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六章-《圣经背景注释》
申命记第六章-《圣经背景注释》
申命记第六章
六1~25
律法的重要性
六3 奶与蜜 迦南地被形容为「流奶与蜜之地」。对以畜牧维生的人而言,这话是描绘土产的丰盛;但对务农的人来说却不尽然。奶来自羊群,蜜──大概是指枣的果浆,不是指蜂蜜──是自然的出产。*乌加列史诗 * 巴力与摩特中,也有类似的话,描述大地回复丰饶时,干河流满了蜜。早至《*辛奴亥的故事》的埃及文献,都描述迦南是个有丰富自然资源,农产又丰盛的地方。
六4 一神信仰的种类 一神宗教可分几个阶段,分别可以用来形容不同时代,不同以色列人的信仰。至纯的一神信念可称为哲学性一神信仰(philosophical monotheism),即古往今来存在的只有一位神。* 单一主神信仰(henotheism)则承认其他神的存在,但往往坚持自己的神才是其中的至高者。同样,*一神崇拜(monolatry)也是形容某人或某个团体专一崇拜某神,但对于其他神明是否存在却不置可否。最后,实用性一神信仰(practical monotheism)的奉行者则承认好几位神,但其宗教和崇拜活动则大部分集中在某一位神祇身上。申命记的材料与实用性一神信仰互不相容,但并不排除单一主神信仰和一神崇拜。
六4 耶和华是独一的 其他古代近东文献宣称某位神祇是独一或惟一(例如苏美的 * 恩里勒、迦南的 * 巴力,都作过这种宣称),通常都是指他有至高的统治权。另一个可能性,是这话是针对 * 耶和华的惟一性而说的。在古代近东,主要神祇可以有多个神庙,每个神庙所强调的,都是该位神明不同的一面。对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人来说,阿尔贝拉(Arbela)的 * 伊施他尔神和 * 乌鲁克的伊施他尔神,可能有颇大的分别。巴勒斯坦的碑文亦有撒玛利亚的耶和华、提幔的耶和华等字样,证实了这问题在以色列也是存在的。
六4 古代近东的一神信仰 旧约时代有两个可说是一神主义的运动,发生于古代近东。第一个在摩西五经时代,由埃及法老亚肯亚顿发起;第二个则是在巴比伦被波斯王古列攻陷之前几年间,由 * 巴比伦王拿波尼度发起。两个运动的寿命都不超过二十年。亚肯亚顿试图建立单独崇拜日轮亚顿的制度。亚顿没有神话故事,也不以人形出现;这是没有偶像,亦甚少应用庙宇和 * 仪式的崇拜。他多方设法扑灭对当地主要神祇亚孟─锐的崇拜,并且宣告日轮为独一的神(但似乎没有尝试扑灭其他神祇)。亚肯亚顿的本意虽然可能是哲学性一神信仰(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三位一体的信仰),接受他信念的臣子却似乎没有几人。拿波尼度则重建月神辛在哈尔兰(Harran)的庙宇,以之为法定的神明。十年之久他在阿拉伯西北部的特玛(Teima)居住,显然(按照部分学者的诠释)献身于建立辛神的 * 祭仪。然而历史却没有什么证据,显示此举有排除其他神祇的作用。拿波尼度虽然尊崇辛神,却仍然照例到访其他神的庙宇,并且捐献。他可能与巴比伦当权的祭司发生纠纷,或基于贸易策略,或其他政治上的理由,所以才在特玛居留;把它穿凿为基于一神改革是没有根据的。故此,以色列在这阶段所持的无论是一神信仰还是单一主神信仰,古代世界都没有什么可比之处。
六6 身体的象喻 和英语一样,希伯来语也使用身体的不同部分,来形容人的各个层面。「手」可以代表能力和权柄,「臂」代表力量,「头」代表领袖……等等。这些象喻不少都成了英语的一部分,一方面因为本身十分合理,另一方面是因为圣经对英语世界的影响深远。然而在两个语言之中,身体象喻的含义亦不尽相同。例如在希伯来语中,肾脏是良知的所在,喉咙关乎生命与个性。英语用「心」来比喻感情的所在,与逻辑和理性相对。希伯来语则同时以之形容感情与理性/思维中心。其他闪族语言如 * 乌加列语、* 亚兰语、* 亚喀得语等,也是采取这个用法。
六8 手上额上的记号 头带和臂带在叙利亚─巴勒斯坦是常见的饰物,只是现存的图画并不能证明它受以色列人所佩戴。古代近东的人经常佩戴 * 护身符,以驱除邪灵。贵金属和宝石被视为其中效力最宏者。护身符有时还包括具有法力的语句或咒语。以色列惯例反对护身符,在此即使使用,其作用亦变成律法的备忘物。在其他地方使用,也可能录有祷文或祝福,如一九七九年在耶路撒冷城郊某个被掳前时代之古墓发现的几个小型银制卷轴。这些记录了民数记六24~26祝福的袖珍卷轴,是现存圣经经文最古老的例证。此外又有证据,显示当时有人使用戴在前额或手臂的记号,作为向某位神明效忠的表示。
六9 门框和城门的铭刻 除了门户作为房屋的入口,需要特别保护以外,埃及的门框上亦有神圣铭刻的证据。这一类规定的功用,若非在积极方面保全生命的延续,维持与神明之互惠关系,就是在危险环境中消极地避免恶果。门框上逾越羊羔的血有后者的功用,其上的律法则是前者的例证。文字能够提供保护的概念,可见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埃拉史诗》(Erra Epic)。只要家中存放这本书的抄本,就能避免瘟神的入侵。
六10~11 晚铜器时代的迦南城市 迦南在 * 晚铜器时代(主前1550~1200年)的特点是人口消减,设防城的数目及不上 * 中铜器时代。连村落和乡镇亦有明显的衰退迹象。按照 * 亚马拿书函(主前十四世纪时迦南和埃及之间的往来函件),迦南北部最重要、最强盛的城邦包括了夏琐和米吉多,中部则是示剑,南部是耶路撒冷和基色。考古学家发现在这些城市中,较为富裕之居民的房屋不但舒适,通常更设有天井式的院子。大部分城市四周是可耕的土地,城中大部分的居民在其上耕作。掘井和开凿储水池,掘泥松土,设立灌溉系统,全都是迦南农民生涯的一部分。果林和葡萄园通常需要多年栽培才能有所出产,但这一切奠基工作都已经有人为他们代劳了。
六13 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 由于誓言的能力和果效都极被信服,起誓就成了证实哪个神明最具能力的办法。以色列人虽然继承了迦南人的城镇、房舍、农场,却不可以承受这些据称是保护城邑、使地丰饶的神明。对这些神明表示弃绝的方法之一,就是拒绝在誓言中承认他们的能力。
六16 玛撒 玛撒是他们为西乃附近之利非订,盘石出水之处所起的名字(见:出十七7)。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