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第十六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利未记第十六章-《基督徒文摘解经》
利未记第十六章
赎罪日(十六1~34)
赎罪日是洁净的高峰,那日所洁净的并非大痲疯或男女漏症,而是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16、19)。蒙洁净的污秽包括病患(心灵的顽疾)和罪愆过犯。希伯来书作者用接近两章的篇幅来讲解本章的教训(来九至十章),是新约讨论最详尽的一个预表。
.赦免罪孽──这日所行的礼仪,是象征以色列人得到神的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30~31),也预表基督救恩的完备,没有一罪是十架救恩不能除的。然而赎罪日所成就的不单是消极挪掉罪秽使人得免受罚,更积极洁净祭坛,使坛成圣,让人能坦然无惧亲近神,「基督藉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祂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事奉那永生神吗?」(来九14)
.两只山羊──赎罪仪式涉及两只山羊。一只作赎罪祭宰于祭坛,预表基督「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你们得了医治。」(彼前二24)但另一只归予阿撒泻勒,这做法的意义引起争论。有人以为阿撒泻勒是鬼王,也有认为是旷野某处之地名,亦可能是放走、离开 [(e)scapegoat ] 等,但按本章经文,阿撒泻勒是音译,希伯来文意思是挪开或消除,那羊是送到无人之地(22),象征神的赦免乃是对人的罪一笔勾销,永远忘记(弥七19;赛四十三25)。
.赦罪条件──赎罪方法乃神设立,但除非人履行几个条件,否则赦罪恩典仍不生效:刻苦己心(29、31);承认犯罪(21);按手在羊头上,表示接受神的救恩,将自己完全交托给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
祈祷 感谢,因为永远都是那么慈爱,引导我们如何从罪中重得恩典。──《新旧约辅读》
IV 赎罪日(十六1-十七16)
利未记内容分为两大部份,上半部是献祭的指示:献祭的种类(一至七章),献祭的负责人──祭司(八至十章),献祭的原因──不洁净(十一至十五章),多数学者认为十六章赎罪日的指示结束这部份,而十七章开始下半部圣洁典章,然而这章圣经不少资料显示第十七章是与十六章连接,结束利未记上半部份。
(1)段落开始句式(introductoryformula) 第十七章以乃是这样 zeh开始,这是利未记上半部份经常的段落开始句式(中文也有翻译作这是……六9、14、25,七1、7、11、37,十一46,十二7,十三59,十四2、32、54、57,十五32),这是十八章以后所没有的引句。1而2节耶和华所吩咐的,乃是这样 希伯来字句与八5这就是耶和华所吩咐……的事完全一样。
(2)钥字 本章分段相当清晰(参十七章文学结构),每段都以血 da{m 为主题,这章13次提到血,回应十六章9次论如何运用血。这章和利未记上半部的经文一样,血按字义是指祭牲的血液,但利未记下半部的血却是修辞的用法描述道德或宗教事情,并不是血液。2
3)主题 第十七章钥节是11节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为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两次提到血的赎罪功用,明显是接续十六章赎罪的论述。赎罪 kipper在利未记下半部,只出现五次,其中四次都是称呼赎罪日。韩思伯(Henstenberg)认为第7节提到不可再献祭给他们行邪淫所随从的公羊,是警告以色列人勿视赎罪日将羊归阿撒泻勒是敬拜鬼魔,3这要作他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响应十六章结束的句式(29、31、34节),显示这章是连接十六章,成为赎罪日指示的附注。
(4)利未记文学结构 本书是一本有组织,紧密结构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是首尾呼应的格式。
A 敬拜:献祭(一至七章)
B 祭司(八至十章)
C 洁净(十一至十五章)
D 赎罪日(十六至十七章)
C1 圣洁(十八至廿章)
B1 祭司(廿一至廿二章)
A1 敬拜:节日(廿三至廿七章)
根据上述的各点,十七章的引句与上半部相同,缺少十八章以后的我是耶和华的句式和圣 qa{do^sh 的字词,而内容和主题都与十六章呼应,所以应该接连十六章成为一个段落。从首尾呼应的格式中,可见这段是利未记教训的核心,也是上下半部的转接段落。十六章的主角是大祭司,但是十七章却显然不同,是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3、8、10、13节)的指示,与十八至廿六章的重点相近,所以温恒说:「十七章是本书上下两半的接铰处:一至十六章是社交和敬拜的礼仪条文,而十八至廿五章则指示个人私下的生活。」4
1 在下半部唯一的类似句式是廿六46这些……是……,但那里 'e{lleh是众数,是总结全书的一切律例。
2 十九26你们不可吃带血的物可以按字义解释为血液,但内容似乎另有所指(参该节注)。
3 Mc Clintock, "Leviticus", Cyclopediaof Biblical, Theological Ecclesiastical Literature V, p.403.
4 Wenham, Leviticus, p.241.
A 赎罪日礼仪(十六1-34)
文学结构
赎罪日的礼仪相当复杂,本章就是这些仪节的描述,钥句为自己和本家/百姓赎罪和行赎罪之礼重复出现,事实上赎罪 Kipper在本章出现16次,是本书使用这字最多的一章,而这字伸引的字词施恩座 kappo{reth在利未记中只有本章的五次(2、13、14、15节),除此以外,永远的定例 chuqqath 'o{la{m也重复出现(29、31、34节)。虽然主题标明,但文体却较其它各段来得散漫。本章可以分析如下:
1-2 导言
3-5 祭物和衣服
6-10 赎罪礼仪概论
11-28 赎罪礼仪详细说明
11-19 洒血仪式
20-22 放羊仪式
23-28 洁净仪式
29-34 会众的本份
经文字句释义
导言(1-2节)
1亚伦的两个儿子近到耶和华面前死了。死了之后,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要告诉你哥哥亚伦,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到柜上的施恩座前,免得他死亡,因为我要从云中显现在施恩座上。
1.亚伦的两个儿子近到耶和华面前死了。死了之后,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这句显示本章与上文的关系,虽然逻辑上可以将赎罪日与洁净条例连起来:因为人多方面不洁净,需要洁净,所以神就在本章指示完全洁净的方法;但在文学上,本章与洁净条例部份缺少利未记段落间的连接句式colophon(例如七35-38将献祭指示与祭司承接圣职礼连接起来,十8-11顺利地说明祭司受膏与洁净条例的关系)。本章没有句式与洁净条例连接,本章不是洁净条例的延续,而是和洁净条例组成两段对第十章的注解,都是因亚伦的两个儿子在耶和华面前献凡火遭杀而引起的。耶和华在献凡火事件后,藉洁净条例使你们可以将圣的、俗的、洁净的,不洁的分别出来(十10),使他们不致重蹈类似献凡火的错误,免得你们死亡(十9)。本章继续发挥进会幕的问题,洁净条例是为你和你的儿子进会幕的时候(十8),这节的会幕是指一般祭司在祭坛及圣所的事奉,但本章则进深一层,论到大祭司怎样避免重蹈覆辙的,进至圣所而献凡火,免得他死亡(2节)。所以这节将本章和洁净条例跟亚伦儿子献凡火连起来,清楚说明应该怎样在耶和华面前事奉,而从最圣洁和谨慎的祭司事奉地点,非常自然地转到祭司最严肃和重要的礼仪──赎罪日。所以这两节的导言,其实可以算是与上文(第十章)的连接句子colophon。
2.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 中文的翻译比较英文传统的任何时间都不能进圣所的幔子内he shallnot enter at any time into the holy place inside the veil(NASV AV,RSV)好,虽然希伯来文 b#kol-'e{th直译是在任何时间,但这不是一个绝对的禁令:(1)文法方面,希伯来文有两个否定词,如果宣布一个绝对的禁令,就用 lo'配上动词,例如十诫的不可杀人 lo~ tirtsach等,但这里却用另外一个否定词 'al,通常表达愿望或指出某种情况下不适宜的行动,所以本句 ~al-ya{bo{~是不要(或不应该)在任何时间(即随便)进入圣所的幔子内。(2)上下文方面,下一节就说明在适当时间和措施,亚伦要进 ya{bo{~圣所,这两节连接的经文不可能互相矛盾,所以本节并非绝对禁止进入圣所的幔子,而是题醒不可像拿答、亚比户那样轻忽不遵照摩西的吩咐,随便进到耶和华面前。
云中 就是从云柱火柱中(出十六10,十九9,廿五17、22,四十34;民九15;王上八10、11)。这云 'a{na{n不是祭司进至圣所时烧香的烟云。
施恩座 中文这个的名词首先由路德称呼Gnadenstuhl,然后英文Tyndale译本翻译为英文传统的称呼mercy seat。希伯来文 kappo{reth字根是 kipper赎罪、除罪、遮盖、洁净等含意(参四20注),这字直译是:施行赎罪、除罪、遮盖或洁净的行动,5并没有座的意思,将它翻译为施恩座,是参照诗九十九1的描写:耶和华作王……祂坐在二上,而安在约柜上称为 kappo{reth 的两头,看来好像椅的扶手。但古代的译本却不是这样翻译,都将字根的意义翻译出来,LXX是 hilaste{rion赎罪,武加大用同样意思的拉丁文propitiatorie,甚至英文的Wycliffe也采用这翻译,就是英文propitiation使关系和谐的赎罪。然而出廿五17-22的指示说明这 kappo{reth不是赎罪行动,而是约柜的上盖,可能是从字根的遮盖含意而引伸出这观念,所以文理串珠和思高赎罪盖、或吕振中除罪盖实在比较和合本更接近原文,说明这是约柜的盖,但也是神施行赦罪的预表。
5 Holladay, A Concise Hebrew and AramaicLexicon, p.163.
赎罪仪式的物件(3-5节)
3亚伦进圣所要带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
4要穿上细麻布圣内袍,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腰束细麻布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这都是圣服。他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
5要从以色列会众取两只公上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
3.亚伦进圣所 虽然圣所 haqqo{desh 通常指会幕里安置香坛、陈设饼和金灯台的圣所部份,但本章每提圣所(16、17、20、23、27节)都是指圣所的内幔以内,就是安置施恩座的至圣所(出廿六33-35)。
4.要穿上细麻布圣内袍,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腰束细麻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 大祭司穿着盛装,共有八件衣服(出廿八),但赎罪日只穿一般祭司的服饰,但是这细麻布带子和众祭司的绣花腰带不同(出廿八39、40)。亚伦这日完全没有金饰,犹太传统Jerusalem Targum一直不放过亚伦,解释这是完全拼除金牛犊的痕迹。无论如何,只穿素色细麻布衣服,象征谦卑,不思装饰外表,专心恳切寻求神。
他要用水洗身 祭司平常进入圣所只洗手脚(出卅19-20,四十30),但大祭司在赎罪日要进入至圣所,每换衣服,都要遍洗全身,表明人要亲近神,必须全然圣洁。本章只记大祭司在赎罪日两次洗身,就是在赎罪礼仪的开始(本节),和完结的时候(24节),但犹太人的传说,大祭司在赎罪日洗身换衣服五次,又洗手洗脚共十次。
5.两只公山羊 这两只不是普通的公山羊 'attu^d,这里公山羊的希伯来文 s#`i^re^ 'izzi^m 是赎罪祭祭物的特别名词(四23-24、28,五6,九3,廿三19等)。
赎罪礼仪概论(6-10节)
6亚伦要把赎罪票的公牛奉上,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7也要把两只公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8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
9亚伦要把拈阄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
10但那拈阄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
本段简单扼要地介绍赎罪日的程序:
(1)亚伦为自己和众祭司献上公牛为赎罪祭(6节)。
(2)亚伦拈阄决定那一只公山羊要被杀作为赎罪祭,那一只放到旷野去(7-8节)
(3)宰杀那献为赎罪祭的公山羊(9节)
(4)另一只公山羊带到耶和华面前,然后打发人把牠送到旷野去(10节)。
其实赎罪日的礼仪相当繁复,本章只能提供一些程序,确实的仪式不能确定,可能包括:
(1)洗身,穿上大祭司华美的衣服,在圣所收拾灯和烧香(出卅7);
(2)献上每天早晨常献的燔祭和素祭(出廿九38-42),和自己的素祭(六20-22);
(3)脱去华美衣服,用水洗身,然后穿上四件细麻布衣服(4节);但因为这节是概论,并不能肯定是在宰杀赎罪祭牲前换上细麻布衣服,3-4节说进圣所……要穿上麻布衣服,按23节似乎说是在圣所进入至圣所前才换细麻布衣服。
(4)按手在公牛犊头上,承认自己的罪(6节);
(5)为两只公山羊拈阄(7、8节);
(6)宰杀公牛犊(11节);
(7)拿香炉,从圣所的香坛上盛满火炭(12节);
(8)拿一捧捣细的香料,盛在金杯子里(12节);
(9)将香炉和香带进至圣所(12节);
(10)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盖施恩座(13节);
(11)出到院中,取公牛的血,第二次进至圣所(但参照赎罪祭的礼仪,这些血可能已经带进圣所,不必再出外院),用指头在施恩座的东面弹血一次,又在施恩座前面的地上弹血七次(14节),把盛这血的金盆放在至圣所的内幔前;
(12)在院内的祭坛宰那为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15节);
(13)第三次进至圣所,把公山羊的血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和前面,像弹公牛的血一样(15节);
(14)在内幔前弹公牛的血,向前一次,向下七次,随后也这样弹公山羊的血(16节);
(15)将公牛的血倒在盛公山羊血的盆里,又将这两样搀合的血抹在香坛上四角的周围(16节);
(16)出到会幕院那里,将这两样搀合的血抹在燔祭坛上四角的周围,把其余的血倒在坛的脚那里(18-19节);
(17)把那只活的公山羊奉上,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20-21节);
(18)将这羊交给指定的人,送到旷野把牠释放(21-22节);
(19)大祭司脱下细麻布衣服,再穿上华美衣服(23-24节)。这可能是进出至圣所的指示,每次从至圣所出到外院或由外院进至圣所都在圣所更衣。
(20)献那为自己(3节)和会众(5节)作燔祭的两只公绵羊(24节);
(21)把自己和会众的赎罪祭牲的脂油烧在坛上(25节);
(22)吩咐人把赎罪祭牲搬到营外倒灰之处,用火焚烧(27节);
(23)把民廿九8所提的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一只,一岁公绵羊羔七只献上作燔祭;
(24)再献上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民廿九11,大概是为本节期礼仪的错误赎罪),又献上每天晚上常献的燔祭和素祭(出廿九38-42)和自己的素祭(六20-22);
(25)脱下大祭司华美的衣服,穿上细麻布衣服,第四次进至圣所取出金香炉(23节);
(26)退出以后再换回华美的衣服,进入圣所,在香坛上烧香,并点金灯台的灯(出卅8);
(27)出来以后,就脱下华美衣服,完成赎罪日的礼仪。
(28)赎罪日若是适逢安息日,还要照常献安息日应献的祭(民廿八9-25)。
8.为那两只羊拈阄 阄 go^ra{l的字源可能是亚拉伯文的石瑰,6所以或者是运用大祭司胸牌里的乌陵土明这两块玉石,7但在旧约77次拈阄中,共享了六个不同的动词:给 na{than本节,掷 ya{ra{h书十八6,抛 tu^l箴十六33,掉 na{phal赛卅四17,扔 sha{lak 书十八8,射 ya{da{h珥四3。旧约并不介绍怎样拈阄,犹太传统提供一点参考资料:「当耶稣在世的时候,所拈的阄乃是两个等大而圆的金版,其上所刻的字样,一个是为耶和华,一个是为阿撒泻勒,将这两个阄放在一个瓶子里,大祭司每当拈阄的时候,就站在那两只公山羊中,把瓶子摇一摇,便将两手一齐插入瓶内,两手各拿一阄,随将右手所拿的放在右边之山羊的头上,左手所拿的放在左边之山羊的头上,那一只是应归耶和华的,那一只是应归阿撒泻勒的,都是按阄上的字定的,大祭司就把一块朱红色布绑在那归与阿撒泻勒之羊的角上,又把一块朱红色布绑在那归与耶和华之羊的颈项上,作为分别的记号。」8
归与耶和华……归与阿撒泻勒 希伯来文 和 la Yahweh,la 'a za{~ze{l 可以有两个意思,属于(即和合本归与)或为了耶和华/阿撒泻勒,因为原文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这两词可能是阄上写的字「归给上主」和「归给阿撒泻勒」,9似乎耶和华和阿撒泻勒是两个对立的人物。但如果拈阄的方法并不如传统所说,或是用乌陵土明作阄,那么归给耶和华/阿撒泻勒就是拈阄的目的,是为两个不同目的而拈阄,一签为上主、一签为「阿匝则耳」(和合本以外阿撒泻勒的另一音译)(思高)。任何翻译对 影响不大,一阄「归给耶和华,或一阄是为耶和华结果都是一样,那公山羊是献上给耶和华,但 la'a za{~ze{l 却有些分别,如果翻译一阄「归给阿撒泻勒」,阿撒泻勒是收受公山羊的一个人物,但如果翻译一口是为阿撒泻勒,阿撒泻勒可以不是人物而是动词,为 l#是希伯来文的不定词的端词(infinitive construct)前置依附的介词(prefixedpreposition),显示动作的目的,10相等英文不定词infinitive的"to",这词意思就是为了行一个阿撒泻勒的动作。至于阿撒泻勒这字有甚么动作的意思,请参下注。
阿撒泻勒 这是希伯来文 '@za{~ze{l 的音译,这字非常困难,字源和意义都有不少争论,它可能是名词,有不同的解释:(1)阿撒泻勒和耶和华都是人物特别的名字(propername),字义不明,也不必追究字源。伪经以诺书八1,九6以阿阿撒泻勒为鬼王,教导人使用战事武器,教导「地上所有的不公义。」那么 '@za{~ze{l 是由 'a{zaz 强壮和 ~el 神组合,指阻挡耶和华的鬼王。(2)是一个普通名词(common noun),犹太传统认为是从亚拉伯文'azazu 崎岖地引伸出来,是悬崖(precipice)(NEB)。11(3)从动词 'a{zal 演变成的,虽然旧约没有运用这希伯来文动词,但它的意义是清除,12阿撒泻勒就是清除(罪恶)者的意思。13(4)阿撒泻勒是羊的称呼,是由 山羊和动词 'a{zal 送走组合,14LXX和早期教会时期Symmachus,Aquila的希腊文旧约译本都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英文传统译法由Tyndal,的译本开始,将这字翻译为送走的羊scape-goat(即escape-goat)。(5)阿撒泻勒是动词 'a{zal 的一种强调语态(pilpel),意思是完全送走,英文译本有that shall be sent out(Wycliffe Version)和fordischarge(Knox's Version)。这些翻译各有根据,至于那种解释在本章内容中比较适合,请参阅本章神学教训。
6 E.S. Kalland, " ", TWOT I:171.
7 Harrison, Leviticus, p.170.
8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p.107.
9 现中的译法,JB同样看法,翻译为whose lotwas marked "For Yahweh"'For Azazel"(vv9, 10).
10 GK§114 f, g; BDB,pp.517-518; Bonar, Leviticus, p.303.
11 Yoma 63b; M. Jastrow, A Dictionary of theTargumim II, 1060.
12 Noordtzij, Leviticus, p.161.
13 F. Meyrick, Pulpit Commentary II,pp.239-240.
14 Ibid; BDB, p.736.
赎罪礼仪详细说明(11-28节)
11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牵来宰了,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12拿香炉,从耶和华面前的坛上,盛满火炭,又拿一捧捣细的香料,都带入幔子内,
13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
14也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弹血七次。
15随后他要宰那为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把羊的血带入幔子内,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好像弹公牛的血一样。
16他因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富这样在圣所行赎罪之礼,并因会幕在他们污秽之中,也要照样而行。
17他进圣所赎罪的时候,会幕里不可有人,直等到他为自己和本家,并以色列主会众,赎了罪出来。
18他出来,要到耶和华面前的坛那里,在坛上行赎罪之礼,又要取些公牛的血,和公山羊的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
19也要用指头把血弹在坛上七次,洁净了坛,从坛上除掉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使坛成圣。
20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的公山羊奉上。
21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藉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
22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23亚伦要进会幕,把他进圣所时所穿的细麻布衣服脱下,放在那里。
24又要在圣处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出来,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献上,为自己和百姓赎罪。
25赎罪祭牲的脂油,要在坛上焚烧。
26那放羊归与阿撒泻勒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
27作赎罪祭的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既带入圣所赎罪,这牛羊就要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烧。
28焚烧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
12.拿一捧捣细的香枓 中文翻译一捧相当清楚将希伯来文两手满满 melo~chopna{wy 的情况表达出来。捣细 daqqa{h 这形容词,只有这里一次描述敬拜用的香料,犹太传统(Sifra和b. Yoma,45a)强调是在早一日专为赎罪礼仪精心研制的。既然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一手拿香炉,另一手无法拿一捧捣细的香料,所以按犹太传统,大祭司右手拿香炉,左手拿盛香料的金杯。
13.在耶和华面前 这句在本章有几个含意:(1)会幕门口(7节);(2)会幕的院子范围(10节),在那里安置归阿撒泻勒的公山羊;(3)圣所(12节),那里有香坛;(4)至圣所,因本节说明是在幔子内,那里有法柜。
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 纪凯奥认为烟云使神看不见带罪的大祭司,15但遮掩的对象是象征神所在的约柜而不是大祭司,所以「烟云的目的是制造一个烟幕,防止大祭司观看神的所在而死。」16
法柜 希伯来文 ha{`e{du^th 是那警标、题醒,或证据没有柜的意思,所以和合本在柜字加上小点,广东话译本的证词忠于原文,但这里必定是指安放法板( 出廿五16)的约柜 ~a{ro^n ,因为上面有施恩座,所以出廿五22称为法柜 'a{ro^n -ha{'e{duth 。17
14.弹在施恩座的东面 中文翻译好像是向施恩座的东面弹血,但这是错误的观念:(1)这样翻译表达血只弹在施恩座前的地上,就和下句在施恩座前弹血是同样的动作,但连接词又说明这是两个不同的弹血的动作。(2)东面 qe{dma{h 紧接施恩座,按希伯来文法,是形容施恩座的方向而不是弹的方向。(3)在 'al-pene^ 可以是指在前面或在上面,18但既然下句用较明显指示的词句前面, lipne^ 表示方向,这词便是指在施恩座上面。大祭司由圣所进入幔子,方向朝西,弹血在约柜最近他的一边,即朝东的那一面上。所以下节论同样的动词时,清楚了当地说是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
16.诸般的污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 这是研究本书罪的观念一节相当重要的经文,因为一切的罪愆 'kolchatto' 直译是一切犯罪的行动,可以分为两类:(1)诸般的污秽 tum~o{th ,这是令人感到憎厌的事,可以是宗教礼仪的不洁净(十一至十五章),也可以是道德伦理的错失,19所以赎罪祭的血除掉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19节),而下文论述同样教训时,却说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21节),可见污秽和罪孽 'awo^no{th 在本章是同义词,指一切达不到标准的过失。(2)过犯 p#sha{'i^m 在利未记只在本段出现两次(16、21节)。这字表达反抗或拒绝顺服权威的意思,20通常翻译为悖逆(赛一2),是非常严重和刻意的犯罪,他在罪上又加上悖逆(伯卅四37)。范洛(von Rad)形容过犯「毫无疑问是最致命的罪。」21本章非常强调,一切的罪(16、21、22、30、34节),无论是达不到标准的省略之罪(sin of omission)或刻意触犯的干犯之罪(sin ofcommission)都可以赦免。
圣所 是指至圣所说的(第3节注)。
行赎罪之礼 希伯来文 Kipper在这里不能解释为赎罪。和合本在圣所行赎罪之礼,误导以为大祭司在至圣所为会众行赎罪礼,但希伯来文的介词 'al说明是为了至圣所而作的事,既然至圣所是神的同在,就绝不会犯罪而需要赎罪。所以这里 Kipper必定是洁净因在以色列人不洁净中间而受的污染,所以文理译本行洁礼,思高取洁和现中行洁净礼比较正确。
会幕 在本节和17、20、33节大概是指圣所。
也要照样而行 按本节陈铺直述的文句,亚伦怎样在至圣所的施恩座前弹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洁净至圣所,也就要同样在圣所幔子前弹这两样的血,洁净圣所。
18.他出来,要到耶和华面前的坛那里,在坛上行赎罪之礼 这句最具争论性的问题是到底这是指那一座坛,燔祭坛或圣所的香坛?多数注释书赞成是指燔祭坛,主要论点是参考20节: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既然圣所和会幕洁净礼仪已提及(16节),所以本节的坛必定是会幕外院的燔祭坛,这样才能完全洁净整个会幕的三部份,况且在燔祭坛献祭是形容为在耶和华面前(一3、5等)献祭。但详细研究本章的资料,犹太传统以本节的坛是圣所香坛比较正确:(1)字词方面,燔祭坛在本书从来没有称为在耶和华面前的坛,本章清楚指燔祭坛时,也只称呼作坛(25节)。相反地香坛却清楚说明是在耶和华面前(四7、18),12节耶和华面前的坛也必定是圣所的香坛,因为这坛非常接近分隔至圣所的幔子,香炉盛了火炭就可以马上进入幔子内,而且香坛也是拿一捧捣细的香料更恰当的地方(出卅7);(2)地点方面,17节说,他进圣所赎罪的时候,会幕里不可有人,直等到他为自己和本家,并以色列全会众赎了罪出来。大祭司是从圣所进去至圣所,因为大祭司在圣所更换细麻布衣服才进去(4、23节),在至圣所里行赎罪礼后出来。既然没有说明到那里,最明显的意思就是从至圣所出来回到圣所,而不是从圣所出到外院,因此从至圣所出来去到的坛,是在圣所里的香坛。(3)程序方面,本段赎罪之礼与祭司和全会众赎罪祭大致相同(四1-21),当然赎罪之礼特别的程序是进入至圣所弹血在施恩座上,其它赎罪祭只能对至圣所的幔子弹血,但祭牲的血,既带入圣所赎罪,这牛羊就要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娆(27节),这样的指示,与赎罪祭完全一样(四11、12、21,六30),可见基本上赎罪之礼和祭司、全会众赎罪祭的程度相同,而祭司和全会众赎罪祭的血,只抹在耶和华面前香坛的四角上(四7、18)而不抹燔祭坛,燔祭坛只是倒血的地方,所以赎罪之礼也应该是抹香坛而非燔祭坛。(4)圣经指示方面,出三十10讲论香坛时说:亚伦一年一次,要在坛的角上行赎罪之礼,他一年一次,要用赎罪祭牲的血,在坛上行赎罪之礼。本节就是执行这指示,洁净香坛。
21.两手 一4,三2,四4、24的按手是用单一只手,但这里是用两手,大概是表示越发郑重的意思。
22.无人之地 希伯来文 g#ze{ra{h 是隔绝或剪除的意思,无人之地可以有两个意思:(1)公山羊要担当一切罪,到个隔绝之地(吕振中)。象征罪责完全与以色列人隔绝,再不对他们有任何影响;(2)公山羊到一个被剪除的地方,犹太传统Mishnah(Yoma 6:6)记载赎罪日的那只公山羊被带到悬崖,背向后的被推下悬崖而死。无论那一个解释,都是保证所担当的罪不会再回到会众那里的象征行动。
23.亚伦要进会幕 这里并没有交待清楚,亚伦是从那里进去会幕,丁良才认为这是第四次从外院进会幕,目的是要取出金香炉,22但这可能是交待大祭司完成赎罪之礼仪式后,离开会幕的程序,先由至圣所进到圣所,在那里脱下要进至圣所才穿上的细麻布衣服(4节),然后穿回华美的大祭司服饰才离开会幕,到外院献祭或放羊。所以犹太传统认为既然赎罪之礼的程序中,大祭司几次出入至圣所,结果那天他在圣所洗身和更换衣服五次。
27.焚烧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 赎罪日的赎罪祭程序与祭司和全会众献的仪式相同,因为这日是赎罪的高潮,所以圣洁要求更加严谨。所以搬祭牲到营外焚烧的人,和放羊到旷野的人一样,要洗衣服,用水洗身,象征完全脱离受罪孽污染的可能性,赎罪之礼完成后,以色列人一切的罪完全与他们隔绝了。
15 Keil, Commentary on the Pentateuch,p.399.
16 Hertz, Pentateuch and Haftorahs, p.156.
17 Holladay, A Concise Hebrew and AramaicLexicon, p.266.
18 BDB, pp.818-819.
19 Ibid, p.380.
20 Girdlestone, Synonyms of the Old Testament,p.81.
21 G. von Rad, Old Testament Theology volI, p.263 n.177.
22 丁良才,利未记注释,p.111.
全会众的责任(29-34节)
29每逢七月初十日,你们要刻苦己心,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甚么工都不可作。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
30因在这日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凈。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凈,脱尽一切的罪愆。
31这日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刻苦己心。这为永远的定例。
32那受膏接续他父亲承接圣职的祭司,要穿上细麻布的圣衣,行赎罪之礼。
33他要在至圣所,和会幕,与坛,行赎罪之礼。并要为众祭司,和会众的百姓赎罪。
34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于是亚伦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29.刻苦己心 这句子除了赎罪日的要求外(本节、31,廿三27、32;民廿九7),只有在诗卅五13和赛五十八3、5出现,都是与禁食相提并论,虽然这里没有说明,相信禁食也是赎罪日的要求,所以这节期也称为禁食节(徒廿七9)。
外人 ge{r 首次在利未记出现,包括跟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闲杂人(出十二38、48-49),后来的基遍人(书九章)、基尼人(士四11)。他们在以色列人中间寄居,既受律法的利益和保护(十九10,廿三22,廿四22;书廿9;申十15),也就要遵守一些律法的条例,他们须守安息日(出廿10,廿三12;申五14)和赎罪日(本节),不可吃血(十七10),不可行可憎的事(十八26),若把儿子献给摩洛(廿2)或亵渎耶和华的名,会众就要用石头把他们打死,好像打死以色列人一样(廿四16)。在无酵节,他们也要禁戒吃有酵的食物(出十二19),可以参加五旬节和住棚节(申十六11、14),也可以献燔祭和平安祭(十七8,廿二18)。
甚么工都不可作 吹角日和住棚节的圣会,神只禁止一切劳碌的工作(廿三25、35、36),普通节期也不可作甚么劳碌的工(廿三7、8、21、25、35、36),但在赎罪日,称为圣安息日(廿三32),就要像安息日一样(廿三3),甚么工都不可以作(廿三30、31)。
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 本段三次重复(29、31、34节)显示赎罪日和其它永远定例的宗教礼仪同样重要(逾越节,出十二14;使圣所的灯常明,出廿七21;赐给祭司的职份,利七36)。
31.圣安息日 希伯来文: shabbathsabba{tho^n 直译是安息的安息日,吕振中翻译作完全歇工的安息日,思高是全休息的安息日,表示这安息日比其它安息日更神圣,除了安息日以外(出十六23,卅一15,卅五2;利廿三3),只有赎罪日称为圣安息日(廿三32),安息年也称为圣安息(廿五4)。和合本廿三24、39的圣安息日希伯来文只是 shabba{tho^n ,与本节的称呼不一样。关于安息日和圣安息日的教训,请参阅廿三章。
神学教训
赎罪日是利未记一切圣洁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程序。在利未记廿三章和民数记廿八章、廿九章里描写一切的节期,都没有说明每一节期献祭的程序,唯独赎罪日在本章详细讲论,这显示赎罪日的重要和独特,在一切规定给以色列人的民族宗教仪式中自成一组。所以犹太传统Mishnah以那日"TheDay"或那大日"The Great Day"称呼。但非常奇怪,旧约历史中并没有守赎罪日的记载,以西结提及两个赎罪的日子,但却是正月初一及七月初一(结四十五18-20),与利未记七月初十日不同。甚至被掳归回,尼希米在七月中举行吹角节(初一)和住棚节(十五日至廿二日),唯独没提赎罪日,并且在七月廿四日宣告禁食,如果他们守赎罪日而禁食,就不必两周后另定禁食日子,这些情形令不少现代学者怀疑利未记的作者和写作日期,乃被掳归回之后的产品。
但是这种意见实在很难令人相信,首先在历史背景方面,赎罪日般的节期在古代近东早已存在,摩西时代讲论赎罪之礼一点也不出奇,「最重要的一点是,赎罪节不是以色列民族所独有的节日,而是在巴比伦、雅典、罗马等地都有的习俗,我国亦何尝不然?本来这也是人之常情,自然所有的流露。人总是软弱衰败的人,是很容易于有意无意间开罪于神明的。尤其以民是天主特选的民族,对天主具有特殊的责任,而天主是至高神圣的天主,因此以民应当是圣洁无瑕的民族。但是成为一个真正圣洁的民族谈何容易?那么,以民犯罪之后怎么办?如何重新与天主和好?只有一条可走的道路,就是藉赎罪祭,痛悔自己的罪过,祈求神明的宽恕。人犯罪开罪于神是与生俱来的弱点,这在说明赎罪节日应是非常古老的节日。巴比伦每年有一个盛大的赎罪节日,为使全国的百姓重新与自己的神明和好。我们不要忘记,以民祖先的发源地就是巴比伦。事实证明以民的许多习俗皆与巴比伦有关,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那么,巴比伦既然自古以来就有赎罪节,以民何尝不可以远在摩西时代就有这种规定?或者至少承认,远在摩西时代已有了赎罪节的雏型,后来为了隆重其事增添了许多枝节的仪式?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正确可靠的。比较具体的说,以民祖先自古以来就有了以第四章为主的核心部份,第十六章对前者加以伸展扩大,因此开辟了一条走向新约赎罪祭献的大道。」23其实除了巴比伦以外,其它多个古国都有类似阿撒泻勒的仪式,巴比伦每逢Akitu节(即新年),献一只山羊代替人类(pu{h\ )给阴间女神Ereshkigal;一份亚述巫术文献,记载一个人不能吃喝,巫医吩咐将山羊缚在床头,使疾病转嫁山羊身上;第二天早上,那羊被带到沙漠宰杀,将肉献给鬼魔。赫人在灾疫时,送山羊到敌人境地,将灾疫输送到敌境。那羊角系红绒线,这风俗也是后来在犹太赎罪日送羊归阿撒泻勒的传统(Yoma 4:2)。24
除了历史背景以外,也要考虑圣经记载节期的习惯。旧约圣经在一千年的时期中,只四次提及逾越节(約书亞,书五10;约西亚,王下廿三22;以斯拉,拉六19);再者,自从神与約书亞重新立约以后,除了含有割礼意思的经文(例如:非利士人是未受割礼的,撒上十七36),或是象征的说法(耶六10,九26)之外,没有提到割礼的仪式。这种只建基于缄默的辩论(argument from silence),由于未曾提到一个仪式,便推论那仪式不存在,乃是太过武断。25不但如此,还不可忽略赎罪日的礼仪是利未记唯一提到约柜的经文(十六2、13)。亚伦和百姓献的赎罪祭,牲血用来洒在施恩座,施恩座 kappo{reth ,字根是 Ka{par ,赎罪日 yo^m Kippuri^m 由此得名。然而耶利米肯定地预言,约柜有被遗忘的一天(耶三16),同时被掳的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国时,约柜并没有与其它圣洁器皿一同带回来,在所罗巴伯和希律的殿中均无约柜。假设被掳归回后,在无约柜存在的情况下,创立非常强调约柜敬拜仪式的条例,显得滑稽,毫无意义。所以与约柜有关的程序,指出这赎罪仪式是在以色列史的早期仍有约柜时设立。
虽然旧约圣经对这重要礼仪的施行保持缄默,然而希伯来书的作者,却认为是摩西设立的礼仪,并且是最清楚显示基督救赎工作的预表(来九、十章),赎罪日的历史性和神学的重要性得到确定。
23 韩承良,肋未纪释义,pp.133-134.
24 古代近东有关山羊的文献可参考Pritchard,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ed to the Old Testament; 埃及:pp.6-7,12-14, 327 no.6, 赫人:pp.346, 351-353; 米所不大米:pp.33-34 lines381-382, pp.33-338 lines 14-16, pp.60-72 tablet 1 lines 61-64, tablet 4 lines61-62, 91, tablet 7 lines 32-33.
25 可参考Kaufmann, TheReligion of Israel, p.210 n.17和Milgrom"Atonement, Day of", IDB Supplement, p.83的意见。
赎罪日名意
赎罪日 希伯来文 yo^m hakkippuri^m (廿三27)将这日的神学主题和重要性清楚表达出来。中文碍于文法,字词不能显示数量,原文赎罪 Kippuri^m 其实是众数,而这个众数是研究赎罪日不能忽视的题目,希伯来文法名词众数有几个主要的意义:(1)数量的众数(numerical plural), Kippuri^m 就是很多赎罪祭,赎罪日就是献许多赎罪祭的日子,因为那天为三个对象赎罪:会幕、大祭司、和全会众,26但除了赎罪日外,以色列人也通常在一日之内献多个为个人、为祭司,甚至为全会众的赎罪祭,所以七月初十日称为那赎罪日 hakkippuri^m 不但指在十年中那献多个赎罪祭的日子,况且利未记称呼赎罪祭的希伯来文是 chatta{~th (四3)或 ~a{sha{m (五6),而不是 Kippur,所以赎罪日虽然中文翻译似乎是与赎罪祭关系密切,但如果像英文将赎罪日翻译为Day of Atonement,就清楚显示与赎罪祭sin/ guiltoffering的意义有分别。所以犹太传统Zohar认为 Kippuri^m 是数量的众数,但不是赎罪祭的多数,而是多种赦罪( Kipper)的种类,那日罪人从心中流露渴望得的赦罪与神从天上赐下的赦罪恩典汇合,所以称为众赦罪的日子。27这种观念相当吸引,但「希伯来的圣经内文完全没有这样的暗示。」28(2)抽象的众数(abstract plural)表达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概念或事物的多种特性,或使到该种事物或概念具体化的行动,29所以好像祭司承接圣职礼 millu~i^m (意思是充满手的行动,参七37注)那样,赎罪日 Kippuri^m 是赦罪的程序,30但既然本章三次以单数 Kipper称呼行赎罪之礼(16、18、33节),所以众数的 Kippuri^m 似乎另有所指,(3)极限的众数(plural ofintensity),这是希伯来文的特色,神 ~elo{hi^m 是能力的极限的意思,31至圣 q#do{shshim ,主 ~@do{ni^m 等都是这个众数。赎罪日的众数赎罪也应该是这个意思,是完全的赦罪或赦罪的最高潮,32本章多次强调一切的罪孽都得赦免,将这赎罪日的重要彰显出来。
26 Hamilton, Handbook on The Pentateuch,p.287.
27 Hertz, Pentateuch and Haftorahs, p.523.
28 Noordtzij, Leviticus, p.238.
29 Davidson, Hebrew Grammar, p.19.
30 GK, §124f
31 GK, p.398 n.2.
32 Noordtzij, Leviticus, p.238; F.Gardiner, "Leviticus", Lange's Commentary, p.124.
在施恩座前弹血
血 da{m 是利未记的一个主题,全书共享了83次,而十六和十七章这一段,更可说是血的神学,两章共享了22次,本章是血的用法,十七章是用血的原因。在一至七章献祭指示的注释中,已经讨论流血的意义,本章提及血的特别用法,就是在赎罪日,大祭司将作赎罪祭的公牛和公山羊的血,带进至圣所里,弹在施恩座上面和前面。这个特色的弹血程序有两个教训:
(1)在至圣所里弹血。按利未记的指示,运用血的地点显示罪污的严重性,下图将利未记运用血的地点说明:
从运用血的地点显示,罪愆影响性愈严重,便须愈深入圣所到神的面前,普通人或官长个人犯罪,只须在燔祭坛献祭,但祭司和全会众为一件民族性犯罪的赎罪祭,则须进入圣所,在香坛抹血,向施恩座的方向对幔子弹血。所以赎罪日进入至圣所弹血,可见是最严重的情况,不是个人,也不是全民族的一次犯罪,而是为全民族的一切罪。所以本章结语(34节)说明,赎罪之礼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
(2)在施恩座上面弹血,象征神公义的审判得满足。旧约介绍耶和华与以色列人的同在,是在法柜施恩座上二中间(出廿五22;民七89;撒上四4;撒下六2;王下十九15;诗八十1,九十九1;赛卅七15、16等),形容耶和华是坐在施恩座上,既然施恩座 kappo{reth 是为了赦罪的遮盖(参2节注),而施恩座也是约柜的盖,所以施恩座所遮盖的,就是下面的法柜 'e{du^th 。旧约普通称它为约柜(希伯来文是 ha{~a{ro^n 那柜或 ~@ro^n habb#ri^th 约柜),但称呼为法柜时,强调柜内安放的法版(出卅一18),除了是约柜的名称外,旧约 e`du^th 意思着重是不变更的法律(诗一一九篇这字和另一拼法的同源字 'e{da{h 共出现23次),并且带警告和控诉的含意(王下十七15;尼九34)。所以法柜是神公义的象征,里面安置神不变更的律法,对人的罪提出控诉。摩西清楚说明约柜的公义控诉,也说:将这律法书放在耶和华你们神的约柜旁,可以在那里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約书亞与以色列立约时,也有类似的立见证仪式,約书亞将这些话都写在神的律法书上,又将一瑰大石头立在橡树下耶和华的圣所旁边……倘或你们背弃你何的神,这石头可以向你们作见证(书廿四26-28)。然而在象征的图画里,耶和华坐在遮盖法柜的施恩座上,正好表彰神恩典遮盖了律法的公义要求,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五20),但神遮盖罪的恩典来得并不容易,公牛和公山羊的血必须弹在施恩座上面,遮盖法柜带来罪的控诉,满足神对罪的公义要求,神才能在施恩座上与人相交。
阿撒泻勒
经文字句释义已经简略讨论阿撒泻勒 @za{~ze{l 的不同翻译,至于解释的取舍,必须根据本章的资料,因为离开本章,圣经并没有再讲论阿撒泻勒。
(1)阿撒泻勒是一个人物(person)。虽然犹太传统以阿撒泻勒为地名,Rashi说是旷野的一块巨石,Ibn Ezra认为是在西乃邻近,JerusalemTargum却说是在旷野称为Bethhadudun的地方,距离耶路撒冷三哩。但按第8节,两只公山羊按两个相对的阄决定牠们去向。一签归给耶和华,既然耶和华是一个人物,那么另一签归给阿撒泻勒的,阿撒泻勒相对地也是一个人物,不会是地名。
(2)阿撒泻勒是鬼魔名字。由伪经以诺书开始,以阿撒泻勒为鬼魔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意见,按手象征将会众的罪寄放在公山羊身上,然后把牠放到犹太人以为鬼魔出没的旷野(赛十三21,卅四14;太十二43),向魔鬼显明以色列人脱离一切罪,他们所犯的罪送归罪恶源头的魔鬼。33但这个解法有相当多的难处:(1)圣经没有一处称撒但或魔鬼为阿撒泻勒。(2)没有一处经文说明旷野就是魔鬼的住处。把羊送到的旷野 midba{ra{h 这希伯来文就是以色列四十年飘流的地方,也是领受十诫和与神会面的地方(耶二2,卅一2;何二14,十三5)。(3)本章20-22节提到放羊时,只说送到旷野,完全没有丝毫鬼魔存在的暗示。(4)本章的礼仪与十四4-7、49-53节的洁净礼仪相似,但那活鸟不过是被放在田野里,也不说是归与魔鬼。(5)这只归阿撒泻勒的羊和归耶和华的羊是同一个祭,第5节指出两只公山羊为一个赎罪祭(希伯来文是单数),第10节说明归阿撒泻勒用以赎罪 kipper和把归耶和华献在祭坛的目的一样,而且20节补充,归阿撒泻勒即将羊奉上 hiqri^b ,这字是利未记指示献祭给耶和华的行动(参一2注)。既然两只羊同是献给耶和华的赎罪祭,其中归阿撒泻勒的一只就不可能献给鬼魔。(6)接的经文禁止以色列人献祭给田野的鬼魔(十七7),所以本章不可能出尔反尔,指示以色列人将羊作祭献给鬼魔。
(3)阿撒泻勒是拟人法(anthropomorphism)的描述。阿撒泻勒是动作用做名词的形式。本章赎罪日的指示,6-10节和11-28节这两段是平行的叙述,两段的开始句式完全相同,这两段论述都提到两只公山羊,一只归给耶和华为赎罪祭,但对另一只羊的描述却各有不同字句,这些差异彼此参照,互相补充。阿撒泻勒意思是完全除掉所赎的罪。赎罪日的两只公山羊象征神完全的赦罪,献给耶和华的一只公山羊是赎罪祭,代替会众付上罪罚,赦免罪责(参罪祭的神学教训),但这赎罪仪式在至圣所里举行,会众无法见证。至于归阿撒泻勒的羊却是公开,并且象征意义非常明显,这羊是用以赎罪(10节),大祭司把羊奉上,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把这些罪都归到羊的头上,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愆,带到无人之地(21、22节)。这样看来,这羊是完成赎罪的功效,使会众知道神不单赦免人的罪责,更是除掉人的罪,一笔消完全忘记,东离西有多远,神就使人犯了的罪离他有多远(诗一○三22),又将人的一切罪投于深海(弥七19),这羊将会众的罪带到无人之地,神从此再不记念(赛四十三25,四十四22;耶卅一34)。两只羊是表示赦罪和除罪的意思,第一只羊是表明赎罪的方法,第二只羊是表示赎罪的结果。
33 Payne, Theology of the Older Testament,pp.292-293; 思高译本旁注。
刻苦己心
细读赎罪日的指示,必然发现会众在赎罪之礼的参与程度少之又少,亚伦选择两只公山羊,亚伦按手在那只活羊头上,亚伦宰杀为百姓作赎罪祭的羊,亚伦单独进入至圣所和弹血。至于会众的角色,虽然没有参与赎罪之礼的仪节,但绝对不是被动地旁观。29节和31节说赎罪日为圣安息日,这日百姓不但彻底停止任何工作,还要刻苦己心。无论大祭司主持的赎罪之礼怎样庄重和充满象征含意,仍然不足以蒙赦罪,「当然赦罪功效在乎罪人心灵的情况(利十六29、31,后来的经文诗五十10-13;箴廿一27;赛一11-14;耶六20,七21;何五6,六6;摩五25;弥六6-7)。」34神的法则规定,赎罪之礼能够生效,必须整个民族,包括以色列人和寄居的外人,全体表示真诚的痛悔。
赎罪日在犹太人的信仰中地位极重要,被掳归回后愈来愈着重刻苦己心,甚至在主后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献祭和祭司制度不再存在,心灵痛悔的信仰地位更升华,A.D.135 Rabbi Akiba说:「蒙福的以色列,在谁面前你洁净自己?谁可以洁净你?就是你在天上的父亲,因为结卅六25:我必用清水活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自此以后犹太教愈来愈强调罪人刻苦己心的重要,低调祭司中保的工作,甚至完全忽略这教训,Maimonides(约A.D.1204)更宣告悔改的行动就能赎罪,所以近代犹太教的教义说:「赎罪的动机来自罪人,他在赎罪日因大无畏的自省和诚实认罪使罪得赦。」35犹太教正确地讲解赎罪日的刻苦己心要求,但忽略了神指示大祭司一切程序的神学意义,更不寻求赎罪日的弥赛亚预言,产生偏差的释经神学。
34 Kaiser, Toward an Old Testament Theology,p.118.
35 Hertz, Pentateuch and Haftorahs, p.484.
新约预表
赎罪日的程序,特别是放羊归阿撒泻勒的仪式,象征赦罪的神学教训非常清楚,但以色列人也不会忽略赎罪日的预表。在赎罪日的指示中,有两处显示仍未完全神的计划,指向将来救赎的应验。
赎罪日的预表性
第一方面,本章的指示说明利未记赎罪日的程序只是过渡性的。赎罪之礼目的是要除掉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脱尽一切的罪愆(16、19、21、22、30、34节),这赎罪的恩典是长久有效永远的定例(29、31、34节)。但本章总结: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34节)说明这赎罪日的指示只是暂时的,因为这是一年一次,并非完成永远的定例,而除掉的罪,也只是一年内所犯的过错,并非一切的罪愆。
另一方面,在充满象征意义的赎罪礼中,也暗示这赎罪仪式未能完全应验神的计划。赎罪之礼是要使以色列人洁净,罪得赦免,可以与神重修旧好,但赎罪仪式本身却否定这个目标的完全实现。赎罪日的赎罪祭特别之处,就是大祭司可以进入幔子内的至圣所。这幔子上有(出廿六31),使人想起始祖犯罪以后,神把他们赶出与神和谐相交的乐园,安设,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三23、24),而会幕绣上的幔子,正是为了拦阻大祭司进入至圣所神的所在,免得他们死亡(2节)。固然在赎罪日,大祭司可以穿过的幔子,进到施恩座前,象征无阻隔的与神相交,但本章也清楚说明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2节),只能一年一次,并且只有大祭司可以进入至圣所,这与神相交的象征,比起完全赦罪给予人自由随时与神和好相交的理想,仍相隔甚远。
以赛亚仆人之歌(赛五十三)
赎罪日的程序预表末日性的应验,先知非常了解。以赛亚仆人之歌的预言,特别是以赛亚书五十三章,可以说是赎罪日预表意义的注释。赎罪日是旧约神赦罪的高,因为普通的罪祭只能带来赦免罪责刑罚( sa{lach 参四20注),但赎罪日归阿撒泻勒的公山羊却是担当( na{sa{~ )人的罪愆,完全除罪(这希伯来文的意义请参罪祭的神学教训),以赛亚一再预言,耶和华的义仆将应验赎罪日那归阿撒泻勒公山羊的工作,他诚然担当 na{sa{~ ,我们的忧患,背负 sa{bal 我何的痛苦(4节)。背负 sa{bal 是担当 na{sa{~ 的同义词,11节和12节的平行句中再次强调这个观念:他要担当 sa{bal 他们的罪孽……他却担当 na{sa{~ 多人的罪。当亚伦按手在羊的头上,就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利十六21),而以赛亚却指出,这些罪实在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6节)。赎罪日归阿撒泻勒的羊,是送到旷野被剪除之地(利十六22 g#ze{rah ),这就是耶和华仆人的遭遇,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8节)。以赛亚在神的启示下,纯熟地运用赎罪日的字辞来预言耶和华义仆的遭遇,说明赎罪日的安排,是弥赛亚救赎的一个预表,在基督的救恩中得到应验。
新约教训
赎罪日的许多礼仪在希伯来书中讨论,特别第九章更是新约对赎罪日的解释,作者从礼仪中提出不少神学教训,但最重要的是集中在基督的十架救赎。希伯来书的作者看赎罪日为基督钉十架的预表,基督在十架完成了大祭司在赎罪日所行的事,圣殿幔子裂成两半是基督救赎功效的明证(太廿七51;可十五38;路廿三45)。基督身体的擘开,使幔子撕裂,结果信徒可以通行无阻的到神的面前(来十19-22)。
在基督的新约里,不再需要每天守赎罪日,受难日只一次的成就了赎罪和洁净。虽然如此,与大祭司的赎罪之礼作比较,可见基督救赎的超越,使信徒认识新约救恩的宝贵:
(1)大祭司必须为自己的罪献祭(来九7),但基督是圣洁无罪污的,就不必为自己献祭(来七26、27)。
(2)大祭司进入人手所造的圣所,基督却进了天堂,为信徒显在神面前(来九24)。
(3)大祭司不是用自己的血,只能用牛羊的血赎罪(来九24小字),基督却是用自己的血(来九12)。
(4)山羊和公牛犊的血只能在礼仪上叫人的身体洁净(来九13),基督的血却能洗净人的心,使良心无亏事奉神(来九14)。
(5)大祭司须每年带牛羊的血进入地上会幕的圣所(来九25),但基督只一次进入天上的圣所,便成就永远赎罪的事(来九12)。
(6)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只能叫人想起罪来(来十3、4),基督却是一次的献祭,便除掉罪孽,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九26,十14)。
新约没有引述归阿撒泻勒的羊,但自巴拿巴书信(约A.D. 200)起,信徒都接受牠为基督的预表,正如牠被带到旷野,担当百姓的罪,基督也是在城外受死,担当全人类的罪愆。虽然新约没有像旧约赎罪日那样,要求守圣安息日和刻苦己心,但希伯来书讲论赎罪日的礼仪后,提醒信徒: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不可停止聚会(来十22-25)。根据这圣经的教训,信徒应重视世界多国以受难节为假期,作为甚么工都不作的圣安息日,在其中记念救主的受死,为使祂受死的罪愆痛悔。
── 洪同勉《天道圣经注释──利未记》
利未记第十六章
利 16:1 亚伦的两个儿子近到耶和华面前死了。死了之后,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利 16:2 「要告诉你哥哥亚伦,不可随时进圣所的幔子内、到柜上的施恩座前,免得他死亡,因为我要从云中显现在施恩座上。
【利十六2】亚伦不可随时进到圣所幔内施恩座前,免得死亡──说出人惰落有罪,所以不能凭着自己进到神前。──《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3 亚伦进圣所,要带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
【利十六3】亚伦进圣所要带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人要亲近神,必须借着基督。──《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4 要穿上细麻布圣内袍,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腰束细麻布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这都是圣服。他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
【利十六4】亚伦进圣所要身穿细麻布圣内袍,细麻布裤子束细麻布带子,头戴细麻布冠冕──一个亲近神的人,外面的行为应该全是公义、圣洁,所以需要对付。
要用水洗身,然后穿戴──不仅要对付外面,还得对付自身。──《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5 要从以色列会众取两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为燔祭。
【利十六5】还要为以色列会众带公山羊为赎罪祭,公绵羊为燔祭──无论何等人要进到神面前,都得亲身经历基督作赎罪祭和燔祭。──《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6 「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奉上,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利十六6】亚伦为自己和本家奉上赎罪祭──以亚伦豫表基督说,无需赎罪;但以亚伦豫表我们说,为尽祭司的职分,仍要赎罪。──《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十六6~10,20~22】一只公山羊归神,一只工山羊归阿撒泻勒──(1)主耶稣为我们作了一只赎罪的公山羊,解决了我们的罪。(2)罪是从撒但而来(罪的本身就是撒但),因此我们身上的罪借着十字架的功效,仍归给撒但。──《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7 也要把两只公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利 16:8 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
【阿撒泻勒(利十六8)】
问:在利未记十六章八节:「为那两只羊拈,一阄归与耶和华,一归与阿撒泻勒。」内所提的阿撒泻勒,到厎指谁?有人说指撒但。望示知。不胜感谢。
答:有的人(像司可福)以为是指基督,像利未记第十四章的两只鸟一般。但我自己相信阿撒泻勒是撒但。有的圣经字典家以为这阿撒泻勒乃是一个偶像的名字。并且第八节乃是以阿撒泻勒与耶和华对峙。―― 倪柝声《圣经问答》
利 16:9 亚伦要把那拈阄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
利 16:10 但那拈阄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
利 16:11 「亚伦要把赎罪祭的公牛牵来宰了,为自己和本家赎罪;
利 16:12 拿香炉,从耶和华面前的坛上盛满火炭,又拿一捧捣细的香料,都带入幔子内,
【利十六12~13】亚伦拿香炉从坛上盛火炭和捣细的香料,带入幔内,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施恩座,免得死亡──主在祂复活里成为香气,在神前作了我们亲近神的凭借和保障,使我们能坦然无惧的亲近神,不只免遭死亡,并且还蒙神悦纳。这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赎罪流血的死所产生的一个后果。(坛上的炭火和捣细的香,都是指十字架的死说的。) ──《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13 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
利 16:14 也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头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弹血七次。
【利十六14】亚伦取公牛的血,用指头弹在施恩座东面,又在前面弹血七次──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九22)。血流了,神公义的要求就得到完全的满足。──《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15 「随后他要宰那为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把羊的血带入幔子内,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好像弹公牛的血一样。
利 16:16 他因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当这样在圣所行赎罪之礼,并因会幕在他们污秽之中,也要照样而行。
【利十六16】圣所和会幕在污秽之中,也需要赎罪──从主的救赎说,我们一面是得洗净蒙恩典的人。另一面我们仍在旧造里,还在污秽中,所以我们每一次敬拜神都有罪的感觉,因而承认罪,并接受血作根据,遮盖和凭借。──《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十六16,21,34】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替我们担当了一切的罪,像这里所说的赎罪祭,是包括了一切的罪,所有的罪都在里面。你一生一世能犯多少罪,主耶稣的救赎,都包括了。『一切的罪』是指着我信主那一天,已往所有的罪。──倪柝声
利 16:17 他进圣所赎罪的时候,会幕里不可有人,直等到他为自己和本家并以色列全会众赎了罪出来。
【利十六17】亚伦进到圣所赎罪时,会幕不可有人──只有主耶稣一人才能为我们赎罪。──《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18 他出来,要到耶和华面前的坛那里,在坛上行赎罪之礼,又要取些公牛的血和公山羊的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
【利十六18~19】亚伦赎罪出来到祭坛那里,行赎罪之礼︰(1)抹血在坛上四角周围──十字架赎罪的功效是向着四方的。(2)祭坛上弹血──是叫罪人看见心安(施恩座上弹血是让神满意)。(3)洁净了坛,从坛上除掉以色列人的污秽──全以色列人的污秽都在祭坛那里结束,全世界人的罪都归到十字架上而得到解决。──《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19 也要用指头把血弹在坛上七次,洁净了坛,从坛上除掉以色列人诸般的污秽,使坛成圣。」
利 16:20 「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的公山羊奉上。
【利十六20】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赎罪祭──献赎罪祭不只是为除去污秽,也是要成全圣洁。神是圣的,祂的居所也是圣的;但却在污秽的以色列人中,所以必须要除去人的罪,使圣洁得以维持。──《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21 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藉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
利 16:22 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利 16:23 「亚伦要进会幕,把他进圣所时所穿的细麻布衣服脱下,放在那里,
【利十六23~24】亚伦要脱下进圣所时所穿的细麻布衣服,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出来献燔祭──因着主耶稣的救赎,我们的罪得到解决,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但还要为神而活。──《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24 又要在圣处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出来,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献上,为自己和百姓赎罪。
利 16:25 赎罪祭牲的脂油要在坛上焚烧。
【利十六25】赎罪祭的脂油要焚烧在坛上──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赎罪,祂向着神和为着神的心仍为神所悦纳。──《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26 那放羊归与阿撒泻勒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
【利十六26】放羊归给阿撒泻勒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凡受玷污的人,要对付外面的生活,对付自身。──《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27 作赎罪祭的公牛和公山羊的血既带入圣所赎罪,这牛羊就要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烧。
【利十六27】牛羊搬到营外,将皮肉、粪用火焚烧──(1)豫表主耶稣在十架上成了一次永远完全赎罪的事,所以祭司不吃肉,说出事奉祂的人在这件事上是无分的。(2)主来是为人赎罪,但为人所弃绝。凡是接受祂救赎的人,也要和祂一同出到营外,同受凌辱苦难。弃绝世界的,也为世界所弃绝(参来十三13)。──《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28 焚烧的人要洗衣服,用水洗身,然后进营。」
【利十六28】焚烧的人要洗衣服洗身,然后进营──我们要对付生活行为和自身。──《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29 「每逢七月初十日,你们要刻苦己心,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甚么工都不可做;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
【利十六29~31】要刻苦己心──要忧伤痛悔,为罪难过。
不可作工──完全是救赎者成全赎罪,人不能作甚么,应当安息在基督的救赎里。──《利未记读经纲目》
利 16:30 因在这日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净。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
利 16:31 这日你们要守为圣安息日,要刻苦己心;这为永远的定例。
利 16:32 那受膏、接续他父亲承接圣职的祭司要穿上细麻布的圣衣,行赎罪之礼。
利 16:33 他要在至圣所和会幕与坛行赎罪之礼,并要为众祭司和会众的百姓赎罪。
利 16:34 这要作你们永远的定例─就是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于是,亚伦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利十六34】「因以色列人一切的罪,要一年一次为他们赎罪。」
赎罪日是希伯来民族最大的宗教节期。在这日,每一个人都要对付所有已知与未知的罪。人除非凭借为他预备的祭物,毫无权利来到神面前。这样的安排,使我们认识自己的残缺,并不能在良心里产生任何完全的安息。今天我们的祭司(基督)就在至圣所内,我们随时都可借着祂,进到至圣所里。――摩根《话中之光》
一年一次为全会众赎罪──题醒人祭物并不能叫人得以完全,只是将来美事的影儿。直等到神的儿子来到,才完成了赎罪的工作(参来九9;十1,10~14)。──《利未记读经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