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第十二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列王纪上第十二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12:1-24 王国的分裂:本文记载了所罗门统治末期统一王国的衰退和分裂。因着许多因素以色列分裂为南北两国(代下10:1-19),本文指出南北王国的王罗波安和耶罗波安的执政欲就是王国分裂的直接原因:①罗波安的愚昧处世:他急于满足作为王的自尊心和绝对主权的贪欲,没有正确掌握事态,就盲目地决定施行强压政策。其实,这种决定的背后有阿谀奉承的诸奸商的作用,罗波安无视真正担忧国家前程而直言的忠臣,反而更加听信甜言蜜语;②耶罗波安的权利欲:耶罗波安试图怂恿百姓对犹大支派反目和不满,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11:26-40)。总之,耶罗波安就是拒绝神对以色列的统治权。
12:1 罗波安往示剑去:(代下10:1)。罗波安是亚扪女人拿玛所生,是所罗门的独子,所罗门死后,无疑继承王位(14:21,31;代下12:13)。但是他与智慧的父亲截然不同,既笨拙、又小气,并没有继承王位的能力,于是颇让所罗门担忧(传2:18,19)。
12:2 逃往埃及,住在那里:平行句子代下10:2记载为“从埃及回来”。无论是考虑到耶罗波安的品性,还是本文的文脉,代下10:2的是更恰当的。也就是说,耶罗波安在埃及避难时,也苦苦等待作以色列王的日子,虎视眈眈地寻找机会,因此可能所罗门一死去就立即回到以色列。七十士译本和RSV,NIV,把本节译为“从埃及回来”(returned from Egypt)。
12:4 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轭”是牵动物时,套在肚子上的器具(民19:2;申21:3;撒上6:7),也象征奴隶的屈辱或苦役(利26:13;申28:48;耶27:8,11)。所罗门为了建造圣殿和王宫,及其他建筑,无理地给百姓施加了过重的赋役和税金(5:14-17;10:14)。可见,本节中的不平绝非是毫无根据的,本节中的百姓的态度也包含有许多问题:①所罗门当时的繁荣贸易促使百姓的收入水准日益向上。于是,需要提供劳动力;②在所罗门的建筑业绩中,虽然也有盲目的部分,但大部分都是为了向万邦表明神的荣耀和王国的繁荣。因此,百姓当参与这种举国的行动时,不计算个人的所得;③即使统治者犯了罪,也不应该图谋叛逆,反而该为他向神献上祷告<箴24:21,基督徒的国家观>。因为他们听过神对大卫王朝的应许,应积极地顺服(撒下5:1-3)。
12:6 老年人:希伯来语这是对以色列长老的称呼<申21:6,圣经中的长老职分>,与8节中的少年人形成鲜明对比。
12:7 王若服事这民如仆人:此句表明已预感到罗波安的独裁。这些元老们通过长期积累的丰富之经验,预见了将要面临的悲剧,于是不顾身边的危险如此直言,但对罗波安而言,这是一种耻辱。因为罗波安亲自去示剑已感觉不痛快<代下10:1;耶22:1-7,领袖的责任>。
12:8 一同长大……少年人:(代下10:8)。
12:10 小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用比喻手法是对罗波安王能力的夸张。元老们的忠言是出于丰富的智慧,而小人对他则是阿谀奉承。如果王听从了元老们的忠言,那么愤愤不平的百姓也不会叛逆,罗波安也可避免助长王国的罪行。撒但就是如此在我们的周围寻找机会<创22:1,所谓试探>。这是对罗波安施行王权之前的一种试验(可1:12,13),可惜他却倒在撒但的诱惑下,表明他不适合做以色列的国王。
12:16 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这与“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具有相同之意。即本节是为避免相同句子的重复而使用的对偶表现法,强调了十个支派百姓的反感情绪。每当人们反叛大卫王朝时,都呐喊此口号(撒下20:1),这也是因为以色列根深蒂固的支派意识而引起的<创49:3-27,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本节暗示了聚集而来的群众信仰的堕落,他们与大卫断绝关系,等于废弃了神与大卫立的约。
12:18 亚多兰:从大卫时一直担当负责服苦役的大臣(撒下20:24)。因此,在职责上他与以色列百姓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因着过重的征税和赋役十支派宣告将独立时,罗波安派亚多兰去以色列,表明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行强压政策的决心。关于差遣亚多兰的原因请参照代下10:10,11的注释。
12:20 请他……立他作……王:罗波安的愚昧使北方10个支派脱离大卫王朝。按照北方支派的民意,在公会中决定邀请亡命者,并立他作王,这与大卫——所罗门统治下百姓不能随意发表意见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在人看来,以色列具有民主意识,但从选民以色列和神之间的立约关系来讲,他废弃了与神立的约。他们强调自身的主张。
12:21-24 阻止战争的神:在示剑受到极大的侮辱后,慌忙逃到耶路撒冷的罗波安,为决以死战而招集了兵马。罗波安可能各处招募“为驱使统一王国分裂的以色列10个支派而参与战争的人”。但在出战之前,神通过先知示玛雅表明了自己的旨意,阻止了残酷的同胞相残。罗波安之所以放弃决战,不是因为敬畏耶和华而是为了讨好民意。与大卫时代的犹大支派的总兵力50万(撒下24:9)相比,追随罗波安的军兵是极小的数目(18万)。
12:21 除犹大支派之外,以色列众支派中惟便雅悯支派追随了大卫王朝。以色列王权从扫罗家族转移到大卫家族时,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之间就不和睦(撒下20:1)。南北分裂时,惟有便雅悯支派忠诚于大卫王朝,其中地理位置的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两个支派的居住地是相临的,尤其以色列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地的耶路撒冷大部分位于便雅悯支派的境内(书18:28)。
12:22 神人示玛雅:(代下11:12)。
12:25-33 耶罗波安登上北国以色列王位之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外设立堡垒防止仇敌的入袭,对内则实行极恶的政策,使北国以色列人与南犹大百姓彻底分离。以色列百姓不同于其他民族具有共同的信仰。因此,信仰的变质意味彻底的分离。耶罗波安的这种政策不仅毫不顾虑众民的信仰,反而把敬虔作为谋利的手段(提前6:5)。尤其,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耶罗波安不惜一切手段,把信仰视为谋取政治利益工具。
12:25 耶罗波安的统治:本文介绍了北国以色列初期王耶罗波安的统治。他为了巩固王权,肆行悖逆耶和华,不顾先知给予的警告,更加刚硬起来。如此看来,他的统治暗示北国以色列的历史将陷于堕落的状态。本文中有以下两个事项很重大:①在黑暗中,神的光仍然光照。因着耶罗波安的宗教政策,北国以色列全然陷进拜偶像的罪恶中,并且伯特利沦为偶像崇拜的中心地。于是伯特利受到神彻底的遗弃(13:9)。尽管如此,神仍差遣先知去伯特利,宣布警告之言,从中可见神直到最后仍然对以色列充满了爱;②最终的胜利在于神。约西亚是与耶罗波安全然相对的人物,预表战胜撒但恶势力的耶稣基督(林前15:24)。从创世以来,撒但诱惑神的子民,使其堕落的诡诈从未停止过,每当这时神派自己的仆人,除去这些恶势力,最终宣布通过耶稣基督的全然胜利。
12:26 恐怕这国仍归大卫家: 从大卫时代开始,耶路撒冷作为信仰的中心,使全以色列百姓的心集中在此。因此,把示剑和毗努伊勒视为首都耶罗波安慌恐不安。对敬虔的人而言,耶罗波安的偶像崇拜是重大的挑战,其中相当多的人为了纯正的信仰,决定不顾生死地逃亡(代下11:13-16)。
12:28 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在出32:4中也涉及到此句,怂恿百姓拒绝与神所立的约。在西乃山下,铸金牛犊的以色列百姓,不仅不承认摩西是牧者,也拒绝了通过摩西与耶和华所立的约(出32:1-6)。在本节里,耶罗波安有意使百姓纪念摩西当时悖逆的情景,从而怂恿他们明目张胆地拒绝与神的立约。耶罗波安向亲眼目睹到所罗门末期的腐败和罗波安暴政的百姓,鼓吹神所立的约不再具有其价值,这种为了权利的利益,亵渎神的行为绝不能逃避其刑罚(太26:14-16;27:3-10)。
12:29 耶罗波安选“伯特利”和“但”为偶像崇拜地,具有两个理由:①对以色列百姓而言,这两个场所是神圣之地,“伯特利”是亚伯拉罕和雅各筑坛的地方(创12:8;13:3,4;28:11-19;31:13;35:1);②这个地区位于南方和北方的境界,所以可能是为北国以色列的百姓提供交通上的便利而决定的。同样的理由未选示罗,而选择但。也就是说,示罗在许多方面比但更加神圣(书18:1;士21:19),但出于交通不便的原因,所以没有被选。
12:32 耶罗波安把7月的住棚节(利23:34)改为8月,其理由两点:①可理解为图谋与南犹大彻底的分离;②北国以色列的粮食成熟,比南犹大晚一个多月,因此可能为了赶上其收获期而改了住棚节的日期。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