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耶利米书第五十二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第五十二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书相关章:

52:1-34 耶路撒冷的沦陷和灭亡:本章可以说是当时的补充史料,39章、王下25章及代下36章都曾记录过此内容,是神的先知在数十年来所宣告的预言之成就(20:5;赛39:4-8)。耶利米之所以在书的结尾再次记录这些事件,是独具匠心的。那就是:①以历史事件为例,申明自己的预言是真实的;②劝勉后人相信神的话语已得成就,也必然会成就(太26:54-56)。

52:1-11 西底家的命运:本文记录了耶路撒冷沦陷之时,西底家所遭遇的命运。这也是成就了34:1-5,12-22所记录的预言。西底家和百姓之所以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是因为:①他们无视了神通过耶利米所传达的警告, 这是根本原因;②离弃神的爱,随己意经营所有的事。耶路撒冷之所以在西底家在位时遭到灭亡,并不是因为西底家比其他诸王更为邪恶,而是因为他没有吸取过去的历史教训,并且犹大人自分裂王国以来所任意恣行的背道与堕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实在不能再放任自流。这些事实暗示着主会在我们所无法预知的日子突然从天而降,施行审判。因此,我们时刻要以过去为鉴,喜乐地迎接主的再临(帖前5:1-8)。

52:4 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在西底家治国之时,操纵巴勒斯坦历史的是巴比伦,任何人都无法扭转乾坤。更何况,巴比伦是神审判世界诸恶的器皿,他气势恢宏而不可一世。犹大也不例外,因此,她理当受到巴比伦的辖制,这也是神所定的心意(27:8)。尽管如此,西底家却没有认识神的旨意和历史的走向,受惑于亲埃及派,从而对抗了巴比伦(结17:11-21)。这不仅是愚拙的行为,而且也作了另外一个邪恶之城埃及的走狗。

52:4 对城安营,四围筑垒攻城:因西底家一人的属灵无知,整个耶路撒冷都遭受痛苦。这表明,西底家这样的领袖责任极其重大,他们既有可能引领众民走向生命,也有可能走向灭亡。作为这种领袖,扫罗王(撒上15章)却犯了过错,从而将百姓引向了水深火热的境地。领袖必须铭记,自己的属灵状态不仅决定自己,而且也会决定群体的命运<22:1-7,领袖的责任>。

52:5 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巴比伦包围耶路撒冷是在B.C.587年1月。历经18个月的围攻之后,他们于B.C.586年7月终于攻陷了耶路撒冷。因此,本文的“十一年”是指B.C.586。耶路撒冷的沦陷,离撒玛利亚被亚述所灭亡(B.C.722),相距136年。

52:7 亚拉巴:是从死海南部到亚喀巴湾的辽阔旷野。城被攻陷之后,军兵并没有逃往周边国家,而是逃到了旷野,这表明:①他们认识到任何国家的支援,都无法抵挡巴比伦;②直到那时他们仍然不相信神要他们向巴比伦投降的劝告。直到遭到灭亡的那一日,背离神的人均无法放下自己愚拙的顽固和狂傲(弗2:2,3)。

52:11 囚在监里,直到他死的日子:成就了结12:13的预言。关于西底家王死在监里的记录,只见于此一处。

52:12-16 圣殿被毁的教训:记录了尼布甲尼撒征服耶路撒冷并毁坏圣殿的事件。对当时的犹大人而言,圣殿被毁是令人惊骇的事件,因为圣殿是根据神的命令而建立的,象征着神的临在。修建圣殿的是所罗门(B.C.959)(王上6:1,37,38),直至B.C.586被毁之前,370年以来,圣殿起着使选民以色列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力作用。每年三次,百姓定期聚集到圣殿与神相交并得到属灵的力量(申16:6)。但是,圣殿从事奉神、尊行神旨意的手段,逐渐演变为目的,被赋予了绝对价值。在犹大末年,这种本末倒置的思想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为只要圣殿还在耶路撒冷,犹大就绝对不会灭亡的迷信。结果,圣殿不仅没有保护他们,连自己也被毁于一旦。这些历史事实教导我们以下属灵教训:①在终极意义上,除神以外的均是手段。圣徒最终且惟一的目的就是荣耀神。其它所有对象和行为,均从属于此目的。但是,人却常常犯下迷恋手段而忘记目的的过错;②在神与人的关系上,任何外在的信物均无法代替信仰。可见的圣殿、现今的教会、或信仰群体等均是信仰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不能代替信仰本身以至于获取救恩。惟有因信称义才是得救的道路(罗3:30);③过于注重形式,就等于是偶像崇拜。就像圣殿沦为以色列的偶像一样,仅仅流于形式地守圣日,交纳什一奉献,或多行善事,均会歪曲信仰的根本。这些行为只有出于成熟的信仰之时,才有真正的价值。若它出于人为和虚伪就只能是满足人浅薄自我成就感的不良行为;④使人盼望真正的圣殿——耶稣基督。肉眼可见的世界均不是我们永恒的安息之所和信仰的保证。这一事实,帮助我们单单定睛在耶稣基督身上。因为惟有基督耶稣是我们信仰的终极对象,要比圣殿更大。因此,约翰在启示录里把基督描述为圣殿(启21:22)。

52:15 已经投降……所剩下的都掳去了:大多数没有投降而抵抗巴比伦的人或逃到别处的犹大人,几乎都遭到了杀害(8-10节)。但是,听从耶利米的忠告而没有抵抗的犹大人,虽然被掳到了巴比伦,却保存了性命。对以色列而言,众多的百姓或惨遭杀害或掳到他国,似乎意味着神已不再动工,但就其本质而言,神是在推动着另一个计划,亦即藉着纯洁的余剩之人,而雕琢美好的以色列(30:1-3)<亚9:8,余剩者思想>。

52:17-23 毁坏、掠夺圣殿器皿的记录:本文成就了27:22的预言。巴比伦人对圣殿的这种态度,等于是在挑战神的神圣。因为在旧约时代,圣殿象征着神的临在(出25:8;王上8:16)。故他们的结局就是灭亡(50:1-51:64)。巴比伦人对圣殿的这种态度,也在一定意义上惩戒了当时犹大人错误的信仰观,他们把圣殿和器皿本身视作信仰的目的<12-16节,圣殿被毁的教训>。

52:18-19 关于出现在本文中的圣殿器皿,请参照代下4:19-22的图表。

52:21 厚四指:?“四指”的字面意义是“宽约四指”,相当于10厘米左右。

52:24-30 记录了被巴比伦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所杀害的人数(23-27节)和被掳的人数(28-30)。被杀害的72人,均曾大力反驳过耶利米要向巴比伦投降的忠告。他们的死预示着,违背神的人必将灭亡(罗6:23)。

52:28 第七年:B.C.597年,是推行反巴比伦政策的约雅斤统治第一年,也是西底家登基第一年。

52:29 尼布甲尼撒十八年:28,29的年代与王下24:12的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巴比伦和犹大计算年代的方法有所不同,犹大是从第一年开始算起,而巴比伦是登基之后的第二年视为统治第一年。28-30节,记录采用了巴比伦的年代计算法,因此,这一年就是B.C.586。这是耶路撒冷被攻陷的时间,也与整件事的内容相吻合。

52:30 二十三年:是B.C.581,以实玛利就是在这一年杀害了巴比伦的犹大省长基大利。 四千六百人:本节只计算了成年男子,因计算的方法不同,与王下24:14-16的18,000名相差很大。

52:31-34 约雅斤王得到释放的事件:耶利米在结束自己的预言之时,论到了约雅斤得到释放的事件。这是为了使被掳的百姓和剩下的人,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25:11;30:1-3)——神曾应许B.C.586的惨剧之后,将有辉煌的未来,以此劝勉他们要心存盼望。

52:31 以未米罗达元年:指B.C.561。

52:32 与他一同在巴比伦众王的位:指巴比伦占领的被占领国的王,他们也象约雅斤一样,作为人质被掳到巴比伦的。

—《精读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十二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耶利米书   耶利米书玖   巴比伦   耶路撒冷   犹大   导论   十二章   的人   点此   圣经   先知   耶和华   注释   约翰   是在   这是   本书   福音   撒拉   历史   马太   彼得   经文   二十五   人数   一章   他们的   自己的   也有   目的   都是   上帝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