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九章-《每日研经丛书》
哥林多后书第九章-《每日研经丛书》
哥林多后书第九章
乐意捐输(九1-5)
正如许多早期教父所注意的,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富有人性的感情。保罗是请到耶路撒冷圣徒的捐项。不过现在是很清楚的,他用马其顿的例子去鼓励哥林多的信徒(八1-5),而同时他以哥林多的例子去鼓励马其顿的信徒!现在他有些恐惧哥林多的教会使他失望!这真是保罗的特色,内心开广。他从不在教会之间互相批评;他是互相的赞美。不以不善的标准去衡量人就可以知道他是否只是见人之长,还是吹毛求疵的人。
一个人对于奉献,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态度。
(一)出于责任心。他的奉献只不过是像当付的一笔帐,或当纳的税。心痛的奉献,不是出于爱心的施舍,不奉献不施舍还来得好些。
(二)出于自我的满足。他出钱帮助人,并不是因为人得了帮助而喜乐,乃是因为他做了这件事而快乐。有些人把一便士给乞丐,并不是要帮助他,乃是要自己得到满足。这种施舍,其实就是自私;获得施舍的是自己,不是受施舍的人。
(三)出于获得荣誉的动检。这种施舍是出于骄傲,不是出于爱心。施舍的目的并不是帮助人,而是荣耀自己。在事实上,如果不为人见及得到称赞,他也不会去做。甚至有人的施舍是在上帝面前堆聚善工──好似上帝亏负他一样。
(四)上面的三种态度并不完全都坏,因为至少他们拿钱出来施舍。不过正当的态度是出于爱心的摧逼,内心里催逼他,使他不得不伸出援助的手,在心灵里看到人家的需要,发生救人的心愿,不去做就会觉得不安。这真的发生在上帝身上;上帝爱世人,把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保罗最大的心愿是哥林多的捐赀已经准备妥当,不需要在最后一刻尚在凑数。有一句古老的拉丁谚语,‘凡是快快捐输的,等于捐了双倍。’这句话很是正确。最好的输将,用不到请求。当我们还是仇敌的时候,基督为我们死。在我们未求之前,上帝已听了我们的祷告。我们对待别人应当像上帝对待我们一样。
施舍的原则(九6-15)
(一)保罗坚决的说,施舍的人是不会吃亏的。施舍好似撒种。撒种少的,不会有大的收成;撒种多的,才有大的收成。新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其特色之一是不怕讲得报酬的动机。它从不说,良善的行动是没有目的的。它永不会忘记,如果一个人接受上帝的命令做他的法则,在他生命中,必有崭新的,奇妙的事出现。
不过在新约里所见到的报酬,并非是物质方面的东西──不是物质的财富,而是心灵的丰富。那么一个施舍的人期望些什么呢?
(甲)他会处于爱的丰富之中。这一点我们以后要再提。人往往不喜欢卑鄙的人。慷慨施舍能遮盖许多其他的罪。人往往喜欢热心的人;热心的待人也会受到人家热心的待他。
(乙)他会得到丰富的友爱。‘一个有友情的人,会有朋友。’一个不易为人所爱的人很难有人爱他。一个倾心爱人的人,人家也会倾心爱他。
(丙)他会随时随地得到帮助。往往有一天我们需要人家的帮助。如果我们很少帮助人,我们也会很少得到人的帮助。我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人也用相同的量器量给我们。
(丁)他会得到上帝的丰富。耶稣告诉我们,凡是我们作在人身上的,就是作在上帝身上。那一天要到,每一次我们广开心门,伸手帮助,必得报酬;每一次我们关闭心门,不与援手,必遭不利。
(二)保罗坚持说乐意捐输的人是上帝喜爱的。申命记十五章七至十一节定下了帮助穷乏弟兄的责任。第十节说,‘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拉比们有一句谚语说,以喜悦的面容迎接一个朋友,虽然没有给他什么,远比给他一切而面带不悦为佳。辛尼加说,抱怀疑的态度,并且延宕再三的施与,比不给还坏。
于是保罗引用诗篇一一二篇三、九节等的经文。他认为这是描写一个真善慷慨的人。他散播种子,并不吝啬;他施舍给贫穷人;他的行动乃是积善及永远的快乐。卡莱尔(Carlyle)说起,他童年的时候,来了一个乞丐。他的父母都已外出,家中只留下他一个人。出于童年的冲动,他打破了自己的一个扑满,把其中的钱都给了他。他告诉我们,他那时的喜乐,真是空前绝后的。这真是施舍的喜乐。
(三)保罗坚决的主张上帝一方面给我们施与的东西,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施与的精神。在第八节,他讲到上帝给我们的充充足足。他用的字是autarkeia。这是一个斯多亚派喜欢用的字。这充足的意义并非充足丰富,样样俱全。其意义乃是独立不羁。这是说到有一种人并非积聚财物而是减低其需求。这种人学习知足的道理。很明显的,这种人因为需求不多,自然也能施舍得多。往往是这样,因为我要了再要,结果留下的不多,给人的也少了。
不只这样,上帝也给我们奉献的精神。斯蒂文生的当地仆人们深深的爱他。每一天的早晨,一个家僮带来了一杯茶,叫醒他。有一次是这家僮的假期,由另外一个家僮替代。他来叫醒他的时候,不只是一杯茶,又加上了一碟煮得很好的煎蛋。史蒂文生谢谢他说,‘你想得周到,真是伟大。’那家僮回答说,‘伟大的不是想得周到;伟大的乃是我的爱心。’只有上帝能把爱放在我们心里。这是施舍精神的要素。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还有许多话说。如果我们进入他思想的深处,施舍对于三种人受益。
(一)他人受益。(甲)他们的需要解决了。好多时候,当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人家给他的帮助,真像是从天而来。(乙)恢复他们对人的信仰。当一个人在缺乏需要中挣扎的时候,心中愤恨,觉得人间冷酷。当他接到温暖的帮助时,他会觉得爱心仁慈还是在人间。(丙)使他们感谢上帝。在需要中所给的帮助,不只给出我们的爱心,也使别人在生活中觉得上帝的爱。
(二)自己受益。(甲)这证实了我们宣认基督的可靠。对于当时的哥林多尤为重要。耶路撒冷的教会完全是犹太人的教会。无疑的他们怀疑外邦人,不知道到底基督教也是为他们的。外邦教会捐资的一件事证实了外邦人基督教的实在。一个人慷慨会令人知道他的归向基督教不是只是在口头上,并且也是在行为上。(乙)他能得到人家的爱和代祷。今日世界的需要没有比人与人中间的关系更为重要。没有任何东西比团契更为重要。施舍助人乃是把人连在一起的重要步骤。
(三)上帝得到荣耀。感谢的祷告上达到上帝面前。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不将荣耀归与我们,乃将荣耀归与上帝。这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我们能够使人的心转向上帝,因为这样做会使上帝的心喜悦。
最后,保罗要把哥林多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恩赐。这恩赐的奇妙是说不尽的;这故事也是讲不完的;保罗在这样做后,对他们说,‘上帝既然这样的恩待你们,你们岂不是应当慷慨的对待各人吗?’
在我们没有开始研究第十至十三章之前,让我们记得在绪论中所说的话。在第九章及第十章之间有一惊人的裂痕。到第九章为止,一切情况似乎都是不错。他们与保罗之间的不偷快已经完全消除,争吵亦已成为明日黄花。第八及第
在哥林多后书里,保罗有两次提到他写过严责的书信。他写得非常的严厉,几乎懊悔为什么要写这信。(林后二4;七8)。这封信的内容并不适合哥林多前书。因此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可能性──或是这封严责的书信已经失传,或是这信的一部分就是这第十至十三章。很可能这第十至十三章为严责书信的一部分,在收集保罗书信的时候,放错了地方──放在这里。如果我们按照次序,我们当先念第十至十三章,然后再读第一至九章。我们可以相信,我们在这里所念的是保罗在所写的书信中,最刺伤他的心,他的所以写这一封书信为的是要弥补这打碎了他的心的场合。──《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