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一章-《圣经背景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圣经背景注释》
路加福音第十一章
十一1~13
耶稣对祷告的教导
十一1 * 门徒常会要求教师指教,有些人还曾在不同的场合要求祝福或祷告。不过,打断别人的祷告则是很不礼貌、不敬虔的举动;因此门徒等耶稣祷告完了,才提出要求。不同的教师可能会向自己的门徒教导不同形式的祷告;不过所有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会作一些同样的祷告,只有激进的分离份子,如 * 爱色尼人,才会与众不同。
十一2 犹太人在祷告的时候,常称神为「我们在天上的父」,不过很少会用亲密如「阿爸」(爸爸)的称呼(参:可十四36的注释)。当时有一标准的犹太祷告词说:「愿的……名被高举、被尊为圣,……愿的国快快临到。」
在末日的时候,就是神的 * 国临到的时候,祂的名会被「尊为圣」,或「被尊崇」、「显为神圣」。这个概念是合乎圣经的(赛五16,二十九23;结三十六23,三十八23,三十九7、27;参:亚十四9)。现今神的子民尊祂名为圣的方式,便是过正直的生活;根据犹太教师的说法,如果他们不按规矩生活,就会「亵渎」祂的名,或使祂的名在万国中遭诟病。
十一3 这个祈求暗指神头一次救赎祂百姓的时候,为他们预备「每日的食物」(吗哪)(出十六4)。求神供应基本的需要──面包与白水乃是最好的例子──是很普通的事(参:箴三十8)。
十一4 犹太人视犯罪为欠了神的「债」;同一个 * 亚兰文可以译为这两个意思。犹太律法至少理论上会要求定期免除债务(在第七年和第五十年),因此免债的比方很容易明白。「不叫我们遇见试探」,与古代犹太人类似的祷告比较,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在我们受考验的时候,让我们不要犯罪」,而不是「让我们不受到考验」(参二十二46的上下文)。
十一5~6 接待客旅是很重要的义务;有幸招待客人在家里过夜的主人,必须让客人吃饱。许多家庭到晚上的时候,一天的面包都吃光了,不过在小村庄里,大家会知道谁家还有剩下。那个地区现代的村庄里,面包可能可以放几天,但是招待客人必须拿出新鲜、没有动过的整条面包,才算好客。
十一7 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屋子里,孩子可能睡在地面铺的草席上;门栓很重,且要穿过连在门上的环扣,拔出来很费事,声音又大,会把他们吵醒。
十一8 不停的敲门声反正会把孩子吵醒,所以打开门就不再成问题。翻译为「情词迫切」(「强求」[KJV] 或「坚持」[NASB、 NRSV])的字,意思是「毫不愧疚」(有时就像 * 犬儒者一样厚脸皮;参 TEV)。这个词可能是指敲门之人的勇敢,否则他会因没有东西给客人吃而羞愧,不过也有可能指里面父亲的羞愧,因为全村的人都会因他们不接待客人,而名声扫地。
十一9~10 在* 比喻的上下文中,这几节的意思是,叩门的人得着了,因为他的勇敢,或因为神的名誉与祂仆人(叩门者)的名声紧紧相连。
十一11~13 这是标准的犹太式「更何况」辩论法。多数人相信,* 圣灵 (1) 已经离开,(2) 只有最圣洁的人才能得到,或 (3) 属于该团体(* 死海古卷)。因此,第13节的应许听来很深奥;按古代犹太教对圣灵的信念(根据旧约)来看,这种应许通常只会给先知,那些受膏为神说话的人。
十一14~26
谁才真是撒但的属下?
十一14~26 异教的驱魔人常用法术念咒来赶鬼。第二世纪的 * 拉比仍指控耶稣和犹太基督徒用法术来行神迹。「别西卜」与列王纪下一2名为「巴力西卜」的异教神祇有关;在这里的用法与「比列」(林后六15)相等,在* 所罗门之约里面很常见,是魔鬼的犹太名字。(* 拉比常称牠撒玛尔;* 禧年书称牠比列尔或马斯提玛;* 死海古卷用比列奥;无论用什么名字,古代的犹太人都知道是指鬼王。)
十一17~18 在此耶稣并不是否认其他驱魔人的存在,但却不承认他们的价值,或许某个污鬼退去,只会招来另一些 * 撒但的仆役,这乃是有计谋的撤退。他们的赶鬼,和耶稣彻底赶走群鬼显然不同,耶稣所做的才清楚显明撒但的失败(十一20)。
十一19 「你们的众子(和合本:子弟)」意思是「你们团体里的成员」(正如:「先知的众子」是指「先知」);因为他们也有同伴会赶鬼(比起耶稣,则用更多的法术),所以应当小心自己的指控。
十一20 神的「指头(和合本:能力)」代表祂的能力。虽然这个词组曾在别处出现,耶稣应当是特别暗指出埃及记八19,在那里,法老的术士想模仿摩西的神迹,但却只能承认,真神正透过摩西在工作,而他们束手无策。
十一21~23 许多早期犹太资料报导说,神制服* 撒但或邪灵之后,会把牠们「捆绑」,或监禁起来。与这里关系较弱的说法,还有古代法术的书,里面提到如何用法术「捆绑」污鬼。这里所讲把武装的壮士(或许他们会认为是罗马士兵或退伍军人,或只是特别孔武有力的管家)捆绑起来的 * 比喻,意思是耶稣已经击败了撒但,所以可以抢夺牠的财产──释放被鬼所附的人。
十一24~26 在此耶稣反过来提出指控:他们才是撒但的差役;祂把污鬼赶出去,但他们却请更多的污鬼回来。熟练的律法师与 * 修辞学家最喜欢把对方的指控转过来,显示他本身才有罪,没有资格提出控诉。
十一27~36
真正蒙福的人
十一27~28 当时的习俗会藉称母亲有福来夸赞孩子;这种表达方式出现在希腊─罗马文学(如:第一世纪罗马的讽刺作家彼得纽)、* 拉比文献(如:列为约哈南.班.撒开的言论),及其他地方(如:* 巴录二书五十四10)。
十一29~30 乔纳的讲道纯粹是审判的信息,而那是尼尼微当时惟一需要的信息。
十一31~32 犹太人对末时的说法,包括在穷人中将有皈依者起来,作见证反对那些说他们太穷而无法跟随神的人;同样,在富人、* 外邦人等等之中,也将会有皈依者。此处耶稣以皈依的异教徒作例子。犹太人可能认为「南方的女王」,示巴女王,是衣索匹亚的女王,他们认为那是全世界最南之处(参:徒八27)。
十一33 大部分巴勒斯坦的家都没有「地窖」,不过路加是讲与他听众有关的比方;许多希腊家庭的确有地窖。希腊的房子常会把灯放在前厅,而巴勒斯坦的屋子则多半只有一间;无论这里是讲怎样的建筑架构,「进来的人」总会立刻看见灯。
十一34~36 按字面,耶稣是把「一只眼睛」与「坏的」或「恶的」眼睛作比较。「一只眼睛」通常指慷慨的眼。「坏的」眼睛,在那个文化里可以指生病的眼,或吝啬的眼。许多人认为,光是从眼睛里透出来,让人能看见,而不是光由外面穿透眼睛;这里似乎是指光由外面穿透眼睛。
十一37~54
斥责宗教界人士
这里和七章36~50节一样,以晚餐作为施教的场合(这种作法在古籍中常见,成为一种称为座谈〔symposium〕之哲学文学的常用背景)。不过又超过七章36~50节,而成为当面质询的场合。
十一37 这位 * 法利赛人的行为表面看来很堂皇;参七章36节的注释。著名的教师会在这类餐会中被请来演讲,并与那些喜欢卖弄学问的人讨论富含智慧的题目。
十一38 法利赛人对于洗手特别讲究,而这种传统在旧约里并没有。
十一39~40 礼仪的不洁对 * 法利赛人很重要,所以他们的洗濯礼不单洗自己,也洗器皿。* 煞买派──这个时期的法利赛人大部分属于这派──说,即使杯子的里面不干净,外面还可以是干净的;而跟随* 希列的少数派则说,杯子的里面需要先洗干净。耶稣在这一点上赞同希列派,但主要是以此为喻,讲到内心。
十一41 * 亚兰文的「洁净」一字(太二十三26)和「施舍」接近;可能耶稣讲的是 * 亚兰文双关语,而路加采用了其中一个意思,马太则用另外一个意思。
十一42 十一奉献主要是用来支持祭司与利未人。「芸香」与马太福音的茴香(二十三23),* 亚兰文很接近,可能反映出这里原来的数据是亚兰文。律法并没有明文规定要将这些或干或青的草药作物都作什一奉献;* 法利赛人探讨的问题为,这些算不算粮食。
十一43 法利赛人在遵行 * 律法方面非常仔细,而律法知识超人一等的人士,在市场上会受到格外的尊重。
十一44 最会散播礼仪不洁的,莫过于尸体;* 法利赛人相信,只要影子碰到尸体或坟墓,也会沾染污秽。不明显的坟墓(或石灰石的藏骨堂)每一年春天都会涂上白粉,以警告经过的人避开,以免沾染不洁,但是法利赛人却没有这类揭发内幕的记号。他们的内在不洁净,但外在则一副敬虔模样。
十一45 路加对法利赛人和职业律法师的区分,比马太注重(参:太二十三13~29)。有些法利赛人担任律法师,也有律法师是法利赛人,不过这两个团体并不等同。
十一46~47 古代的犹太教常比 * 旧约更加强调以色列人杀害先知的事;这个时期的犹太团体建造坟墓作为先知与义人的纪念碑(把一些旧约的神仆都列在内──即使他们不是殉道者,像戴维或户勒大)。
十一48 耶稣这句话的重点,类似「父如何,子也如何」;恶人的罪行与罪孽会在子孙中延续下去,除非他们悔改(出二十5;申二十三2~6;撒上十五2~3;赛一4等)。
十一49~50 犹太人一般相信,旧约时期结束之后,充满恩膏的先知已经不再出现,要到末时才会重现。流人血的罪很严重,会影响整个社会,不单只是直接负责之人的事(申二十一1~9),神必报应(申三十二43;诗七十九10)。* 拉比认为,地上最圣洁的地方,除了至圣所和祭司的圣所之外,就是坛和门廊之间。
希伯来文圣经的顺序,与现今基督教* 旧约的版本不同;其中撒迦利亚是最后一位殉道者(代下二十四20~22),而埃布尔是第一位──和我们的圣经一样(创四8)。犹太典籍把这两次殉道事件渲染,说在撒迦利亚死后,圣殿出现一道血泉,甚至杀死成千上万的祭司,都无法止住。撒迦利亚求神报复(代下二十四22),埃布尔的血也从地下发出呼求(创四10);若说他们的报复要实现于耶稣的世代,无异预告将有难以想象的可怕事件发生。这样的审判临到,是因为这个世代会将其先祖所犯的大罪带到高潮。
十一52~54 律法师应该增进人对律法的知识;耶稣说,他们详尽的解释不但没有把最重要的意思说清楚,反而让人听不懂,这样的指责十分严重。——《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