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民数记导论-《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数记导论-《启导本圣经注释》

民数记相关章:

民数记导论

  以色列人从西奈山启程,约柜在前,云彩在上,几经艰困,抵达迦南美地南疆外的旷野。探子携回鲜美葡萄,也诳报“恶信”,自比蚱蜢,不堪强敌一击。全民奴隶心态复萌,失却对天父信心,受到严厉管教:在旷野流浪,逐水草而居,近四十年。

  本书记述这一长串年月中,以色列人心灵和身体受到的对付和体验,有欢乐的时光,也有如死的昏暗,但一直有慈爱天父的引导和看顾。无论斯民如何悖逆,天父始终信守祂的诺言,以色列民人丁旺盛如尘沙难数,逐渐成为一大民族。

  摩西的坚贞品格也在旷野屡受考验。他谦逊过人,有时也暴躁如雷;他顺服,有时也失去忍耐。垂暮之年,立在亚巴琳山遥望迦南却不得进入。摩西对天父的笃信,与对百姓的热爱如昔,成为古今咏唱的一代伟人。

  本书后半部叙述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已在风沙中成长,身体心灵饱经锻炼,粗犷乐观,信心如山,成为敌人眼中能“如牛舔尽田间草”无法抗拒的一群。全民载歌载奔,来到外约旦扎营,准备自东挥戈径扑迦南的心脏。

  书中录有新约常引用的史事,例如巴兰的贪心、摩西的击石、可拉的叛乱。主耶稣曾以铜蛇自喻,使旷野举蛇的记事家喻户晓。

  书里载有古诗三首,叙述年轻一代奔向美好前景的欢愉;又有对句诗歌七首,预示一个大国将兴起。

  本书记有两次人口调查,主要登记二十岁以上能作战的男丁。《民数记》因此得名。

  瞻望前景,以色列人为定居后的生活作好准备。本书以不少篇幅刊载补充西奈山已颁法例,并制定新规章,又为新土划定了四界。

·大纲·

以色列民在旷野 1:1-22:1

〔西奈旷野第一次计点民数 1:1-4:49〕

敌人侵扰以色列 22:2-25:18

预备进迦南 26:1-36:13

〔巴兰旷野第二次计点民数 26:1-65〕

版头:敬拜中心

·参考资料·

一、本书书名及作者

  《民数记》是摩西五经的第四本,书名来自希腊文翻译的旧约《七十士译本》,根据本书1章及26章的两次人口调查(数点民数)而取。

  在希伯来文圣经里,本书没有正式书名。犹太人以1:1的一个字bemidbar来称呼它,意即“在旷野”。故此,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旷野的记事”,所载历史背景、内容信息、人情风俗,都和以色列人的旷野生活有关。

  以色列民离开埃及后,在旷野漂流了近四十年,《民数记》就是记载其中三十八年所发生的大事。关于作者,参《创世记》及《出埃及记》书前的〈参考资料〉。

二、内 容

  《民数记》所记载的时期长达三十八年。以色列民在旷野流浪,逐水草而居,靠吗哪养活,将近四十年。

  《民数记》是《出埃及记》最后一章的继续。比较《民数记》1:1与《出埃及记》40:2,其间只差一个月。这一个月就是《利未记》所记载的神在会幕里向摩西颁布祭祀和洁净的条例。

  书中重要的事是两次人口调查(数点民数),虽然所占篇幅不多(1-4章及26章),却是贯串全书的脉络。

  第一次人口调查在西奈山(1-4章);第二次在三十八年之后。那时以色列民已经来到外约旦的摩押平原,在什亭安营,预备越过约旦河,挥军直捣迦南的心脏。

  调查人口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组织军队,预备作战,所以所数点的都是二十岁以上的男子。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组织全民。百姓人数二百万,扶老携幼,在旷野四处迁徙,须应付敌人随时的袭击,非有严密的组织和有纪律的生活秩序不可,参2章。

  经过组织和整顿,假先知巴兰见到以色列民的扎营,也不禁赞叹说:“雅各啊,你的帐棚何等华美!以色列啊,你的帐幕何其华丽!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木。”(24:5-6)

  除了人口调查,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生活记实,和神在此期间所颁布的典章律例。

三、全书纲要

  两次人口调查将本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1-21章,是在西奈旷野的人口调查,和三十八年漂流生涯的简约记录。

  第二部分是26至36章。以色列的大军已经驻扎在外约旦,摩西为新生的一代进行了第二次的人口调查。这几章也记录了进迦南前的各种安排。

  中间插入的一段22至25章,是有关假先知巴兰的事。记载了他怎样三次咒诅以色列人不遂,咒诅反变成祝福,于是使用计策,叫以色列人与摩押女子行淫,拜摩押人的偶像,以致全民遭受神的惩罚。

  《民数记》与《出埃及记》、《利未记》在所记历史上是交织相连的。三卷书应该放在一起来读。兹将三卷书所记载的大事,顺序列出。

经 文

日  期

事  件出12:1第一年正月十四日

(以离开埃及后算起)

会众守逾越节,离开埃及出16:1第一年二月十五日会众来到汛的旷野出19:1第一年四月会众来到西奈山出40:1,17第二年正月初一日立起会幕利8:1第二年正月初一至初八日祭司受圣职民7:1-2第二年正月初一至十二日奉献会幕典礼民9:1-5第二年正月十四日守逾越节民1:1-2第二年二月初一日第一次调查人口;在西奈山民9:10-11第二年二月十四日补守逾越节民10:11-12第二年二月二十日从西奈山起行,往巴兰旷野去

民22:1;26:3,33-50第四十年

会众来到外约旦的摩押平原;

进行第二次人口调查

 

 

 

 

 

 

 

 

 

 

 

 

 

 

 

四、人口数字问题

  《民数记》在神学上所引起的一个讨论,是调查人口所得的数字:以色列二十岁以上的男子,超过六十万人。两次人口调查结果的比较,看25:16注。

  利未支派没有计算在内,因为利未人专负责会幕的工作,不用上阵打仗。

  二十岁以上的男子既然有六十多万,若连妇女、幼童、老年人计算在内,总人口当超过二百万。

  这样庞大的人口,集居在一片不太广阔的西奈半岛上四十年之久,起居生活如何安排,清洁卫生如何处理,在解释上不无困难。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照3:40所记,以色列中成年男子(603,550人)和总人口的长子数目(22,273人)成二十七对一之比。换句话说,平均一个家庭要生育二十七个男孩。在当日多妻之风并不普遍,一个母亲不能生这么多孩子。

  对这些问题,有的人设法提供了一些解释。

  一、第一种解释是经文抄写出了错误。说是原稿的数字本来很小,但经过长时间的传递,原稿的某些部分损毁了,以致一些资料阙失。抄写圣经的文士按照自己的理解作出补充,因而产生差异。

  举个例子说,流便支派的人口数字,圣经的记载为“四万六千五百”,按照原文的写法是“四十六千五百”。可是“千”字可解释作一千,也可解释作家族。这里的记法,可以是“有四十六个家族,共为五百人”的意思。解决人口数字问题,只消把名单中原文的“千”字都改为“家”字,然后以百位数字作家族的人数。若将十二个支派的人数相加,在第一次调查中得出的结果是:全民共有五百九十八个家族,5,500人;在第二次调查中,共有五百九十六个家族,5,730人。

  这些人为求数字合所谓“常理”,根据以“家族”代“千”的计算方法,还提出了其他一些不同的解释。

  二、数字是正确的,不过这些不是摩西时期的人口数目,而是在较后的以色列强盛时期,如大卫和所罗门的年代。这种讲法等于说摩西五经作者不是摩西,而是另有其人。

  三、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可以作为参考:这些数字全都具有象征意义。希伯来文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数值,希伯来人的作品里也常常用这种写作方法。1:2“以色列全会众”一语,在希伯来文为benevisra’el,数值是603,这也正是1:45原文“六百零三千…”的数值。1:45下半节的“五百五十”人加上摩西自己,共为551人,这也正是1:3下半节“…能出去打仗的…”一语的数值。不过,以字母作数值,是在马加比时代,约在公元前第二世纪中叶。摩西时代似无此计算方法。

  此外,有的学者们还研究古时米所波大米的数学和天文学,发现这些圣经里的数值和天体的研究有关系。不过运算的过程复杂,而且只是一种假设,故不在此详细介绍。

  其实,这些解释无非希望减少人口统计所得,来寻求合乎人的常理的数字。可是,旷野并非不毛之地,其中不乏绿洲,且有水草;其次,全能的神可以要大自然听命,供给全民的日常需要,赐吗哪、降鹌鹑,便是好例子(看1:1;11:21等注)。

  以色列人在神的祝福与保守下,人丁繁衍,确是事实,只须看两次受罚在瘟疫中死去的小部分人口便以万计(16:41;25:9),说明其人口数字之大。

  大部分福音信仰学者坚信数字的准确性。古时的地理环境和今天的不可同日而语,土地肥沃得多。加上神全能的供应,这数字是可以接受的。

  至于长子数目只有22,273人的问题,有人解释说这是离开了埃及之后才生的长子。六十万男丁所建立的六十万个家庭,一年之内生了二万二千多个男孩子也是平常事。参3:40注。

五、旧约仪式和礼节

  今天的基督徒,因为不是活在旧约律法制度下,读到旧约的礼仪规条时,便会觉得繁复累赘,甚至以为没有意义,因而轻易略过。

  其实若从现代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来看,一个民族的仪式和礼节无不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想。摩西五经中的宗教礼仪,对当时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洁净仪式、祭祀方法、会幕的设计形式和节期等等,无不反映宗教信仰的本质。

  宗教礼仪代表神和人的相通,是人类心灵深处对神的敬畏最高的表达,藉着仪式展现在人的眼前。

  仪式象话语,是双向的,一方面表现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敬惧,化之为祷告;另一方面,将神对人的态度也表明出来,成为应许或警告。

  旧约中最令人注目的宗教设施,莫过于会幕,见《出埃及记》25-40章。会幕表征了神与人同在,也显明了神要求人有圣洁的生活。

  此外,全牲的燔祭(利1章)表明完全的奉献。洁净的条例(利11章;申14章)和不可搀杂的定例(利19:19;申22:9-11)提醒以色列民必须分别为圣。以色列人衣服的繸子(边),表明了他们是属于神的祭司,和圣洁的选民(民15:38-41;申22:12),正好象现代人戴戒指、勋章、徽号一样。

—《启导本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导论   简介   基督徒   概论   文摘   道尔   唐纳   民数记   摩西   以色列   迦南   以色列人   祭司   圣经   的人   旷野   支派   本书   二十   经文   亚伦   百姓   之地   旧约   耶和华   他们的   圣洁   埃及   亚伯拉罕   都是   简介   可拉   礼仪   基督   新约   作者   探子   二十一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