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十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五章-《圣经背景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五章
十五1~15
彼拉多与王
十五1 夜间审判是不合法的,公会的人大约在曙光初现(约清早四点半)或黎明之时(约五点半)又重新聚集,赶快正式作出结论。罗马官员,如彼拉多,会见客人与民众的时间,是从黎明到中午,所以他们必须一大早就把耶稣预备好。彼拉多住在该撒利亚,但是逾越节期间,他留在耶路撒冷大希律的旧宫;罗马巡抚必须在耶路撒冷,防范逾越节可能产生的动乱。
十五2~4 凡自称是犹太人的王,*弥赛亚,就会被控煽动滋事及背叛皇帝。犹太领袖惟一可以处死的罪,是亵渎圣殿;对他们而言,耶稣在圣殿的举动至少已相当接近,可是这些领袖知道,祂的弥赛亚之称对彼拉多的威胁会更大。彼拉多过去和这些领袖的合作并不太佳,现在他们一定要为这案件找一个很强的理由。
十五5 犹太人记载的殉道者故事经常见证说,*外邦法官看见殉道者宁死不合作,感到很惊讶(如:马喀比二书,*马喀比四书)。不过,罗马法并不将沉默解释为认罪。
十五6~10 在节期的时候释放一名囚犯,这种当地的习俗未见于现存的历史记录中,但是与当时的文化却可吻合(如:主后85年,一位埃及巡抚把一个人交还给「群众」)。巴拿巴和耶稣截然不同,他是暴力革命份子;可是他没有自称是王,也没有招一大群人来跟随。
十五11 古代的作者常批评说,群众很容易被人耸动。
十五12~15 钉十架之前通常会猛烈鞭打犯人,不过一般是在前往刑场的途中,甚至是在将犯人固定在十架之后。钉十架是古时最残酷的死刑。
彼拉多刚担任巡抚的时候,要把皇帝的旌旗带进城,立刻遭到耶路撒冷城的震怒;最近他又用圣殿库中的钱盖了一条水沟。他对民情的漠视,使得犹太人对他更加反感,而他显然不太想再与当地的官员起冲突。
十五16~20
愿王万岁
十五16 衙门院是大希律的庞大官邸,罗马巡抚来的时候便会使用。
十五17 紫色通常很贵(参:徒十六14),不过此处的紫色袍子和植物冠冕乃是象征希腊藩属之王。士兵可能是即兴的动作,拿一件紫色的罗马外袍来充数。
许多学者认为,荆棘冕或许是用莨苕有刺的矮枝,或许是用枣椰叶(看来更像冠冕)编成,刺主要是向外,用意不是要向内扎人;所以这冠冕或许是模仿*希腊统治者的花冠。然而,花冠是扭转编成的,所以一定有刺或尖物是朝内的,把耶稣的头扎出血来。只有最伟大的国王会戴真正的皇冠,而不是花冠,因此他们是把耶稣打扮成藩属的王。
十五18 对罗马皇帝的致敬语,是类似「万岁」的话。因此,罗马士兵也如此戏弄耶稣(「犹太人的王」);即使他们真以为耶稣是犹太人的王,也不会尊敬祂。
十五19~20 朝见王(包括该撒)的方式,是跪拜。
十五21~32
钉十架的王
十五21 古利奈在现今北非的利比亚,那里有很大的犹太人社群。「西门」是很普通的犹太名字,而在逾越节的时候,地中海一带敬虔的犹太人都会到耶路撒冷来朝圣。罗马士兵可以征召任何人来服劳役,帮他们拿东西。
因为在节期当中不可以工作,西门不是来自「田里」(按字面解;和合本:乡下)的工人;或许他没有赶上节期,现在刚从古利奈来到,或从他暂住的乡下来到。
十五22 钉十架的刑场可能被称为「髑髅地」,因为那里死了许多人。(以为那地方的形状像髑髅的观点不太可能,由此推论,一八八四年左右查理.高登[Charles Gordon ]据此而指认的各各他地点并不可靠,那里的地形是在耶稣之后才造成的。)
十五23 耶路撒冷敬虔的妇女通常会预备像这类的饮料,给受刑人服用,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参:箴三十一6~7);耶稣则选择不打折扣的忍受钉十架之苦。据说没药有麻醉作用。
十五24 罗马兵丁常会瓜分受刑人的衣服。
十五25 第三个钟头(和合本:巳初)是从早上八点半之后开始,直到九点半之后(钟头计算的方法是依据日出的时间,所以每年按季节会略有不同)。
十五26 被钉十架的人,在头顶以上常会公布罪状。自称为王本已足够惹来罗马人的忿怒,但耶稣不是被称作假冒的王,而是「犹太人的王」,颇具讽刺意味,这或许反应出彼拉多或他手下之人对犹太人心存反感。
十五27 这里的「强盗」一字(NIV、NASB;参:「盗匪」──NRSV、TEV),*约瑟夫用来指革命份子。因此,这两个人可能是巴拉巴的同伙,本来那天他要和他们一起行刑的。
十五29~32 观看钉十架场面的人,有些会咒诅被钉的罪犯,但其中也有可能是属耶稣的人(十五26)。许多古代作者会用反讽法,马可也不例外,他让耶稣的敌人无意中讲出正确的真理(31节)。
十五33~41
王的逝世
十五33 「第六个钟头」(和合本:午正)始于正午之前,「第九个钟头」在下午三点之前。耶稣去世的时间大约为圣殿献晚祭的时候。
有些故事提到,某些敬虔的*拉比,尤其是曾以祷告影响世界的拉比,在过世的时候,自然界发生了灾变。
不过这些征兆最重要的意义,是表明审判即将临到。黑暗从前曾代表审判(出十21~23),未来亦将如此(赛十三10;结三十二7;珥二2、10、31,三15;摩五18,八9;亚十四6)。
十五34 耶稣的呼喊是用*亚兰文引用诗篇二十二1,有时候这一天的此刻会引用这段经文来祷告,但是耶稣这样祷告,则别具意义。借着第一节,这篇论到义人受苦,以及神必申冤高举之诗,整个呈现出来。(耶稣可能是用希伯来文引用这篇诗,如马太福音所记;马可用亚兰文形式,因为这话是在亚兰文的环境里发出来的。「以利」被误听为「伊莱贾」的可能性,远超过「以罗伊」;参十五35~36)。
十五35~36 犹太传统中某些团体的成员相信,伊莱贾除了在末时有其任务之外,还会奉差来拯救著名的教师,就像天使一样。
十五37 钉十架一般乃是窒息而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变得非常虚弱,没有力气撑起身躯,以致横隔膜愈来愈紧,终于让人无法呼吸。但是通常需要几天才会断气──比耶稣所忍受的几小时长得多。
十五38 至圣所是神居所的象征,只有大祭司一年才能进去一次。神将幔子裂开,意思是从现在起,祂不再受限于圣殿的制度,而旧的圣殿体系受到审判,已经废去。
十五39 非犹太人可能会用「神的儿子」之类的话,来指敬虔的哲人,而更常见的,是指一名英雄,其父亲是神祇;可是在马可福音中,「神的儿子」含义更加丰富(十四61)。
由于罗马人认为,当今的皇帝乃是被神化之奥古斯都的儿子,这位百夫长可能以为,耶稣不仅是「犹太人的王」(十五26),也是皇帝的一名对手。无论这一词的弦外之音为何,马可的反讽手法(参十五29~32)很明显:只有一名*外邦人对耶稣的死感到不可思议。
十五40 女性的跟随者大概不像男人一样会遭逮捕,不过她们敢到钉十架的刑场,勇气也不小。「小」雅各布,这附加语(Less,NASB、KJV)最好译为「较年轻的」(younger,NIV、TEV、NRSV),古代的蒲草卷中有这样的用法。
十五41 按照严格的宗教习俗,妇女(尤其是已婚者)随着一大批男性*门徒旅行,乃是丑闻;除了已经希腊化的贵族之外,一般巴勒斯坦的犹太妇女都不太在公众场合露面,必须蒙头,并做家事。
女性的*赞助人之概念,别处也曾出现,但这些妇女会跟着耶稣旅行,仍令人惊讶。藉这一节,马可暗示耶稣的工作存在着向社会秩序挑战的潜力──尤其若这些妇女的「跟随」也像门徒一样,而她们极可能便是如此(参:路十39的注释;福音书对「跟随」的一般用法)。
十五42~47
王的埋葬
十五42 安息日始于日落,就在耶稣死后几小时之内。按律法规定,安息日不能为埋葬而预备尸体(至于可做的事,请参:太二十七57~58的注释)。
十五43 *公会中还有一些敬虔的人,就像约瑟,不是个个都像审判*故事里的成员(但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敬虔人),这与当时犹太权贵的分歧现象完全符合。约瑟既然等候未来的*国度临到,就可能不是*撒都该人,和他大半的同事都不一样。
十五44 钉十架通常要几天才会让人死,除非加速其死亡(参:约十九31~32)。
十五45 考古掘出的坟中,很少有钉十架的尸首,由此可见,一般的身体并没有经过埋葬的程序──而这是犹太人最恐惧的事。有一位富人的家坟中则发现了一个例外,显示当时和现在一样,有钱有势的人格外有影响力,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
十五46~47 约瑟一定是赶紧去买细麻布,趁日落(约六点)之前、安息日尚未开始之时。埋葬时通常会用细麻布作寿衣;从岩石中凿出的洞穴,是最佳的坟墓。坟前有一道沟,圆盘式的大石头会滚进去,挡住入口,使人不容易进去。尸体经过安葬的准备之后,会放在那里,经过一年的腐化;然后长子或其他至亲的家人再回来,收集骨头,葬在一个盒子里,存放在坟墓墙上的狭隙中。——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