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四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约书亚记第四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4:1-24 作为记念的十二块石头:当时,祭司长抬着约柜站在约但河中,以色列百姓便渡过了河。这一行动恐怕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当时渡河之以色列百姓约有两百万左右),但圣经作者只用了一句话进行概述(1节)。然而,却很详细地描写了在约但河中取十二块石头放在吉甲的事件。这是因为放置十二块石头的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神欲藉着这些石头,使神的百姓牢记神的信实与权能。可是,以色列百姓不顾神的劝勉,一而再,再而三地背逆神(士2:17;3:12;4:1)。本章也记录了两个半支派为征服迦南而站在最前线。
4:3 约但……地方:祭司抬着约柜站在约但河中时,河中一直没有水。约柜象征着神的话语,这就意味着当祭司遵行神的话语时灾难便消失了。泛滥的约但河象征患难或审判(耶12:5)。无论河水如何泛滥,当抬着约柜的祭司站定的时候,灾难就远离他们而去(诗114:4,5),生动地表明祭司的使命就是阻挡奔涌而来的患难。旧约中的挪亚与亚伯拉罕都是守护着那个时代的神的百姓,远离患难与审判的祭司。站定在泛滥之约但河中央的祭司,告诉我们今日教会的使命。 取十二块石头:十二块石头证明河已见底。
4:4 预备的那十二个人:这句话表明本文的命令早在渡约但河之前已下达(3:12)。
4:7 要作……永远的记念:?“永远”一词常见于旧约(9:23;出32:13;利10:9等)。从亘古到永远的神(启21:6),使约但河事件成为以色列人永远的记念。藉着这些记念碑,以色列百姓当记念过去,把握现在,筹划明天。
4:9 直到今日:指直到记录本书之时。本书成形于B.C.12世纪。这句话常见于本书(5:9;7:26;9:27;13:13;16:10),表明本书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
4:10-11 重新陈述渡约但河的过程(3:14-17),15-18节之所以重复记录相同的事件,是为了强调此事件的重要性。耶和华晓谕约书亚吩咐百姓的事:此处的约书亚起着代神而言的先知作用。除此之外,他还是以色列的领袖(君王),把百姓带到神面前的祭司(7:6-9)。从这一点看,约书亚与摩西一同预表了耶稣、先知、祭司、君王的身份(赛9:6;来7:1;约壹2:1)。
4:14 使约书亚……尊大:?“使……尊大”意为“提高名誉和人格”、“使之光荣”(3:7;代上29:12)。藉着渡约但河的神迹,神巩固了约书亚的领袖地位,使以色列百姓都敬畏约书亚。神所赐的这种权威,并不象许多属世的权威,为了个人的通达和利益,乃是为了成就神的旨意。
4:15-18 约但河合流的意义:当祭司抬着约柜走出约但河踏上旱地的瞬间,约但河就恢复了原样。当约柜依然在约但河中央时,神的恩典之门是敞开着的,当约柜一离开约但河,河水恢复原样,恩典之门亦关闭。
4:19 吉甲:这一名词具有“滚”之意。之所以如此命名此地,是为了表达以色列出了埃及而终于进入迦南地,滚去了在埃及为奴的羞辱(5:9)。此地既是以色列百姓渡过约但河之后的第一个宿营地,也是平定迦南的根据地。在撒母耳与士师时代,吉甲曾经是宗教、政治、军事中心(士2:1;3:19;撒上11:14,15;撒下19:15,40)。
4:20 十二块石头……就立在吉甲:吉甲是离渡河地点最近(10公里)的城邑,并且是以色列最初的宿营地。当时的以色列百姓因渡约但河深深经历了神的大能,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想把这种对神的经历传给后人。圣经中常常出现以眼所能见、手所能摸的实物提醒以色列下一代的事情,如同这吉甲的纪念碑一样(创9:12,13;太6:28),纪念神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4:21-22 你们的子孙……就告诉他们:在尚未具备系统教育体系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因此,家庭是传承信仰的所在。
4:24 使地上万民:吉甲的纪念碑并不只是为以色列,乃是为全世界的人而立的。正如以色列百姓在渡过约但河之后立碑以示纪念一样,古往今来的所有圣徒,也都籍着圣餐仪式纪念耶稣基督使我们从死亡进入永恒生命所作的一切(太26:26,27)。 耶和华的手:希伯来人常用“手”象征神的权能,比如“大能的手”(出3:19)、“你手”(出15:17)、“父手”(约10:29)等。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