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至一三六篇朝圣者的赞美诗-《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诗篇相关章:
第一二○至一三六篇朝圣者的赞美诗
也许这是在整卷诗篇中最可爱的一组诗歌。第一二○至一三四篇被称为「上行之诗」,编者没有给予这名称任何解释,我们也不能完全掌握个中的意思。「上行」原文亦作「梯级/台阶」(出二十26;王上十19;参王下二十9;摩九6);或作从巴比伦「上来的行程;甚至是思想的浮现(结十一5)。「台阶」一词在犹太人的传统里,引发他们想象利未人的诗班在希律时代的圣殿中,一边唱歌一边拾级而上,由女院直往以色列院,然而这传统说法却没有声称这诗班仅仅或主要颂唱这些诗歌。在尼赫迈亚记三章15节和十二章17节中出现的「台阶」,令人推想这些诗歌是在节日中巡行往圣殿的人所唱的,这种理解更为合理。钖安──耶路撒冷──圣殿的主题也支持这解释。
有人扩大这解释,把这组诗篇与从巴比伦被掳归回的路程拉上关系。若单单以以斯拉记中有一次使用这字词,便认为这是从巴比伦归回故土的专有名词,就太欠说服力了。但这理论与被掳归回的意境的确颇为吻合;这组诗篇某些枝节,也很配合被掳归回的题材。
这组诗篇可能是结集成所谓「朝圣者的赞美诗」──一本特别为结伴同行的朝圣者,在每年往锡安的朝圣节日中歌唱所用的诗歌集(出二十三17;参撒上一3;路二41)。这组诗篇当然适用于这些场合。每首诗篇也当然有其本身的出处,而且在编入「上行之诗」选集前已被人应用。但现在已很难追查根源,即使做得到,用途也不大。朝圣者的赞美诗是经过很巧妙的编纂,而每一篇诗篇在今天处境下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上行之诗」以5组诗篇组成,每组各有3篇诗篇,另外加上一三五篇及一三六篇。头4组(一二○至一三一篇)有以下的特点:每组的第一首诗篇描写痛苦的处境;每组的第二首则强调神的能力,祂保守/释放/建立/给予希望;而每组的第三首则以安全保障为主题:在锡安(一二二,一二五,一二八篇);在神里面(一三一篇)。朝向锡安的方向感与作为朝圣者之赞美诗的性质非常吻合。整套诗集以朝圣者定睛于目标为重点。第一三二至一三四篇是到达时的诗篇──在锡安的方舟,在锡安的团契、在锡安的祝福。朝圣者从一个敌视(一二○篇)、黑暗(「基达」,一二○5,意思是「黑」)的世界起程,最终进入一个迥然不同的「夜间」(一三四篇),拥有神殿的保障和神的祝福。
第一二○至一二二篇第一组三部曲:当困难来到时
不同道的人(一二○篇)与危机四伏的处境(一二一篇)威胁着朝圣者,但在耶路撒冷的城垣内可找到平安(一二二篇)。
第一二○篇众敌围绕下的祷告
第1节的词组次序是:「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这是此诗篇给我们的图画:在困难中祷告,在神的保护下站稳。没有理由相信第3和4节是对着敌人说的。正如箴言二十章22节和罗马书十二章19节所教导的,要将苦难带到神面前,而且心里确信将来要发生的事:由「勇士」射出的「利箭」(4节)必能射中目标:恶人自有恶报;在利箭背后有「炭火」,就是恨恶罪的神带着报应的公义。但这一切交神定夺和处置的途中,诗人仍要住在没有平安的世界里(5-7节)。「米设」位于偏远的北方(创十2),「基达」(耶二10)在以拦亚拉伯旷野,两地距离太远,诗人无可能住在这两处地方。这里隐喻诗人离家乡很远,住在危险的世界中。即使在这世界里,诗人愿与人和睦(因他本性是如此:7节直译「我是和睦」;参一○九4),他也想与人分享,但世界始终凶险。
查阅相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