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五章
五1~10
现今与未来的生命
* 法利赛人接受灵魂的不朽与未来身体的 * 复活,而许多犹太作者描述死后在天堂的经历,是预尝复活之后乐园中的滋味。保罗与现今的一些读者不同,他接受死后灵魂的持续,以及身体的复活,感到毫无困难。
凡认为保罗在写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之后观点有所改变的人,应当将腓立比书一21~23与腓立比书三20~21拿来比较,保罗在那里写到这两种看法,而这两部则被公认是属同一封信。
在义人的灵魂能长存方面,保罗和他的希腊读者可说见解略同(四16~18),不过他很快就将他们带回那未来的盼望,就是这观点的基础。保罗与希腊的圣哲一样,能坦然面对死亡;但与他们不同的是,他存着身体复活的盼望。
五1 希腊作者描写身体有如器皿、房屋、帐棚,亦常将其比作坟墓;保罗则说,未来会有更美好的身体。
五2~4 「叹息」可能暗指出埃及记二23(* 七十士译本用同一个字);也可能与产痛有关(罗八22~23),由一些犹太教导看来,* 复活之前会有一段受苦的时期,被描述为生产之苦。无论如何,叹息乃是陷在痛苦中的表现。
保罗在此所期盼的,并不是死亡(而希腊人视身体为坟墓的看法,有时甚至让人认为,倘若活得太艰辛,自杀便是可以接受的),而是复活,那时他会得着一个新的身体。希腊人常裸体运动,但所有犹太人──除了那些附从希腊习俗的人之外──都视当众裸裎是极恐怖的事。因此,对保罗而言,「赤身」乃是比喻极不好的情况。
五5 译为「保证物」(NASB)或「抵押品」(NIV;和合本:「凭据」)的字,是商业用语,指「头款」,分期付款的第一笔。旧约(如:赛四十四3;结三十九29)和早期犹太教都将 * 圣灵的浇灌与来世相连,因此现今哥林多人对圣灵的经历,乃是未来 * 复活生命的先尝,「保证」(参 NRSV、TEV)它必将实现(一22)。
五6~9 犹太典籍提到,义人死后在天上,正预享一些未来的荣耀,同时等候复活。虽然这种光景不如复活(五4),但至少已经终止了现今的劳苦──以及保罗日日死式的殉道生涯(四8~10)。
五10 哥林多人知道,保罗曾经被带到他们省长的「审判台」前(徒十八12),但是保罗在此所指的,则是标准的 * 旧约与犹太人审判之日的比方,神的宝座为其最终的审判席。保罗强调身体所行的要遭到审判,再度显明,他反对希腊人贬抑身体的观念丝毫不放松;他已经在哥林多前书六12~14驳斥过这个概念。
五11~19
保罗劝人与神和好的事工
五11 「敬畏主」是犹太经典中行义的一般动机,常与神会审判的认知相连(五10)。
五12 在古代文化中,自荐常会惹人嫌恶(见三1;又参:箴二十五27,二十七2);若要这样做,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例如:为自己辩护,或为了让与自己认同的一群人感到有光彩。保罗此处采用四章16~18节内在外在的对比,来反击他高傲的对手。
五13 希腊圣哲常指称,别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颠狂」(TEV;这是「自我失控」〔KJV、NASB、NRSV〕的标准含义),但他们则认为,自己才真正合理(亦参:所罗门智慧书五4);同样,有神秘经历的人也常用这类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经验。保罗将自己向哥林多人的举止,与他在神面前的举止作一对比,可能是取自摩西在出埃及记三十四33~34的作法(见:林后三7~18的注释);如果他认为自己的经历对他们有帮助,一定会更清楚讲明他与神相交的经验(参十二1~7的注释;参:林前十四18~19)。
五14~15 保罗在此是指,凡是在基督里的人都有份于祂的死和 * 复活,因此可以在事工中预尝其滋味;见四章10~12节的注释。
五16~17 新人的内心已经有份于基督的复活,其重要性大过这眼所能见而会腐朽的外在躯壳(参四16~18的注释)。犹太人将「新造」一词用来指不同的东西。(例如:在后期 * 拉比经文里,凡带领人* 皈依者,会被视为创造了那位皈依者;新年既是一种新的开始,也有此意,因为罪不久之后就会在赎罪日中得到洁除。)但是在诸如 * 禧年书、* 死海古卷等早期的经典中,「新造」的用法乃是特指未来的世界。
这是「新造」一词最明确的应用,因为它是论及 * 旧约中所提到将来世界中的生活(赛六十五16~18)。对保罗而言,* 弥赛亚耶稣既已经来到,信徒便已经开始参与在未来世界的 * 复活生命中(参四10~12的注释)。
五18~19 保罗讲到「我们」有「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是指他自己和他的同工,而不是指哥林多人现在的情形(五20)。保罗在此的文笔风格,能与希腊读者发生关联:希腊演说家常谈「和谐」的主题,劝人要和好、团结。译为「和好」的字,特别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此,就像在* 旧约中一样,人与神的和好必须以* 悔改和血祭(此处则为基督的死)为前提。
五20~六10
基督受苦使者的请求
在陈明他和他的同工都是基督的代表之后,保罗再度要求哥林多的基督徒,透过与他和好来与神和好(七2;参:太十40);由对待使者的态度,可反应出对差遣者的态度。
五20 「使者」是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的代表,在当时是指皇帝派到东方的特使。这个比喻符合「* 使徒」奉差传信息者的身分(见:林前十二29~30的注释),与旧约中的先知无异(出七1)。先知传递的信息,常为律法式的合约,或采用宗主国(最大的)帕特使向藩属之王(受庇护者)传达信息之用语。此处的上下文为劝人与神和好,身为使者的保罗,要求哥林多人与作王的神谋和;对得罪皇帝而不反悔的受庇护国,皇帝一般都会予以惩罚,因此这类警告无人敢轻忽。
五21 保罗的意思是,基督在十字架承担罪的刑罚时,就成了罪的代表,而保罗和他的同工在传扬祂的信息时,就成了义的代表。这一节延伸了五章20节中代表的概念。——《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