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阿摩司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阿摩司书
注释
八1-14「那日」
这一段是预言第三循环的中间部分(参大纲),它包括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异象(1-2节),再发展为4段信息,都以「那日」(3、9、13节)或「日子将到」(11节)来开始。
八1-2成熟的水果--末日
正如农作物生长成熟就得收割一样,将受审判的人到了罪恶满盈的阶段,审判就要来临。第2节「结局到了」:阿摩司说他看到一筐成熟的果子(和合本作:「夏天的果子」;希伯来原文是 qayis),耶和华的回应是:「结局」(希伯来文)已到。
八3-8第一个信息--解释末日
第3节他们那种形式化的宗教不能救他们:他们的诗歌成为哀号的一部分。阿摩司用了4句十分惨无人道的描述来描写末日的可怖:「许多尸首……各处……抛弃……无人作声。」但是,如此凄惨的事情为甚么会发生呢?第4节这里指出一般性的原因:对无助的人施行欺压。「穷乏人」一词参二章6节下;「困苦人」一词参二章7节;「吞吃」(有追赶之意)暗示贪念。第5-6节第4节的情况在此有更详尽的说明:1.谋利的意图胜过宗教上的热诚(5节);他们拘泥于形式(四4),所以谨守「月朔」(尼二十八11)和安息日,但他们心中所想的是如何去赚钱。2.只图谋利,在交易上诡诈(5节),减低质量(「卖出用小升斗」),抬高价钱(「收银用大戥子」),窜改天平。3.只图谋利,毫无人性。「银子」(6节)也许是借给「贫寒人」的贷款(与二7上同),而「一双鞋」是穷人以欠账的方式去买的,卖主在这些交易中,存心想趁穷人无力偿还时,卖他为奴隶(王下四1)。「坏了的麦子」或作「剩下在地的麦子」,意思是指他们卖不值钱,没人要的货品。第7-8节上述这种拜金主义的后果将带来全国性的崩溃与灾难:诸如地震,或有如尼罗河泛滥,遍及全国(8节)。第7节「雅各布的荣耀」是嘲笑的语气;誓言需要以不变的基础为本,还有甚么比一国的荣耀更稳定哩!以经济挂帅的国家,耶和华「必永远不忘」。
八9-10第二个信息--黑暗笼罩,痛苦悲惨
历史上,这黑暗与主前763年6月所记载的日蚀和地震有关,不过从经文的用意来看,这资料只属次要。审判埃及时曾有黑暗之灾(出十21及其后经文),但在此显然是显示神对叛逆子民的愤怒。埃及曾为头生的哀哭(出十二30),现在以色列也同样痛苦悲哀(10节)。「麻布」暗示在神面前哀痛,但事到如今,痛悔已经太晚了。
八11-12第三个信息--属灵的饥荒
患难的日子可考验出人内心的强弱,只倚赖今生富足的人,若失去这一切,将一无所有。那时,他们才渴慕神充满权威的话。但神将公平地报应他们:他们一直忽视神的话,现在竟无处可寻(12节)。正如上述后悔太晚一样(10节),神的话语已无处可寻(12节)。没有神启示的话,人将四处奔走,「从这海到那海」指从南面的死海到西面的地中海,然后又说「从北边到东边」,换言之,包括了东南西北四边。「却寻不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忽视神的话太久,另一方面是因为北国的以色列人四处奔走,却不肯回到神的住所耶路撒冷(一2)。虽然面临绝境,仍不放弃其面子的尊严!
八13-14第四个信息--最后的崩溃
他们的少年人也就是未来的希望,此时亦成为过去亏欠的抵押。人若不信神的话,就会甚么都信;异端便起来抓紧年轻人,要带他们到死地,使他们「仆倒」,「永不再起来」。第14节「撒玛利亚牛犊」和合本小字注:原文是罪。列王纪下十七章30节记载人们拜亚示玛,「亚示玛」这词的意思是「罪恶感」。阿摩司保存了这双重意义,指人们向那使人充满罪恶感的亚示玛敬拜。异端敬拜不能除去人的罪恶感,只有靠神所设立的流血赎罪方法才可除去,这真理在新旧约都一样。「别是巴的神」(或往别是巴的道),也许往别是巴的路程被算为属灵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