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圣经背景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
十四1~6
安息日治病
十四1 一起吃饭应该是亲密相交的场面;古代的读者若看到同桌吃饭的人居心不良,或有意卖友,会很不以为然。而这既是安息日的餐会,给人的反感就更强烈,因为犹太人在安息日邀请出名的教师一同用餐,原是很有礼貌的行为。
十四2 水臌病会让身体因多余的液体而产生水肿,古代医书常会提到。这个水臌病人是在耶稣的面前,而不是在房间的一角,可能是受邀的宾客之一。
十四3~6 犹太律法师常为安息日的律法而辩论;如果一方沈静下来,无话可答,就会被认为是错的,或对 * 律法不够了解,无法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爱色尼人不容许在安息日营救牲畜,但是 * 法利赛人容许。耶稣用对方同意的原则作比方来辩论,并运用「更何况」的方式来帮补;参十三章15~16节。
十四7~14
指教客人与主人
十四7 著名的教师常会在筵席之间讲论,或参与对话。古代的作者有时会以这类筵席为背景,以单方面发言或对话的方式来记述讨论;这种写作法称为座谈(symposia)。
古代很讲究社会地位,而由筵席上座位的安排,便可以明显看出。在希腊-罗马的有钱人当中,这类地位的安排变成很大的问题(见:林前十一21的注释),而在巴勒斯坦的犹太社会中,也有按阶级而坐的证据,如 * 死海古卷内的记载。
十四8~10 耶稣所讲的原则直接取自箴言二十五6~7,而这些客人并没有留意这段话;其他的犹太古籍中也曾覆述这个原则。在罗马人的圈子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绝不会被人刻意邀到前面去;只有当一个人坐的位置太低,才会有人邀他往前面坐。
十四11 耶稣在此重复了* 旧约的标准应许,这应许特别适用于审判之日(参:赛二12;结十七24,二十一26;亦参:路一52~53的注释)。
十四12 不邀请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的人,便会得罪他们;可是耶稣说,在分送礼物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不应当是人的社会地位,而是人的需要。旧约禁止借债取利,藉邻居的需要赚钱;可是耶稣在这里的原则,更是完全不要人偿还;参六章34~35节。
十四13 在希腊─罗马世界,有钱人通常会请地位较低的人,以从他们得到尊崇作为回报,可是这些受邀的人还是一些体面人物,不是一无所有的人,或是乞丐,像那个社会里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或农民(不过许多犹太教师则认为,邀请乞丐和农人是敬虔的表现)。在* 昆兰社团的 * 爱色尼人当中,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都不可进入院门。
十四14 犹太教说,义人到了最后,就是 * 死里复活的时候,会得到报偿;耶稣把这个真理应用在财物的分配上。神会报答帮助穷人的人,* 旧约也有同样的教导(箴十九17)。
十四15~24
最后的筵席
曾受邀赴神筵席的人,都拒绝了祂,因此祂有权去邀请被社会撇弃的人;而这些人出席,必会得罪有权有势的人。
十四15 对犹太人的期待之描写(最早的,如:赛二十五6~9),常把神的 * 国比作一场筵席。
十四16 * 比喻里的这个人所邀请的宾客,应该是富有的人,不过其中多半不如他有钱。
十四17 邀请函通常会事先送到,并要回函,所以这些受邀的客人都曾答应要来。
十四18 买地的人应该会在买之前就已经仔细看过──即使他是透过中介买的。购买者可能因着法律的要求,要亲自去完成买卖;有时后来经过检查,交易也会再度起变化。可是就像后面几个借口一样,如此迟才通知,听来像很弱的借口,对主人的面子是很大的羞辱,因为他已经花了一大笔钱预备这顿筵席。
十四19 如果这个人只有五对牛,他要耕的地就已经很大了;他一定本身就是很有钱的地主。像这样的人却没有人可以为他做事,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十四20 这个人的理由,若是用于不去打仗可以成立──新婚一年之内不用服役(申二十7,二十四5;参:马喀比一书三56),可是若用于已经答应要参加的筵席,则不成立──就算妇女(包括他的新婚妻子)通常不在这种晚宴的邀请之列。筵席通常会直到深夜,婚礼的宾客(这场筵席很可能便是婚筵;参:太二十二2)通常很早就开始准备,而这个人应该早已知道,不至于把两件事放在一起。
十四21~24 把乞丐从街上带回来,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事(参十四13的注释)。
十四25~35
跟随耶稣的代价
凡是跟随* 耶稣的门徒,都要看重人的需要过于人的地位(十四7~24),这样的要求使他们不再有权利要人尊重自己;神透过世人的需要向人发出呼召,而跟随耶稣的代价,就是要重视神的呼召,过于家人的同意(十四26)和财产的拥有(十四33)。
十四25~26 「恨」(和合本:爱我胜过爱)可以作* 夸张法之用,是闪语式「少爱」(太十37)的说法,不过,这一点仍无法消除这句话会产生的反感,因为当时的社会认为,孝敬父母是最高的责任,而一个人的家便是他最大的快乐。教师经常会要子弟尊重他、爱戴他,可是在犹太传统里,像耶稣在这里所提全然专一的爱,只有神才曾公开要求(申六4~5)。
十四27 定罪的囚犯要「背着十字架」(即:十字架的横木),到已经竖立的木干之处,然后被钉在十字架上;通常会有一群冷嘲热讽的群众相随。没有人会为自己选择这样的命运,可是耶稣呼召真* 门徒作这样的选择;与对祂专一的爱相较,自己的生命便成为可恨的(十四26)。
十四28~30 几年之前(主后27年),有一座盖得很差的圆形剧场倒塌,大约死了五万人。盖到一半就停工,或设计不佳而无法继续建造,这种状况大家都听过。此处的重点是:在讲究名声的社会,建筑师会备感羞愧。
十四31~32 希律安提帕最近与相邻的罗马藩属作战失利,因此耶稣的听众对鲁莽的战争特别能体会。耶稣的重点(如十四28~30)为,若要加入祂* 门徒的行列,必须先想清楚所要付的代价(参:箴二十18,二十四6)。
十四33 * 爱色尼人将他们所有的财产都归公;有些激进的希腊哲人崇尚类似的教导。可是早期的犹太教大半拒绝这样偏激的作法,希腊-罗马社会更是如此;犹太教强调施舍,而不是完全舍去财产。耶稣的 * 门徒并非毫无财产,而是分享他们所有的(徒二44~45;参十二12的注释)。不过,耶稣的话听来很像那些激进的教师,因为祂说,凡是重视财产过于人的──因此会抓紧财物,而不去满足人的需要──便不是祂的门徒。
十四34~35 盐是重要的调味料,有时(可能不在巴勒斯坦)会混在粪肥里,保持肥料的新鲜(不过盐本身可能不利于土壤的肥沃度)。重点是,门徒的生活若不像门徒,就与没有咸味的盐一样:毫无价值。——《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