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8至9章查经资料
耶利米书第八至九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八至九章
八 1 ~ 3.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先前已安葬的耶路撒冷居民,骸骨均会被入侵者挖掘出来。这种野蛮的行为或许是为了蓄意羞辱当地的人,也可能是要挖出值钱的陪葬物品。另外,它亦可解释成敌军最后进攻首都前,修筑进击梯道时的偶发事件,不过此种说法的可能性较小。挖墓的意义似乎是,故意让那些生前一心敬拜天上万象的人曝尸,藉此亦证明这些星象毫无能力阻止上述的奇耻大辱。耶利米最后提醒犹大人,这些骸骨必在地面上成为粪土,而比已死之人命运更为悲惨的,是那些存活的人。
49 参 J. A. Motyer, NBD, p. 1043.
八 4 ~九 1. 悖逆和拜偶像的百姓 (马索拉经文八 4 ~ 23 )
先知察觉到同胞傲慢、任意地背弃神,其实是逆性而行。他认为他们蓄意压抑遵行神法则的本能,而宁可选择沉迷在迦南异教荒淫的仪式中。犹大的罪行罄竹难书,耶利米对此深恶痛绝,并为她的命运哀哭。
4 ~ 7. 先知以 s%u^b[ 一字的文字游戏,即 转去……转来 ,来开始这段诗歌体裁,内容是一个自满的国家不偏不倚地走向毁灭。一般的正常人总会从错误中学到教训,但犹大人却因自己的顽梗和任性,从未记取前车之鉴。然而,只要他们愿意悔改,要蒙拯救还来得及。但可悲的是,雀鸟尚知依本能按时移栖,以色列人却坚定拒绝先知一再的敦促,而不愿回应西乃之约爱的激励。 法则 是神所命定的一切,不论是候鸟的本能,或是祂所给予人类的带领。以色列人竟对他们的造物主如此逆性而行,让耶利米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8 ~ 12. 这些经节显示,耶路撒冷的宗教师如何一面声称已尽到律法赋予他们的责任(“教导”、“指引”),一面却欺哄举国的百姓。此处是旧约首度将 文士 当作一种职业。历代志上二 55 提到,文士这行依家族或同业公会而自有其组织,而且他们在约西亚时颇为活跃(代下三十四 13 )。文士始于摩西时代,且于希西家在位早期已发挥作用(参:箴二十五 1 )。在公元前第七世纪,研究并解释以色列的律法书乃是文士明显的职责。然而,这些不学无术且不适任的律法师,却强解神的话语,不但自取沉沦且导致他人灭亡(参:彼后三 16 )。七十士译本略去了与六 12 ~ 15 相仿的 10 ~ 12 节。这一类的重复在耶利米书中经常可见。
13 ~ 17. 当灾祸不幸来临时,再也无人可保存先祖的信仰( 没有葡萄……没有无花果子 )。马索拉经文的\cs16 13 节末意思并不明确,或许可读作 我所赐给他们的,必离开他们而过去 ,亦即作为对他们罪的审判。虽然犹大人提议逃往坚固的城池以保安全,但神已命定了他们的毁灭,这毁灭在此以“苦胆水”作为象征。第 11 节中假先知和祭司的说法,如今看来是谬误得无可救药。犹大地的北端此时已遭战火蹂躏。
八 18 ~九 1. 耶利米为耶路撒冷悲伤(马索拉经文八 18 ~ 23 )
这段经文显示了耶利米每思及同胞的灭亡时,那种强烈的哀痛。他倾泻而出的忧伤,来自于他对家国的爱与他忠心于神的命令两者间的冲突。 18 节第一个字 mabli^gi^ti^ 并无意义,似乎应属于 17 节末,有些手抄本将其分为两个字 mibb#li^ 和 g#ho^t[ ,意即 无法痊愈 。因此,被这些毒蛇咬到是会致命的。经过修改的 18 节上便成了 忧愁已压倒了我 。先知在此已预告被掳一事,因为被掳者询问耶路撒冷受此羞辱的原因。收成将不敷应付必然来到的饥荒,也不再有先知或义人来医治全国的疾病。基列自列祖时代即以芳香的树脂闻名(创三十七 25 ),但此处指的究竟是哪一种芳香树脂,则不得而知。 50 犹大的健康不能恢复,因为她的灵尚未重生。
九 2 ~ 26. 犹大的败坏和灭亡 (马索拉经文九 1 ~ 25 )
耶利米以至为尖锐的笔调,列举了同胞的罪状,他同时为百姓因不断背道招致的必然灭亡而哀痛不已。
2 ~ 3. 耶利米从一个意象转到另一个意象。他先像长年不断的泉源般不停哭泣,而后转为急于离开这一切的败坏。对他而言,旷野远胜于城市堕落的生活。中译本的第 3 节(马索拉经文的第 2 节),希伯来原文表达不清楚,或者可译为 他们弯起舌头,像弓一样,为要说谎话。他们在国中增长势力,但不是为行诚实。他们恶上加恶…… 。犹大的罪在于存心不认耶和华(参:士二 10 ;何四 1 )。
4 ~ 7. 犹大对神的诡诈和不忠,使耶利米体认到每个人都是雅各或都是 骗子 。马索拉经文的 `a{qo^b[ ya`qo{b[ ( RV 作 尽行欺骗 ),是针对雅各名字的双关语(参:创二十七 36 )。说谎、欺骗、诡诈、奸淫以及拜偶像,在犹大成了惯常的罪行,而百姓事实上因堕落的行为已精疲力尽。但即使如此,他们仍拒绝那藉历史向人启示祂自己的神,他们也因为如此背弃神的爱而必受惩罚。神除了让祂的子民接受苦难的严格磨炼之外,别无选择。
8 ~ 11. 这个背道的国家直走向灭亡,激起了耶利米澎湃的情感。他鲜明地叙述犹大的毁灭,描绘出通常放牧牛群的 旷野的草场 已然荒废(参:出三 1 ),且飞鸟和野兽亦已逃去(参:耶四 25 )。不多时只有野狗会居住在这乱堆(参十 22 ,四十九 33 ,五十一 37 )。这景象令人想起,基督亦曾为耶路撒冷日后的下场而哀伤(太二十四 1 ~ 28 ;可十三 1 ~ 23 ;路二十一 5 ~ 24 ),而届时耶路撒冷遭毁灭的原因同样是弃绝神。
12 ~ 16. 对智慧人而言,哭泣哀号和动物的遁逃已足为警示;但百姓却仍硬着颈项,他们宁可依循异教的习俗过活,而不愿遵行西乃之约。他们的顽梗也正是导致其灭亡的原因。迦南的众神祇一般以伊勒( El )和其妻亚舍拉( Asherat )为首。迦南神话中传说,他们结合所生的后代,便是主掌生育繁殖的宇宙之神巴力。根据许多乌加列文献( Ugaritic texts ),巴力是迦南诸神之首。此一荒淫、狂欢的异教,许多世代以来一直迷惑着以色列人。现在耶利米指出,是列祖的邪恶诱导了其后代子孙犯罪,而最终的结果便是神的惩罚(参:出二十 5 ),先知在此以 茵蔯 和 苦胆水 暗喻惩罚。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 23 )。
17 ~ 22. 耶利米提到极敏感的话题,他将死亡形容为一阴森的收割人。他在为耶路撒冷的毁灭举哀时,强调荒芜的景象。他叫人召来( 善 ) 唱哀歌的妇女 ( 17 节),好大声哀哭。这些妇人通常在丧礼中跟着灵柩而行,扬声为死者之去世而哀哭(参:太九 23 )。现在她们将会明白切身的哀痛究竟是何意义,因为死亡已经临到犹大众民,它对任何年纪和性别的人均一视同仁。作者提及此事可能暗指犹大被围困后发生的致命瘟疫,但从这一段诗歌无法断定作者的寓意。七十士译本略去了 22 节起首的几个字。
23 ~ 26. 在这样危机来临的时刻,智慧人所知道惟一的安息,便是神的 慈爱 ( h]esed[ )和 公义 (参:林前一 13 ;林后十 17 )。 H]esed[ 在旧约常用以指神与人立约的爱( AV 、 RV : 慈爱 ; RSV : 不变的爱 ; NEB : 无尽的挚爱 ),因此神在此强调祂自己道德的恒常不变,对比祂子民的不忠。耶利米随后又陈述,犹大人虽然身体受了割礼,但对西乃之约的属灵意义,却全无内心的顺服,他们不在心灵与身体上荣耀神,反倒放纵私欲(参林前六 20 )。所以,他们并不比其周围的异教徒好,而遭神处罚也是必然的结局。这里所提到的列国,很可能曾在埃及的领导之下组成一反巴比伦的同盟。剃掉两鬓的头发(参:耶四十九 32 )是为摩西律法所禁止的(利十九 27 ),此处可能特指阿拉伯的某一族,他们剃周围的头发以示对酒神巴克斯( Bacchus )的崇敬(希罗多德, Herodotus iii.18 )。
50
有关芳香树脂,见
J. D. Douglas, NBD, p. 129; R. K. Harrison, Healing Herbs ofthe Bible (1966), pp.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