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第九章-《圣经背景注释》
士师记第九章-《圣经背景注释》
士师记第九章
九1~57
亚比米勒
九1 示剑 示剑的原址考证在今日纳布卢斯东面,耶路撒冷以北三十五哩的巴拉塔遗址。可能由于接近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这城作为圣地有极悠久的历史。它位于两山之间山隘的东口,地点极具战略性,故此也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早在中铜器时代第一期,法老塞索特里斯三世(主前1880~1840)的埃及文献已经提及过示剑。按照亚马拿文献(主前十四世纪),示剑是迦南重镇之一,欣欣向荣。耶路撒冷总督向法老投诉说,示剑总督拉布阿尤容许哈比鲁人在全区横行(进一步资料,见:书五1和九1的注释)。古城占地约六亩,四面是圆形的城墙,城门筑在东面,庙宇建于卫城。士师的铁器时代这城没有什么改变。约书亚没有攻取这城,所以没有灭城的痕迹。卫城的庙宇很可能就是第46节提到的巴力比利土庙。第49节提到的破坏可能就是遗址第十一层结束时(约主前1125年)的瓦砾和灰烬。
九2 以色列之长嗣继承权 在古代近东,长嗣继承未必一定是通例。很多文献都清楚表示子女是平分产业。至于统治权的继承,兄弟在某些文化中还比儿子优先。其他文化则由君王指定继承人,有时更需臣民的同意。在以色列文化中,长子一般来说是有某些特权,但产业和职位都不一定是必由长子所得。
九4 七十舍客勒银子 庙库付出了七十舍客勒银子来买基甸七十个儿子的性命,显出他们被视为何等下贱(参较:利二十七3,将一个男丁的赎价定为五十舍客勒,而二十舍客勒可以购买一个奴隶)。
九4 巴力比利土庙 有关巴力比利土的讨论,参看上文八章33节的注释。考古学家在这个时代的示剑城内,只找到一个肯定是庙宇的遗迹(但有部分学者认为其他几个建筑物也可能是庙宇)。至于这庙宇遗迹是巴力比利土的庙宇,或是伊勒比利土的庙宇(见46节),还是这两个名字是指同一庙宇,是现有资料依然未能解决的问题。
九4 雇佣兵的使用 示剑般大小的城市人口大约有一千人,故此可以有二百至三百人的军队。然而这些人大部分都应该不会愿意做聘请这些雇佣兵来做的杀人工作。雇佣兵的动机往往都和掠物有关。在本节的情况下,这种事当然不会发生。按照主前十八世纪时马里的军事组织,学者相信庙宇会为有神明支持的军事活动,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九5 杀人仪式 基甸众子被「杀在一块盘石上」的话,显示这是杀人仪式。献祭地点通常是祭坛,盘石往往亦可用作临时祭坛(见六20的注释)。这时代示剑卫城庙院中最主要的对象是个巨大的立石,亦可能与这一点有进一步的关联。铲除王位的竞争对手是古代近东甚至历史中屡见不鲜的行径。但按照现有的史料,古代近东却没有杀死竞争对手,把他献之为祭的例证。
九6 示剑的柱子 希伯来原文的字眼含义隐晦,「柱子」是修改拼法的翻译。现有学者按照考古学的发现,提出这字不当修正,而当译作建筑术语「栅栏」。
_
从示剑望基利心山
九6 米罗 米罗最合理的诠释,是解作示剑卫城中设防的庙宇场地(见九46的注释)。米罗通常是指有泥土堆成之人工高台的地区。
九7 基利心山 基利心山麓上的人无疑可以让示剑的人听见他的声音。基利心山紧贴城南,天然的音响效果容许本段冲突的发生。距离示剑不远的山脚,有一处突出的山岩,经常被指为本段事件发生的地点。多个世纪以前的庙宇的遗址,当时应该仍然安在。
九8 树木的比喻 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旧巴比伦有一个名叫柽柳和棕树的寓言。两树争辩谁为优胜时,讨论他们各自对王宫的贡献。纳布(Nabu)与塔什默图(Tashmetu)的爱情诗(Love Lyrics)提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例证,不同树木(香柏、丝柏等)的树荫被用作保护君王的暗喻。在苏美神话《卢加珥埃》(Lugal-e)中,对抗宁努他的敌人是自立为君王的植物。
九9~13 橄榄树、无花果树、葡萄树 这是三个对巴勒斯坦经济最有贡献的物产。橄榄油、无花果、葡萄酒是本区主要的食粮和出口货品,因此代表内政修明,外交成功,两者都是君王统治得法的结果。
九14 荆棘 很多学者都相信这是指刺黄杨(prickly boxwood)。这种树的叶子极小,除非走进树丛当中,不然不能用来遮荫──这当然是很不愉快的经历。巴勒斯坦气候干燥,经常发生丛林山火。这种灌木燃烧所产生的热力,往往足以点燃大树。亚兰文献《阿希卡尔的教训》中,有一段荆棘和石榴树的对话。
九21 比珥 「比珥」在希伯来语中,是「井」的意思;很多城镇名字中都包括这字(如:别是巴的「别」字)。因此要肯定这镇的身分是很困难的事。最为学者接受的看法认为它是示剑以北,耶斯列谷中,基甸家乡俄弗拉附近的小镇比雷。
九25 山贼 将城市战略性地建在商道之上的好处,就是路经此地的行商,在此卖货,购入当地货品到别处出售,为本城带来生意和关税。山上若有土匪,示剑对于行商便变得没有吸引力,亚比米勒就会失去原本能够收取的关税。这个使贸易瘫痪的策略,用意是要使亚比米勒破产。
九26 迦勒和他的弟兄 这个时代有很多流浪的家族,迦勒和他弟兄这一帮人完全符合了这个描述。这些人被逐离开本城本地,以流浪商旅或雇佣兵身分四处巡回,寻找可以重建家园的地方。亚马拿文献称这种人为「哈比鲁」。
九28 种族骚乱 示剑的父亲哈抹是指族长时代已经在当地定居的原住民(见:创三十四)。迦勒的用意似乎是要离间以色列人和希未人(胡利人?)之间的关系。亚比米勒以自己混血的身分,作为可被任命为统治者的理由(见八31,九2)。他同时作为两个民族一员的身分,从前怎样使两方都接受他,如今却成为他被双方摒弃的理由。
九35~37 山的影子 迦勒和西布勒站在城的东门往东瞭望,在他们正前方的是阿斯卡尔平原(Askar Plain),东南(乌尔梅山〔Mount el-Urmeh〕)、东北(卡比尔山〔Mount el-Kabir〕)都有山岳。日出之时北山的西麓和南山的北麓(两山都有树林)都笼罩在阴影底下。乌尔梅山顶有一个建于这时代的碉堡,可能是亚比米勒的大本营(41节的亚鲁玛)。
九42 攻击出到田间的人 本节所用的字眼可以是指下田耕作(如九27),但也可以是指上阵作战(见:撒下十一23,十八6)。这城虽然驱逐了迦勒,但显然还有一群不愿和亚比米勒牵上任何关系的人,在此发动战事。
九43~44 伏击 进攻城门的一支伏击部队很可能是来自位于城南的基利心山山麓,在出城的军队正面迎战另外两个部队之时,突袭他们的后方。
九45 撒盐 其他经文虽然再没有这作法的例证,赫人典籍却提到过在被灭的城上撒水堇,主前十三世纪的亚述文献又描述撒缦以色一世在遭毁的城撒盐。亚兰的塞菲雷条约中的一条咒诅,亦提到这两种物质。但这些文献都没有解释这行动的目的。有人以为其用意是使田地从此不宜耕作。但不是所有盐都有此效力,并且撒盐之处是城内,不是农田。再者这也不能解释水堇为何有同样的功用。无论是旧约还是古代近东,盐在分别为圣时使用(见:利二11~13的注释)。这一点显示此举是将城净化或分别为圣给神明的仪式。此外,盐又有防止发酵的效用,由于酵象征悖逆,盐不难成为悖逆障碍的代表。最后,盐又象征贫瘠不毛。在一个赫人条约中,立约见证人宣告咒诅说,愿背约者和他一家、田地,都如盐没有种籽一样,后继无人。
_
从南面看比雷小镇
九46 巴力比利土庙 与「伊勒比利土」(NIV;和合本:「巴力比利土」)一名相当的证据,出现于乌加列版片中一首胡利人的赞美诗中;该诗称之为 il brt。伊勒是迦南诸神系统中的主神,「比利土」是「约」的意思。有学者提出杂居于示剑的以色列人和迦南人,可能产生了混合宗教的信仰,将以色列立约之神耶和华的成分,与迦南神明伊勒合而为一。这时代庙宇的遗址在示剑的卫城出土(见九1,九4的注释)。庙宇长一○八呎,宽九十二呎,护墙厚十八吋。庙院中有一块立石(massebah)。另外有学者提出附近以巴路山的圣地(见:书八30~31的注释),才是巴力比利土庙的地点(因为按照45节,居民是在毁城后才撤退至此),但这里完全没有堡垒的痕迹。
_
示剑的巴力比利土神庙遗址
九48 撒们山 撒们山在旧约其他地方没有再次出现。有人提出这可能是指基利心山或以巴路山。但为什么要在此使用别名,却难以理解。另一个可能,是它指山谷对面基利心山以南的第二个山脊。
九50 提备斯 按照初期基督教的著作(优西比乌),提备斯是现代的图巴斯(Tubas),位于示剑东北九哩。此地没有进行任何考古工作。
九51 城中的高楼 这时代城镇共有的特征之一,是城内筑有另一个设防区域,算是一种护城楼。这种护楼通常是一座塔,建于城内地面最高之处。庙宇全区、粮仓、库房都可能建于其内。
九53 上磨石 磨石是由两块石头──主要是玄武岩──所构成。下磨石平坦或微凹,十分沉重(有时重达一百磅)。谷物置于其上,用另一块石头磨成面粉。这上磨石比较轻,只有四至五磅重,形状与推磨者的手对称。
铁器时代初期的政治气候
在晚铜器时代(主前1550~1200年),政治强权不断互相争夺巴勒斯坦的控制权(见:书九1的注释)。随着海上民族于主前一二○○年来到(见:士十三1的注释),这些强国若非被彻底消灭(如:赫人),就是失去威胁的能力(如:埃及)。到了铁器时代(士师记本段所述的年代),权力僵局已被权力真空所取代。没有强权争取控制本区的结果,是小国开始考验自己的实力,建立地方性的「帝国」。在时代初期利用这时机的是非利士人。后来大卫和所罗门又能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建立具有相当势力的帝国,无需担心美索不达米亚、安那托利亚、埃及的干预。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