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耶利米哀歌导论-《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哀歌导论-《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利米哀歌相关章:

耶利米哀歌导论

建在高山上应该无人能攻破的耶路撒冷城,居然如先知所预言,为强敌夷为平地。诗人所歌唱的锡安的荣美,现在成了老年人的叹息和少女的羞耻,只听到讪笑,没有一声安慰!

先知耶利米和同胞身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一个曾经傲视近东的民族,现在成了被掳之人,败在一个崇尚暴力的迦勒底人手下。作者坐对人烟已渺的古城,用泪水写下了五首挽歌,把希伯来二十二个字母依次嵌在每一节或每三节的字头(第五首例外),让子子孙孙记诵,不忘记悖逆所能招来的祸患。

作者在苦楚和幽暗的环绕中,记起了耶和华也是慈爱的神,在黑夜之后,祂赐人早晨,并用这安慰他的同胞,明白人在年轻时受管教,若能及时回转,反而是蒙福的道路。他劝大家静默等候神的救恩。

每年阴历三、四月间,犹太人度亚笔月志念两次亡城之痛时(主前587年和主后70年),必会唱诵本书;当唱完第五章最后一句“你竟全然弃绝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后,又会齐读闪满希望火花的21节:

耶和华啊,

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

我们便得回转,

求你复新我们的日子,

象古时一样。

大卫、所罗门时代建立的光荣也许一去永不复返,但所应许的那永远的荣耀必赐给一切受患难仍至死忠心的人(启2:10),并能永远发光如星(但12:3)。

·大纲·

第一首哀歌 1:1-1:22

 —为受苦且被毁的耶城哀哭

第二首哀歌         2:1-2:22

 —为受苦且被毁的圣所哀哭

第三首哀歌         3:1-3:66

—替受难的民族哀叹

第四首哀歌         4:1-4:22

—为受苦的人民哀恸

第五首哀歌 5:1-5:22

—为悔悟的全民代求

版头:为圣城哀叹

·参考资料·

一、本书书名

本书在希伯来正典中,象旧约其他书卷,以首字为书名。“何竟”是一种惊叹的语句,所以《七十士译本》(希腊文)作“哀歌”。在亚兰文译本中,正式用“哀歌”为书名。先知耶利米将唱哀歌的妇女召来。不仅要她们为民族的灾祸举哀,而且教导别人唱哀歌(《耶利米书》9:17-20)。根据《历代志下》35:25,耶利米曾为约西亚王作哀歌,而且一切的哀歌都记载在专辑中,所以后期的版本都定名为“耶利米哀歌”。

二、本书作者

在“书名”中已经提及,说这是先知耶利米的哀歌。《七十士译本》特别在本书之首说明:“以色列人被掳,耶路撒冷成为荒凉之地。耶利米坐着哭泣,为耶路撒冷唱出哀歌。”拉丁文译本加上:“他心中极为忧苦,叹息与哭号”。亚兰文译本及《叙利亚译本》等都以此说明为依据,作为耶利米之哀歌。

但是有人提出疑难,认为耶利米憎恨耶路撒冷人信赖君王、依靠外邦,早已预言这城的毁坏。他原有的哀恸是劝他们悔改,但他们始终不愿回转,遂由同情而至愤慨,不再哀恸了。事实上,先知耶利米在圣城被毁后不久,就被迫离去。这与5章的背景有时间的差距,因为在5章,耶城被侵占的情形并不尽相同,不再是初被占领的实况。《哀歌》大多是字母诗(或“离合诗”),与《耶利米书》的诗体不同。

先知耶利米确曾作“哀歌”(《历代志下》35:25)。在《哀歌》3章中,多次出现“我”字,甚具耶利米自称的口吻。在3:48-51更是耶利米的语调(《耶利米书》7:16;11:14;14:11,17;15:11)。本书作者那种忧伤的情怀,似乎除先知耶利米外,不会有第二人。

三、背景

主前58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消灭犹大民族,占据耶路撒冷。本书就是为圣城被毁而哀哭。有关犹大败亡前的情况,记载在《列王纪》及《耶利米书》内,可作《耶利米哀歌》的参考:1,被围(王下25:1-2;哀2:22;3:5,7)。2,饥谨(王下25:3;耶37:21;哀1:11,19;2:11-12,19-20;4:4-5,9-10)。3,逃亡(王下25:4-7;哀1:3,6;2:2;4:19-20)。4,圣殿被掠(王下25:13-15;哀1:10;2:6-7)。5,圣殿及其他宫殿被焚(王下25:8-9;哀2:3-5;4:11;5:18)。6,城墙焚毁(王下25:10;哀2:7-9)。7,官长被戮(王下25:18-21;耶39:6;哀1:15;2:2,20;4:16)。8,居民被掳(王下25:11-12;哀1:1,4-5,18;2:9,14;3:2,19;4:22;5:2)。9,外邦支援失落(耶27:1-11;37:5-10;哀4:17;5:6)。10,异族趁火打劫(王下24:2;耶40:14;哀1:2,8,17,19)。11,犹大沦为一省(王下25:22,24-25;哀1:1;5:8-9)。

四、本书要旨

在本书的几首哀歌中,作者不仅消极地描述民族败亡的伤痛以及灾难毁坏的惨状,也以信心的观点,存积极的盼望,深知耶和华必再施恩惠,使以色列人得以复兴。本书的信息有公义的审判,也有救赎的恩典,可说是失败与希望并重。

这代表着复活的盼望,在复活的前夕,在坟墓的幽暗中,夜正深沉,但深信黎明必会来到。后世的人可从基督的受苦,看到旧约中神的心意。

因此,本书作者可能有意阐明苦难的涵义。他所指的虽是民族,也可应用在个人身上,苦难之后必有复兴的恩典。这正如诗人所说:“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篇》30:5)。

五、文体

本书为旧约五诗卷(Migelloth)之一(其他四卷为《雅歌》、《路得记》、《传道书》、《以斯帖记》,自第三世纪起,在犹太会堂供节期诵读之用(本书在赎罪日诵读)。哀歌形式有特殊之旋律(Qinah Metre 3+2,3+3,2+2在本书多次出现)。1至4章都是字母诗;3章尤其特出,每三节为一个字母起首,共有六十六节。其他各章均为二十二节,由二十二个字母逐节排列。5章也有二十二节,虽然并非字母诗。

凭吊逝者的哀歌中,常重复出现两项相反的言词:歌颂与哀号。不仅将过去与现在加以比较,而且不住重复与交替,扶今忆昔,固然感慨系之;但向前瞻望,又大有盼望。在3:1-24、52-66,作者的用意在于劝导顺服,因为顺服的心才会引发积极的希望。

本书有先知的信息,也具备祭司的侍奉,用秀丽悲怆的语调献上祈祷,以这样的诗歌来表达,确是希伯来神学与文学的杰作。

六、神学

有若干神学的要点,可作为信徒生活的灵训:

1,受苦的意义:本书作者在国家遭难、内心苦痛中,回顾历史往事。以色列有耶和华的圣约,不遵守的必遭灾祸。可见苦难是为了罚恶,使民族降卑后再得复兴的恩惠。苦难使人降卑,寻求神的救恩。苦难使民族洁净,个人也因此蒙洁净、得拯救。

2,公义的原则:《哀歌》的信息不住表达先知的神学信仰。以色列虽是耶和华的子民,但是他们犯罪,同样必须受神的刑罚,因为神的公义是罚恶的。旧约先知有责任指责人民的罪,传扬神的公义,所以被称为以色列的良心。神甚至用外邦作为刑罚以色列的工具;审判必须从神的家起首,但最后的审判仍将临到外邦人;尤其因为外邦人往往过分欺压神的子民,神必须为子民们伸冤。

3,罪恶的因素:以色列最大的罪,就是偏离耶和华,去随从别神。他们败亡的原因正在此,以后的危险仍是这样。《哀歌》必有《耶利米书》及《以西结书》为背景,但主要的影响来自《以赛亚书》后半部。例如4章的形式、结构,及用字,仍有《以赛亚书》所记受苦仆人的形象。所以在悲叹中不住自认罪愆,求神在怒气中存怜悯;另一方面也深体受苦能救助别人,将救赎的福音带到外邦。

4,盼望的根据:作者在极度的忧苦中想起这些,心中就有指望。他说:“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在灾难中,他们有陷在无望中自暴自弃的危险,或者自以为义,还认为神不公平。这两种态度都不正常,也不健全。他们应该谦卑认罪,凭信心仰望神,盼望就产生了。盼望来自坚定的信心,相信神的信实,始终不渝:“你的信实(中译词为“诚实”;3:23)极其广大!”

5,敬拜的内容:《哀歌》不仅为以色列人在历代纪念民族苦难的敬拜的仪式(例如第七个月的赎罪日)中诵读,也成为历代教会纪念国难的礼拜所用的经文。许多教会每年在基督受难周的最后几天有礼拜,以《哀歌》作为诵读与默想的经文。可见这书的经文已成为我们敬拜的内容,思念神的公义与信实,仰望祂的怜悯与救恩。

—《启导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哀歌   导论   注释   圣经   简介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耶利米   哀歌   耶路撒冷   先知   犹大   本书   导论   作者   圣经   巴比伦   字母   希伯来文   译本   旧约   的人   百姓   诗歌   希腊文   希伯来   经文   点此   以色列   近东   诗篇   耶和华   注释   约翰   他们的   这是   历代   犹太人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