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以赛亚书第17章查经资料

以赛亚书第十七章

以赛亚书相关章:

以赛亚书第十七章

d. 大马色/以法莲:死亡之路与生命的应许(十七1~十八7

  以赛亚书这一段由三组神谕构成,每一组中,神的百姓都于第四段出现(参二十二1~25,二十六1~21),这里是论北方的百姓,以法莲(十七3、4~6)。这则神谕表面向亚兰国的首都大马色所发的,而为什么以赛亚要把以法莲藏在其中?他的用意为:神的百姓是在世界历史中活出他们的历史。这一串神谕对列国发出五重角色的呼召,而他们也置身其中。他们活在这个世上,对其中的要求、压力、疑难和引诱,都不能免疫。在以赛亚的时代,他们也是世上诸小国之一,所以面临同样的问题:哪里才有安全?面对亚述的威胁时,以法莲的回答,是去找亚兰(见七1以下的注释;导论:第一个危机,导论19~21页),把自己的国运和从前的强敌紧扣在一起,而产生了亚兰-以法莲同盟。由以法莲的惨痛经验可知,与世界认同以求得救,等于与世界一同毁灭。

  我们对以法莲的问题不可存不切实际的想法。只要想想今天一个小国面对被强权并吞的压力,便可以体会他们的处境!与其他国家携手合作似乎是明显的出路,甚至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这样一来,他们等于忘记了自己的神,祂能施行拯救,是他们的坚固盘石(十七10)。在这一连串的神谕中,神肯定(十四1~2)祂是掌管世界历史的主,祂能使自己的百姓获得安全;祂从不背弃过去的应许(十四32),而外邦人要得救,就必须顺服锡安和其中的王(十六4~5;参:诗二10~12)。可是以法莲在这里却想从大马色找安全,不向神求,不信靠祂的应许,违背了祂的心意,向外邦求救,而不是为外邦开得救之路。

  两个国度(十七1~11 大马色/以法莲神谕的前半,十七1~11,是一段历史缩影,讲到大马色与雅各的命运。他们以为可以借着合作主宰自己的命运,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十七12~十八7应和这一段,从历史的全景看,谈全世界会发生的事。其中的问题亦相同: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1~3. 不灵光的安全。亚兰的首都大马色,在「盟邦」中居首位,是主要的推动者;神百姓北方之国以法莲被纳入大马色之下,加入为同盟国──理由不只一个!(见七1~3;王下十六1~9)惟一知道地点的亚罗珥(民三十二34)是在迦得,以法莲众支派之一。因此,以赛亚的探照灯在这几节中来回摆荡了三次:这里又显示,结构中亦有资讯。这些国家已经将自己紧紧绑在一起──也必会一起败亡。以法莲本来可以在神里面找到安全,而根据十六5的模式,甚至可以将亚兰也带进同样的安全中,但是他却作出反向的选择。不信的以法莲从大马色得不到帮助,而大马色也无法从不信的以法莲得到帮助。牧羊之处不是受祝福的牧场,而是一幅人皆逃离、牲畜游荡的画面。……的荣耀可能是讽刺性的说法:以法莲原本可享的荣耀必定消灭,而大马色也会随之而去。不过更可能的解释,是按这些字的字面意思来看:以法莲之中有不可毁灭之物,这种荣耀保证他们会有未来,因此,连亚兰也可以有未来。这种突如其来的盼望,颇合乎以赛亚的笔法,同时,也让这句话与十八7外邦人的盼望构成一个括弧。

  4~11. 说明:毁灭与存留。这几节的内容,由三个到那日的神谕组成(4、7、9节)。这里的是指1~3节所列出的毁灭之时。

  4~6. 三幅图画描写出毁灭的程度:使人身体消瘦的疾病(4节)、收割(5a节)、摘果子(5b节)。第一幅图讲到病人内在的状况:离弃信心的道路,一定会使人虚弱。第二与第三幅图画将外力放进来:收割的人与摘果子的人,他们动手之后,便所剩无几。离弃信心的道路,使神的百姓面对外力的毁坏毫无抵御之能,甚至连他们曾存在的痕迹都不会留下。剩下几个未摘的果子(6节),就人而言,是出于侥幸──但它们实在存在,是绝望中的盼望,总有存留者。前面万军之上主的头衔(3节)保证盟军必然遭到毁灭(1~3节);同理,以色列的神之头衔,指作出应许的那一位也保证,尽管看来不可能,但仍有人会存留(6节)。

  7~8. 描述神审判之后人得益处的情形。结果为灵性的净化:眼目将定睛于神(7节),人造的拯救办法都将被弃绝(8节)。

  7. 人(hāʾāḏām):「人类」。以赛亚所想的似乎超过了以色列,也包括「亚兰的余民」(3节)在内。神的洁净带来灵性的益处。仰望是定睛注目(šāʿâ;三十一1;诗一一九117),以神为惟一可靠的物件;眼目是渴望与期待的器官(诗一二三2),要从神得到他们所需用的一切。造物主:刻意与第8节人手所造的神成反比(参:诗九十六5)。以色列的圣者:要转向真神,对骄傲而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外邦人要前来承认以色列的神,必须放下国家的骄傲;以法莲则必须为悖逆、分裂而悔改,才能归向住在耶路撒冷的那位至圣者(六3)。

  8. 仰望……重看与第7节所用的希伯来文动词相同,这两句负面的话,加强了转向至圣者的资讯,就是要单单向祂效忠,摒弃其他的神只。……指头暗示,虚假宗教的标记乃是仰仗人自己。人造的神像既丢弃了,支持它们的整个宗教体系也随之而去:祭坛是为献祭而用,亚舍拉木杆(和合:木偶),即常青植物的象征,代表生命和赐生命力的女神;而巴力崇拜所用的香坛(和合:日像;利二十六30;代下十四5),是与神只沟通的媒介。

  9~11. 说明了亡国的原因。这段是一个极佳的例子,显示先知的事奉是有条有理的。这样的事奉并非靠大声嚷嚷来煽动群众,逞口舌之能,而是提供了情况的描述(9节)、事件的分析(10ab节),以及结局的预测(10b~11节)。信心是神百姓的真正测验:他们要靠(直译)「他们的坚固城」(9节),还是要靠「你坚固的盘石」(10节)?

  9. 希伯来文按照顺序来读,为「他们的坚固城将像被弃的树林与高地,就是他们因为以色列众子而离弃的」。当然,在以色列进入迦南地之前,当地人本有庞大的城堡,如今早已成废墟,被抛弃,但仍清楚可见。在约书亚的时代,信靠神的结果,胜过「城邑……高得顶天」(申一28),但是当人偏离信心,就为自己建造坚固城,信赖那些神从前所摧毁的东西。

  10. 这里开头应有「因为」。在10~11节中,动词为第二人称单数阴性,暗示原来并不属于第9节。很可能这几句话原来是向某座城说的,以城市代表其中的人民。可是这几句话在目前的上下文中亦很合宜,足以解释荒废的原因:城市将倾倒(9节),而接下来向这城市说明其原因,岂不是很恰当吗?忘记……不纪念:第7节的定睛注目、期待的眼光,是描写常将神摆在思想与记忆的前面。不记得乃是灵性失败的原因(诗七十八9~11、40~42)。救你的神:直译为「神你的拯救」。在这个片语中,「拯救」并不是指某一次的行动,而是经常性的特质:祂是「拯救之神」,而所有格的「你的拯救之神」意味这种特质总是存在的,总可以为祂的百姓所用。盘石不只是(静态的)象征不改变。旧约用这个比喻的地方,包括出埃及记十七章,那供应人的盘石流出了救他们的水。树林:尤其是「坚固地」,正如第9节(「坚固」)。在威胁四布的世界,把城市建为「坚固地」似乎是务实的作法;但「真正的务实」乃是信靠神为拯救的盘石,祂是我们的「坚固地」。但是他们并没有走上这条稳当、安全的信心之路,他们究竟怎么走呢?按照他们自己的估计,他们已经建好了坚固城(9节),但以赛亚形容,他们栽种树木都是枉废!假的宗教何等愚昧!花园的比方(参一29~31)是指以外邦求丰裕的宗教为得着丰盛和力量的途径。输入的(和合:异样的):从外地带来的,正如和大马色结盟。

  11. 出现四次。假宗教总是反映出人的主动(栽种它们……),除了善男信女的努力(使它们生长……),别无活力。

  列邦诸国(十七12~十八7 神谕的第二部分将主题扩大,一开头就宣布:诸多国家(和合:多民)。这里没有指定国名,因为以赛亚一如往常,并不在意定出事件的时间,乃是要看出事件所包含真理的原则。不过,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这乃是指亚述的危机:许多国家都翻腾不安(十七12)、外交活动频繁(十八1)、表面上神无所作为(十八4)、危机突然终止(十七14)。以赛亚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文笔,在描述此一景象时发挥得淋漓尽致,结果,这首诗将以赛亚对神掌管历史的独特观点作了雄浑有力的表达。

  12~14. 世界权柄的原则。一开始,许多国家在翻腾、喧嚣的光景(12节),与最后突然之间没有了(14节)的情形,成为强烈的对比。在这两点之间,只有一个希伯来字:他斥责他们

  12. 哄嚷……海浪:从人的眼光看,起伏不定的海,正是世界历史变化无穷的写照,尤其可以描绘(诗九十三)要威胁神的宝座和百姓的世界(参八9~10;诗二)。亚述诸王扩张帝国时,版图大增,组成包括各种民族的军队;而剩下的一些国家,无论大小,都强烈感受到帝国主义搧翅之风的威力。亚述危机带来一段特别动荡、奔腾、胁迫的时刻。而在最后之战时(十三1~5),这样的情形更将遍及全球。

  13. 掌管世界的,其实只是神的一道命令(诗二4~6,四十六6;结一25);参创造世界时,这声音与各种「能力」的关系(诗一○四7)。按整个神谕的上下文看,尤其是十七1~11,所要表达的,不仅是这位神的伟大,更是不信靠祂的愚昧。的图画,描写出快速、完全的分散,以及间不容缓的审判,承受者毫无办法反抗。波涛尽管汹涌(12节),只要祂一斥责(13节),就变成风前的乱翻的野草:冲过来的时候似乎无法抗拒,但是它们根本身不由己!

  14. 晚上……早晨:参三十七37。诗篇三十5以晚上/早晨的主题来描述神工作的特色;诗篇四十六5和这则神谕,很可能是以西拿基立的事件为基础。突然的惊吓:西拿基立让犹大和耶路撒冷因惊吓而不知所措,可是一到早晨,他就没有了,直译「他空空如也」/「他一点痕迹都看不见了!」我们:无论是西拿基立「小」规模的独立事件,或是此处所暗示大规模的多国……多民(12节),都与我们──即神的百姓──有关(参十四1~2)。同样,在危机之时不信靠神是何等愚昧。祂对世界的掌管不仅无可抵御,祂对祂百姓的关切更是永远不变。

──《丁道尔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2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十七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唐纳   赛亚书第   以色列   书简   大马   犹大   耶路撒冷   亚述   点此   圣经   他们的   注释   约翰   城邑   十七章   雅各   迦南   神谕   荣耀   叙利亚   先知   大马士革   福音   玛利亚   北国   上帝   经文   百姓   偶像   坚固   彼得   首都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