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可福音第五章-《中文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五章-《中文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相关章:

马可福音第五章

八 污鬼入猪群 五120

  马可先前已多次记述了耶稣赶鬼的事。但是,有关污鬼入猪群的事,这却是第一次详细的记载。类似的故事也在马太和路加福音出现。马太的记载非常简短(八28~34)。路加却比较详细也很接近马可的内容(八26~39)。马可那生动和戏剧化的描述,使许多学者相信这个事件的资料最可能是根据彼得的现场见证。

五1

  格拉森 这个地名在符类福音的古卷中,共有三个不同的写法。马可和路加都以格拉森为准。马太却选择了“加大拉”。无论如何,这地方几乎肯定是在加利利湖的东岸。路加特别指定格拉森是在“加利利的对面”(八26)。有学者认为昔日的格拉森极可能是现今的克撒(Kersa)。猪群以及坟茔的出现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是外邦人的地方。因为对犹太人来说,这两者都是不洁净的。其次,在犹太人的境内,坟墓常是在山洞里的。

五2

  被污鬼附的人 这一个被污鬼附者的反常性,可以明显地从他的生活习惯和行动中看出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人在耶稣一下船以后便立即出来迎他。这一个行动很可能是污鬼主动采取的。因为从整段的经文看来,被污鬼附的那个人似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权。有不少资料显示这是鬼附了人身以后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五3~5

  这一些有关背景的资料,很可能是当地的人告诉耶稣和门徒的。被污鬼附的人常有超人的气力以及狂野的性情,可说是一般曾经身历其境的人的共同见证。在一般的情形之下,一个污鬼已经够难制伏了,何况整群。第九节记载这污鬼是成群地附在这人身上。若是这样更没有人能制伏他了。在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砸自己这种反常而可怕的现象,更加清楚说明这个人是完全失去了理智的事实。

五6~8

  污鬼远远的看见耶稣而不尝试逃跑,反而跑过去拜他。这可能是因为污鬼在耶稣面前没有逃跑的余地。

  拜 这一个字实际上应该解释作“下跪”或“俯伏”比较恰当。因为这不是一般人对上帝的那一种诚心的敬拜。污鬼是为撒但服务,是与上帝为敌的;不可能会诚心地敬拜耶稣。三11已经提过污鬼认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至高上帝 这并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外邦人对耶和华的称呼(参阅创十四18;民二十四16;赛十四14;但三26,四2;徒十六17)。

  污鬼指上帝向耶稣恳求免得他受苦。这里所指的受苦可能就是指灭亡(参阅一24)。在马太八29污鬼还特别说他受苦的“时候还没有到”。这里的“时候”可能是指上帝在末日施行公义审判的日子。第八节看起来像是一个注解。前面并没有提及耶稣曾吩咐污鬼从那人身上出来的事。

五9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古代赶鬼的人都认为知道污鬼的“真名”是制伏他们的策略之一。其实,现代赶鬼的人仍旧很注重这一点。也有学者认为耶稣在这里并不是问污鬼,而是问那个人的名字。耶稣的目的是要帮助他清醒过来。无论如何,这里的回答者却是污鬼。

  群 这一个字,实际上是从罗马帝国时代的拉丁文 legio 而来的。在罗马的军队中“一群”的人数有四千到六千这么多。

五10

  根据一些对污鬼有认识的人的看法,污鬼本身并没有独立存在的地位。他们必须在他人身上找栖身之处。这也就是他们要附在人身的原因。这一点也说明了他们为何再三地求耶稣不要将他们赶出去。

五11~13

  经文并没有说明这群污鬼央求耶稣这样做的理由。这是否意味污鬼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了?无论如何,猪只因为被一大群的污鬼所附,而集体闯下山崖这一件可怕的事,再一次地显示了污鬼的凶暴力量。猪群被淹死了的事实引起了三个不易解答的问题。一、这是否在意味污鬼与猪群同归于尽?二、对放猪的人来说,二千只猪的经济损失是很浩大的。耶稣是否认为这是释放或拯救那被污鬼附的人的最佳途径?三、要付上那么大的代价才能使被附者获得释放是否表示救主耶稣非常看重人的生命价值?

五14~17

  这一个既可怕又神奇的事件,在格拉森这个乡下所引起的骚动是不难想像的。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不是二千猪群的灭亡,而是从前被污鬼附的那人神奇地改变。坐,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这些动作都表明了这个人恢复正常生活的事实。然而,这个轰动一时的事件并没有导致众人对耶稣的信靠。相反地,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他们对耶稣的弃绝可能是因为经济上所遭受到的意外损失。

五18~20

  耶稣上船 耶稣尊重众人的意见而上船,离开了那个地方。从前被污鬼附的那人渴望和耶稣同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耶稣不许的理由是为了要让他在亲友之间有见证上帝的机会。耶稣自己被逼离开那个地方,更显得这个蒙恩的人有留下来为主见证的需要。他的宣扬工作结果不仅限于格拉森,也包括了低加波利一带很广大的地区。低加波利在罗马时代是属叙利亚的巡抚所管的地区,这地区原本有十个属于希腊人的自由城市(因此希腊名叫 Decapolis)。

九 患血漏病的女人得医治,小女孩得复活 五2143

  马太和路加都有记载这两个神迹,前者很简短(太九18~26),后者较为详细,也很接近马可(路八40~56)。

五21

  耶稣坐船又渡到那边去 这两个神迹在时间和地点上似乎都和格拉森的事件有连关。那边大概是指耶稣再从格拉森这一带回到加利利湖的西边,也就是迦百农一带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恐怕早已在那里聚集等待耶稣好久了。

五22~24

  管会堂的人 在耶稣的时代,所谓管会堂的人一般上是指负责看管会堂和安排各种聚会者。负责这类工作的往往不是犹太教的“圣职”人员。倘若睚鲁的会堂是在迦百农一带的话,他是很可能在这以前见过或听闻过耶稣医治的能力。睚鲁求救的心的迫切,不仅说明他小女儿真是病危了,也反映他那单纯的信心。经文中描写的那一种热闹的场面,在马可和其他福音书里面是经常出现的。

五25~26

  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这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女人。她不只是有肉身的病痛以及面临经济的破产,同时还遭遇到很大的精神和社会压力。因为在摩西的律法里面,血漏病是很严重地被宣布为“不洁净”的。祭司甚至要在耶和华面前为这样的病人赎罪(利十五25~30)。

五27~28

  耶稣在众人中间工作到如今已经有好一段的日子了。正像其他的人一样,这个女人对耶稣的事假如有所听闻,也是很自然的。这女人不寻常的举动,除了清楚地反映了她那纯真的信心以外,还下意识地表露了自己可怜的自卑感。像她那样的一位被律法判决为不洁净的女人,不但在社会上没有地位,还经常成为别人藐视的对象。因为根据律法,不只是这女人本身被宣告为不洁净,甚至连他“所躺的床,所坐的物,都要看为不洁净……凡摸这些物件的,就为不洁净。”(利十五26~27)。这个可怜的女人,在这种压力下过活已经有整整十二年了!她心灵的孤单与痛苦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她甚至可说是自卑到连在众人和耶稣面前公开地露面的勇气都没有。她只想到暗中摸耶稣的衣裳。然而,耶稣正是为了寻找这样的“罪人”和“病人”而道成肉身(可二17)。这就是福音了。

五29~30

  这无疑是一件神迹。这一个女人立刻感到痊愈的事实并不应该令人感到太惊奇。因为耶稣的医治都是立即生效的。令人感到意外的,倒是耶稣当时的感受和反应。耶稣这一种非常特殊的感受和反应曾引起了某些很有兴趣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耶稣究竟是上帝施行大能的媒介还是这能力的主动者?按照马可福音一致的见证,耶稣毫无疑问的是一位完全有自由和自我意识感的主动者。但是身为上帝的儿子和仆人,耶稣对父上帝那种信靠和顺服的心志也是始终不变的。他也常把荣耀归于上帝(可五19)。因此,经文中的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并非表示耶稣当时是完全“不由自主”。其实,经文所强调的并不是耶稣“自主权”的问题,而是要说明耶稣深深地意识到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从这个角度去看,耶稣也可说是上帝能力发动的“媒介”。那就是说,上帝的大能是特别通过他儿子耶稣基督来彰显的。路加福音很清楚把耶稣身上的能力归于圣灵或上帝的灵的同在。耶稣所发的谁摸我的衣裳这个问题,并非表示他对事情的真像无知。他的目的是为了要藉这个问题和那位已经被医治好的女人有一个正面接触的机会。耶稣希望可以进一步地坚固她的信心。

五31~34

  门徒在回答耶稣询问时所用的语气是带责备性的:你看众人拥挤你,还说谁摸我吗。路加有意减轻门徒这样失仪的语气。他只记载说:“夫子,众人拥挤紧靠你”(路九45)。马太很干脆地把整句删掉。路加和马太的做法更令人相信马可福音这一类见证的可靠性和居先性。门徒失仪的回应并没有阻碍耶稣要和这一个女人正面接触的决心:耶稣周围观看,要见作这事的女人。女人到现在仍旧是恐惧战兢,来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告诉他。女人迄今只知道神迹在她身上的实现,而不知道耶稣公开地追究这一件事情的真像和动机何在。她那种恐惧战兢的心情是不难想像的。所谓\cs9实情很可能包括她十二年来病痛的一些背景以及他获得医治的经过。耶稣最后对她所说的话,其实只能加强她的信心和给予她更大的安慰而已:耶稣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你的灾病痊愈了。神迹的出现,一般上可说是耶稣对人真诚的信心的一种积极和有力的反应。耶稣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一个女人的信心。女人的痊愈很明显是属于肉体的。然而,耶稣却把这一次的医治行动看作是一个拯救的经验,结果把整个“拯救观”扩大了。

五35~36

  耶稣原是在往管会堂的家的路上,遇到患血漏的女人这件事。这女人刚刚医治好以后,便有很坏的消息传来说管会堂的小女儿已经死了。

  何必还劳动先生呢 这一句话很明显地表示这家人只希望耶稣在小女儿还未去世的时候赶紧给予医治。他们绝对没想到耶稣有叫死人复活的能力。然而,就在这人看来是毫无盼望的时候,耶稣听见所说的话,就对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信。

  不要怕,只要信 在原文的动词里是强调说,这管会堂的人原是在不断的害怕当中,耶稣这时吩咐他立即停止害怕。另一方面,耶稣却鼓励他不断地信靠下去。

五37

  在耶稣所选召的十二个门徒当中,彼得,雅各和约翰这三位似乎是属于一个耶稣比较亲信的“小圈子”的人。在马可所记载的其他三个最特殊的场合中,这三位也照样和耶稣同在:耶稣登山变像的一幕(九2);耶稣对末日的教训(十三3,这一次,安得烈也在场);在客西马尼的祷告(十四33)。

  不许别人跟随他 耶稣在这里不许别人跟随他应该有两个很明显的原因:一、众人的拥挤可能会妨碍他工作的进行;二、为了“保密”(参阅五43)。

五38

  这一幕哀哭的情景,毫无疑问地说明了小女孩已经死了的悲痛事实。但是,耶稣却完全出乎人意料之外地当众宣布说为什么乱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了。耶稣这一句惊人的话曾引起了不少的猜测。有些采取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耶稣这句话是表明小女儿实际上并没有死,只不过是暂时昏迷过去了。是无知的家人以为小孩子已经死了。这一种解释其实是对整段经文的误解以及对神迹的否认。假设小女孩只是暂时昏迷过去或是睡了,那就根本无神迹可言。耶稣所做的只不过是叫她醒过来而已。倘若是这样的话,耶稣在整个工作的进行中为何表现得那么庄重:一、勉励管会堂的要不断地信靠他;二、只带了三个门徒而不许别人随从;三、事后又“切切的嘱咐”人要保密。

  此外,也有学者解释说耶稣跟当日不少的犹太人一样,受了法利赛人的复活观念影响,把死去了的人看作是暂时睡了。这些睡了的人正等候上帝在末日的时候叫他们复活。倘若这些学者们的解释是正确的话,耶稣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结果只能给予丧家一些“精神”安慰而已。这个解释跟上面那一个“昏迷”的假设同样是不合理。

  其实,耶稣并没有否认小女孩已经死了的事实。当耶稣到达这个家的时候,那可怜的小女孩的确是已经死了。但是,耶稣知道自己确会有能力叫她从死里复活。因此,这小女孩的死,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暂时睡了而已。当时的听众很自然地误会了他的意思。

五39~43

  耶稣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在众人面前行了不少其他的神迹,尤其是治病与赶鬼这两方面。在马可福音这是有关死人复活的第一次记载。经文很清楚地反映了耶稣对这一个神迹处理的慎重态度。他只许可孩子的父母以及其他三个门徒一起见证这重要的一幕。经文不只是很生动地记述整个事件的经过,也将耶稣当日所讲的亚兰话大利大古米忠实地记录下来。正如耶稣所行的其他神迹一样,他所发出的能力是立即生效的。结果那闺女立时起来走。在场的大大的惊奇,更清楚说明了孩子的确是死了的事实。路加以“他的灵魂便回来”这一句话来解释孩子从死里复活的神迹。耶稣不但没有在众人之间渲染这一件神迹,反而切切的嘱咐他们,不要叫人知道这事。由于这一个神迹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上耶稣在这个时候的知名度,耶稣认为必须切切的嘱咐那些见证的人,不要把所发生的事宣扬出去。此外,耶稣又吩咐给她东西吃。这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太重要的吩咐,无形中反映了耶稣对人那至深的关怀。──《中文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五章   福音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马可   福音   耶稣   的人   字义   自己的   之光   注解   会堂   原文   信心   这是   死了   导论   基督   犹太人   神迹   坟茔   圣经   能力   他们的   都是   生命   的是   身上   女人   见证   主耶稣   雅各   是在   第五章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