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廿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列王纪下第廿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列王纪下第廿五章
二十四18~二十五26
犹大王西底家和耶路撒冷之陷
二十四18 年代小注 犹大国最后一位君王西底家于主前五九七至五八六年在位。当时统治埃及的是尼哥二世(主前601~595年在位)、森美忒库二世(Psammeticus II;主前595~589年在位)、阿普里斯(Apries;主前589~570年在位)。统治迦勒底帝国的则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主前604~562年在位)。
二十五1 耶路撒冷之围 巴比伦人于主前五八七至五八六年围攻耶路撒冷所筑的垒,显然是攻城「墙」而非惯常的坡道。亚述史料描述艾萨克哈顿于主前六七二年,征服凡湖以南之乌拉尔图王国舒尔比亚(Shurbia)时,所用的也是同样的器械。
艾萨克哈顿形容他的部队「攀过攻城墙作战」。攻城墙大概比城墙为高,攻城的士兵才能爬到守军的城墙之上。正如主前七○一年亚述王西拿基立之围一样,巴比伦也是有系统地歼灭犹大全地的城堡;拉吉是其中一个(见:耶三十四7)。铲除耶路撒冷周围一切军事威胁的另一个原因,是阻吓埃及不得干预。
二十五4 突围军队 按照上文下理,可以假定这句难以翻译之经文的意思,是王与他的卫士试图往东逃走。「一切兵丁」可能是指攻破防线入城,促使西底家逃亡的巴比伦士兵。
二十五5 耶利哥平原 王所走的是亚拉巴的路(见4节),即从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的道路。耶利哥位于约但河裂谷的草原地带。耶利哥平原是耶利哥城东面平坦干旱的空旷地带,因此他们逃跑没多远,便被巴比伦军轻易捕获。
二十五7 西底家的待遇 在古代近东,失明是悖逆奴隶(甚至属国君王)普遍得到的待遇。亚述的藩属条约对将来违背效忠誓言的人,亦宣告同样的咒诅。其他亚述史料则提到盲掉战俘一目,使他可以作为劳工,但失去作战能力。西底家被囚于「刑罚之家」,这是亚述语中「监狱」的对应字眼。
二十五8~10 耶路撒冷失陷 巴比伦军司令尼布撒拉旦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的一个大臣名单中,被称为「膳长」。「膳长」和「酒政长」一样,都是亚述和巴比伦高官的古称。这些人经常受遣担任外交或军事任务(例如拉伯沙基就是西拿基立的酒政长;王下十八17)。
尼布撒拉旦的责任包括拆毁耶路撒冷,押解犹大的达官贵臣前往处死(8~12节、18~21节),几年之后再把一批犹大人掳走(约主前582年;耶五十二24~30)。尼布撒拉旦按照亚述和巴比伦的惯例,拆毁了城中的主要公共建筑物和防守之用的城墙,使之不能抵挡进一步的攻击。
二十五13~17 耶路撒冷遭劫掠 列王纪下的材料大概是抄录自今已佚失的犹大圣殿官方记录。这些器皿的制造记于列王纪上七15~50,可与本段参较。大批铜器可能是战利品清单。
列王纪下第七章中本段没有提及的对象,可能多年以前已被送往亚述(例如按照王下十六17,十二只铜牛已经被亚哈斯王贡献给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巴比伦史料没有包括犹大掠物的总目。
二十五22 省长 基大利可能从前曾经是西底家王的臣子,因为在拉吉出土的一个主前七世纪末之印章戳印,上有「王室家宰基大利是属」的字样。但这印章可能是属于同时代的另一个基大利的(见:耶三十八1)。此外,基大利一名又出现在亚拉得出土的一块陶片上。这人大概是耶路撒冷「亲巴比伦党」中的要员。
巴比伦和亚述一样,都是希望能够在犹大建立一个大力支持巴比伦的政治核心体。但和亚述不同,巴比伦人并没有把帝国其他地方的人迁来犹大,在此重新殖民。
二十五23~25 米斯巴 作为犹大残余部分首都的米斯巴,是耶路撒冷北面约八哩外,占地八英亩的城址。有关这城较早期的历史,可参看:撒母耳记上七5;历代志下十六6的注释。近日重评在此的挖掘,确认了这时代的文化层。在此出土的文物之中,包括一个属于「王的仆人雅撒尼亚」的印章,这人可能就是本章第23节中提及的雅撒尼亚。
二十五27~30
约雅斤得释
二十五27~30 在巴比伦的约雅斤 约雅斤被掳后三十七年是主前五六○年。以未米罗达(巴比伦语作阿默珥玛尔杜克〔Amel-Marduk〕,意即「属玛尔杜克的人」)在主前五六二至五六○年统治巴比伦。他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儿子暨继承人,被尼里格利萨(Neriglissar)所弒,兼夺其位。他短暂之统治只有极少史料存留于世。以未米罗达赐给约雅斤的是「座中之座」,显示巴比伦还有其他被囚的君王。恩格尔棱柱(Unger Prism)上记录了以未米罗达任内被囚君王的名单。推罗、迦萨、西顿、阿尔瓦德(Arvad)、阿尔帕德的王都榜上有名。巴比伦的食物配给名单亦有提到约雅斤的名字,显出他确实是与巴比伦王同席吃饭,进一步证实了圣经所提供的数据。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