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撒母耳记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撒母耳记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撒母耳记相关章:
注释

一1至七17撒母耳的早年

撒母耳记故事开始时的历史背景,正值士师时期的结束;撒母耳记上是士师记的续集。撒母耳记有两个主题:神子民以色列人的领袖问题,并神在他们中间。第一个主题表示以色列历史的描述是环绕3个突出人物──撒母耳、扫罗、大卫──的生平和功业。第二个主题经常提到圣所和约柜。(当圣经说耶和华与这个或那个领袖「同在」时,两个主题便走在一起。)

在这个包含3代的时期中,以色列有两大改变。第一个是组织上的改变。政府的制度产生了根本上的改变,因为一个君主制度取代了由士师作领袖的制度。这改变牵涉许多行政上的细节,尤其是中央集权,和今日所谓的官僚制度。其结果也造成一个家族兴起,掌握大权和声誉,那就是大卫的王朝。第二个重大改变是位于示罗之圣所的衰落。经过一段间隔时期之后,示罗被耶路撒冷取代了;耶路撒冷不单成为了宗教的中心,而且也是以色列王国的政治首府。我们可留人意到,撒母耳记上下的所有事件,都有一种效果,就是把以色列的领袖从以法莲支派转移至犹大支派。这是两个最大的支派,它们的领土给细小的便雅悯支派分隔开来(看mp238)。领导权向南迁移,首先是从示罗(以利)至便雅悯(撒母耳和扫罗),再到犹大(大卫)。

撒母耳记不单记载了这些事情怎样发生,并且也说明它们为何发生。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各人有不相同的动机。但对圣经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神在这千丝万缕的人类历史中的计划和行动。

一1至三21撒母耳和以利

在士师时期,以色列各支派是互不相干的,并且在国中不同的地方必定有不同的领袖。支派中的长老有重要的地位(参八4),而在主要圣所的,如示罗的祭司家族,必有政治上的影响力(士师并非常常存在,他们也不是领导着整个国家。)那么,本书故事开始时,我们可以假设当时最主要的领袖是以利。他已经年纪老迈,打算不久就让两个儿子接替他的地位(一3)。但事实上,要代替以利的是撒母耳,首几章圣经已指出这一点。第一个问题是,撒母耳怎样来到示罗?第一章便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1-8以利加拿和他两个妻子

首3节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记述了撒母耳的双亲和他们每年往示罗圣所的习惯。当时纳妾是合法的(参申二十一15-17),而第二个妻妾大概是一种富裕的象征。本章背景是一个敬畏神的家庭。但那并不是一个完全快乐的家庭。不育在今天仍可引致心理上的苦恼,而在旧约时代,情况就严重得多,因为在旧约文化里,已婚妇人若没有孩子,就是一种耻辱。虽然以利加拿欲开解哈拿,但他另一个妻子毘尼拿却作她的对头,使她生气;这情况令哈拿难以忍受。

根据历代志上六章22至38节,苏弗人(新国际译本:「以法莲山地的拉玛,有一个苏弗人;是苏弗玄孙…」,和合本译「琐非」,并作为拉玛地名的一部份)是利未支派中的一族,但这里所强调的事实,是以利加拿住在以法莲支派的山地上。因此,他自然是到示罗去敬拜神。这几节经文说明了当时一些宗教上的惯例。以色列人会一年一度举家前往圣所如示罗,好在节期或一些特别的家庭节日敬拜神。这些家庭会把祭牲献上。献祭完成后,部分祭肉会归给敬拜的人。较详细的资料可见于二章13至16节。明显地,这样的祭肉「双分」很受重视,但在这故事里,祭肉却引起偏爱、嫉妒、苦毒和烦恼。

一9-20哈拿的祷告和撒母耳的出生

在伤心绝望的时候,哈拿惟有迫切地祷告,求神赐她一个「儿子」。她严肃地起了一个誓,以加强她的祷告(11节)。这个神所赐的儿子会从出生至老死,完全归神所有。民数记第六章详述了以色列人怎样可以自愿在一段特定的日子内,把自己献上事奉神。这些人称为拿细耳人,他们许愿不会剃头,那是他们归神所有的一种外在表征。哈拿以相同的方法,答应把儿子永远献作拿细耳人。

示罗的首席祭司以利愿意祝福和支持哈拿的祷告(17节)。他起初的误解(13-14节)也暗示了读者,以利正逐渐失却作以色列领袖的能力。

故事的续集是撒母耳的出生。19至20节把人和神的作为集合在一起。一方面,撒母耳的出生完全是自然的,但把哈拿的不孕除去,却完全是神的作为。哈拿自己毫不怀疑、完全相信那是神响应了她的祷告。「撒母耳」这名字,字面上的意思并不是「祈求」;在希伯来文里,这名字读起来好像「神听见了」。旧约好几次对名字的解释都带出了别的相似字词的含义。扫罗这名字的意思是「祈求」;圣经作者可能一开始便告诉我们,撒母耳是神差遣而来的一个人,扫罗却不是。

一21-28撒母耳被献上

本章末记载哈拿怎样取得丈夫的同意,还了她的愿,把撒母耳「归与耶和华」。他们把一些礼物和祭物带往示罗(24节),但他们最大的自我牺牲,是把刚断了奶的孩子留在圣所。本章最后一句大概是指年轻的撒母耳,他双亲把他留在示罗与以利在一起时,他就「在那里敬拜耶和华」(二11也相仿)。「敬拜」一词很含糊,可以指以利或以利加拿敬拜神,但撒母耳似乎是最自然的主词。出自昆兰的一份希伯来文抄本使哈拿成为主语,作「她敬拜」,而这也很有道理:她把孩子献给以利,然后敬拜神,因为神把她所求的赐给她。这个不重要的经文问题并没有影响本段大概的意义。

我们不应视哈拿的故事为:神应许会把祈求者的不育或其它身体疾病除去,虽然这确实强调了出于信心之祷告的价值。它主要目的是显出神怎样控制一些事件。若哈拿于较早时已得着一个儿子,也许她不会把他留在示罗的圣所,在那里长大,作一个属神的人,受人注目,准备担当领袖的职分。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职事   撒母耳记上   膏立扫罗   撒母耳   大卫   耶和华   以色列   士人   的人   祭司   先知   自己的   注释   圣经   以色列人   支派   儿子   米勒   犹大   约拿   简介   孩子   这是   耶路撒冷   利亚   百姓   点此   领袖   敬拜   摩西   上帝   希伯来文   经文   使他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