀人』是第六诫(出廿13;申五17)。
「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奸淫』和『杀人』两条诫命相提并论,无所谓轻重,意指违犯其中任何一条,即违犯整个律法。
有的解经家认为雅各在此特别提到『却杀人』含意至深,因为主耶稣曾经说过,凡向弟兄动怒的即形同杀人,须受审判(参太五21~22),虽无杀人的事实,却有杀人的恨意;同理,我们若对人持有重此薄彼的偏袒态度,也可被视为违犯了『不可杀人』的精神。

【雅二12】「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
〔原文直译〕「你们既然将要(或『愿意』)怎样按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怎样说话和行事。」
〔原文字义〕「自由的」无约束的,脱离捆绑的。
〔文意注解〕「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使人自由的律法』原文是『自由的律法』,意指律法的主要目的是将人引到基督那里(加三24),而基督却释放人、使人得以自由(加五1),故律法的本意不是要捆绑人,乃是要使人得以自由(参一25),因此称之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指我们将来在基督台前的审判(林后五10)。
「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照这律法』原文虽没有『这律法』三个字,但含有这个意思,意指基督徒的说话和行事都该按照这『基督的律法』(林前九21;加六2)而行。
〔话中之光〕(一)新约的信徒得享基督里的自由(参路四18;约八32,36;罗八21;林后三17),但这自由并不容许我们放纵肉体的私欲(加五13),乃是可以自由让圣灵将基督的生命彰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罗八2~4;加五22~23)。
(二)基督徒将来也必要按各人本身所行的受审判(林后五10;彼前四17),因此我们今天说话和行事都要十分小心谨慎。
(三)重富轻贫的人,是按照他们心中的律法审判的结果说话行事,但我们今天怎样审判别人,将来也必怎样受审判。
(四)凡是基督徒必须在思想、言语、生活与行为上结出爱的果子来,因为我们都是在基督里面,受了祂自由律法所结的果子。

【雅二13】「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
〔原文直译〕「因为对不行怜悯的人,审判就没有怜悯;…」
〔原文字义〕「不」不行;「无怜悯」不仁慈的,不得怜恤;「夸胜」夸口,夸耀,战胜。
〔文意注解〕「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本句话意指我们得神怜悯的先决条件,乃是对别人有怜悯心(参太五7;六14~15;七1~2;可十一25;路六37~38);对于那些不肯怜恤别人的人,神是不会施予怜恤的(参太十八32~34)。
「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怜悯』是指在对方不配得的情况下,仍予同情体恤的一种心怀;『向审判夸胜』指面临审判时一种坦然无惧的自信心和态度。
〔话中之光〕(一)我们既然从神得着怜悯,就当在生活行为上,将这怜悯流露给周遭的人们,好让神的怜悯得着宣泄。
(二)如果我们盼望我们的恩主,在审判的日子以怜悯恩待我们过去一切的过错,那么我们就必须以怜悯的心,宽待我们的弟兄姊妹。

【雅二14】「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甚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原文直译〕「…难道这信心能救他吗?」
〔原文字义〕「益处」利益,好处。
〔文意注解〕「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 有人』当然是指自认为是基督信徒的人;『若有人说』这是模拟反对者辩驳的话;『自己有信心』即自认为心里相信独一的真神(参19节)。
「却没有行为,有甚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行为』指与信心相称的行为;『有甚么益处呢?』这在希腊文的文法上,用很明显的是非题问话,表示答案肯定是『没有益处』;『这信心能救他吗?』与前句问话同理,表示答案肯定是『不能救他』。
『这信心能救他吗?』这里的『救』字根据上下文至少有两个意思:(1)得以免受无怜悯的审判(参13节);(2)蒙神称义,灵魂得救(参21~26节)。无论是那方面的得救,都需要带着行为的信心。
〔话中之光〕(一)我们的信心若没有行为左证,与己、与人都无益处;真正的信心,必然会表现于行为,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有名无实的信心。
(二)固然圣经说:『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十10),但真正使人称义、得救的信心,必定会产生信而顺从的行为。
(三)圣经中至少有三种不能叫我们得救的信心:(1)鬼魔式的信心(参19节);(2)不能在心里生根的信心(太十三20~21);(3)崇拜神迹的信心(约二23~25)。

【雅二15】「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
〔原文字义〕「赤身露体」赤裸的,衣不蔽体;「缺了」缺乏;「日用的」每日的。
〔文意注解〕「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弟兄或是姐妹』指在身边常有接触来往的主内信徒,也就是『要爱人如己』的『人』──『邻人』;『赤身露体』形容衣不蔽体,不够御寒,并非真正完全裸身。
「又缺了日用的饮食,」指入不敷出,连基本三餐所需都成了问题。
〔话中之光〕(一)真正的信心,必定会使人生发爱心(加五6);真正的爱心,必定会爱那从神生的弟兄姊妹(约壹五1)。
(二)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壹三17)?
(三)有些基督徒按表面看,他们的爱心实在很大,热心捐助远方素不认识的穷苦人们,但对身边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却又似乎无动于衷,他们这种爱心,和圣经由近而远的先后次序背道而驰。

【雅二16】「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么益处呢?」
〔原文字义〕「去罢」走开,离去;「愿」该当(被动语态)。
〔文意注解〕「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中间』指教会里面。
「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平平安安地去吧』是犹太人在道别时的习惯用语,但须出于真心,对人才有帮助(参可五34;路七50);『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是表达祝福的话,暗示自己无意伸手援助,而把责任推给别人,受难者须自求多福;这两句话合起来意指『我关心你』,但仅空口说白话,嘴巴说说而已。
「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么益处呢?」意指只有口惠,而无实际的帮助,不但对有需要的人毫无帮助,并且自己也不蒙主称许。
〔话中之光〕(一)真正的关心,一定要有实际的行动为左证;我们若真关心别人,便会尽力伸予援手,帮助对方解决困境。
(二)基督徒的言语──口里承认、祷告、分享见证、彼此劝勉──固然十分紧要,但若仅止于此,就变成『有口无心』或『言行不一』,这是主所定罪的(太廿三3)。

【雅二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原文直译〕「信心也是这样,若没有行为,它本身便是死的。」
〔文意注解〕「这样,」指正如15~16节所举的实例,光说好话,却无助人的行为,对人便无益处;同样的,光有信心,却无信心的行为,便是虚的。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没有』的『有』字,在原文是个很有力量的动词,意思是『持有』,表示拥有权。行为隶属于信心,绝对为信心所拥有,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话中之光〕(一)信心是活的,是会表现于行动的;不然,就是死的信心,不是真实的信心。
(二)死的信心,其实就是没有信心;只在言语和舌头上,不在行为和诚实上(参15~16节;约壹三18),没有人可以藉它得救(参14节)。
(三)信心和行为,乃是一体的两面──行为是信心的证据,也是信心的果子。

【雅二18】「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原文直译〕「但是有人或者会说,…」
〔原文字义〕「指给…看」显示,证明。
〔文意注解〕「必有人说,」这是一种古代犹太人和希腊人所经常采用的模拟辩论手法,假设有一个和自己不同意见的对手,说出其看法。
「你有信心,我有行为,」这里是将信心和行为分割,『你』强调有信心,『我』则强调有行为,各有所长,互不矛盾,故信心并不需要行为,行为也不需要信心;这种信心可以与行为分割的理论,表面看似乎符合使徒保罗『恩赐原有分别』的教训(林前十二4,9)──有一人蒙圣灵赐他信心,另有一人蒙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即行为)──其实这是误解了信心,真正的信心仍离不开行为,行为也离不开信心。
「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你』指认为信心并不需要行为的人;『没有行为的信心』指无法用行为以证明出来的信心;『指给我看』这是雅各对主张信心可以与行为分割之人的挑战,既然没有行为将信心表现出来,那么这种信心便是口说无凭,是虚假的。
「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我』指主张信心需有行为的雅各;『我的行为』指信心的行为;『指给你看』出于信心的行为,当然显示出信心来。
〔话中之光〕(一)行为和信心,互为表里,是一体的两面,决不能分开;基督徒的行为,必须是出于信心,而若真的有信心,也必会产生出行为来。
(二)有些人的行为,只注重外表和仪式,那是作给人看的行为,不是出于纯正的信心,故是虚伪的,是不健全的。

【雅二19】「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原文字义〕「不错」很好,诚然是对的;「鬼魔」鬼,邪神;「战惊」毛发直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文意注解〕「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神只有一位』这是一种纯正的信仰;『你信的不错』相信独一的真神,这是正确的。世界上除了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回教之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宗教也相信独一的真神,但这样的信仰不够完全,还须认识并相信神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的救恩。
「鬼魔也信,却是战惊,」『鬼魔』指撒但手下的邪灵和污鬼;『鬼魔也信』指鬼魔也相信宇宙中只有一位真神,但牠们并不顺服神的权柄(参太八29;可一24;五7;路八28);『却是战惊』指对神畏惧,因为知道神的权能无限,并且知道神将会对牠们施行审判,但牠们仍旧不顺服神。
〔话中之光〕(一)信心不是头脑上的认知,也不是情感上的认同,必须是心灵的转变,且一定须附带产生与信心相称的行为,亦即对神的信靠、委身和顺服。
(二)我们真正的信心,不单是对神有一种畏惧的心,我们还须对神有顺服的行为。

【雅二20】「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原文字义〕「虚浮」空洞,虚无,不实在,愚昧,不足的,徒然的;「死的」无活力的,不生育的,荒芜的,没有效果的,无益的。
〔文意注解〕「虚浮的人哪,」指一知半解、自以为是、顽梗不化的愚昧人。
「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你愿意知道』意指你真的不想(不渴望)知道吗?『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指脱离了行为的信心对于人是起不了作用的。
〔话中之光〕(一)宣称自己有信心,却显不出信心行为的人,乃是虚浮空洞的基督徒,如同行尸走肉,头脑空洞,生命空洞。
(二)信心可分为有效的信心和无效的信心两种;有效的信心必须是伴随着行为,无效的信心则没有行为表现。

【雅二21】「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原文字义〕「坛」祭坛,献祭的地方;「称义」定为公义,算为无罪。
〔文意注解〕「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我们的祖宗』即指犹太人的祖宗,犹太人以身为亚伯拉罕的子孙为荣(太三9;约八33);『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他这个行为乃出于相信神必会叫以撒从死里复活(参来十一19;罗四17)。
「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亚伯拉罕因献以撒的行为而蒙神称许(创廿二16),称他为义;『称义』意指被神算为无罪,是个义人。
〔话中之光〕(一)我们对神的信心不是口里说说而已,必须信靠祂到一个地步,为着遵行神的话,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二)我们因着信心的缘故,向神所作的一切,都计在神的账上,并且神非常尊重这样的人。

【雅二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原文直译〕「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相辅并进(或『配合运作』)…」
〔原文字义〕「并行」一同作工,互相效力,配合运作;「成全」成熟,完备,圆满。
〔文意注解〕「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并行』意指相辅相成;信心与行为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彼此配合同工,相辅并进。
「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成全』意指使之全备;信心必须藉表现出其行为,才得算为完全,也才能达成其目的。
〔话中之光〕(一)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参17,20节),没有信心的行为也是死的(参来六1);信心与行为必须相依并存。
(二)真正的信心必定会结出好行为的果子,而好行为的果子必须是出自真正的信心;信心与行为不但是分不开的,而且是并行的。
(三)信心是行为的原动力,而行为是信心的产物,如此两者俱备的信心,才算真实且完备的信心。
(四)凡有信心的人,不能不在他的行为上表现出信心的果效来;任何缺乏行为表现的信心,不能视为成熟完备的信心。

【雅二23】「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
〔原文字义〕「应验」完成,满足,使其充满;「算为」计算,数算。
〔文意注解〕「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下面的话引自《创世记》十五章六节。
「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意指神将亚伯拉罕的信,记在神的账上,认作(算作)他的义。
「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朋友』意指彼此可以倾心吐意;神作事不向亚伯拉罕隐瞒(创十八17~19),故圣经称亚伯拉罕为『神的朋友』(参代下二十7;赛四十一8)。
〔话中之光〕(一)对神有信心,乃是尊重神的表现;凡尊重神的,神也必尊重他。
(二)信而顺服的一次举动,使人得被神称为义;信而同心同行的持续行为,使人得称为神的朋友。

【雅二24】「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原文字义〕「这样看来」可见,你们看见;「单」仅仅,单独。
〔文意注解〕「这样看来,」『看来』在希腊文是指『使发现新事物的头脑有重要收获…表示领悟。』
「人称义是因着行为,」『行为』指从信心所发出来的行为。
「不是单因着信,」本句显示雅各并不反对『因信称义』的道理,在他看来,信心仍为被称义的主因,但这个被称义的信心,必须有行为表现。
〔问题改正〕「人称义是因着行为,」这和保罗所主张的『人称义是因着信,不是因着行为』(罗三28;四2~4)并不彼此冲突,互相矛盾,理由如下:
(1)保罗所强调的是蒙恩得救的称义,是地位上的称义;雅各所强调的则是得胜的称义,是经历上的称义。
(2)保罗所讲的是得救以前(或得救之时)的信心;雅各所讲的则是得救以后的信心。
(3)保罗所对付的是没有信心的行为;雅各所对付的则是没有行为的信心。
(4)保罗虽然强调我们得救是因着信,不是出于行为,但也承认救恩的目的乃是『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参弗二8~10),可见他也赞成信徒得救以后必须有好行为(参腓二13~14)。
〔话中之光〕(一)清楚领悟圣经的真理,使我们明白人称义和得救,都是因着信心。
(二)『不是单因着信』;我们的信心必须是真实的,且由正确的行为证明其能力和功效。

【雅二25】「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
〔原文字义〕「接待」收留在家,接受在屋内。
〔文意注解〕「妓女喇合接待使者,」指耶利哥城的妓女喇合,隐藏以色列两个探子的事(书二1~4;来十一31)。
「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指她用绳子将二人从城墙上缒下去,且指示他们往山上隐藏三天后才走的事(书二15~16)。
「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指她全家获救的事(书六25),证明她善待以色列探子的行为乃出于信心(来十一31),故蒙神称义。
〔话中之光〕(一)亚伯拉罕(参21~23节)是高贵的王子(参创十七5~6;廿三6),喇合是低贱的妓女,但都因信心的行为称义,可见信心不论出身高或低,神对人称义的要求非常公平。
(二)亚伯拉罕是犹太人(参21节上),而喇合是外邦人,可见神不偏待人,只问我们有没有信心。

【雅二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原文直译〕「正如身体没有灵是死的,照样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原文字义〕「灵魂」灵,气息,呼吸。
〔文意注解〕「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指灵魂一旦离开了身体便是死人一个,身体就变成了尸体。
「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指不能显出行为的信心乃是死的信心,这种信心在神面前没有价值。
〔话中之光〕(一)正如身体和灵魂不能分割,若将它们强行分离,便是死的尸体;同样,信心和行为也不能分割,信心若缺乏行为,便是死的信心。
(二)灵将生命给人(参创二7);行为将信心里那活的生命显明出来。
(三)凡是显不出信心之行为的基督徒,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参启三1)。

叁、灵训要义

【考验信心的三个标准】
一、不按外貌待人(1~8节)
二、遵守至尊律法的全部(9~13节)
三、将所信的全部实行出来(14~26节)

【不可按着外貌待人】
一、按着外貌待人不合信徒的身份(1节)
二、按着外貌待人的实例──重富轻贫(2~3节)
三、按着外貌待人乃出于偏心恶意(4节)
四、按着外貌待人不合神的心意(5节)
五、按着外貌待人是违反常理的(6~7节)
六、按着外貌待人罪恶的,也是不法的(8~11节)
七、按着外貌待人要受无怜悯的审判(12~13节)
八、按着外貌待人不是出于信心的行为(14~17节)

【按外貌待人的错误】
一、将自己当作审判官(4节)
二、显明里面的偏心与恶意(4节)
三、偏待穷人不符神拣选他们的心意(5节)
四、这是一种羞辱人的心态(6节上)
五、高抬富人是一种愚昧的行为(6节下~7节)

【律法的性质】
一、至尊的律法(8节)
二、完全的律法(9~11节)
三、自由的律法(12节上)
四、审判的律法(12节下~13节)

【真实的信心】
一、必须是叫人得益处的信心(14~16节)
二、必须是生命与平安的信心(17~20节)
三、必须是能使人称义的信心(21~25节)
四、必须是与行为并行的信心(22,26节)

【没有行为的信心】
一、是光『说』不练的信心(14节)
二、是不产生行动的信心(17节)
三、是『死』的信心(17,26节)
四、是不能表明出来的信心(18节)
五、是起不了作用的信心(20节)

【三种不同的信心】
一、有信心却没有行为(14~17节)──死的信
二、有行为却没有信心(18节上)──不信或假信
三、有信心也有行为(22节)──活的信或成全的信

【甚么是有益处的信心】
一、能供应人的信心(14~16节)
二、能结出果子的信心(19~20节)
三、能使人称义的信心(22~25节)

【信心的辨证】
一、一句宣告: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20节)
二、两个例证:亚伯拉罕和妓女喇合(21~25节)
三、一个结论:活的信心必须有行为(26节) —— 圣经注解-黄迦勒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雅各   第二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雅各   信心   亚伯拉罕   的人   保罗   基督   耶稣   基督徒   信徒   是指   经文   圣经   上帝   原文   贫穷   顺服   这是   穷人   外貌   富足   的是   犹太   教会   旧约   导论   荣耀   有信心   第二章   至尊   在此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