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罗马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罗马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查阅相关章:

罗马书

注释

六1-23脱离罪的辖制

保罗坚称已被称义的基督徒绝对可以免除神的愤怒(五9-10),因为他们已经与基督联合,已迁入恩典和生命的领域中(五12-21);可是,这却令人质疑基督徒生命中为何仍会有罪的问题。岂非罪有能力干扰这个过程,有能力阻止已被称义的信徒去获得最终的救恩和荣耀?保罗在第六章处理这个问题,他指出信徒不单只因着基督而脱离罪的刑罚──被称为义──更同时脱离了罪的势力──成为圣洁。保罗并没有低估了罪继续攻击基督徒的威胁,但却坚称基督徒已经被引进一个全新的境况,与罪的关系已经和以前截然不同,罪再没有势力去「辖制」我们,使我们成为罪的奴隶(见6、14、18、22节)。在这章全章(还有接着的下一章),保罗都将基督徒的生活形容为由一个「主权」迁移到另一个「主权」的经历。保罗指称,作一个基督徒,就等于脱离旧日由亚当(五12-21)、罪(六章)、律法(七章)和死亡(八章)所管辖的领域,被引介进入一个新的国度,那里将由基督(五12-21,七1-6)、义(六章)、圣灵(七6,八章)、恩典(六14-15)和生命(五12-21,六4,八1-13)所掌管。

六1-14借着与基督联合而「向罪死」

保罗刚刚在五章20节下才讨论过基督徒和罪:「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他现在所提出的那个问题,准是因着他坚称神恩典的大能,所以便经常遭到别人反问,要他给予答案:「我们(基督徒)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1节)保罗对任何类似的推论作出了极之强烈的否定──「断乎不可!」──接着他便引用本章所要表达的重要观念来作出解释:「我们在罪上死了」(2节)。随着保罗在本章继续剖析其观念,我们就愈能清楚明白他的意思:我们再不是「罪的奴仆」(6、17-18、22节);罪再不是我们的「主」(14节上)。因此,「在罪上死」并非表示我们再不感受到罪的吸引力,因为保罗清楚指出,基督徒仍会被罪所吸引,每天仍要继续与罪争战(参13节)。取而代之,它表示我们已脱离罪的权势、脱离罪的绝对支配和我们信主之前的境况(参三9)。因着这种「在罪上死」,我们便不能再「在罪中活着」(2节下)──因为习惯性的犯罪显示了罪的权势,但信徒却已经脱离了这种权势。

第3-5节指出了使我们可以「在罪上死」的途径:在耶稣基督的死上与祂联合。我们借着洗礼与基督联合,特别是与基督的死联合(3节)。这种与基督的「联合」,并非指我们与基督有任何神秘的「合体」,而是表示一种「法律上」的关系:神看我们已经与祂的儿子联合,因此让我们享有由祂儿子赢取回来的好处。所以,我们可以说是「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保罗的意思是要指出,我们的洗礼并不是象征性地借着将身体浸进水中,来代表经历了基督的死和埋葬,因为保罗清楚表明,我们是和祂「一同」埋葬,而并非仅仅「学像」祂。他要向我们说明,其实是我们的信心──借着洗礼的象征──将我们与基督的埋葬结合起来。为甚么要提到基督的埋葬呢?保罗在其它地方亦将基督的埋葬纳入为他所传的福音之重要环节:「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亦参西二12)。保罗在这里的第六章断言,信徒已经与基督联合,以致他们能亲自经历这每一件事:我们「与基督同死」(8节;参3-6节);我们「和他一同埋葬」(4节);我们将「与他同活」(8节;参4-5节)。基督徒因着真实地与这些重要的救赎事件联合,所以便改变了他与罪的权势之关系。保罗这番讨论的要旨是非常清晰的:既然基督的死本身就是「向罪死了」(10节),我们与祂的死联合(3-6节),便表示我们同样已经「向罪死了」(3节)。

第4节已清楚表明,我们是借着洗礼这途径(希腊字是dia),才能与这些事件在关系上联合。有些释经学者认为保罗所指的可能是「圣灵」的洗礼,但这却似乎不大可能。我们最好还是将保罗所讲的洗礼,理解为基督徒信主经历的第一个象征。新约圣经经常将洗礼形容为信主的一个基本元素(例:徒二28;彼前三21)。这并非表示洗礼本身有任何能力去改变我们,或带领我们与基督建立关系。洗礼惟有配以真诚的信心,才有真正的意义,而保罗在第一至五章所写的内容便已清楚表明,在整个救恩历程中,最终只有这种信心才是最重要的。〔有关新约和这章圣经在洗礼方面的讨论,可参G.R. Beasley-Murray, Baptism in the New Testament (Eerdmans, 1962)]。

我们与基督在死和埋葬上联合,表示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4节下)。我们不仅是脱离了罪的辖制,还借着我们与基督复活的能力联合,有了新的能力去顺服神。这是保罗在第5节所提出的重点:与基督在死上联合,同时也表示与祂在复活上联合。有些学者认为,保罗在这里是将我们与基督一同复活,描述为一种已过去的经历,就正如以弗所书二章6节和歌罗西书二章12节和三章1节一样。但是,由于第5节和第8节都是运用将来时态,所以,将保罗的话解释为我们将来真实地与基督复活,此刻基督复活的大能则在我们内心动工(参11节:向神活着),似乎较为恰当。

第6-7节和第8-10节分别阐述了我们在「死」和「生」这两方面与基督联合。「我们的旧人」(6节)是取自第五章那群体身分形象的描述。它暗示我们的身分是与「旧人」,即亚当相同,同时指出「称为旧我的并非我本性中的某一部分,而是在我信主之前的整个我」[John Scott, Men Made New (IVP, 1966) , p.45]。因着我们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整个被罪的势力所管辖的「罪身」,便「丧失了能力」。因此,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为了进一步支持这个立论,保罗还引用了当时拉比常用的一句格言,指出死亡使人脱离了罪。第8至10节重申了第5节所提出有关与基督同死同活的关系,同时,也为保罗提出基督的死是「向罪死了」这论点,作出了重要的连接点。基督本人虽然没有犯罪,却因着祂的道成肉身而伏在罪恶的权势之下,死亡便使祂永远脱离这种权势。

保罗最后用一段概括的结语和实际应用的提醒,来为本段作结。我们若要战胜罪恶在我们生命中的势力,就必须承认我们确实与基督一同经历死,也以这种态度来活。因此,保罗劝勉我们要认清自己如今在基督里的真正身分(11节),然后便以这种新的身分过每天的生活,在日常行为中不再作罪的奴仆(12-13节)。总结前面第1至10节,保罗提醒我们,我们是可以战胜罪恶的,因为「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这里是采用将来时式,强调了罪恶无论在任何时刻都再不能管辖我们)。我们不再「在律法之下」──亦即是在摩西律法的管治下,使罪「显多」(五20)和「惹动愤怒」(四15)的情况──乃是「在恩典之下」──活在由基督所开展的新国度中,「恩典借着公义作王,并带来永生」(约一17对「律法」和「恩典」也作了一个类似的比较)。

六15-23脱离罪的权势来服侍义

跟六章1至14节一样,这段的开始,也是一个追问上文的问题。保罗声称基督徒「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14节下)的含义,可能被解作基督徒无须再遵守任何规矩,不论他犯了甚么罪也不再有刑罚。保罗的回应跟他在3至10节的教导相类似:一个人若经常犯罪,便显示出他是作罪的奴仆(16节),但其实基督徒已经脱离了这种奴仆的身分(17-18节)。保罗深信罗马基督徒本身已经验到这种脱离罪的崭新感受,因为他们「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17下)。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暗示保罗想要指出基督徒在脱离摩西律法约束的同时,却被另一种类似摩西律法的权威性典章──「道理的模范」──所约制(参二20)。基督徒有了一项新的责任。17至23节说明这项义务是从本章上文推论出来的。保罗明言,基督徒脱离了罪,并非表示他便是自主独立,生活中再没有任何「主人」或任何责任。反之,它意味他换了一个新主人,成为「义」(18-19节)和「神」(22节)的奴仆。即如耶稣一样,保罗坚称除非我们与创造我们的神建立了关系,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约八31-36)。人惟有向神屈膝下跪,才能按照神原初造人时的心意,变回一个「义」(顺从神的行为准则),和「圣洁」(以神为中心,不效法世界的生活方式)的人。这种生活的结果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有「永生」(23节;参22节)。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罗马   第六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约翰   罗马   基督   福音   奴仆   保罗   的人   恩典   旧人   死了   信徒   肢体   这是   生命   顺服   耶稣   基督徒   是指   洗礼   事实   自己的   身体   主人   亚当   原文   圣经   荣耀   工价   你们的   果子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