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阿摩司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阿摩司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阿摩司书相关章:

阿摩司书

注释

五1-27没有革新的宗教

这一段以3个呼吁组成:1.呼吁灵性上的革新:「寻求我……寻求耶和华」(4-6节);2.呼吁个人和社会的革新:「求善……秉公行义」(14节及下文);3.呼吁宗教上的革新:「愿公平如大水滚滚……岂是将祭物和供物献给我呢?」(24节及其后经文)。但是在这些呼吁前后却宣告了灾难的来临(1-3、26-27节),中间又加插现况的分析(7、10-13、16-20节)。第16节之「所以」(和合本省去「所以」一词)指出了解这段经文的线索:何以一个呼吁(14-15节)的结果(16节的「所以」),竟是预告无可安慰的哀号?唯一的答案是:阿摩司在此是忆述以前如何向子民呼吁,他们又如何拒绝!故此,这一章圣经是记载子民如何失去机会,悲惨的结果已无可避免。我们再一次看到神是轻慢不得的!

五1-3丧礼之悼词:死亡与死因

虽然这里所描写的死期还没有到(3节),但事情必然要发生,故此可先作哀歌(2节)。第2节「跌倒」是指倒毙,这处女(见和合本小字)已无力再起(「不得再起」,也无人可帮助(「躺在地上,无人搀扶」)。第3节以色列陷在这无助无望的境况,其近因是军事上的挫败;士军伤亡率高达90%,但远因又是甚么呢?第五章余下的经文告诉我们罪所带来的死亡究竟是怎样的。

五4-13耶和华本可赐下生命,但他们却选择死亡

在第4节,原文以「因为」开首,追溯灾难(1-3节)的根源。以色列曾被劝吁去寻求耶和华,使他们存活(4节),也曾被警告勿走死亡之路(5、11节),又获得提醒,知道耶和华可以赐下晨光,也可赐下黑夜(8节)。选择的权利已交给他们,只是他们自己却作了错误的选择。

第4-5节耶和华慈爱地发出呼吁,祂也忠实地执行祂的警告。祂指出自己就是他们的解救良方。「寻求我」是邀请他们来与神亲近、开始新的相交生活。另一方面,「伯特利」和「吉甲」本是他们历史和传统的光辉(参四4)。吉甲是进应许之地的入口(书四2),将来却成为被掳放逐的出口;而伯特利原本是神殿的意思(创二十八17、19),则将会「归于无有」,像偶像一样一无所用。

第6-7节神的呼吁充满慈爱,祂的谴责却是出于忠诚。祂的子民需要的只是神自己(「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在祂以外,却没有存活之望。「伯特利」虽有传统美誉,备受尊敬,但在大火焚烧之下(代表圣洁能力的彰显),却无能为力。那导致火一般愤怒的是歪曲了的「公平」,和「公义」被蔑视。当「公平」和「公义」两词并用的时候(参赛五16),「公义」是综合了神圣洁中固有的种种要素,而「公平」则是指这些要素在个人或社会上的具体表现。

第8-9节这两节经文是故意间断上下文的连贯性的,愤怒的阿摩司把焦点从这班使全地混乱的子民,转移到真正掌管一切的主身上。这一方面给我们看见,人的败坏不能胜过神,祂大有能力,可以用火去(6节)毁灭(9节)一切,另一方面,人若受劝去寻求祂,他们可以照应许得生免死(6节),因为神也可以毫不费劲地把黑夜变为晨光。

「昂星」和「参星」是季节转换的标志,航海的人以昂星的升降来确定航程,游牧民族亦然。「使死荫变为晨光,使白日变为黑夜」。这24小时内的转变经年如是。第8节的「变」与第7节的「变」是同属一字词,子民的「变」是否促成神的改造呢?相形之下,神的改造是巨大得难以言喻的!「命海水来浇在地上」:神不受祂设立的自然律所限制,水不一定要守着界限(诗一○四8-9);祂偶然也改变一下规范,命洪水淹盖地面。阿摩司时代的统治者也制造改变(7节),并且,压制一切反抗者(13节),但控制时令,及偶而变更自然规律的神有能力摧毁人力所造的保障(9节)。阿摩司处身的是怎么样的日子:不义和不公平横行,过往的价值观被推翻(7节),而敬虔的人(「通达人」,13节)也只能惊觉无能!

(a1)第10-13节是一段整齐对称的句子:

(b1)第10节说正直话的被憎恶

(c )第11节剥夺一切

(b2)第12节压迫贫民(用不同的字词)

(a2)第13节静默的反抗

第10节公平的审判官(「责备人的」)和那诚实的见证人(「说正直话的」)也同样被憎恶。第11节「贫民」(二7,四1)指经济上贫穷,社会上无助的人。阿摩司在此并没有说明哪些有势力的人在勒索贫民:是那收过高租金,「践踏」穷人的地主不断榨取?还是指收高利贷的人?神所顾念的并非谁是施压者,而是那些受苦者。原文在第11节「你们用凿过……」一句前面有「所以」一词,表明天上的使者在作工。耶和华以道德律管理世界,那些以不义手段谋利的,必不得安享其成,在天理中有这种报应定律(赛五8-10、14-17)。正如上述的大纲所示,这一节是全段的中心思想。从人的眼光来看,所建造的房屋牢固(「石头建造」),应该可以持久耐用;所栽种的也应该开花结果(「美好的葡萄园」),但事实却非如此。

第12节「罪恶」、「罪过」指叛逆神的行为,没有达到祂的标准。社会上的恶行都是灵性上的罪;故此,光是改革还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回转归向神。「义人」是指那在法庭审判的胜方。「贿赂」是指以财物来收买法庭中的裁判。「屈枉」(原意是放在一边,或不理会)是指法官不辨是非,特别歧视那些「卑微」的人物──「穷乏人」(此词与11节的「贫民」不同),即无势力,易被欺负者。第13节第10节提及的憎恶很容易引进恶势力的时代,暴力得势,人不能再自由发言。

五14-20道德改革:明白耶和华的日子之意义

第11节指出他们将失去一切财物,现在进一步描述那日来到,他们将哀哭不止(16节及下文),那日黑暗无光(18节)。显然当时的人都渴慕「耶和华的日子」来临,满心以为那日子会为选民带来「光明」,充满欢乐,故此他们很有信心地企望这一日。

1.阿摩司在此讽刺地使用原本引发他们盼望的用语,来宣讲灾祸的信息(例如第17节的「经过」是逾越节的用语;参出十二12)。子民已忘记了他们的主之本性;逾越节的晚上对于没有预备好的人,是审判之夜。

2.属灵的祝福是基于道德的状况(14-15节)。对于那些目标(「寻求耶和华」)和内心(恶恶好善)与神一致,又把他们崇高的价值观履行在社会上(「秉公行义」)的人,神的来临诚然是可喜可贺的事。

3.第15节中「或者」一词显示神敌挡高傲的人,这说法并非怀疑神的恩慈,而是斥责那些把神的恩慈视为理所当然的人。

第14-15节 1.寻求神也必须同时逃避恶。2.圣洁的行动(「求善」)必须出于圣洁的内心「恶恶好善」)。3.行动不能随感受的左右:求善在好义以先。我们若等情绪来激发行为,往往只有空等。我们必须学习以责任为重,不被心中感受影响,并在善行中引发善心。4.「耶和华──万军之神」这尊称屡次重复,作者用意是强调努力行善的重要性;我们所要取悦的神是「耶和华──万军之神」。我们随祂差遣,由祂发令。第15节「约瑟」一名是泛指北国,因为北国的人民大部分是约瑟儿子们的后裔(创四十八)。

第16节在第五章的导言已提及隐藏「所以」一词。「主耶和华──万军之神」这称号更加强了毁灭信息的力量。「主」表示「至高的」,「耶和华」表示那位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拯救子民,毁灭仇敌的神,「万军之神」的意思是:表示祂握有一切的权能。这些哀号将会是公开的(「在一切宽阔处……在各街市上」),从心底里发出的,是人人有份的,不单限于「善唱哀歌」的职业举哀者,连「农夫」也参与。传统上欢乐的场所──「葡萄园」,要成为举哀的地方。这一切都是因为主要从「中间经过」。不需要任何特别的举动,单是祂神圣的临在,就足以把一切变为哀号了。

第18-20节民众普遍的乐观想望,却因先知所强调那日子的黑暗而幻灭。正如今日我们期待主耶稣必再来一样,旧约的子民也期待「耶和华的日子」──就是祂亲自来临的时刻。我们研读旧约,便知道圣经预告的「那日」(正如现今这经文),并非最终的日子,而往往是神在中期的介入(27节)。第19节的例子说明一个无可逃避的命运。回顾4至20节,究竟这幽暗日子是为谁而设的呢?它所针对的是那些口称属主却不寻求祂(4节),不善待贫弱以讨主喜悦(7节及其后经文),不恶恶好善(15节),不行善除恶(14节)的人。人若有名无实,徒有外表的宗教行为,却没有灵性和道德行为上的革新,他实在是背离神,反向而行。

五21-27宗教改革,恢复从前的价值观

耶和华拒斥现有的宗教礼仪(21-22节),第23-24节强调神所悦纳的不是宗教礼仪上的种种「事奉」,而是真正「事奉神」的宗教。第25节呼吁人重新持守起初的态度(参导论中有关社会一项)。第26节暗示他们没有响应第24节的信息,他们继续偏行己路,跟从自己制造的宗教,结果将要被掳,流放外地(27节)。

第21-24节没有道德的宗教将引致神的憎恶(赛一11-15及其后经文;耶七9-11)。第24节「公平……公义」分别指他们应有的行为和守则(参上文第7节)。第25节但阿摩司所要求的不是脱离了宗教的道德观,也不是没有敬拜礼仪的事奉。他强调的是:在旷野中你们岂是单把祭物献给我?西乃山的宗教经验最首要的是对施行救赎的神在道德上作出回应(出十九4-5,二十二章及其后经文)。献祭是随之而来的自然后果。当子民愿意遵命时,他们就归在「所洒的血」以下(出二十四7-8)。对他们而言──事实上对我们也一样──这一切规条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不犯罪(约壹二1),但果真犯了罪,他们也有一个挽回祭(约壹二2)。这就是阿摩司要提醒他们的重点。他们把献祭的礼仪分割起来,把顺命看成可有可无,其实只有顺服遵从的态度才会使献祭的行动变得有意义、有需要。参看下文七章7至8节。

第26节他们的宗教只求取悦自己(四4-5),他们将进一步制造自己的宗教。若没有神的话作权威,人不会变成没有信仰,而是甚么都信。第26节的「龛」和「神星」原文的字词出自米所波大米亚,应音译为「撒固」和「迦温」(参现代中文译本),是土星的别名,被奉为星神,作他们的王和神(参Hubbard,第185页)。由于人们酷爱礼仪,故常举行巡游。

第27节这巡游将以放逐收场,而被掳去之地,阿摩司没有明言,只说在「大马色之外」。他们此行并非因为他们被征服者掳走,也非出于偶然,而是因为「我要把你们掳到……」,这是至高的主的作为,也是子民愚味和刚愎的后果。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五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阿摩司书   以色列   耶和华   先知   的人   日子   经文   敬拜   他们的   哀歌   导论   希伯来文   圣经   百姓   以色列人   公平   上帝   注释   第五章   点此   的是   是在   偶像   都是   你们的   这是   丧礼   这段   将来   约翰   宗教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