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士师记第一章-《圣经背景注释》

士师记第一章-《圣经背景注释》

士师记相关章:

士师记第一章 

士师记
一1~二5
得地的尝试
一1~2 默示的信息 古代近东军队交战之前,双方司令有透过默示或兆头,向神明寻求帮助和信息的惯例(见二十18)。例如亚述王室碑文假定战争是「奉亚述神之命」而有的。但要知道这呼吁的性质和紧急程度,却需使用一系列的占卜方法,如:检验牲畜内脏、拈阄,或观察自然现象,如鸟飞途径或云彩的形状等。默示或响应经常能够左右他们(一)是否在当日作战,(二)当用何种战略。
一3 西缅和犹大的领土 约书亚记十九1~9分派给西缅支派的地业,是在巴勒斯坦南部「犹大人地业中间」。这两个毗邻的支派结伴合作十分合理。然而西缅后来终于被大族犹大所同化。于是犹大邀请他们一同得地为业,实质上就变成了西缅支派被吞并的邀请。
一4 比色 这是犹大和西缅与迦南人和比利洗人打仗,击败其领袖亚多尼比色的战场。这地虽然没有地理数据在士师记出现,扫罗王的史事(撒上十一8~11)却提到过这个地名。这段经文显示比色是个宜于集结军队的平原,位于约但河的东畔,距离基列雅比(玛克卢布〔El Maklub〕)西南不超过十二至十五哩。勘测示剑和约但河谷的结果显示,(发现在铁器时代文物的)萨珥哈布废墟(Khirbet Salhab)很可能就是比色的遗址。
一6 砍断手脚的大姆指 这种残人肢体的手段和撒母耳记上十一2之剜出右眼的目的,同样都是一方面侮辱俘虏,一方面防止他们再度成为战士。对这些脚步不稳,不能再握牢枪剑弓箭的人来说,行乞是惟一维生之途。来自撒缦以色三世年间(主前九世纪)的亚述浮雕,有描绘战俘被伤残和肢解的场面。
一7 在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 这些伤残无助的俘虏除了在俘获他们之人桌边乞食以外,完全走投无路。他们像狗一般在桌子底下吃冷饭残羹,供人展示,是要表明征服者的大能(伊勒神如此对待与他对敌的神祇,是乌加列文献中的对应例证)。亚多尼比色如今沦落到他以往伤残的七十位王的困境,正是本段尖刻之处。
一7~8 耶路撒冷 本段虽然描述耶路撒冷被掠焚烧,定居时代所有其他谈及这城及其中耶布斯居民的段落,皆显示犹大(书十五63)和便雅悯(士一21)支派,都无法得到这地,在此定居。它在士师记十九10~12中,仍被视作外邦城市。由于这段期间(亚马拿瓦解和海上民族造成动荡之后的时代)没有考古数据,这问题无法得到解答。部分解经家提出被攻打焚烧的,是城中没有城墙保护的一部分,但这是无法证实的理论。最后要等到大卫才把这城攻陷,变成以色列的首都(撒下五6~10)。
一9 地理概况 本节所反映的动向是自北而南的。其中包括在犹大山地南部朝希伯仑和尼革(和合本:「南地」)北部前进,以及朝西面前往萨非拉(和合本:「高原」)和非利士海岸。暗示他们的意思,是尽可能占领分配给犹大(书十五1~12、21~63)和迦勒(书十五13~19)的土地。
一10 希伯仑 希伯仑是在别是巴东北二十三哩,耶路撒冷东南十九哩的鲁梅达山(Jebel Rumeidah)上,通往萨非拉、尼革西部、耶路撒冷的大道交会之处。经文中提及的旧名基列亚巴(见:创二十三2;尼十一25),可能表示它是亚衲族部落的集中地(书十四15,十五13)。有关此地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约书亚记十3~5的注释。
一11 底璧 位于犹大山地的最南部,希伯仑西南面的底璧,在铁器时代初期可能是入侵之海上民族所建立的边城(书十一21的亚衲族如果不是迦南人的话)。其遗址最可能是在拉布德废墟。请参看:约书亚记十3、38~39,十一21的注释。
一12 以女儿为赏赐 这种事虽不常发生,对于野心大的男子来说,有机会「高攀」平常不可能得到的亲事,藉以提升社会地位,应当很有吸引力。例如大卫所以能够藉婚姻成为扫罗王室的一分子,是因为扫罗提出以女儿为赏赐,而大卫亦打败了歌利亚(撒上十七25)。本段和歌利亚事件,都被视作又艰难、又危险的功绩。故此这种特殊赏赐的目的,是要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俄陀聂因为是迦勒的亲人,已经颇有地位,但依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威望。
一14 求一块田 俄陀聂因为攻取基列西弗得到了妻子后,妻子押撒劝他求一块田来养家。这田可以当作是妆奁,因为前面经文并没有记述。然而女儿通常是不会得到土地作为妆奁或遗产的(但见:民三十六1~13)。故此索要土地的请求必须由男性亲属提出。此外,俄陀聂也是身负战功的重臣,有资格获取土地作为赏赐(类似案例可见于马里文献)。同时代的一个巴比伦界石描述父亲把土地的产权授给女儿。
一14 下驴 此举的解释各异。有人相信押撒发声(拍手)吸引父亲的注意,同时对赐给丈夫的土地表示轻藐。另一个看法则认为下驴是请愿的意思,她再次以女儿的身分恳求父亲。没有水源的地很明显是没有价值的,押撒的任务是要保证她家庭的生计。
一15 上泉下泉 本节所指的水源可能是在干河河床浅掘,或在地下水位较低之处所浚的深井。但也有可能是指尼革地区某处地方,然其今址已不可考。
一16 基尼人 基尼人是住在西乃半岛的沙漠,以及尼革东部和南部直到亚喀巴湾为止之地区的几个部落或宗族之一(创十五19;撒上二十七10,三十29;代上二55)。基于士师记四11中希百帐棚的位置,基尼人的活动范围可能北达耶斯列谷。这民族与摩西和叶忒罗(何巴)的关系,可以上溯到出埃及记三1。他们被描述为牧人(士五24~27)、商队组织者、游行的金属匠人。上述最后一样技能,是从他们名字的字源推测出来的,「基尼」可以是「锻炼」金属之义。请参看:民数记二十四21~22的注释。
一16 棕树城 按照本节的描述和其他经文(士三13)的左证,此地最有可能是死海西北不出八哩外的绿洲古城耶利哥(苏丹遗址)。这城的存在和富庶(无数的棕树和肥田)完全是有赖于苏丹、杜克('Ain Duq)二泉不住的供应。中石器时代(Mesolithic Age)有人首先在此定居(约主前9000~870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这城也越加重要,以致在初铜器时代第三期(约主前2700年)建筑了完整的泥砖城墙系统。由于侵略和征服,这城亦间或无人居住(如初铜器时代第三期末,以及晚铜器时代第二 B 期开始,主前1350年左右的时候)。此地在士师时代人口稀少,可能只有边城或商队落脚处的功用。它要等到主前九世纪才得以重建为城市(见:王上十六34)。
一16 亚拉得 这个位于别是巴谷,希伯仑以南二十哩的亚拉得遗址,首先在铜石器时代有人定居。到了初铜器时代,因为与埃及有广泛经济上的接触,下城(围绕某个天然洼地建筑,有储水池和水井的双重功用)大为扩张。铁器时代的上丘建筑了一个无城墙的乡村。这村落除房屋以外尚有祭仪场所或院子的遗迹,可能是士师记和撒母耳记上二十七10所描述,基尼人在此定居的证据。亚拉得上丘共有七个铁器时代的文化层,其中包括主前十世纪的堡垒和庙宇的复合建筑。
。对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文化和语言影响最为深远的民族,大概就是他们。他们创造了汉摩拉比时代巴比伦的高度文明,并且直到铁器时代开始为止,至少在一部分地区保持了文化上的独特性。
一35 希烈山 往往有人认为这个「太阳山」就是伯示麦(见:书二十一16)或伊珥示麦(书十九41),但不能确定。它可能只是雅洛(基色东面五哩)以南几条村庄之一。作为但支派的属地,它应该是在亚雅仑谷的东南部地区。
一35 亚雅仑 这个分配给但支派的地方(书十九42)大概就是在亚雅仑西端,基色东面五哩的雅洛。这是前往山地的主要通道,其地点极具战略性。它在亚马拿文献中提及,又在扫罗战事的记录中出现(撒上十四31),都反映了这一点。
一35 沙宾 这个但支派属地的城市(书十九42),按考证是亚雅仑西北三哩的瑟珥比特。它后来并入所罗门王第二行政区域之内(王上四9),可能和亚雅仑一样,是把守亚雅仑谷通道的堡垒之一。
一36 亚克拉滨坡 这名所指的是死海西南方的一个山隘,今名纳克布萨法。最早使用它的大概是前往亚拉巴和以拉他采铜地区的埃及人(见:民三十四4;书十五3)。
一36 西拉 虽然此地位置不明,和亚克拉滨坡的关系却表示它是在死海的西南方。由于西拉是「石头」的意思,部分解经家认为它若非拿巴提人的石头城彼特拉,就是布塞拉(Buseira)西北两哩处,现代的西拉(Sela')。然而在这两处地方的挖掘,都没有找到主前九世纪以前的文物。
二1~5 波金 这地方的名字起源于以色列人被神的使者斥责之后哭泣的事迹。他们受责备的理由,是疏于遵守盟约,并且没有向迦南人发动全面战争。其位置不明,但经文暗示它是在约但河西,吉甲附近。

──《圣经背景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士师记   迦南   支派   犹大   耶路撒冷   以色列   以色列人   城邑   经文   导论   耶和华   比色   他们的   圣经   的人   雅各   士人   点此   之地   希伯   大卫   巴勒斯坦   注释   平原   居民   摩西   山地   是在   伯特利   约翰   一章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