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十三章-《圣经背景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三章-《圣经背景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三章
十三1~4
耶稣末世讲论的背景
马可写这一章,很可能会遭到罗马政府找麻烦;犹太人会在暗中散发有关末世的单张,内容通常会讲到以色列的高举,而罗马政权对任何可能的威胁都很在意。然而这一章之后便记载耶稣被逮捕,因此,它成为马可福音中耶稣对 * 门徒之警告的高潮:真正跟随祂的人,必须愿意背负十字架,分享祂的受苦。
十三1 希腊的典籍中常记载,希腊哲人教师与其 * 门徒边走边谈;这或许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法。圣殿由许多栋建筑组合而成,是古代最宏伟、壮观的景观之一;这殿的面积为所罗门圣殿的两倍。在大希律时代、耶稣尚未出生时,工程便已展开,而到这时候仍在进行。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会奉献给圣殿,因为收入甚多,圣殿官员不断添加金葡萄树(圣殿最华丽的装饰之一)的分量。无论希律的敌人或盟友,都以这殿为神圣。
十三2 主后七十年,罗马人摧毁了圣殿。这里的用字只有一点* 夸张法的味道:还有少数石头留在原处,不过大半的圣殿都被夷为平地。有一些团体也认为神会审判圣殿的掌权者,如 * 死海古卷所示;不过在主后六十六年之前,没有人像耶稣如此准确的讲到这事发生的时间(十三30)。
十三3~4 希腊教师虽然常边走边教导学生,但也常会坐在一座神庙面前进行教导。* 门徒问耶稣,圣殿的摧毁有什么预兆,这个问题成了全章耶稣回答的背景,祂一方面讲到当时的耶路撒冷即将面对的结局,一方面讲到人类最终的末日。
十三5~8
末期还没有到
十三5~6 假的 * 弥赛亚并不希奇,他们在巴勒斯坦常吸引不少犹太人跟随,最接近的人物如巴柯巴(Bar Kochba),主后一三○年左右,拉比亚基巴推崇他为弥赛亚。
十三7~8 古代犹太讲预言的教师通常会把这些事列为末日的预兆;常见的说法为,在末日之前会有大灾难,或最后之战,有人也曾用妇人的生产之痛作比方。耶稣则说,这些事是日常生活的现象,一直到末日为止;人类历史一直到末日之前,只不过是生产阵痛的起头。
十三9~13
末日之前会有的灾难
十三9 主后七十年之前,地方法庭或议会可能是由当地的长老或祭司决定议案;后来这些职位则由 * 拉比担任。* 会堂是公众集会的地方,因此自然成为听讼与公开管教的地方。有时公开管教的方式是鞭打;按第二世纪的规定,可在前胸鞭十三下,背部鞭二十六下;打的人要尽量用力。这些话可能描绘了犹太基督徒的痛苦,因为他们被自己的百姓所拒绝。
十三10 按上下文看,这样的传讲是要在万国的政要官员之前(9节的「君王」可以指罗马的藩属王,但「万国」却应当包括帕提亚〔译注:里海东南方的古国〕和其他东方国家的元首在内),表明全球都将有逼迫。
十三11 犹太人想到 * 圣灵,会认为是 * 预言的灵,先知受其膏抹,传讲神的信息。
十三12 参:弥迦书七5~7(太十35~36更明显)。
十三14~23
末世之前必有的事
耶稣讲这段话之后大约十年,有一件事必定会令祂的 * 门徒想起祂的话。罗马皇帝加利古拉宣称自己是神,想把他的像挂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主后39年)。当时耶稣所言,行毁坏可憎的将临的说法,一定重新盛传各地。十年之后,这些话仍然流传,达到保罗耳中(帖后二1~12),而在马可写福音书的时候(或许为主后64年),他也知晓。那可憎而将带来毁灭的事,终于在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之间发生。
十三14 经过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战争的 * 约瑟夫认为,「行毁坏可憎的」(取自但九27;参十一31,十二11)发生于主后六十六年,就是 * 奋锐党在圣殿流祭司的血时。另有人将「行毁坏可憎的」时间定在三年半之后,即七十年。
耶路撒冷人认为,罗马士兵的旌旗上有他们所敬拜的皇帝之像,若是进城,便是亵渎神圣。可是在主后七十年,圣殿被毁之后,罗马人把这些旌旗插在圣殿的废墟之上。这两种看法可能都正确:倘若这句话的意思是「带来毁灭的可憎之事」,那么,主后六十六年的可憎行为,可能导致主后七十年的毁灭。
山上有许多洞穴,逃到那里便代表安全;戴维和主前第二世纪的犹太革命之士,马喀比人,都在山上打游击,而在主后一三二至一三五年的战争中,犹太人也在那里避难。据说,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由于受到预言的警告,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便逃到一个名叫庇拉的地方,在丘陵地极北的山穴地带。
十三15 房顶是平的,可以用来祷告、晒蔬菜等等。楼梯在房子外面,所以匆促逃亡的时候,可以下楼梯而不进屋里去拿财物。
十三16 工人清早还凉的时候会穿外衣,等到白天愈来愈热,就会脱下来,放在田埂上。这则劝告也意味着行动的匆忙。
十三17 无论任何文化,在这种状况下怀孕或乳养孩子,都非常辛苦──尤其是母亲。那时的母亲多半会哺育孩子直到两岁。这段经文或许也暗示为失去孩子而哀伤(参:巴录二书十13~15)。
十三18 冬天的时候,除了夜晚很冷、会下雨之外,犹太地原本干涸的河床会在毫无预警之下,因着山上的雨水而突然涨满,以致难以过河。* 约瑟夫写道,有一群犹太人逃离耶路撒冷的时候,因为约但河刚好在六十八年的春天暴涨,延误了过河的时间,被罗马兵全数杀害。
十三19 但以理书十一章以主前第二世纪的安提阿古.伊比芬尼(Antiochus Epiphanes)作结束,而末后那空前绝后的大灾难(十二1),似乎就在那时发生,接下来便是 * 死人的复活(十二2)。可是,有时候以色列的历史事件会迟延(如: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或迦南地的征服),而但以理书九24~27最恰当的时间,是在主后第一世纪,而非安提阿古之时。
耶稣在但以理书的「(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之后,又加上「后来也必没有」(珥二2),暗示在六十六至七十年之后,历史上还会有其他的灾难。
十三20 「那些日子」大概是指但以理书的一千二百六十天;由于灾难太大,若延续到底,或许无人能存活。
十三21~23 在这段时期里,经常有假先知和假 * 弥赛亚出现,并有大批犹太人跟随,对罗马政权一直构成威胁,结果跟随的群众常不免一死。这类先知不断宣称,神会拯救耶路撒冷,结果到耶路撒冷陷落时,他们全遭罗马人屠杀。在圣殿被毁之后,对 * 弥赛亚的盼望比从前更为殷切。
十三24~27
这世界的末了
十三24~25 此处耶稣的话是末世用语(赛十三10,三十四4,参二十四23;结三十二7~8)。有时候这种大灾难的词汇是用来描写历史事件(* 希碧尔神谕集用它来描述一次地震;参:耶四20~28),但古代文学通常以它来讲末世,或指今世的状况发生改变,神永恒 * 的国度即将实现。
耶稣所预言的末日似乎也延迟了,正如但以理书一样;圣殿一如耶稣的预言被毁,但那时祂并未回来。由于 * 旧约的 * 预言常把同类型的事件放在一起,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耶稣可能是指,在圣殿被毁,及与其相关的灾难之后,末日就要来临;因此,末日仍随时可能临到。
十三26 耶稣对 * 人子的描述,在犹太文学中只有对神才会如此形容(在荣耀中降临,差遣祂的天使)。这段经文显然是指但以理书七13~14,那里记着「有一位像人子的」(即:如人的模样)从神领受 * 国度。这位人子是以色列的代表,在该段的上下文中,他亦曾受苦,并得着权柄,能统治全世界(七25~27)。
十三27 犹太人对未来的期盼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以色列四散的各族得以重聚。(马可在这里的意思可能指在耶稣里四散的信徒;参:帖后二1)。
十三28~31
末日随时会临到
十三28~29 耶稣所列的预兆显明,末日随时可能临到,正如无花果树的叶子可显示当时的季节为何:由于无花果树没有较小的树枝,冬天的时候看来光秃秃的,但是到了三月底便会发出嫩芽,而夏天则成为遮阳的理想之处。
这幅图喻可能回头呼应耶稣以行动表演的无花果树之 * 比喻,暗示圣殿即将被毁(参十一12~25的注释)。
十三30 世代的长短算法不一致,不过 * 旧约通常以四十年计算(在* 死海古卷中,四十年代表最后一代受苦的时期)。耶稣讲这段话的时候,靠近主后三十年;圣殿被毁于主后七十年。
十三31 有人亦注意到,天地的废去,比神忘记祂的约或祂的话还容易(如:耶三十一35~37)。此处耶稣是用同样的说法指祂自己的话。
十三32~37
末日的时间无人知道
十三32~34 有些犹太教师也讲过类似的 * 比喻,说到君王或家主离开一段时间,回来后发现配偶或仆人忠心耿耿,或是对他不忠。第一世纪的读者一定听过不少这类故事(包括圣经的记载──箴七19~20),因此很能理解此一比方。奴隶有各种角色,不过看门人的角色很重要,因为他有主人的钥匙,可以拦住主人不想会见的访客,也可以检查离开家门的其他奴隶。而看门人既然较有威望(有些会与 * 自由的妇女结婚),责任便更重大。
十三35 耶稣提到的晚上,代表罗马将夜晚分成四段,耶稣惟一的保证便是,祂会在晚上来,而奴仆则要负起守望的职责。古代的地中海一带,大半都以公鸡最后一次的啼叫作为清早的闹钟,表示黎明业已开始;但是按上下文来看,这名称是指「一更」,指午夜之后四分之一的夜晚(参十四30、72的注释)。
当时的道路强盗充斥,所以除非必要,否则一般人不会期待主人晚上回来。因此,倘若主人夜间返回,对奴隶而言将是出其不备。
十三36~37 守更的时候打瞌睡,会被责罚。——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