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导论-《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以斯拉记导论-《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二7-70 被掳归回者的名单
从本章末后几节可见,这名单是在归回后一段日子才收集和编定的。编写这份名单的原因和日期不能确定,但有建议认为,这名单是用来回答后来关乎建第二圣殿者是谁的问题而编成的(五4)。若真是如此,则名单上所包括的,就不只是那些响应古列诏谕而实时回国的人,而其后10年或12年间,或许也有人随后回国。这名单在尼希米记七章6至73节再重复,而那里的「第一次上来」(5节),应以大概的观念去理解,即是相对于后来几次回归潮,如以斯拉带领的一次回归(比较拉八)。两个名单有些微的差别,而差别主要在于数字上。这情况如上述,大概是由于后来抄写那复杂的记数系统所产生的困难。
在12位领袖的名字(比较尼七7)之后,跟着是平民的家庭(3-35节)、祭司(36-39节)、利未人(40节),和较低微的圣殿事奉人员(41-58节)。跟着是家谱不明者的记录(59-63节)、总结(64-67节)和其它简单的笔记。然而,那关乎平民部分的记载似乎并不一致,因为有些是按家族来登记,有些则按其居住地点。可能后者是指那些从未被掳的人,他们也跟被掳归回的人一起重建圣殿。
作者记下这名单的主要目的,是再次强调被掳归回者与从前的以色列人延续的关系。
第59-63节记下那些谱系尚未查出的人,尤其可显出这一点;而首领的人数(十二人),又可叫人想起以色列支派的数目。此外,名单开始和结束时都强调各归本城(1节和70节),指明旧约各处都把人和土地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本章的作用就如乔舒亚记下半部的清单一样。因此,这里暗示神给予亚伯拉罕的基本应许,已得着了部分的应验(创十二2-3)。
当然,本章所表达的排他性,也要有神计划中之包容性去平衡;神计划中的包容性在圣经其它地方得到证明,包括旧约本身(本章大量的外邦名字,尤其在48至58节,也可表明这一点)。但在此重要的过渡时刻,不能避免的是,重点必然落在犹太人那种认同感,并与昔日保持实质之联系的重要性上。
同样地,基督徒群体必须敏感于处境中所要求的优先次序。最首要活出的异象,仍是反映神那愿意接纳人的恩典。然而,有时基督教会在道德或教义上有错失,以致不能把他们从世俗的社会分辨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一段时间,要重新返回改革和重订界限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恢复一个充满活力的基督徒中心,再次有效地吸引别人去经历神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